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随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下列表述最能反应出《左传》的历史观的进步性的是()
A. 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B. 能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做出道德伦理上的评价
C. 维护周礼,以礼之规范评判历史人物
D. 重民以民为本的思想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 关于《哀郢》的语言风格,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
A. 沉痛哀伤
B. 质直激切
C. 委婉含蓄
D. 清新自然
满分:3 分
3. 关于神话产生原因的解释,较为流行的两种是()
A. 劳动起源说和宗教起源说
B. 劳动起源说和社会起源说
C. 宗教起源说和文学起源说
D. 劳动起源说和文学起源说
满分:3 分
4. 《庄子》一书的开篇之作是()
A. 《养生主》
B. 《秋水》
C. 《逍遥游》
D. 《马蹄》
满分:3 分
5. 后世人们心目中正统的常用的论说文体是从()开始,到()形成
A. 《论语》、《孟子》
B. 《论语》、《老子》
C. 《老子》、《庄子》
D. 《墨子》、《荀子》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6.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 《诗经》
B. 《尚书》
C. 《离骚》
D. 《淮南子》
满分:3 分
7. .著名寓言故事“刻舟求剑”是出自()。
A. 《左传》
B. 《韩非子》
C. 《庄子》
D. 《吕氏春秋》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8. 《氓》的女主人公是一位()
A. 弃妇
B. 思妇
C. 寡妇
D. 少女
满分:3 分
9. 我国第一部历史文献总集是()
A. 《诗经》
B. 《尚书》
C. 《春秋》
D. 《左转》
满分:3 分
10. ()是我国的编年体史书之祖
A. 《尚书》
B. 《左传》
C. 《春秋》
D. 《史记》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关于《荀子》散文在先秦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下列概括正确的有()
A. 《荀子》散文已经发展为一种专题性的论说文
B. 从体裁、形态上看,它为后世常规议论文奠定了基础
C. 从技巧上看,它为后世说理文增添了新的经验
D. 从发展史上看,它为抒情手法,增加了值得借鉴的手段
满分:3 分
2. 下列关于《墨子》的写作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有()
A. 开始主意修饰和锤炼语言
B. 作为历史故事,情节复杂多变
C. 尚未表现出有意地刻画人物的意图
D. 表现出有意地刻画人物的意图
满分:3 分
3. 关于《诗经》中作品的主题,下列概括正确的是()
A. 宗庙祭祀歌
B. 讽喻怨刺歌
C. 宴饮享乐歌
D. 战争徭役歌
满分:3 分
4. 《诗经》所开创的比兴手法,为屈原所继承并作了很大的拓展,下列《离骚》中的意向具有象征意义的有()
A. 善鸟香草
B. 恶禽臭物
C. 灵修美人
D. 飘风云霓
满分:3 分
5. 我国最早的散文著作是()
A. 《诗经》
B. 《尚书》
C. 《国语》
D. 《春秋》
满分:3 分
6. 关于《韩非子》散文的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A. 明切犀利
B. 汪洋恣肆
C. 冷峻峭拔
D. 条理严密
满分:3 分
7. 下列关于《离骚》的基本主题的概括,正确的有()
A. 愤懑难平的个人情感
B. 美好的政治追求
C. 诚挚的爱国情感
D. 坚持理想的做人原则
满分:3 分
8. 关于《诗经》的语言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 句式以四言为主
B. 节奏、永韵具有天然的美感
C. 大量运用双声和叠韵的连绵词
D. 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
满分:3 分
9. 先秦文学按照时间的顺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A. 原始社会文学
B. 奴隶社会文学
C. 早期封建社会文学
D. 中期封建社会文学
满分:3 分
10. 按照主题划分,下列诗歌属于战争徭役的有()
A. 《卫风.伯兮》
B. 《王风.君子于役》
C. 《小雅.采薇》
D. 《豳风.东山》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诗经》中的《采薇》中的名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荀子》中名篇《天论》的宗旨是“明天人之分”即阐明自然和人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从中西诗歌的比较而言,《诗经》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影响最主要的贡献是奠定了以抒情为主的诗歌创作方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就是指各地不同的土乐,其产生的地域是以黄河为中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九章》并非屈原当时为自己的作品拟定的篇目,而是西汉的刘向编辑《楚辞》的时候加上去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原始社会的文学,已经出现了文字记载的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如果将反应生活的客观程度最为评价的标准,那么《七月》比《硕鼠》和《伐檀》更为成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表明即使是民歌也是具有明确的创作动机的,例如《诗经》中的作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诗经》共有305篇,其中包括十五《国风》计160篇,《小雅》74篇,《大雅》36篇,《颂》40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神话奔放神奇的幻想,大胆夸张的手法,曲折动人的情节,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上古歌谣产生在原始时代,具有“徒歌”的特征,但是当时文字已经产生,不过还没有大规模地使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离骚》后一部分,内容最为突出,诗人完全采用幻想的形式描摹虚构的境界,深刻地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天问》从文学的角度看,构思的新颖,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奇特,都体现了屈原极强的创新精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庄子》和先秦其他说理文不一样,不属于议论文,而是注重想象和抒情的哲理散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包含人间的道德伦理准则,传说的产生比神话要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尚书》文字古奥迂涩,其中《盘庚》是周公告诫成王不要贪图享受之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老子》说理形象,富有诗的意味,这种形象化的说理方式,使得《老子》这部作品,诗味浓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先秦时期文化下移,与“官学”对立的“私学”纷纷兴起,限制了这一时期的文学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尚书》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老子的《道德经》的主要出发点是给统治者提供治国方略,而庄子则以个人如何处世为出发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下列表述最能反应出《左传》的历史观的进步性的是()
