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从( )的层面上看,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最重要的本质规定性在于它的根本使命是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服务,为最终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服务。
A. 阶级属性
B. 生产方式和存在方式
C. 生产方式
D. 社会作用
满分:3 分
2. 现代化理论作为一种广泛的思潮 ,发轫于
A. 19世纪30年代
B. 19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30年代
D. 20世纪60年代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和概括。
A. 科学
B. 哲学
C. 法学
D. 历史学
满分:3 分
4. 从哲学上讲,()是认识事物而形成思维形式,是认识之网上的纽结
A. 本质
B. 概念
C. 特征
D. 渊源
满分:3 分
5. 法理学的理论对法学研究具有( )的价值。
A. 指导功能
B. 方法论
C. 统一论
D. 补充功能
满分:3 分
6. ()开始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在革命中普及的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的时代要求既需要法学,也解放了法学。
A. 16世纪
B. 17世纪
C. 18世纪
D. 19世纪
满分:3 分
7. ()是指人们基于需要、受行动支配、为达到目的而实施行为的心理状态。
A. 行为意思
B. 行为认知
C. 行为结果
D. 行为意识
满分:3 分
8. 现代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成果表明 ,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禁止性规范是
A. 禁忌
B. 命令
C. 图腾
D. 禁止
满分:3 分
9. ( ) 是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相继、继受,一般表现为旧法律制度对新法律制度的影响和新法律制度对旧法律制度的承接和继受。
A. 法律移植
B. 法制改革
C. 法律继承
D. 法律发展
满分:3 分
10. 从( )的层面上看,当代中国法律制度最重要的本质规定性在于它是民主立法程序中形成的并存在于个中法律渊源之中的国家意志。
A. 阶级属性
B. 生产方式和存在方式
C. 生产方式
D. 社会作用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包括
A. 责任法定原则
B. 因果联系原则
C. 责任与处罚相当原则
D. 责任自负原则
E. 上诉不加刑原则
满分:3 分
2. 法律素质是法律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其要素包括
A. 法律思维能力
B. 法律表达能力
C. 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
D. 法律辨认能力
E. 发条记忆能力
满分:3 分
3. 社会学主要研究()和()的宏观问题。
A. 社会结构
B. 人类发展
C. 社会进程
D. 法律发展
E. 法学体系
满分:3 分
4. 经济学的许多()和()引入法学领域,可以加深和丰富人们对法律的认识,特别是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更是有助于说明法律制度,促进法律制度的改革。
A. 理论模式
B. 研究方法
C. 学科体系
D. 研究体系
E. 行为模式
满分:3 分
5. 封建制的法律制度的特征包括 .
A. 肯定人身依附关系
B. 封建等级森严
C. 维护专制王权
D. 刑法严酷、野蛮擅断
E. 在自由民内部实行等级划分
满分:3 分
6. 美国法学家霍尔认为法理学包括哪几个部分。
A. 法律价值论
B. 法律社会论
C. 法律形式论
D. 法律本体论
E. 法律结构论
满分:3 分
7.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
A. 责任主体
B. 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
C. 损害结果
D. 因果联系
E. 主观过错
满分:3 分
8. 法律行为的特征包括
A. 法律行为是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
B. 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性
C. 法律行为是能够为人们的意志所控制的行为,具有意志性
D. 法律行为具有客观性
E. 法律行为是作为的行为。
满分:3 分
9. 原始习惯和法的区别具体体现在
A. 二者产生的方式不同
B. 二者体现的意志不同
C. 二者调整的内容不同
D. 二者的根本目的不同
E. 二者的适用范围不同
满分:3 分
10. 二十世纪初在种种因素的推动下强调研究法律的( )( )( )( )法律与其它社会调控方式的联系的社会法学派问世。
A. 法律体系
B. 社会作用
C. 法律的实效
D. 法律规则生效的手段
E. 社会规范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法理学提供的是法的具体的、实用的知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一般来说,法学方法论的内容可分为两个基本层次或方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实证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和分析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学习法理学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需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自13、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西方法学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和变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论》是马克思主义法学诞生的标志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调整因诉讼活动和非诉讼活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从法的作用的角度出发来给法下定义,着重说明法的适应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立法是各国最间接的法的渊源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自十三、十四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西方法学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和变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曾明确宣布“法学是哲学的一个部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社会调查法是实证分析法的具体形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自十三、十四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西方法学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和变革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西方法学始于古希腊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在当代中国,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法律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策略是与人类有意识 、有目的的活动相联系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程序性法律原则的功能是调整程序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例如,公开原则、回避原则、司法独立原则、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等等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原始社会没有给法律的存在提供权力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法的渊源指法的外表形态,而法的要素是任何形态的法律都不可或缺的基本质料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古希腊法律制度是古代西方世界法律制度发展的顶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从( )的层面上看,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最重要的本质规定性在于它的根本使命是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服务,为最终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服务。
