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判断题(共 14 道试题,共 28 分。)
V
1.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伤痕小说”指“文革”结束后,进入“新时期”最早出现的揭露和控诉“四人帮”罪行、宣泄人们悲愤情感的小说潮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出自诗经名篇《蒹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1987年8月11日,24岁的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新生卢新华因发表小说《伤痕》,成为“伤痕文学”思潮的始作俑者,并引发全国有关文学创作的大讨论和文学思潮的更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上的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二篇白话短篇小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就已具备了后来被称为新历史小说的诸种质素。通常人们习惯把苏童的《妻妾成群》、《米》,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叶兆言的《夜泊秦淮》系列,池莉的《预谋杀人》,赵本夫的《刀客与女人》,周梅森的《沉沦的土地》、《孤乘》、《心狱》,范小青的《顾氏传人》,乔良的《灵旗》,廉声的《妩媚归途》,李晓的《民谣》、《相会在K市》等看作是新历史小说的重要代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中唐古文运动是以儒学为旗帜,以复古为号召,以文体改革为中心,以维护唐王朝统治为目的的散文革新运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徐志摩、闻一多是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闻一多提出了新诗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理论,给新诗创作输入了新鲜血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学者散文又叫“文化散文”,是20世纪七十年代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小剧场戏剧运动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是西方戏剧反商业化、积极实验和探索的产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曹禺在现代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以经典的剧作把中国现代话剧创作推向成熟,也使中国话剧走向世界。他的作品融汇着古今中外的文化传统,他在这方面的探索和成功,对中国话剧的发展有着示范的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赵树理的小说《传家宝》通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内部婆媳之间矛盾的描写,表现了解放后农村出现的新的生活风尚和新一代农民的成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新历史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新写实小说的一个分支,从时间上看,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几乎同时出现,尽管1989年《钟山》杂志推出“新写实小说大联展”时并没有“新历史小说”这一称谓,但作为一种小说形态,实际早已经在文坛出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单选题(共 13 道试题,共 52 分。)
V
1. 辛弃疾《摸鱼儿》词句中,用比兴手法警告投降派的是()。
A.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B.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
C.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D.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2. 鲁迅的《野草》是一部()。
A. 杂文集
B. 短篇小说集
C. 散文诗集
D. 抒情小品散文集
满分:4 分
3. 陶渊明是著名的()。
A. 山水诗人
B. 游仙诗人
C. 田园诗人
D. 山水田园诗人
满分:4 分
4. ()词集的名字叫《稼轩长短句(稼轩词)》。
A. 王昌龄
B. 谢灵运
C. 辛弃疾
D. 李商隐
满分:4 分
5. 诗歌《致橡树》是朦胧诗女诗人()的代表作,表达了平等独立、互助信任的爱情观。
A. 董仲舒
B. 舒婷
C. 谢灵运
D. 李清照
满分:4 分
6. 《白玉苦瓜》的作者是()。
A. 穆旦
B. 余光中
C. 艾青
D. 海子
满分:4 分
7.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篇白话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A. 四
B. 一
C. 二
D. 三
满分:4 分
8. “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下一句是():
A. 夜吟应觉月光寒
B. 蜡炬成灰泪始干
C. 东风无力百花残
D. 青鸟殷勤为探看
满分:4 分
9. 诗歌《北方》的作者是()。
A. 郭沫若
B. 闻一多
C. 余光中
D. 艾青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0. 李商隐《无题》中运用比兴手法抒情写意的诗句是()。
A. 相见时难别亦难
B. 蜡炬成灰泪始干
C. 晓镜但愁云鬓改
D. 夜吟应觉月光寒
满分:4 分
11. 七巧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A. 《狂人日记》
B. 《金锁记》
C. 《日出》
D. 《茶馆》
满分:4 分
12. 散文《爱尔克的灯光》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
A. 艾青
B. 巴金
C. 郭沫若
D. 夏衍
满分:4 分
13. 京味戏剧代表作家是()。
A. 郭沫若
B. 曹禺
C. 老舍
D. 夏衍
满分:4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
单选题
多选题
三、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豪放派词代表词人有()等。
A. 曹禺
B. 苏轼
C. 辛弃疾
D. 夏衍
满分:4 分
2. “三别”有(),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主要写安史之乱后人民的悲惨生活。
A. 《新婚别》
B. 《老大别》
C. 《垂老别》
D. 《无家别》
满分:4 分
3. 小剧场戏剧的影响悄然渗透于全国各地,导引人们在话剧出现危机、大剧场的演出不甚景气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观、演距离,进行小规模的探索和实验,来实现话剧自身的突破与提高,招引观众重新回到剧场,对中国的话剧演出市场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代表人物()。
A. 戴望舒
B. 林兆华
C. 牟森
D. 孟京辉
满分:4 分
4. 中唐古文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是()等,主张恢复先秦、两汉古文(散文)的优良传统,反对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
A. 韩愈
B. 陶渊明
C. 董仲舒
D. 柳宗元
满分:4 分
5. 小李杜指的是()。
A. 李白
B. 李商隐
C. 杜甫
