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对或意义相近、相关的词素组合成的、其中一个词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充当陪衬音节的复音词是( )
A. 古用今废词
B. 古今传承词
C. 偏义复词
D. 同义词
满分:3 分
2. “吾有一术,名曰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鸡。”中“禽”的词义发展为今义,它的词义范围的变化属于( )
A. 扩大了
B. 缩小了
C. 转移了
D. 没有变
满分:3 分
3. 由两个独立的单词结合而成的,凝固得只表示一个单纯的意义的复音词叫做( )
A. 连绵词
B. 合成词
C. 重言
D. 单纯词
满分:3 分
4. 在单词语素的前后附着一个词头或词尾,词头或词尾只为构成复音词添加一个音节,不表示实际意义,这样构成的多音词,我们称之为( )
A. 合成词
B. 叠音词
C. 连绵词
D. 附音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5. “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夫人”的词义是( )
A. 爱人
B. 那个人
C. 君子
D. 执政者
满分:3 分
6. “有众”属于复音词中的( )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满分:3 分
7. "溶溶"属于复音词中的( )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满分:3 分
8. “江”的词义由“长江”发展为今义“泛指江水”,它的词义范围的变化属于( )
A. 扩大了
B. 缩小了
C. 转移了
D. 偏离了
满分:3 分
9. 《礼记•月令》:“鹰乃学习。”句中“习”用的是它的( )
A. 本义
B. 引申义
C. 假借义
D. 变义
满分:3 分
10. "布衣"属于复音词中的( )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关于本义与引申义,叙述错误的是( )( )( )( )
A. 本义在一组词义中只有一个,而引申义的数量可以很多
B. 引申义不都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
C. 词的本义一般比较抽象,引申义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或行为
D. 引申义中从本义直接引申出来的叫远引申。
满分:3 分
2. 关于“禽、兽”,说法正确的是( )( )( )( )
A. 两词词义范围本不相同
B. 古汉中“兽”本指四足的哺乳动物,“禽”指各种飞禽
C. 古汉中“禽”本包括兽类
D. 古汉中“兽”本包括“禽”
满分:3 分
3. 下列各词属于附音词的是( )( )( )( )
A. 率尔
B. 阿母
C. 喟然
D. 有众
满分:3 分
4. 关于“赐、予”这两个同义词,说法正确的是( )( ) ( )( )
A. 都有“给予”的意思
B. 两者在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上是不同的
C. 赐用于上给下,地位、辈分、年寿高的给地位、辈分、年寿低的
D. “予”是给予的通称。
满分:3 分
5. 关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中的“知道”,说法正确的是( )( )( )( )
A. 是两个单音词
B. 是一个复音词
C. 词义为:懂得道理和规律
D. 词义为:明白、懂得
满分:3 分
6. 关于“赐、予”,说法正确的有( )( )( )( )
A. 都有“给予”的意思
B. “赐”一般是上予下
C. 两者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上不同
D. “予”一般是长予幼
满分:3 分
7. “恭、敬”这组同义词间的差异是( ) ( )( ) ( )
A. 恭和敬在词义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B. 恭和敬在语法的习惯用法上有所不同
C. “敬”指外表有礼貌,“恭”指内心严肃不苟
D. “恭”指外表有礼貌,“敬”指内心严肃不苟。
满分:3 分
8. 下列各组同义词,语法上有所差异的有( )( )( )( )
A. 耻――辱
B. 之――往
C. 赐――予
D. 肌――肉
满分:3 分
9. 下面复音词中,是合成词的是( )( )( )( )
A. 披靡
B. 诸侯
C. 宾客
D. 扶摇
满分:3 分
10. 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古今词义的差异,可分为( )( )( )( )
A. 词义扩大
B. 词义缩小
C. 词义转移
D. 词义轻重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古代汉语的词汇从音节上看主要是以双音词为主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赐、予”这两个同义词间的差异是语法功能上不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古今传承词是指在汉语上生命力很强,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或书面里的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中“户”的意思是“窗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与本义有着或远或近的关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北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词的本义一般比较抽象,引申义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或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同义词指一些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形式各异的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人人自谓获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中的“人人,家家”属于叠音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饥”和“饿”两词意义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程度深浅不同:“饥”是一般的饿,即感到肚了空,想吃东西;“饿”是严重的饿,指根本没有饭吃或长时间未进食而受到死亡的威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禽”由“飞禽走兽”义到“飞禽”义属于词义扩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词义从原义过渡到新义后,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也随之收敛,使新义成了古义外延的一部分,这种演变叫做词义缩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叠音词,前人把它叫做重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喟然”与“率尔”属于复音词中的同一种类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中的“恐惧”是一个连绵词,指害怕的样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禽”由“飞禽走兽”义到“飞禽”义属于词义扩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匍匐”属于复音词中的合成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两个音节连缀成意而不能分割的单纯词是连绵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词义扩大指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结果使古义成了新义外延的一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临”从本义 “从高处往低处看”引申出“从上监视着”和“从上面到下面来”。这种引申途径称为比喻引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对或意义相近、相关的词素组合成的、其中一个词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充当陪衬音节的复音词是( )
