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环境法(高起专)》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随机)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环境法(高起专) 2015-03-17 12:30:52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
V
1. 关于环境民事纠纷的处理,选项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环境行政调解处理是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必经程序
B. 环境行政协调处理是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最终程序
C. 环境民事纠纷当事人对行政调解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D. 环境行政调解处理决定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2. 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是多长
A. 1年
B. 2年
C. 3年
D. 5年
满分:2.5 分
3. 《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被淘汰的设备()
A. 转让给他人使用的,不得收费
B. 转让给他人使用的,应当防止产生污染
C. 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的转让给他人使用
D. 不的转让给他人使用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4. 环境刑事诉讼的类型不包括()
A. 污染型
B. 破坏型
C. 职务型
D. 效率型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5. 长期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
A. 在一年以上十年以下
B. 在两年以上十年以下
C. 在一年以上二十年以下
D. 在两年以上二十年以下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6. 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的时限为
A. 5个工作日
B. 10天
C. 12天
D. 15天
满分:2.5 分
7. 国际环境法的发展第一阶段始于()
A. 17世纪后半叶
B. 18世纪前半叶
C. 19世纪后半叶
D. 19世纪前半叶
满分:2.5 分
8. 《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对船舶污染实施监督管理的机关是
A. 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
B. 各级人民政府是水利管理部门
C. 各级人民政府的市政管理部门
D. 各级交通部门和航政机关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9. ()制度是在中国出台最早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
A. “三同时”制度
B.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C. 排污许可制度
D.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满分:2.5 分
10.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确立的环境污染危害民事责任的规则原则为
A. 过错责任原则
B. 无过错责任原则
C. 公平责任原则
D. 诚实信用原则
满分:2.5 分
11. 《环境保护法》规定,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诉讼时效为()
A. 15日
B. 30日
C. 45日
D. 10日
满分:2.5 分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
B. 与进口废物相关的犯罪主体只限于单位
C. 破坏自然资源的犯罪主体只限于是个人
D. 非法狩猎罪的犯罪主体多数情况下为单位
满分:2.5 分
13. 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对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防护林()
A. 可以进行皆伐
B. 只准进行择伐
C. 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
D. 禁止任何性质的采伐
满分:2.5 分
14.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包括()
A. 人与自然的关系
B.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 人与物的关系
D. 人与环境要素的关系
满分:2.5 分
15. 不属于普通民事诉讼与环境民事诉讼的区别的是()
A. 举证责任倒置
B. 因果关系推定
C. 延长诉讼时效
D. 诉讼客体的扩张
此题选: D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7.5 分。)
V
1. 环境民事纠纷解决方式包括
A. 协商
B. 调解
C. 行政干预
D. 诉讼
满分:2.5 分
2. ()和开除是对国家公务员进行行政处分的主要形式。
A. 警告
B. 记过
C. 记大过
D. 撤职、降级
满分:2.5 分
3. 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A. 行为违法
B. 行为有危害后果
C. 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D. 行为人有过错、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不存在因果关系
满分:2.5 分
4. 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定的,根据行为违法的性质和情节的不同,可以对违法单位处以()的行政处罚
A. 警告
B. 罚款
C. 停业
D. 关闭
满分:2.5 分
5. 《草原法》中规定的草原,是指()
A. 天然草原
B. 人工草地
C. 草皮
D. 滩涂
满分:2.5 分
6. 《森林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A. 森林权属制度
B. 植树造林的相关制度
C. 森林征用制度
D. 森林保护制度、森林采伐制度
满分:2.5 分
7. 下列社会组织中哪些属于国际环境法的主体()
A. 国家
B.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C. 欧洲联盟
D. 根据环境条约建立的国际组织、非营利性的环保组织
满分:2.5 分
8. 环境行政诉讼的种类包括
A. 撤销之诉
B. 变更之诉,司法审查之诉
C. 环境履行之诉
D. 环境行政赔偿之诉
满分:2.5 分
9. 环境刑事诉讼的程序包括
A. 立案
B. 公诉
C. 审判管辖
D. 执行
满分:2.5 分
10. 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行为主体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有()
A. 赔偿损失
B. 停止侵害
C. 排除危害
D. 赔礼道歉
满分:2.5 分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环境资源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与过失两种形式
B. 犯罪的客体是指为刑法保护的,而为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C. 犯罪的结果是指由于犯罪对于客体所造成的损害,是决定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D. 环境资源犯罪的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污染环境和破坏资源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并且只能是自然人
满分:2.5 分
12. 生态保护法律的类型
A. 规划制度
B. 区域保护制度
C. 全面保护制度
D. 自然资源权属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满分:2.5 分
13.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A. 物
B. 行为
C. 权益
D. 精神、财富
满分:2.5 分
14. 从享有行政权力和具体行使行政权力的角度分析,土地管理的主体可以分为()
A. 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
B. 土地行政主管机关
C. 行政首长
D.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普通公务员
满分:2.5 分
15. 环境行政诉讼的种类包括
A. 撤销之诉
B. 变更之诉
C. 司法审查之诉
D. 环境履行之诉、环境行政赔偿之诉
满分:2.5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按照在控制环境污染中功能的差异和制度着力点的不同,可分为预防性控制制度和治理性控制制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对故意实施破坏或者污染环境行为,一般都规定应当追究其行政责任,对过失行为,在一定条件则规定不予追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对环境影响较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环境保护法规定了两类行政处罚形式,即对破坏环境者与对污染环境者的行政处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是环境保护法中的两类行政制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环境监测制度是环境监测的法律化,是围绕环境监测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规则体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以原料利用为名,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的,按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处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环境民事责任一般使用过错责任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9. 草坪和草坡是《草原法》所称的草原包括的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10. 环境行政处分的对象仅限于环境行政相对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