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布衣"属于复音词中的( )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 在同义词辨析中,对“赐”和“予”两词的说明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般的给叫“赐”,有目的的给叫“予”,二者词义内容上不同
B. “赐”用作动词时,可带宾语,“予”用作动词不能带宾语,二者有语法功能的不同
C. 用“赐”时含有等级观念,用“予”时则没有,二者有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的不同
D. “赐”侧重于给具体的物,“予”侧重于给予抽象的帮助等,二者有侧重面的不同
满分:3 分
3. 只包含一个词素的词叫( )
A. 连绵词
B. 合成词
C. 叠音词
D. 单纯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4. "溶溶"属于复音词中的( )
A. 连绵词
B. 合成词
C. 附音词
D. 叠音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5. 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音词的是( )
A. 犹豫
B. 春分
C. 葡萄
D. 灼灼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6. 词义从原义过渡到新义后,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也随之收敛,使新义成了古义外延的一部分,这种演变叫做( )
A. 词义扩大
B. 词义缩小
C. 词义转移
D. 词义改变
满分:3 分
7. 下列不属于词义引申的途径的是( )
A. 延展引申
B. 比喻引申
C. 连锁引申
D. 活用引申
满分:3 分
8. “吾有一术,名曰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鸡。”中“禽”的词义发展为今义,它的词义范围的变化属于( )
A. 扩大了
B. 缩小了
C. 转移了
D. 没有变
满分:3 分
9. 一些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形式各异的词是( )
A. 同义复词
B. 古今传承词
C. 偏义复词
D. 同义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0. 古汉语中,“之――往”的差异在于( )
A. 词义内容不同
B. 语法功能不同
C. 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
D. 习惯用法不同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下面复音词中,是合成词的是( )( )( )( )
A. 披靡
B. 诸侯
C. 宾客
D. 扶摇
满分:3 分
2. 下列各组同义词,语法上有所差异的有( )( )( )( )
A. 耻――辱
B. 之――往
C. 赐――予
D. 肌――肉
满分:3 分
3. 古今词义的异同可以从下面哪个方面来分析( )( )( )( )
A. 从词义色彩的变化
B. 从词义的变化的幅度
C. 从词义演变的结果
D. 从词义范围的变化
满分:3 分
4. 关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中的“知道”,说法正确的是( )( )( )( )
A. 是两个单音词
B. 是一个复音词
C. 词义为:懂得道理和规律
D. 词义为:明白、懂得
满分:3 分
5. 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 )( ) ( )
A. 本义在一组词义中只有一个,而引申义的数量可以很多
B. 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
C. 词的本义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或行为,引申义一般比较抽象
D. 从本义直接引申出来的叫近引申。
满分:3 分
6. 下列词语属于连绵词的是( )( )( )( )
A. 披靡
B. 瓠落
C. 扶摇
D. 含糊
满分:3 分
7. 下列句子中含有偏义复词的是( )( )( )( )
A.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B.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
C.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D.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满分:3 分
8. 下列各组同义词,在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上有不同的是( ) ( )( ) ( )
A. 饥、饿
B. 笑、哂
C. 杀、弑
D. 之、往
满分:3 分
9. 本义、引申义的关系是( ) ( )( ) ( )
A. 本义在一组词义中只有一个,而引申义的数量可以很多。
B. 引申义总是围绕着本义这个中心发展的,即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
C. 词的本义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或行为,引申义一般比较抽象。
D. 引申义有直接引申或近引申;有间接引申或远引申.
满分:3 分
10. 关于“犹豫”,说法正确的是( ) ( )( ) ( )
A. 是一个复音词
B. 是一个连绵词
C. 是一个双音词
D. 是一个单纯词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古汉语中,“颈、项”作为同义词,两者词义的侧重点不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古今传承词是指在汉语历史上被淘汰了的词,也就是古代曾经使用而现代不用的旧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刊,本是砍,引申出“刊误”的“刊”(删改义)是因其与“谬误”的搭配关系而形成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古今传承词是指在汉语上生命力很强,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或书面里的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鹰乃学习”句中的“学习”是一个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禽”由“飞禽走兽”义到“飞禽”义属于词义扩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人人自谓获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中的“人人,家家”属于叠音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从本义发展衍生出来的词义是一个词的假借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由两个独立的单词作为词素结合成的,凝固得只表示一个单纯的意义的复音词叫做单纯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有众”属于复音词中的连绵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杀 弑”这两个同义词间的差异是:“杀”是个泛用的动词,适用面广,“弑”指以下杀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附音词是在单词语素的前后附着一个词头或词尾,词头或词尾是附加的辅助成分,黏着在表示概念的实语素前后只是为构成复音词添加一个音节,并不表示实际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中“怵然”是一个复音词,表示慌张的样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由本义或基础义)在不同层次上所产生的派生叫做连锁式的引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中“权衡”是“称量”的意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同义词可以从词义轻重、语法、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方言等角度来辨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词义引申的类型有连锁式引申与辐射式引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匍匐”属于复音词中的合成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饥”和“饿”两词意义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程度深浅不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中“怵然”是一个附音词,小心谨慎的样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布衣"属于复音词中的( )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 在同义词辨析中,对“赐”和“予”两词的说明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般的给叫“赐”,有目的的给叫“予”,二者词义内容上不同