D. 杜牧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判断题(共 14 道试题,共 28 分。)
V
1.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伤痕小说”指“文革”结束后,进入“新时期”最早出现的揭露和控诉“四人帮”罪行、宣泄人们悲愤情感的小说潮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出自诗经名篇《蒹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1987年8月11日,24岁的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新生卢新华因发表小说《伤痕》,成为“伤痕文学”思潮的始作俑者,并引发全国有关文学创作的大讨论和文学思潮的更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上的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二篇白话短篇小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就已具备了后来被称为新历史小说的诸种质素。通常人们习惯把苏童的《妻妾成群》、《米》,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叶兆言的《夜泊秦淮》系列,池莉的《预谋杀人》,赵本夫的《刀客与女人》,周梅森的《沉沦的土地》、《孤乘》、《心狱》,范小青的《顾氏传人》,乔良的《灵旗》,廉声的《妩媚归途》,李晓的《民谣》、《相会在K市》等看作是新历史小说的重要代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中唐古文运动是以儒学为旗帜,以复古为号召,以文体改革为中心,以维护唐王朝统治为目的的散文革新运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徐志摩、闻一多是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闻一多提出了新诗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理论,给新诗创作输入了新鲜血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学者散文又叫“文化散文”,是20世纪七十年代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小剧场戏剧运动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是西方戏剧反商业化、积极实验和探索的产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曹禺在现代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以经典的剧作把中国现代话剧创作推向成熟,也使中国话剧走向世界。他的作品融汇着古今中外的文化传统,他在这方面的探索和成功,对中国话剧的发展有着示范的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赵树理的小说《传家宝》通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内部婆媳之间矛盾的描写,表现了解放后农村出现的新的生活风尚和新一代农民的成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新历史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新写实小说的一个分支,从时间上看,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几乎同时出现,尽管1989年《钟山》杂志推出“新写实小说大联展”时并没有“新历史小说”这一称谓,但作为一种小说形态,实际早已经在文坛出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单选题(共 13 道试题,共 52 分。)
V
1. 辛弃疾《摸鱼儿》词句中,用比兴手法警告投降派的是()。
A.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B.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
C.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D.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2. 鲁迅的《野草》是一部()。
A. 杂文集
B. 短篇小说集
C. 散文诗集
D. 抒情小品散文集
满分:4 分
3. 陶渊明是著名的()。
A. 山水诗人
B. 游仙诗人
C. 田园诗人
D. 山水田园诗人
满分:4 分
4. ()词集的名字叫《稼轩长短句(稼轩词)》。
A. 王昌龄
B. 谢灵运
C. 辛弃疾
D. 李商隐
满分:4 分
5. 诗歌《致橡树》是朦胧诗女诗人()的代表作,表达了平等独立、互助信任的爱情观。
A. 董仲舒
B. 舒婷
C. 谢灵运
D. 李清照
满分:4 分
6. 《白玉苦瓜》的作者是()。
A. 穆旦
B. 余光中
C. 艾青
D. 海子
满分:4 分
7.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篇白话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A. 四
B. 一
C. 二
D. 三
满分:4 分
8. “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下一句是():
A. 夜吟应觉月光寒
B. 蜡炬成灰泪始干
C. 东风无力百花残
D. 青鸟殷勤为探看
满分:4 分
9. 诗歌《北方》的作者是()。
A. 郭沫若
B. 闻一多
C. 余光中
D. 艾青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0. 李商隐《无题》中运用比兴手法抒情写意的诗句是()。
A. 相见时难别亦难
B. 蜡炬成灰泪始干
C. 晓镜但愁云鬓改
D. 夜吟应觉月光寒
满分:4 分
11. 七巧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A. 《狂人日记》
B. 《金锁记》
C. 《日出》
D. 《茶馆》
满分:4 分
12. 散文《爱尔克的灯光》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
A. 艾青
B. 巴金
C. 郭沫若
D. 夏衍
满分:4 分
13. 京味戏剧代表作家是()。
A. 郭沫若
B. 曹禺
C. 老舍
D. 夏衍
满分:4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
单选题
多选题
三、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豪放派词代表词人有()等。
A. 曹禺
B. 苏轼
C. 辛弃疾
D. 夏衍
满分:4 分
2. “三别”有(),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主要写安史之乱后人民的悲惨生活。
A. 《新婚别》
B. 《老大别》
C. 《垂老别》
D. 《无家别》
满分:4 分
3. 小剧场戏剧的影响悄然渗透于全国各地,导引人们在话剧出现危机、大剧场的演出不甚景气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观、演距离,进行小规模的探索和实验,来实现话剧自身的突破与提高,招引观众重新回到剧场,对中国的话剧演出市场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代表人物()。
A. 戴望舒
B. 林兆华
C. 牟森
D. 孟京辉
满分:4 分
4. 中唐古文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是()等,主张恢复先秦、两汉古文(散文)的优良传统,反对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
A. 韩愈
B. 陶渊明
C. 董仲舒
D. 柳宗元
满分:4 分
5. 小李杜指的是()。
A. 李白
B. 李商隐
C. 杜甫
D. 杜牧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