A. 阶级属性
B. 生产方式和存在方式
C. 生产方式
D. 社会作用
满分:3 分
2. 现代化理论作为一种广泛的思潮 ,发轫于
A. 19世纪30年代
B. 19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30年代
D. 20世纪60年代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和概括。
A. 科学
B. 哲学
C. 法学
D. 历史学
满分:3 分
4. 从哲学上讲,()是认识事物而形成思维形式,是认识之网上的纽结
A. 本质
B. 概念
C. 特征
D. 渊源
满分:3 分
5. 法理学的理论对法学研究具有( )的价值。
A. 指导功能
B. 方法论
C. 统一论
D. 补充功能
满分:3 分
6. ()开始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在革命中普及的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的时代要求既需要法学,也解放了法学。
A. 16世纪
B. 17世纪
C. 18世纪
D. 19世纪
满分:3 分
7. ()是指人们基于需要、受行动支配、为达到目的而实施行为的心理状态。
A. 行为意思
B. 行为认知
C. 行为结果
D. 行为意识
满分:3 分
8. 现代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成果表明 ,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禁止性规范是
A. 禁忌
B. 命令
C. 图腾
D. 禁止
满分:3 分
9. ( ) 是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相继、继受,一般表现为旧法律制度对新法律制度的影响和新法律制度对旧法律制度的承接和继受。
A. 法律移植
B. 法制改革
C. 法律继承
D. 法律发展
满分:3 分
10. 从( )的层面上看,当代中国法律制度最重要的本质规定性在于它是民主立法程序中形成的并存在于个中法律渊源之中的国家意志。
A. 阶级属性
B. 生产方式和存在方式
C. 生产方式
D. 社会作用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包括
A. 责任法定原则
B. 因果联系原则
C. 责任与处罚相当原则
D. 责任自负原则
E. 上诉不加刑原则
满分:3 分
2. 法律素质是法律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其要素包括
A. 法律思维能力
B. 法律表达能力
C. 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
D. 法律辨认能力
E. 发条记忆能力
满分:3 分
3. 社会学主要研究()和()的宏观问题。
A. 社会结构
B. 人类发展
C. 社会进程
D. 法律发展
E. 法学体系
满分:3 分
4. 经济学的许多()和()引入法学领域,可以加深和丰富人们对法律的认识,特别是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更是有助于说明法律制度,促进法律制度的改革。
A. 理论模式
B. 研究方法
C. 学科体系
D. 研究体系
E. 行为模式
满分:3 分
5. 封建制的法律制度的特征包括 .
A. 肯定人身依附关系
B. 封建等级森严
C. 维护专制王权
D. 刑法严酷、野蛮擅断
E. 在自由民内部实行等级划分
满分:3 分
6. 美国法学家霍尔认为法理学包括哪几个部分。
A. 法律价值论
B. 法律社会论
C. 法律形式论
D. 法律本体论
E. 法律结构论
满分:3 分
7.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
A. 责任主体
B. 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
C. 损害结果
D. 因果联系
E. 主观过错
满分:3 分
8. 法律行为的特征包括
A. 法律行为是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
B. 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性
C. 法律行为是能够为人们的意志所控制的行为,具有意志性
D. 法律行为具有客观性
E. 法律行为是作为的行为。
满分:3 分
9. 原始习惯和法的区别具体体现在
A. 二者产生的方式不同
B. 二者体现的意志不同
C. 二者调整的内容不同
D. 二者的根本目的不同
E. 二者的适用范围不同
满分:3 分
10. 二十世纪初在种种因素的推动下强调研究法律的( )( )( )( )法律与其它社会调控方式的联系的社会法学派问世。
A. 法律体系
B. 社会作用
C. 法律的实效
D. 法律规则生效的手段
E. 社会规范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法理学提供的是法的具体的、实用的知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一般来说,法学方法论的内容可分为两个基本层次或方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实证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和分析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学习法理学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需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自13、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西方法学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和变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论》是马克思主义法学诞生的标志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调整因诉讼活动和非诉讼活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从法的作用的角度出发来给法下定义,着重说明法的适应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立法是各国最间接的法的渊源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自十三、十四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西方法学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和变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曾明确宣布“法学是哲学的一个部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社会调查法是实证分析法的具体形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自十三、十四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西方法学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和变革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西方法学始于古希腊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在当代中国,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法律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策略是与人类有意识 、有目的的活动相联系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程序性法律原则的功能是调整程序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例如,公开原则、回避原则、司法独立原则、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等等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原始社会没有给法律的存在提供权力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法的渊源指法的外表形态,而法的要素是任何形态的法律都不可或缺的基本质料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古希腊法律制度是古代西方世界法律制度发展的顶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