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幼儿学习心理学》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随机)第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幼儿学习心理学 2015-03-17 12:19:03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9 道试题,共 22.5 分。)
V
1. ()是通过被调查者的书面回答来研究个体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A. 故事法
B. 实验法
C. 观察法
D. 问卷法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2. 个人不能用已有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因而感到疑难的情景,()即疑难或称“难题”。
A. 区分
B. 定势
C. 概念
D. 问题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3. 在日常生活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幼儿的外部表现(行为、言语、表情等)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是
A. 问卷法
B. 故事法
C. 观察法
D. 实验法
满分:2.5 分
4. 当某一刺激出现时所产生的行为增强的效果是()也叫积极强化。
A. 间歇强化
B. 连续强化
C. 正强化
D. 负强化
满分:2.5 分
5. ()是指“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表述的知识”,通常是用语言等人为方式,通过表述来实现的,所以又称言明的知识。
A. 显性知识
B. 隐性知识
C. 陈述性知识
D. 程序性知识
满分:2.5 分
6. 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物体、情境或活动,是有机体趋向或回避的行为目标()。
A. 动机
B. 内驱力
C. 诱因
D. 归因
满分:2.5 分
7. 通过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的方法是()
A. 及时强化原则
B. 自定步调原则
C. 小步子原则
D. 积极反应原则
满分:2.5 分
8. 先行组织者是(),6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概念。
A. 托尔曼
B. 桑代克
C. 拜敦代
D. 奥苏伯尔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9. 通过分析儿童自己独立完成的或按照要求完成的作品(一般采用绘画作品和积木作品),分析投射于其中的内心愿望、动机冲突、焦虑情绪等心理因素的方法叫
A. 作品辩析法
B. 作品分析法
C. 作品总结法
D. 作品结论法
满分:2.5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影响学习的内部因素又包括()。
A. 先前知识
B. 认知结构
C. 学习动机和态度
D. 学习的心理定势
满分:2.5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在学习心理学领域常将学习划分为三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试误学习与顿悟学习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隐性知识是指“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表述的知识”,通常是用语言等人为方式,通过表述来实现的,所以又称言明的知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试误模型认为:解决问题是在目的不明确情况下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转移是由若干元素按照一定关系组成的一种结构,如各种物体、图形、声音等都可以是模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总括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认知目的说,认为认知结构是人对外界物质世界进行感知和概括的一般方式,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变动,认知结构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认知好奇心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它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影响知识学习的因素很多,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显性知识是指“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表述的知识”,通常是用语言等人为方式,通过表述来实现的,所以又称言明的知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个性倾向性,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归因是指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物体、情境或活动,是有机体趋向或回避的行为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意义学习是指在若干已有的从属观念的基础上归纳出一个总观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顿悟模型认为:对问题情景在整体知觉的基础上,头脑内部突然的领悟过程是问题解决的关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抽象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它是新知识与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接受学习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讲解定论的方式,向学习者传授系统的书本知识,学习者通过同化接收系统的书本知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6. 准备律是指当学习者有准备而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以活动也会感到烦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7. 实验法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8. 模式是由若干元素按照一定关系组成的一种结构,如各种物体、图形、声音等都可以是模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9. 应答性反应是先由已知刺激物引起的反应,是强化物和刺激物相结合的过程,强化是为了加强刺激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0. 幼儿的学习必须做好一定的准备,具体包括成熟水平和身体机能、情趣和兴趣、认知和策略、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1. 由一个已经条件化了的刺激物使另一个中性刺激条件化的过程,叫做中级条件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2. 斯金纳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把学习的内容编制成“程序”安装在机器上,学生通过机器上的程序显示进行学习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3. 显性知识是指尚未被语言或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是“尚未言明的”的知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4. 及时强化(反馈)原则对学生的反应要及时强化,使其获得反馈信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5. 幼儿学习心理学的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和谈话法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6. 皮亚杰和维果斯基是建构主义的先驱者,当代代表认为为日内瓦学派的皮亚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7. 陈述性知识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8. 高级条件作用律在条件作用形成以后,条件刺激可以像无条件刺激一样诱发出有机体的反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9. 动作序列实际是对做事、运算和活动的规则和顺序的现实运用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0. 个别指导法指教师要给学生以最充分地指导,使学生沿着仔细规定的学习程序,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