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自然地理学(一)》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随机)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自然地理学(一) 2015-03-17 12:22:02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关于高压系统和叙述,正确的是()
A. 高压系统就是指系统
B. 高压系统只出现在低纬度热带地区
C. 高压系统只出现在高纬度地区
D. 高压系统气流辐合下沉,多为晴朗天气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 上海某日8月8日最高气温比8月9日高出7℃,其原因最可能是()
A. 9日有寒潮到达
B. 9日有台风影响
C. 9日受梅雨影响
D. 9日受副高控制
满分:3 分
3. 海面与海面之下热量的交换方式是()
A. 辐射
B. 对流
C. 传导
D. 乱流
满分:3 分
4. 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是()
A.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B. 太阳辐射使地球各纬度热量不均
C.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满分:3 分
5. 属于温带海洋气候的地区是()
A. 美国的圣迭戈
B. 挪威的卑尔根
C. 英国的伦敦
D. 意大利的罗马
满分:3 分
6. 当地球处于近日点时()
A. 我国在强大的蒙古高压控制下,天气寒冷
B. 北太平洋上夏威夷高压强盛
C. 大陆等温线向北凸
D. 在昆明和贵阳之间存在昆明准静止锋
满分:3 分
7. 在大气的垂直分层中,空气对流运动显著,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
A. 平流层
B. 对流层
C. 中间层
D. 外层
满分:3 分
8. 空气的非绝热过程是通过哪几中方式进行的()
A. 传导、辐射、对流、升华和凝华
B. 辐射、对流、湍流、蒸发、升华和凝华
C. 辐射、对流、湍流、蒸发和凝结
D. 传导、辐射、对流、湍流、蒸发和凝结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9. 关于大气层中的臭氧正确的说法是()
A. 只有臭氧层才有臭氧
B. 臭氧在大气层中均匀分布
C. 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D. 臭氧层分布在对流层中,所以与人类关系很密切
满分:3 分
10. 关于等温线与等高线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等高线数值越大,等温线数值也越大
B. 等高线数值越大,等温线数值也越小
C. 等高线数值越大,等温线越稀疏
D. 同一海拔高度上,气温相等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多形成连续性降水的天气是()
A. 快行冷锋天气
B. 慢行冷锋天气
C. 反气旋过境天气
D. 暖锋天气
满分:3 分
2. 下列我国天气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北方夏季的暴雨――对流雨
B. “清明时节雨纷纷”――反气旋控制
C. 台风――气旋
D. 冬季寒潮――气旋
满分:3 分
3. 因为山顶、山坡、山谷的气温日较差是(),所以出现霜冻最多的是()。
A. 山顶>山坡>山谷
B. 山谷>山坡>山顶
C. 山坡>山顶>山谷
D. 山顶
E. 山坡
F. 山谷
满分:3 分
4. 关于大气层中的臭氧正确的说法是()
A. 只有臭氧层才有臭氧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B.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C.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D.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臭氧在大气层中不均匀分布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E.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F.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G.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H.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I.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J.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臭氧层分布在对流层中,所以与人类关系很密切
满分:3 分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沿海地区不一定多雨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B.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C.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D.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迎风坡一定多雨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E.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F.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G.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副热带地区降水都很少大于入射波的波长
H. 小于入射波的波长
I. 等于入射波的波长
J. 与入射波的波长无关内陆地区降水都很少
满分:3 分
6. 下面哪种关于梯度风的描述是正确的()
A. 梯度风是边际层大气中空气的一种运动形式
B. 梯度风是自由大气中空气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达到平衡时的运动形式
C. 在北半球,高压中梯度风是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
D. 在南半球,低压中梯度风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
E.
满分:3 分
7. 地面辐射吸收的太阳总辐射与地面有效辐射之差,称为(),它的大小主要决定于()。
A. 地面有效辐射
B. 地面净辐射
C. 地面长波辐射
D. 太阳高度
E. 地面温度
F. 空气温度
满分:3 分
8. 夏季北半球等温线在大陆上大致(),这是因为()的缘过。
A. 凸向赤道
B. 凸向海洋
C. 凸向极地
D. 冷暖洋流影响
E. 海陆热力差异
F. 东西风环流
满分:3 分
9. 下列天气过程,受反气旋控制形成的是()
A. 台风
B. 我国冬季的寒潮
C. 赤道地区的对流雨
D. 长江流域的伏旱
满分:3 分
10.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
A. 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 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C.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D. 是维持一切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溶液面的饱和水汽压比纯水面的要小一些,而且溶液的浓度愈大,饱和水汽压愈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南亚季风的夏季风不如冬季风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地转偏向力在赤道处为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对流层内的天气现象最复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水的相变是各相之间分子交换的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CO2占整个空气的0.05%,多集呈30KM以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氟里昂的大量排放,可以破坏大气中O3的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等压线横穿锋面时,产生折角,折角的尖端指向低压的一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海陆风的风向特点是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由于山谷空气受热不同,山区风向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称为山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溶液面的饱和水汽压比纯水面的要小一些,而且溶液的浓度愈大,饱和水汽压愈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大气中各种云状的产生,主要是空气下降运动的形式不同而造成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平流层内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自由大气中作直线运动的空气,当G与A这二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气 团的形成首先必须具备大范围性质比较均一的下垫面;其次必须具备有利于空气停滞和缓行的环流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锋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以及云、风等气象要素没有明显的差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湿绝热直减率Ym随温度的升高和气压的升高而减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暖气团温度高于所经过地区温度,暖气团使所经过地区变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年总辐射最小值出现在南北半球的极圈内,最大值出现在赤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斯查勒气候分类法是以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为基础,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而确定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