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目前 ,我国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的主要不足表现为( )。
A. 身体发育不良
B. 智力发育不良
C. 认识水平较差
D. 品德行为习惯有所欠缺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是( )。
A. 教育目的
B. 教育方法
C. 教育手段
D. 教育内容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涂尔干提出的教育目的论属于( )。
A. 神学教育目的论
B.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 教育无目的论
满分:3 分
4. 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A. 教育关系
B. 心理关系
C. 社会关系
D. 主客体关系
满分:3 分
5. 德育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 )。
A. 思想素质
B. 政治素质
C. 道德素质
D. 品德素质
满分:3 分
6. 在教学过程的预备阶段,其根本任务是 ( )。
A. 启发学生思维
B. 呈现教学材料
C. 激发学习动机
D. 进行教育评价
满分:3 分
7. 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育家是( )。
A. 赫尔巴特
B. 巴班斯基
C. 维果茨基
D. 杜威
满分:3 分
8. 教学原则反映了( )。
A. 教育现象
B. 教学规律
C. 教学现象
D. 师生关系
满分:3 分
9. 《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
A. 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
B. 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
C. 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
D. 社会权利的客体非独立地位
满分:3 分
10. 从构成要素的角度分析,教育过程可以理解为以下两方面的对立统一,即( )。
A. 讲解与演示过程
B. 参观与讨论过程
C. 提问与对话过程
D. 教授与学习过程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1. 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立者是( )。
A. 杜威
B. 布鲁姆
C. 布鲁纳
D. 赞可夫
满分:3 分
12. 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 )
A. 融合课程
B. 广域课程
C. 核心课程
D. 合并课程
满分:3 分
13.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 )。
A. 杜威
B. 怀特海
C. 布鲁纳
D. 克伯屈
满分:3 分
14. 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 )
A. 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
B. 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
C. 参加自学考试
D. 脱产学习
满分:3 分
15. 下面不属于对“学生主观能动性”描述的是( )
A. 学生具有自觉性
B. 学生具有独立性
C. 学生具有创造性
D. 学生具有可塑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6. 首次把“美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明确的教育范畴提出来的人是( )。
A. 达•芬奇
B. 王国维
C. 席勒
D. 蔡元培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7. 正确描述教学与智育之间关系的命题是 ( )。
A. 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
B. 教学是智育的唯一途径
C. 智育是教学的唯一任务
D. 智育是教学的次要任务
满分:3 分
18. 狭义的德育一般专指( )。
A. 政治教育
B. 思想教育
C. 心理教育
D. 道德教育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9. 不属于社会教育途径和形式的是 ( )。
A. 街道
B. 社区
C. 校外机构
D. 家长会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 按教育内容的分类来说,法制教育属于( )。
A. 美育
B. 体育
C. 德育
D. 智育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是:( )。
A. 教育者及其活动
B. 受教育者及其活动
C. 德育的内容与方法
D. 社会环境
满分:2 分
2. 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有( )。
A. 学科设置
B. 学科顺序
C. 课时分配
D. 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满分:2 分
3. 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
A. 群众性活动
B. 小组活动
C. 个人活动
D. 文化艺术活动
满分:2 分
4. 当前德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
A. 不良德育观念的影响
B. 不良德育环境的制约
C. 升学竞争的冲击
D. 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满分:2 分
5. 德育途径主要有()
A. 教学
B. 团队活动
C. 劳动
D. 课外活动
满分:2 分
6. 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 )。
A. 以业余为主
B. 以自学为主
C. 以长期为主
D. 以短期为主
满分:2 分
7. 理想师生关系的特质()
A. 民主平等
B. 尊师爱生
C. 教学相长
D. 教师至上
满分:2 分
8. 德育内容包括()
A.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B. 理想教育
C. 社会主义教育
D. 道德教育
满分:2 分
9. 教育途径主要有 ( )。
A. 教学
B. 咨询与指导
C. 训练与实践
D. 综合实践活动
满分:2 分
10.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 发现教学
B. 班级授课制
C. 分组教学
D. 个别教学
满分:2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目前 ,我国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的主要不足表现为( )。
A. 身体发育不良
B. 智力发育不良
C. 认识水平较差
D. 品德行为习惯有所欠缺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是( )。
A. 教育目的
B. 教育方法
C. 教育手段
D. 教育内容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涂尔干提出的教育目的论属于( )。
A. 神学教育目的论
B.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 教育无目的论
满分:3 分