A. 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B. 能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做出道德伦理上的评价
C. 维护周礼,以礼之规范评判历史人物
D. 重民以民为本的思想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 关于《哀郢》的语言风格,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
A. 沉痛哀伤
B. 质直激切
C. 委婉含蓄
D. 清新自然
满分:3 分
3. 关于神话产生原因的解释,较为流行的两种是()
A. 劳动起源说和宗教起源说
B. 劳动起源说和社会起源说
C. 宗教起源说和文学起源说
D. 劳动起源说和文学起源说
满分:3 分
4. 《庄子》一书的开篇之作是()
A. 《养生主》
B. 《秋水》
C. 《逍遥游》
D. 《马蹄》
满分:3 分
5. 后世人们心目中正统的常用的论说文体是从()开始,到()形成
A. 《论语》、《孟子》
B. 《论语》、《老子》
C. 《老子》、《庄子》
D. 《墨子》、《荀子》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6.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 《诗经》
B. 《尚书》
C. 《离骚》
D. 《淮南子》
满分:3 分
7. .著名寓言故事“刻舟求剑”是出自()。
A. 《左传》
B. 《韩非子》
C. 《庄子》
D. 《吕氏春秋》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8. 《氓》的女主人公是一位()
A. 弃妇
B. 思妇
C. 寡妇
D. 少女
满分:3 分
9. 我国第一部历史文献总集是()
A. 《诗经》
B. 《尚书》
C. 《春秋》
D. 《左转》
满分:3 分
10. ()是我国的编年体史书之祖
A. 《尚书》
B. 《左传》
C. 《春秋》
D. 《史记》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关于《荀子》散文在先秦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下列概括正确的有()
A. 《荀子》散文已经发展为一种专题性的论说文
B. 从体裁、形态上看,它为后世常规议论文奠定了基础
C. 从技巧上看,它为后世说理文增添了新的经验
D. 从发展史上看,它为抒情手法,增加了值得借鉴的手段
满分:3 分
2. 下列关于《墨子》的写作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有()
A. 开始主意修饰和锤炼语言
B. 作为历史故事,情节复杂多变
C. 尚未表现出有意地刻画人物的意图
D. 表现出有意地刻画人物的意图
满分:3 分
3. 关于《诗经》中作品的主题,下列概括正确的是()
A. 宗庙祭祀歌
B. 讽喻怨刺歌
C. 宴饮享乐歌
D. 战争徭役歌
满分:3 分
4. 《诗经》所开创的比兴手法,为屈原所继承并作了很大的拓展,下列《离骚》中的意向具有象征意义的有()
A. 善鸟香草
B. 恶禽臭物
C. 灵修美人
D. 飘风云霓
满分:3 分
5. 我国最早的散文著作是()
A. 《诗经》
B. 《尚书》
C. 《国语》
D. 《春秋》
满分:3 分
6. 关于《韩非子》散文的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A. 明切犀利
B. 汪洋恣肆
C. 冷峻峭拔
D. 条理严密
满分:3 分
7. 下列关于《离骚》的基本主题的概括,正确的有()
A. 愤懑难平的个人情感
B. 美好的政治追求
C. 诚挚的爱国情感
D. 坚持理想的做人原则
满分:3 分
8. 关于《诗经》的语言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 句式以四言为主
B. 节奏、永韵具有天然的美感
C. 大量运用双声和叠韵的连绵词
D. 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
满分:3 分
9. 先秦文学按照时间的顺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A. 原始社会文学
B. 奴隶社会文学
C. 早期封建社会文学
D. 中期封建社会文学
满分:3 分
10. 按照主题划分,下列诗歌属于战争徭役的有()
A. 《卫风.伯兮》
B. 《王风.君子于役》
C. 《小雅.采薇》
D. 《豳风.东山》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诗经》中的《采薇》中的名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荀子》中名篇《天论》的宗旨是“明天人之分”即阐明自然和人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从中西诗歌的比较而言,《诗经》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影响最主要的贡献是奠定了以抒情为主的诗歌创作方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就是指各地不同的土乐,其产生的地域是以黄河为中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九章》并非屈原当时为自己的作品拟定的篇目,而是西汉的刘向编辑《楚辞》的时候加上去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原始社会的文学,已经出现了文字记载的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如果将反应生活的客观程度最为评价的标准,那么《七月》比《硕鼠》和《伐檀》更为成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表明即使是民歌也是具有明确的创作动机的,例如《诗经》中的作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诗经》共有305篇,其中包括十五《国风》计160篇,《小雅》74篇,《大雅》36篇,《颂》40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神话奔放神奇的幻想,大胆夸张的手法,曲折动人的情节,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上古歌谣产生在原始时代,具有“徒歌”的特征,但是当时文字已经产生,不过还没有大规模地使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离骚》后一部分,内容最为突出,诗人完全采用幻想的形式描摹虚构的境界,深刻地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天问》从文学的角度看,构思的新颖,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奇特,都体现了屈原极强的创新精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庄子》和先秦其他说理文不一样,不属于议论文,而是注重想象和抒情的哲理散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包含人间的道德伦理准则,传说的产生比神话要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尚书》文字古奥迂涩,其中《盘庚》是周公告诫成王不要贪图享受之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老子》说理形象,富有诗的意味,这种形象化的说理方式,使得《老子》这部作品,诗味浓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先秦时期文化下移,与“官学”对立的“私学”纷纷兴起,限制了这一时期的文学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尚书》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老子的《道德经》的主要出发点是给统治者提供治国方略,而庄子则以个人如何处世为出发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