B. “赐”用作动词时,可带宾语,“予”用作动词不能带宾语,二者有语法功能的不同
C. 用“赐”时含有等级观念,用“予”时则没有,二者有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的不同
D. “赐”侧重于给具体的物,“予”侧重于给予抽象的帮助等,二者有侧重面的不同
满分:3 分
3. 只包含一个词素的词叫( )
A. 连绵词
B. 合成词
C. 叠音词
D. 单纯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4. "溶溶"属于复音词中的( )
A. 连绵词
B. 合成词
C. 附音词
D. 叠音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5. 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音词的是( )
A. 犹豫
B. 春分
C. 葡萄
D. 灼灼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6. 词义从原义过渡到新义后,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也随之收敛,使新义成了古义外延的一部分,这种演变叫做( )
A. 词义扩大
B. 词义缩小
C. 词义转移
D. 词义改变
满分:3 分
7. 下列不属于词义引申的途径的是( )
A. 延展引申
B. 比喻引申
C. 连锁引申
D. 活用引申
满分:3 分
8. “吾有一术,名曰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鸡。”中“禽”的词义发展为今义,它的词义范围的变化属于( )
A. 扩大了
B. 缩小了
C. 转移了
D. 没有变
满分:3 分
9. 一些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形式各异的词是( )
A. 同义复词
B. 古今传承词
C. 偏义复词
D. 同义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0. 古汉语中,“之――往”的差异在于( )
A. 词义内容不同
B. 语法功能不同
C. 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
D. 习惯用法不同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下面复音词中,是合成词的是( )( )( )( )
A. 披靡
B. 诸侯
C. 宾客
D. 扶摇
满分:3 分
2. 下列各组同义词,语法上有所差异的有( )( )( )( )
A. 耻――辱
B. 之――往
C. 赐――予
D. 肌――肉
满分:3 分
3. 古今词义的异同可以从下面哪个方面来分析( )( )( )( )
A. 从词义色彩的变化
B. 从词义的变化的幅度
C. 从词义演变的结果
D. 从词义范围的变化
满分:3 分
4. 关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中的“知道”,说法正确的是( )( )( )( )
A. 是两个单音词
B. 是一个复音词
C. 词义为:懂得道理和规律
D. 词义为:明白、懂得
满分:3 分
5. 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 )( ) ( )
A. 本义在一组词义中只有一个,而引申义的数量可以很多
B. 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
C. 词的本义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或行为,引申义一般比较抽象
D. 从本义直接引申出来的叫近引申。
满分:3 分
6. 下列词语属于连绵词的是( )( )( )( )
A. 披靡
B. 瓠落
C. 扶摇
D. 含糊
满分:3 分
7. 下列句子中含有偏义复词的是( )( )( )( )
A.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B.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
C.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D.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满分:3 分
8. 下列各组同义词,在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上有不同的是( ) ( )( ) ( )
A. 饥、饿
B. 笑、哂
C. 杀、弑
D. 之、往
满分:3 分
9. 本义、引申义的关系是( ) ( )( ) ( )
A. 本义在一组词义中只有一个,而引申义的数量可以很多。
B. 引申义总是围绕着本义这个中心发展的,即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
C. 词的本义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或行为,引申义一般比较抽象。
D. 引申义有直接引申或近引申;有间接引申或远引申.
满分:3 分
10. 关于“犹豫”,说法正确的是( ) ( )( ) ( )
A. 是一个复音词
B. 是一个连绵词
C. 是一个双音词
D. 是一个单纯词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古汉语中,“颈、项”作为同义词,两者词义的侧重点不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古今传承词是指在汉语历史上被淘汰了的词,也就是古代曾经使用而现代不用的旧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刊,本是砍,引申出“刊误”的“刊”(删改义)是因其与“谬误”的搭配关系而形成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古今传承词是指在汉语上生命力很强,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或书面里的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鹰乃学习”句中的“学习”是一个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禽”由“飞禽走兽”义到“飞禽”义属于词义扩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人人自谓获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中的“人人,家家”属于叠音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从本义发展衍生出来的词义是一个词的假借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由两个独立的单词作为词素结合成的,凝固得只表示一个单纯的意义的复音词叫做单纯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有众”属于复音词中的连绵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杀 弑”这两个同义词间的差异是:“杀”是个泛用的动词,适用面广,“弑”指以下杀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附音词是在单词语素的前后附着一个词头或词尾,词头或词尾是附加的辅助成分,黏着在表示概念的实语素前后只是为构成复音词添加一个音节,并不表示实际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中“怵然”是一个复音词,表示慌张的样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由本义或基础义)在不同层次上所产生的派生叫做连锁式的引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中“权衡”是“称量”的意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同义词可以从词义轻重、语法、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方言等角度来辨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词义引申的类型有连锁式引申与辐射式引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匍匐”属于复音词中的合成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饥”和“饿”两词意义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程度深浅不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中“怵然”是一个附音词,小心谨慎的样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