4. 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A. 教育关系
B. 心理关系
C. 社会关系
D. 主客体关系
满分:3 分
5. 德育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 )。
A. 思想素质
B. 政治素质
C. 道德素质
D. 品德素质
满分:3 分
6. 在教学过程的预备阶段,其根本任务是 ( )。
A. 启发学生思维
B. 呈现教学材料
C. 激发学习动机
D. 进行教育评价
满分:3 分
7. 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育家是( )。
A. 赫尔巴特
B. 巴班斯基
C. 维果茨基
D. 杜威
满分:3 分
8. 教学原则反映了( )。
A. 教育现象
B. 教学规律
C. 教学现象
D. 师生关系
满分:3 分
9. 《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
A. 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
B. 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
C. 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
D. 社会权利的客体非独立地位
满分:3 分
10. 从构成要素的角度分析,教育过程可以理解为以下两方面的对立统一,即( )。
A. 讲解与演示过程
B. 参观与讨论过程
C. 提问与对话过程
D. 教授与学习过程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1. 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立者是( )。
A. 杜威
B. 布鲁姆
C. 布鲁纳
D. 赞可夫
满分:3 分
12. 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 )
A. 融合课程
B. 广域课程
C. 核心课程
D. 合并课程
满分:3 分
13.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 )。
A. 杜威
B. 怀特海
C. 布鲁纳
D. 克伯屈
满分:3 分
14. 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 )
A. 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
B. 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
C. 参加自学考试
D. 脱产学习
满分:3 分
15. 下面不属于对“学生主观能动性”描述的是( )
A. 学生具有自觉性
B. 学生具有独立性
C. 学生具有创造性
D. 学生具有可塑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6. 首次把“美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明确的教育范畴提出来的人是( )。
A. 达•芬奇
B. 王国维
C. 席勒
D. 蔡元培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7. 正确描述教学与智育之间关系的命题是 ( )。
A. 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
B. 教学是智育的唯一途径
C. 智育是教学的唯一任务
D. 智育是教学的次要任务
满分:3 分
18. 狭义的德育一般专指( )。
A. 政治教育
B. 思想教育
C. 心理教育
D. 道德教育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9. 不属于社会教育途径和形式的是 ( )。
A. 街道
B. 社区
C. 校外机构
D. 家长会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 按教育内容的分类来说,法制教育属于( )。
A. 美育
B. 体育
C. 德育
D. 智育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是:( )。
A. 教育者及其活动
B. 受教育者及其活动
C. 德育的内容与方法
D. 社会环境
满分:2 分
2. 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有( )。
A. 学科设置
B. 学科顺序
C. 课时分配
D. 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满分:2 分
3. 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
A. 群众性活动
B. 小组活动
C. 个人活动
D. 文化艺术活动
满分:2 分
4. 当前德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
A. 不良德育观念的影响
B. 不良德育环境的制约
C. 升学竞争的冲击
D. 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满分:2 分
5. 德育途径主要有()
A. 教学
B. 团队活动
C. 劳动
D. 课外活动
满分:2 分
6. 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 )。
A. 以业余为主
B. 以自学为主
C. 以长期为主
D. 以短期为主
满分:2 分
7. 理想师生关系的特质()
A. 民主平等
B. 尊师爱生
C. 教学相长
D. 教师至上
满分:2 分
8. 德育内容包括()
A.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B. 理想教育
C. 社会主义教育
D. 道德教育
满分:2 分
9. 教育途径主要有 ( )。
A. 教学
B. 咨询与指导
C. 训练与实践
D. 综合实践活动
满分:2 分
10.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 发现教学
B. 班级授课制
C. 分组教学
D. 个别教学
满分:2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远距离教育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用什么性质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去教育学生,取决于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水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学科课程依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 ,但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活动的时间流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课程评价即课程本身的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对于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是次要的学习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研究性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是次要的学习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教师只要把基础知识讲清楚了,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就会得到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目前 ,我国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的主要不足表现为( )。