A. 古用今废词
B. 古今传承词
C. 偏义复词
D. 同义词
满分:3 分
2. “吾有一术,名曰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鸡。”中“禽”的词义发展为今义,它的词义范围的变化属于( )
A. 扩大了
B. 缩小了
C. 转移了
D. 没有变
满分:3 分
3. 由两个独立的单词结合而成的,凝固得只表示一个单纯的意义的复音词叫做( )
A. 连绵词
B. 合成词
C. 重言
D. 单纯词
满分:3 分
4. 在单词语素的前后附着一个词头或词尾,词头或词尾只为构成复音词添加一个音节,不表示实际意义,这样构成的多音词,我们称之为( )
A. 合成词
B. 叠音词
C. 连绵词
D. 附音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5. “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夫人”的词义是( )
A. 爱人
B. 那个人
C. 君子
D. 执政者
满分:3 分
6. “有众”属于复音词中的( )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满分:3 分
7. "溶溶"属于复音词中的( )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满分:3 分
8. “江”的词义由“长江”发展为今义“泛指江水”,它的词义范围的变化属于( )
A. 扩大了
B. 缩小了
C. 转移了
D. 偏离了
满分:3 分
9. 《礼记•月令》:“鹰乃学习。”句中“习”用的是它的( )
A. 本义
B. 引申义
C. 假借义
D. 变义
满分:3 分
10. "布衣"属于复音词中的( )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关于本义与引申义,叙述错误的是( )( )( )( )
A. 本义在一组词义中只有一个,而引申义的数量可以很多
B. 引申义不都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
C. 词的本义一般比较抽象,引申义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或行为
D. 引申义中从本义直接引申出来的叫远引申。
满分:3 分
2. 关于“禽、兽”,说法正确的是( )( )( )( )
A. 两词词义范围本不相同
B. 古汉中“兽”本指四足的哺乳动物,“禽”指各种飞禽
C. 古汉中“禽”本包括兽类
D. 古汉中“兽”本包括“禽”
满分:3 分
3. 下列各词属于附音词的是( )( )( )( )
A. 率尔
B. 阿母
C. 喟然
D. 有众
满分:3 分
4. 关于“赐、予”这两个同义词,说法正确的是( )( ) ( )( )
A. 都有“给予”的意思
B. 两者在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上是不同的
C. 赐用于上给下,地位、辈分、年寿高的给地位、辈分、年寿低的
D. “予”是给予的通称。
满分:3 分
5. 关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中的“知道”,说法正确的是( )( )( )( )
A. 是两个单音词
B. 是一个复音词
C. 词义为:懂得道理和规律
D. 词义为:明白、懂得
满分:3 分
6. 关于“赐、予”,说法正确的有( )( )( )( )
A. 都有“给予”的意思
B. “赐”一般是上予下
C. 两者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上不同
D. “予”一般是长予幼
满分:3 分
7. “恭、敬”这组同义词间的差异是( ) ( )( ) ( )
A. 恭和敬在词义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B. 恭和敬在语法的习惯用法上有所不同
C. “敬”指外表有礼貌,“恭”指内心严肃不苟
D. “恭”指外表有礼貌,“敬”指内心严肃不苟。
满分:3 分
8. 下列各组同义词,语法上有所差异的有( )( )( )( )
A. 耻――辱
B. 之――往
C. 赐――予
D. 肌――肉
满分:3 分
9. 下面复音词中,是合成词的是( )( )( )( )
A. 披靡
B. 诸侯
C. 宾客
D. 扶摇
满分:3 分
10. 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古今词义的差异,可分为( )( )( )( )
A. 词义扩大
B. 词义缩小
C. 词义转移
D. 词义轻重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古代汉语的词汇从音节上看主要是以双音词为主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赐、予”这两个同义词间的差异是语法功能上不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古今传承词是指在汉语上生命力很强,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或书面里的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中“户”的意思是“窗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与本义有着或远或近的关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北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词的本义一般比较抽象,引申义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或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同义词指一些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形式各异的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人人自谓获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中的“人人,家家”属于叠音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饥”和“饿”两词意义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程度深浅不同:“饥”是一般的饿,即感到肚了空,想吃东西;“饿”是严重的饿,指根本没有饭吃或长时间未进食而受到死亡的威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禽”由“飞禽走兽”义到“飞禽”义属于词义扩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词义从原义过渡到新义后,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也随之收敛,使新义成了古义外延的一部分,这种演变叫做词义缩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叠音词,前人把它叫做重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喟然”与“率尔”属于复音词中的同一种类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中的“恐惧”是一个连绵词,指害怕的样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禽”由“飞禽走兽”义到“飞禽”义属于词义扩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匍匐”属于复音词中的合成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两个音节连缀成意而不能分割的单纯词是连绵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词义扩大指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结果使古义成了新义外延的一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临”从本义 “从高处往低处看”引申出“从上监视着”和“从上面到下面来”。这种引申途径称为比喻引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