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内涵如下
A. 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
B.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C. 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
D. 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所实施的课程
满分:2.5 分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具体的目标有:
A. 强调学生主动学习。
B. 开设学科课程的同时强调课程的整合,设置综合课程。
C.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D. 注重学习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E.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F.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满分:2.5 分
3. 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的行为动词包括
A. 经历(感受)水平
B. 反应(认同)水平
C. 领悟(内化)水平
D. 理解(同化)水平
满分:2.5 分
4. 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
A. 认知
B. 情感态度
C. 动作技能
D. 意识
满分:2.5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6 道试题,共 15 分。)
V
1. “按单元进行学习,各单元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具体的学习内容,并配以小步子的自学教材;每个单元结束后,经测验诊断,接着学习新的单元;教师随时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是那种国外教学组织形式的特征
A. 道尔顿制
B. 文纳特卡制
C. 特朗普制
D. 开放课堂
满分:2.5 分
2. 下列将学生学习时间按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名义时间―教学时间―分配时间―学术时间
B. 名义时间―学术时间―教学时间―关注时间
C. 分配时间―教学时间―关注时间―学术时间
D. 学术时间―教学时间―分配时间―关注时间
满分:2.5 分
3. 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 )开始自行设计课程。
A. 吉林
B. 黑龙江
C. 浙江
D. 辽宁
满分:2.5 分
4. 以下不属于综合课程形态的是
A. 分科
B. 融合
C. 广域
D. 活动
满分:2.5 分
5. ( )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A. 问题意识
B. 批判意识
C. 怀疑意识
D. 创新意识
满分:2.5 分
6. 泰勒及其学生布卢姆的关于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可以被归纳为
A. 目标取向
B. 过程取向
C. 个人取向
D. 发展取向
满分:2.5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内涵如下
A. 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
B.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C. 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
D. 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所实施的课程
满分:2.5 分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具体的目标有:
A. 强调学生主动学习。
B. 开设学科课程的同时强调课程的整合,设置综合课程。
C.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D. 注重学习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E.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F.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满分:2.5 分
3. 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的行为动词包括
A. 经历(感受)水平
B. 反应(认同)水平
C. 领悟(内化)水平
D. 理解(同化)水平
满分:2.5 分
4. 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
A. 认知
B. 情感态度
C. 动作技能
D. 意识
满分:2.5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观察研究在课程与教学研究中有利于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形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教育实验研究法当中研究者可以主动控制某些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人种学研究不强调实地研究和“情境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自主学习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教师专业培养在适应期不应注重教育实践能力,学会运用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的理论,并付诸实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无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必修课程能够促进儿童体质、认知、情感和技能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班级课堂问题行为都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探究性学习,只从书本中选择要研究的主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必修课程无法选择和传递社会主流文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特点相适应” 是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活动程序是指教学活动在时间上展开的步骤以及每一个步骤的主要任务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教师按讲授的内容,内在的逻辑关系,概括出要点,依次排列而构成的板书”是线索式板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地方课程的核心是国家课程的标准与地方课程资源的结合与融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探究学习是相对集体学习而提出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6. 杜威提出四个教育哲学命题:“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改造”“教育是一种社会的过程”“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7. 在职前适应期,除学科知识外应重视和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修养,当前我国师范院校缺乏这一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8. 教学语言艺术要求语言可以口语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9. 导课不仅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0. 钻研教学组织形式,有助于对教学论本身的探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1. 巧妙地导入新课与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无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2. “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 不是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3. 本次课程改革重新划分了国家、地方、学校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收缩了国家硬性规定的成分,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弹性,但是地方和学校还是没有真正拥有选择的余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4. 复式教学中其它年级的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预习、复习、练习或做其它作业,称为自动作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5. 信息技术课程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6. 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下,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都是在教学中生成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7. 归纳式结课都是由老师来归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8. 论证教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不是教育实验研究法的重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9. 我国的课程改革顺应了国际课程改革的大趋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0. 校内的课程资源是指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内涵如下