A. 身体发育不良
B. 智力发育不良
C. 认识水平较差
D. 品德行为习惯有所欠缺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是( )。
A. 教育目的
B. 教育方法
C. 教育手段
D. 教育内容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涂尔干提出的教育目的论属于( )。
A. 神学教育目的论
B.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 教育无目的论
满分:3 分
4. 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A. 教育关系
B. 心理关系
C. 社会关系
D. 主客体关系
满分:3 分
5. 德育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 )。
A. 思想素质
B. 政治素质
C. 道德素质
D. 品德素质
满分:3 分
6. 在教学过程的预备阶段,其根本任务是 ( )。
A. 启发学生思维
B. 呈现教学材料
C. 激发学习动机
D. 进行教育评价
满分:3 分
7. 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育家是( )。
A. 赫尔巴特
B. 巴班斯基
C. 维果茨基
D. 杜威
满分:3 分
8. 教学原则反映了( )。
A. 教育现象
B. 教学规律
C. 教学现象
D. 师生关系
满分:3 分
9. 《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
A. 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
B. 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
C. 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
D. 社会权利的客体非独立地位
满分:3 分
10. 从构成要素的角度分析,教育过程可以理解为以下两方面的对立统一,即( )。
A. 讲解与演示过程
B. 参观与讨论过程
C. 提问与对话过程
D. 教授与学习过程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1. 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立者是( )。
A. 杜威
B. 布鲁姆
C. 布鲁纳
D. 赞可夫
满分:3 分
12. 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 )
A. 融合课程
B. 广域课程
C. 核心课程
D. 合并课程
满分:3 分
13.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 )。
A. 杜威
B. 怀特海
C. 布鲁纳
D. 克伯屈
满分:3 分
14. 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 )
A. 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
B. 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
C. 参加自学考试
D. 脱产学习
满分:3 分
15. 下面不属于对“学生主观能动性”描述的是( )
A. 学生具有自觉性
B. 学生具有独立性
C. 学生具有创造性
D. 学生具有可塑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6. 首次把“美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明确的教育范畴提出来的人是( )。
A. 达•芬奇
B. 王国维
C. 席勒
D. 蔡元培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7. 正确描述教学与智育之间关系的命题是 ( )。
A. 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
B. 教学是智育的唯一途径
C. 智育是教学的唯一任务
D. 智育是教学的次要任务
满分:3 分
18. 狭义的德育一般专指( )。
A. 政治教育
B. 思想教育
C. 心理教育
D. 道德教育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9. 不属于社会教育途径和形式的是 ( )。
A. 街道
B. 社区
C. 校外机构
D. 家长会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 按教育内容的分类来说,法制教育属于( )。
A. 美育
B. 体育
C. 德育
D. 智育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是:( )。
A. 教育者及其活动
B. 受教育者及其活动
C. 德育的内容与方法
D. 社会环境
满分:2 分
2. 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有( )。
A. 学科设置
B. 学科顺序
C. 课时分配
D. 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满分:2 分
3. 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
A. 群众性活动
B. 小组活动
C. 个人活动
D. 文化艺术活动
满分:2 分
4. 当前德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
A. 不良德育观念的影响
B. 不良德育环境的制约
C. 升学竞争的冲击
D. 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满分:2 分
5. 德育途径主要有()
A. 教学
B. 团队活动
C. 劳动
D. 课外活动
满分:2 分
6. 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 )。
A. 以业余为主
B. 以自学为主
C. 以长期为主
D. 以短期为主
满分:2 分
7. 理想师生关系的特质()
A. 民主平等
B. 尊师爱生
C. 教学相长
D. 教师至上
满分:2 分
8. 德育内容包括()
A.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B. 理想教育
C. 社会主义教育
D. 道德教育
满分:2 分
9. 教育途径主要有 ( )。
A. 教学
B. 咨询与指导
C. 训练与实践
D. 综合实践活动
满分:2 分
10.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 发现教学
B. 班级授课制
C. 分组教学
D. 个别教学
满分:2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目前 ,我国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的主要不足表现为( )。
A. 身体发育不良
B. 智力发育不良
C. 认识水平较差
D. 品德行为习惯有所欠缺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是( )。
A. 教育目的
B. 教育方法
C. 教育手段
D. 教育内容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涂尔干提出的教育目的论属于( )。
A. 神学教育目的论
B.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 教育无目的论
满分:3 分
4. 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A. 教育关系
