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5 分。)
V
1. “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哪个朝代:
A. 清朝
B. 元朝
C. 宋朝
D. 唐朝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 按当下主流的观点来说,研究性学习是:
A. 是一种学习方法
B. 是一种课程形态
C. 即是学习方式又同时是一种课程形态
D. 即非学习方式又非课程形态
满分:3 分
3. 如何确定教师聘任制的合理周期?
A. 一年一聘
B. 周期越长越有效
C. 周期越短越有效
D. 聘任周期应当大于一学年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4. 研究性学习的重点在于 :
A.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B. 形成尊重事实、注重独立思考和研究的意识及态度倾向
C. 提高成绩与升学率
D. 使学生获得重大的创新成果
满分:3 分
5. 新课程改革中的“对话文化”,就是强调:
A. 课程的开放性
B. 课程的公平性
C. 课程的科学性
D. 课程的民主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45 分。)
V
1. 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有:
A. 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
B. 解放孩子是创新教育的希望
C. 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
D. 应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满分:3 分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包括如下哪两项内容:
A.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B. 知识的建构是任意的和随心所欲的
C. 学习是被动的过程,需要严格管理
D. 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
满分:3 分
3. 学校评价制度改革的内容有
A. 突出中介组织在学校评价中的作用
B. 注重校本评价,处理好学校自评与教育督导的关系
C. 注意评价标准的弹性,协调好统一标准与办学特色的关系
D. 树立整体评价观念,不以“升学率”为唯一依据
满分:3 分
4. 《纲要》指出的建构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三项核心任务是
A. 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B.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C.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D. 建立不断提升升学率与成绩的评价体系
满分:3 分
5. 以入选材料的性质为划分依据,可以将学生成长档案袋分为
A. 最佳成果型
B. 精选型
C. 过程型
D. 文件型
满分:3 分
6. 目前中考模式存在的问题有
A. 升学率低下
B. 考试的内容形式比较单一,客观题比重大
C. 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升学渠道和依据单一
D. 不利于考查学生的学业能力
满分:3 分
7. 以入选材料的性质为划分依据,可以将学生成长档案袋分为:
A. 最佳成果型
B. 精选型
C. 过程型
D. 文件型
满分:3 分
8. 苏格拉底式研讨评价法是
A. 讨论没有预定的主题,话题的选定是随机的
B. 讨论总是围绕着预先确定的主题展开
C. 谈话即是目的
D. 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活动
满分:3 分
9. 下面属于课程资源 的有
A. 教师
B. 学校
C. 教育资金
D. -
满分:3 分
10. 下面不属于综合课程的优点的是:
A.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B. 有利于增强学科间的联系
C. 有助于提高升学率
D. 有助于增加更多的课程门类
满分:3 分
11. 以功能为划分依据 ,可以将学生成长档案袋分为
A. 理想型
B. 展示型
C. 文件型
D. 评价型和课堂型
满分:3 分
12. 表现性评价重视.
A. 过程性评价
B. 质性评价
C. 非智力品质的评价
D. 结果评价
满分:3 分
13. 在当下的教育中,新的教师评价方法指的是:
A. 日志(教学笔记)法
B. 教学录像法
C. 学生和家长调查表
D. 教室观察法
满分:3 分
14. 应试教育下的考试制度的弊端体现为
A. 考试目的具有极大的选拔性、淘汰性,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B. 考试管理过于集中,自上而下搞“统考”,颠倒了考试为教学服务的主次关系
C. 考试内容片面、僵化,将学生的一切非智力品质的发展排斥在考试之外
D. 考试方法单一、死板
满分:3 分
15. 国家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是 :
A. 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
B. 确立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
C.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
D. 宏观指导课程实施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从新课程的决策和开发的行政主体来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并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竞争会不利于教师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也不利于教师间民主气氛的形成和发展,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每个教师在学校中地位都是平等的,因此,应当用统一的标准还衡量教师的水平和工作成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只有社会、学生家长和学校三者形成了合力,才能有效地克制教育中压抑人的各种做法,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在教师评价上,应强调管理与奖惩,以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指的是处理好分科与综合、持续与均衡、选修和必修的关系,改革目前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纵向持续、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与选择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多元智力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当代教学应致力于发展学生包括智力在内的整个个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当前学生评价强调的仍然是“区分、甄别、选拔”功能的发挥,这种评价有很大的缺陷,目前已经失去了合理成分,在素质教育条件下应当加以摒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纵向的学校评价须建立在对学校过去背景、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清晰把握之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新课程改革以“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进一步推动了教材多样化策略,使得真正实现“一标多本”成为可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要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保持教师的权威地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综合课程是学科课程的对立形态,完全超越和打破了学科课程形态,是课程史上的进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研究性学习只是一中学习方式,而非课程形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看,学校评价应树立整体观念,不能单纯以“升学率”高低作为标准,因为“升学率”的片面追求在教育目标上本来就是错误的,学校的使命是竭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量化的评价把学生复杂的个体特征以及复杂的学习生活简单化,忽视或丢失了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应当退出教育评价的历史舞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教学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标准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5 分。)
V
1. “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哪个朝代:
A. 清朝
B. 元朝
C. 宋朝
D. 唐朝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 按当下主流的观点来说,研究性学习是:
A. 是一种学习方法
B. 是一种课程形态
C. 即是学习方式又同时是一种课程形态
D. 即非学习方式又非课程形态
满分:3 分
3. 如何确定教师聘任制的合理周期?
