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古代汉语(二)》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随机)第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古代汉语(二) 2015-03-17 12:09:28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中“是” 的词性和意义是()
A. 系词,是
B. 形容词,对
C. 代词,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D. 动词,为
满分:3 分
2. “百乘,显使也”是什么句式()
A. 叙述句
B. 省略句
C. 被动句
D. 判断句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根据词义(某种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作什么句子成分,与什么词相结合)的不同而划分成的是()
A. 虚词
B. 实词
C. 词类
D. 词组
满分:3 分
4. “王顾左右而言他”中的“他”可以语释为()
A. 第三人称代词―他
B. 别的,其他的
C. 左右的人
D. 通“蛇”
满分:3 分
5. “晋侯饮赵盾酒”里“饮”的特殊用法是()
A. 意动用法
B. 使动用法
C. 为动用法
D. 对动用法
满分:3 分
6.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中的“焉”字的词性是()
A. 语气词
B. 代词
C. 兼词
D. 词尾
满分:3 分
7. 关于“子路问:‘闻斯行诸?’”中的“诸”字,说法正确的是()
A. 语气词,表疑问语气
B. 代词,可译为“它”
C. 兼词,相当于“之乎”
D. 助词,提前宾语
满分:3 分
8.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中“有”的用法是()
A. 用在整数与零数间
B. 用在整数和约数之间
C. 用在倍数和虚数之间
D. 用在整数和分数之间
满分:3 分
9. 谓语与宾语的关系需要译为“把……看作”、“认为……怎样”, 有主观上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这种用法是()
A. 意动用法
B. 对动用法
C. 为动用法
D. 使动用法
满分:3 分
10. “直不百步耳”中“直”的词性是()
A. 范围副词
B. 程度副词
C. 谦敬副词
D. 反诘副词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下面是方位名词做状语的例子的是()()()()
A. “而相如廷叱之。”
B. “月攘一鸡”
C.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满分:3 分
2. 下列句子中,“于”属引进行为主动者的有()() ()()
A. 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者
B.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C. 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D.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满分:3 分
3. 关于《论语》,说法正确的是()()()()
A. 《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集成的
B. 汉初所传的《论语》有古论、齐论、鲁论之分
C. 通行的注本有《论语注疏》,是魏时何晏集解,宋时邢疏
D. 《论语》记录了孔子和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
满分:3 分
4. 下列句子中属于使动用法的是()()()()
A. 刻削之道:鼻莫加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B. 晋侯饮赵盾酒
C. 友风而子雨
D. 从左右,皆肘之
满分:3 分
5. 下面属于时间名词做状语的例子的是()()()()
A.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 日食饮得无衰乎
C.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D. 而乡邻之生日蹙
满分:3 分
6. 下面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情况的句子有()()()()
A.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
B.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C.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D.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满分:3 分
7. 下列句子里含有介词“以”的有()()()()
A.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B.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C.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D. 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满分:3 分
8. 古代汉语中可以用作状语的名词是()()()()
A. 普通名词
B. 专有名词
C. 方位名词
D. 时间名词
满分:3 分
9. 下列句子中“朝”字是使动用法的是()()()()
A. 武丁朝诸侯。
B. 使妇人载以过朝。
C. 大史书曰:“赵盾轼其君。”以示于朝。
D.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
满分:3 分
10. 下列句子中含有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的有()()()()
A. 晋侯饮赵盾酒
B. 君将哀而生之乎
C. 吾不能亏主之令而亲刖子之足,是子报仇之时,而子何故肯逃我
D.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主语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这种用法是使动用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中的“焉”是兼词,相当于“于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判断句是谓语断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是什么的句子。一般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故扁鹊不能肉白骨,微、箕不能存亡国。”中的“肉”与“存”都是意动用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宾语前置指在古代汉语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宾语可以放在动词谓语或介词的前面的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左右欲刃相如”中的“刃”是名词用作动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的主语后边常用语气助词“者”字,在谓语后边常用语气助词“也”,二者有时同时使用,有时单用“者”或“也”,也可以两者都不使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而相如廷叱之”中的“廷”是方位名词做状语,表示行为发生或进行的处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曰:‘奚冠?’”中的“奚”属于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前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被动句是表示主语是谓语所表行为的承受者的句子。即主语不是谓语所表行为的施事者,而是其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箕畚”是名词用做状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穆公访诸蹇叔”中的“诸”是相当于代词“之”和介词“于”的合音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千”的用法是数词用作动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中“药” 可以语释为“把……当作良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在被动句中,主语是谓语所表行为的施事者,不是其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中的“来”是“使……来”的意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中“死”是对动用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在古代汉语里,时间名词可以做状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丘也闻有国有家也,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中“也”用于句中时表示顿宕,起提顿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中,“方城以”“汉水以”是介宾结构,做状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