B. 心理关系
C. 社会关系
D. 主客体关系
满分:3 分
5. 德育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 )。
A. 思想素质
B. 政治素质
C. 道德素质
D. 品德素质
满分:3 分
6. 在教学过程的预备阶段,其根本任务是 ( )。
A. 启发学生思维
B. 呈现教学材料
C. 激发学习动机
D. 进行教育评价
满分:3 分
7. 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育家是( )。
A. 赫尔巴特
B. 巴班斯基
C. 维果茨基
D. 杜威
满分:3 分
8. 教学原则反映了( )。
A. 教育现象
B. 教学规律
C. 教学现象
D. 师生关系
满分:3 分
9. 《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
A. 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
B. 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
C. 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
D. 社会权利的客体非独立地位
满分:3 分
10. 从构成要素的角度分析,教育过程可以理解为以下两方面的对立统一,即( )。
A. 讲解与演示过程
B. 参观与讨论过程
C. 提问与对话过程
D. 教授与学习过程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1. 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立者是( )。
A. 杜威
B. 布鲁姆
C. 布鲁纳
D. 赞可夫
满分:3 分
12. 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 )
A. 融合课程
B. 广域课程
C. 核心课程
D. 合并课程
满分:3 分
13.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 )。
A. 杜威
B. 怀特海
C. 布鲁纳
D. 克伯屈
满分:3 分
14. 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 )
A. 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
B. 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
C. 参加自学考试
D. 脱产学习
满分:3 分
15. 下面不属于对“学生主观能动性”描述的是( )
A. 学生具有自觉性
B. 学生具有独立性
C. 学生具有创造性
D. 学生具有可塑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6. 首次把“美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明确的教育范畴提出来的人是( )。
A. 达•芬奇
B. 王国维
C. 席勒
D. 蔡元培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7. 正确描述教学与智育之间关系的命题是 ( )。
A. 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
B. 教学是智育的唯一途径
C. 智育是教学的唯一任务
D. 智育是教学的次要任务
满分:3 分
18. 狭义的德育一般专指( )。
A. 政治教育
B. 思想教育
C. 心理教育
D. 道德教育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9. 不属于社会教育途径和形式的是 ( )。
A. 街道
B. 社区
C. 校外机构
D. 家长会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 按教育内容的分类来说,法制教育属于( )。
A. 美育
B. 体育
C. 德育
D. 智育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是:( )。
A. 教育者及其活动
B. 受教育者及其活动
C. 德育的内容与方法
D. 社会环境
满分:2 分
2. 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有( )。
A. 学科设置
B. 学科顺序
C. 课时分配
D. 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满分:2 分
3. 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
A. 群众性活动
B. 小组活动
C. 个人活动
D. 文化艺术活动
满分:2 分
4. 当前德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
A. 不良德育观念的影响
B. 不良德育环境的制约
C. 升学竞争的冲击
D. 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满分:2 分
5. 德育途径主要有()
A. 教学
B. 团队活动
C. 劳动
D. 课外活动
满分:2 分
6. 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 )。
A. 以业余为主
B. 以自学为主
C. 以长期为主
D. 以短期为主
满分:2 分
7. 理想师生关系的特质()
A. 民主平等
B. 尊师爱生
C. 教学相长
D. 教师至上
满分:2 分
8. 德育内容包括()
A.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B. 理想教育
C. 社会主义教育
D. 道德教育
满分:2 分
9. 教育途径主要有 ( )。
A. 教学
B. 咨询与指导
C. 训练与实践
D. 综合实践活动
满分:2 分
10.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 发现教学
B. 班级授课制
C. 分组教学
D. 个别教学
满分:2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远距离教育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用什么性质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去教育学生,取决于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水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学科课程依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 ,但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活动的时间流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课程评价即课程本身的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对于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是次要的学习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研究性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是次要的学习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教师只要把基础知识讲清楚了,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就会得到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