A. 一年一聘
B. 周期越长越有效
C. 周期越短越有效
D. 聘任周期应当大于一学年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4. 研究性学习的重点在于 :
A.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B. 形成尊重事实、注重独立思考和研究的意识及态度倾向
C. 提高成绩与升学率
D. 使学生获得重大的创新成果
满分:3 分
5. 新课程改革中的“对话文化”,就是强调:
A. 课程的开放性
B. 课程的公平性
C. 课程的科学性
D. 课程的民主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45 分。)
V
1. 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有:
A. 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
B. 解放孩子是创新教育的希望
C. 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
D. 应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满分:3 分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包括如下哪两项内容:
A.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B. 知识的建构是任意的和随心所欲的
C. 学习是被动的过程,需要严格管理
D. 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
满分:3 分
3. 学校评价制度改革的内容有
A. 突出中介组织在学校评价中的作用
B. 注重校本评价,处理好学校自评与教育督导的关系
C. 注意评价标准的弹性,协调好统一标准与办学特色的关系
D. 树立整体评价观念,不以“升学率”为唯一依据
满分:3 分
4. 《纲要》指出的建构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三项核心任务是
A. 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B.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C.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D. 建立不断提升升学率与成绩的评价体系
满分:3 分
5. 以入选材料的性质为划分依据,可以将学生成长档案袋分为
A. 最佳成果型
B. 精选型
C. 过程型
D. 文件型
满分:3 分
6. 目前中考模式存在的问题有
A. 升学率低下
B. 考试的内容形式比较单一,客观题比重大
C. 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升学渠道和依据单一
D. 不利于考查学生的学业能力
满分:3 分
7. 以入选材料的性质为划分依据,可以将学生成长档案袋分为:
A. 最佳成果型
B. 精选型
C. 过程型
D. 文件型
满分:3 分
8. 苏格拉底式研讨评价法是
A. 讨论没有预定的主题,话题的选定是随机的
B. 讨论总是围绕着预先确定的主题展开
C. 谈话即是目的
D. 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活动
满分:3 分
9. 下面属于课程资源 的有
A. 教师
B. 学校
C. 教育资金
D. -
满分:3 分
10. 下面不属于综合课程的优点的是:
A.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B. 有利于增强学科间的联系
C. 有助于提高升学率
D. 有助于增加更多的课程门类
满分:3 分
11. 以功能为划分依据 ,可以将学生成长档案袋分为
A. 理想型
B. 展示型
C. 文件型
D. 评价型和课堂型
满分:3 分
12. 表现性评价重视.
A. 过程性评价
B. 质性评价
C. 非智力品质的评价
D. 结果评价
满分:3 分
13. 在当下的教育中,新的教师评价方法指的是:
A. 日志(教学笔记)法
B. 教学录像法
C. 学生和家长调查表
D. 教室观察法
满分:3 分
14. 应试教育下的考试制度的弊端体现为
A. 考试目的具有极大的选拔性、淘汰性,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B. 考试管理过于集中,自上而下搞“统考”,颠倒了考试为教学服务的主次关系
C. 考试内容片面、僵化,将学生的一切非智力品质的发展排斥在考试之外
D. 考试方法单一、死板
满分:3 分
15. 国家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是 :
A. 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
B. 确立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
C.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
D. 宏观指导课程实施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从新课程的决策和开发的行政主体来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并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竞争会不利于教师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也不利于教师间民主气氛的形成和发展,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每个教师在学校中地位都是平等的,因此,应当用统一的标准还衡量教师的水平和工作成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只有社会、学生家长和学校三者形成了合力,才能有效地克制教育中压抑人的各种做法,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在教师评价上,应强调管理与奖惩,以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指的是处理好分科与综合、持续与均衡、选修和必修的关系,改革目前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纵向持续、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与选择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多元智力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当代教学应致力于发展学生包括智力在内的整个个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当前学生评价强调的仍然是“区分、甄别、选拔”功能的发挥,这种评价有很大的缺陷,目前已经失去了合理成分,在素质教育条件下应当加以摒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纵向的学校评价须建立在对学校过去背景、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清晰把握之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新课程改革以“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进一步推动了教材多样化策略,使得真正实现“一标多本”成为可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要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保持教师的权威地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综合课程是学科课程的对立形态,完全超越和打破了学科课程形态,是课程史上的进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研究性学习只是一中学习方式,而非课程形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看,学校评价应树立整体观念,不能单纯以“升学率”高低作为标准,因为“升学率”的片面追求在教育目标上本来就是错误的,学校的使命是竭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量化的评价把学生复杂的个体特征以及复杂的学习生活简单化,忽视或丢失了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应当退出教育评价的历史舞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教学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标准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