A. 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
B.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C. 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
D. 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所实施的课程
满分:2.5 分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具体的目标有:
A. 强调学生主动学习。
B. 开设学科课程的同时强调课程的整合,设置综合课程。
C.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D. 注重学习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E.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F.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满分:2.5 分
3. 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的行为动词包括
A. 经历(感受)水平
B. 反应(认同)水平
C. 领悟(内化)水平
D. 理解(同化)水平
满分:2.5 分
4. 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
A. 认知
B. 情感态度
C. 动作技能
D. 意识
满分:2.5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6 道试题,共 15 分。)
V
1. “按单元进行学习,各单元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具体的学习内容,并配以小步子的自学教材;每个单元结束后,经测验诊断,接着学习新的单元;教师随时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是那种国外教学组织形式的特征
A. 道尔顿制
B. 文纳特卡制
C. 特朗普制
D. 开放课堂
满分:2.5 分
2. 下列将学生学习时间按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名义时间―教学时间―分配时间―学术时间
B. 名义时间―学术时间―教学时间―关注时间
C. 分配时间―教学时间―关注时间―学术时间
D. 学术时间―教学时间―分配时间―关注时间
满分:2.5 分
3. 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 )开始自行设计课程。
A. 吉林
B. 黑龙江
C. 浙江
D. 辽宁
满分:2.5 分
4. 以下不属于综合课程形态的是
A. 分科
B. 融合
C. 广域
D. 活动
满分:2.5 分
5. ( )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A. 问题意识
B. 批判意识
C. 怀疑意识
D. 创新意识
满分:2.5 分
6. 泰勒及其学生布卢姆的关于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可以被归纳为
A. 目标取向
B. 过程取向
C. 个人取向
D. 发展取向
满分:2.5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内涵如下
A. 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
B.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C. 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
D. 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所实施的课程
满分:2.5 分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具体的目标有:
A. 强调学生主动学习。
B. 开设学科课程的同时强调课程的整合,设置综合课程。
C.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D. 注重学习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E.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F.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满分:2.5 分
3. 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的行为动词包括
A. 经历(感受)水平
B. 反应(认同)水平
C. 领悟(内化)水平
D. 理解(同化)水平
满分:2.5 分
4. 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
A. 认知
B. 情感态度
C. 动作技能
D. 意识
满分:2.5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观察研究在课程与教学研究中有利于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形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教育实验研究法当中研究者可以主动控制某些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人种学研究不强调实地研究和“情境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自主学习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教师专业培养在适应期不应注重教育实践能力,学会运用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的理论,并付诸实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无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必修课程能够促进儿童体质、认知、情感和技能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班级课堂问题行为都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探究性学习,只从书本中选择要研究的主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必修课程无法选择和传递社会主流文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特点相适应” 是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活动程序是指教学活动在时间上展开的步骤以及每一个步骤的主要任务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教师按讲授的内容,内在的逻辑关系,概括出要点,依次排列而构成的板书”是线索式板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地方课程的核心是国家课程的标准与地方课程资源的结合与融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探究学习是相对集体学习而提出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6. 杜威提出四个教育哲学命题:“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改造”“教育是一种社会的过程”“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7. 在职前适应期,除学科知识外应重视和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修养,当前我国师范院校缺乏这一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8. 教学语言艺术要求语言可以口语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9. 导课不仅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0. 钻研教学组织形式,有助于对教学论本身的探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1. 巧妙地导入新课与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无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2. “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 不是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3. 本次课程改革重新划分了国家、地方、学校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收缩了国家硬性规定的成分,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弹性,但是地方和学校还是没有真正拥有选择的余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4. 复式教学中其它年级的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预习、复习、练习或做其它作业,称为自动作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5. 信息技术课程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6. 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下,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都是在教学中生成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7. 归纳式结课都是由老师来归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8. 论证教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不是教育实验研究法的重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9. 我国的课程改革顺应了国际课程改革的大趋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0. 校内的课程资源是指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