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教育评价学》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随机)第2份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教育评价学 2015-03-17 12:25:53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当原始分数为正态分布时,Z分数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因此对不同群体的同类评价值提供了( ),对于同一群体的不同项目评价值提供了
A. 可比性 、可靠性、可加性
B. 可靠性 、可加性 、联系性
C. 可加性 、联系性、相关性
D. 可比性、联系性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2. 对每个末级指标列出等级标准,称为( )标准。
A. 期望评语式
B. 分等评语式
C. 积分评语式
D. 数量点式
满分:2.5 分
3. 用同一种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先后施测两次,被试两次测验分数间的相关系数即为( )。
A. 同质性信度
B. 复本信度
C. 重测信度
D. 分半信度
满分:2.5 分
4. 调查问卷一般包括标题、( )和正文等几个部分。
A. 副标题
B. 指导语
C. 摘要
D. 关键词
满分:2.5 分
5. 同一个指标系统中,每个指标分解的层级不必相同具有( )即可
A. 共性
B. 可操作性
C. 连续性
D. 层级性
满分:2.5 分
6. 描述多个评价者意见的一致性程度,要用
A. 积差相关系数
B. 等级相关系数
C. 肯德尔W系数
D. 变异系数
满分:2.5 分
7. 概括性问题是针对( )而提出的表达教育评价内容的一种方式
A. 指标存在的问题
B. 评价存在的问题
C. 评价内容
D. 项目分析
满分:2.5 分
8. 他人评价中评价者误差心理产生的原因有
A. 知觉定势的影响 、频数和次序效应、肯定效应、群体效应
B. 知觉定势的影响 、频数和次序效应、肯定效应、类比效应
C. 频数和次序效应、肯定效应、类比效应、群体效应
D. 频数和次序效应、肯定效应、类比效应
满分:2.5 分
9. 搜集教育评价信息的途径很多最常用的有( )等。
A. 查阅文献、观察、考察、测验、调查
B. 查阅文献、观察、考察 、测验
C. 观察、考察、测验、调查
D. 查阅文献、观察、测验、调查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10. 教育评价要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和( )发展需要。
A. 受教育者个人
B. 经济发展
C. 政治发展
D. 文化发展
满分:2.5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3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泰勒评价模式的优点有
A. 评价范围扩大
B. 评价方法简便
C. 评价功效提高
D. 评价目标正确
E. 评价结构严谨
满分:2.5 分
2. 教育评价模式一般具有特征:
A. 反映一个完整的教育评价过程
B. 只对某种教育评价类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做框架性的描述,不是具体的评价方案
C. 是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或中间环节,对教育评价实践活动具有导向和控制等功能
D. 确定教育活动的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
满分:2.5 分
3. 教育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A. 分析运用法
B. 重复评价法
C. 分半法(相关法、方差法)
D. W系数法
满分:2.5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7 道试题,共 67.5 分。)
V
1. 一次量化法也可以叫客观量化技术,是指可以直接对指标打分及进行某种转换的技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激励 是激发动机或调动积极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相对评价是指以被评对象全体的一般水平或标准样组的一般水平为参照点解释被评对象水平的高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效能标准包括效果标准和效率标准,是指从被评对象完成工作任务的效果和取得这些工作效果所耗费的时间、财力等角度确定的评价标准。也就是对应指标体系中效果指标系统各末级指标所确定的评价标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教育评价方案是根据一定目的和教育活动及评价活动的一般规律对评价的内容、范围、方法、手段、程序和组织领导等加以规范,作出规定的基本文件,是评价活动的先行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复评价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内部评价是对评价信息的再鉴定,它是克服评价中错误倾向的重要途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等级量表称顺序量表。它是依据一定标志把事物分成等级,并用数字加以区分,也就是按事物的某种特性的大小或多少依次把事物排列成等级顺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模糊量化是指多个评价者采用模糊量表给每个被评对象(末级指标)在某个等级上赋值,然后统计出各指标在各等级上得分的频率,即得到模糊隶属度子集,指标在哪一个等级上的隶属度大,该指标的水平就评为哪一等级,并获得该等级分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诊断性评价是指为了解教学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或使教育活动的形式、内容、过程等更适合活动方向的自身条件及需要而进行的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形成性评价主旨在于了解活动的多少,为改进活动及时提供反馈信息,而不是评定成绩、判断优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1. 价值判断是评价者根据价值客体的需要,判断价值主体是否满足价值主体的需要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价值客体的需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2. 评估对人或事物的价值作出评量或估价,结论具有统一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3. 标准是主体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以及事物发展的规律形成的对客体发展变化的一种期望,是判断客体的属性及发展变化达到主体期望的尺度,是主体对客体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4. 区分度也叫鉴别力是指测试目地对被试实际水平的区分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5. 关系效应是性格和才能相同的人在相互爱惜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于人与人之间心理相容或相悖而无意识的产生误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6. 教师自编测验是指由教师个人或集体编制试卷由教师个人或学校组织施测,并由任课教师本人或教研组进行评分,分数合成采取各种原始分数简单相加的方法的测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7. 投射效应是心理学上一种将自己的特性归属到他人身上的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8. 相对标准是指那些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评价对象的性质和水平等可以变化的评价标准。相对标准的建立是以被评群体的一般水平为根据,依该标准所确定的评价结果可以表明被评个体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9. 知觉定势是人们在知觉活动中由于个人的知识、兴趣、情绪等因素影响形成知觉准备从而影响后续的知觉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0. 构想效度。构想效度是指测验分数能够说明某一理论构想或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的程度。构想效度也可以理解为测验实际测量了所欲测量的构想和特性的程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1. 职责标准也称过程标准、状态标准,是指从被评价的客体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完成的教育工作任务的角度确定的评价标准。也就是对应指标体系中工作过程指标系统各末级指标所确定的工作质量评价标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2. 正确百分数就是指正确回答的问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比,公式为正确百分数=答对题数/总题数乘一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3. 真实性评定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学生成绩评定方法,强调学生在从事真实的学习活动时收集学生行为表现方面的信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4. 标准是客体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以及事物发展的规律形成的对主体发展变化的一种期望,是判断主体的属性及发展变化达到客体期望的尺度,是客体对主体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5. 文饰心理又叫理由化的适应,即一个人为了掩饰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明显不合理的行为或不能达到个人追求目标时,往往在自己身上或周围环境中找一些理由来为自己护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6. 标准是主体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以及事物发展的规律形成的对客体发展变化的一种期望,是判断客体的属性及发展变化达到主体期望的尺度,是主体对客体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7. 指标是反映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社会现象规格、程度和结构的数值常用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表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