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制定是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 )。
A. 出资人的合法权益
B. 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C. 教师的合法权益
D. 家长的合法权益
满分:3 分
2. 民办学校的筹设期不得超过( ),超过该年限的,举办者应当重新申报。
A. 一年
B. 两年
C. 三年
D. 四年
满分:3 分
3. 制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首要宗旨在于( )。
A. 处理已经发生的事故
B. 预防害事故的发生
C. 保障《义务教育法》的落实
D. 进一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
满分:3 分
4. 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在获得筹设批准书之日起( )内完成筹设的,可以提出正式设立申请。
A. 一年
B. 二年
C. 三年
D. 四年
满分:3 分
5. 教师资格制度是一项有关教师资格( )。
A. 鉴定和证书发放的制度
B. 聘任和考核的制度
C. 考核和培训的制度
D. 鉴定和培训的制度
满分:3 分
6. 立法程序中最关键的阶段是:( )。
A. 法律议案的提出
B. 法律草案的通过
C. 法律的公布
D. 法律草案的审议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7. ( )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依据法定权限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A. 部门规章
B. 政府规章
C. 行政法规
D. 地方性法规
满分:3 分
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的第一部教育基本法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满分:3 分
9. 我国第一次将制定青少年保护法提上国家议事日程是在( )。
A. 1980年
B. 1981年
C. 1982年
D. 1983年
满分:3 分
10. 法的渊源是指法的( )。
A. 来源
B. 形成过程
C. 表现形式
D. 效力范围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从教育的不同性质和目标指向来看,我国教育分为:( )。
A. 基础教育
B. 高等教育
C. 普通教育
D. 职业教育
满分:3 分
2. 民办学校的终止包括如下情形( )。
A. 教育行政部门强迫终止办学
B. 根据学校章程规定要求终止,并经审批机关批准
C. 被吊销办学许可证
D. 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
满分:3 分
3. 《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原因包括:( )。
A. 贯彻《教育法》的需要
B.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C. 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
D.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
满分:3 分
4. 学前教育的任务主要是( )。
A. 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B.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C.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D. 对幼儿进行粗浅知识的教育
满分:3 分
5. 《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教育,适用本法。” 这里所称的“各级各类教育”,是指( )。
A. 学前教育
B. 初等教育
C. 中等教育
D. 高等教育
满分:3 分
6. 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可以由( )等人员组成。
A. 举办者或其代表
B. 校长
C. 教职工代表
D. 学生
满分:3 分
7. 典型的教育法律关系客体包括( )。
A. 物
B. 智力成果
C. 行为
D. 言语
满分:3 分
8. 教师考核要依据哪些原则( ) 。
A. 客观
B. 准确
C. 公平
D. 公正
满分:3 分
9.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立法原因有( )。
A. 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需要
B. 完善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需要
C. 规范政府管理民办教育的需要
D. 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需要
满分:3 分
10. 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是指教育法律规范的有机组成与排列。它通常包括( )。
A. 假定
B. 审议
C. 处理
D. 制裁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教育法的空间效力是指教育法律规范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域发生法律效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教育法可分为制定的教育法和认可的教育法两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义务教育必须由国家组织实施,任何社会组织或个人都无权自行实施义务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法律的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国务院有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的权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教育法律事实是由教育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教育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家庭保护是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环节,家庭保护的好坏,直接影响未成年人的成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是民办学校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和履行监督权利的主要渠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毕业证书发给按学制规定修业期满,经过考核成绩合格,取得毕业资格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肄业证书发给学习修业期满成绩不合格但可以使其结业者;或在高等院校单科进修或全面提高进修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即依法应当入学至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年龄阶段的儿童、少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教育法的解释就是指对教育法律规范所做的说明,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宪法只规定了教育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没有规定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教育法的效力就是指教育法的适用范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世界第一部未成年人法规是《儿童权利宣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教育行政法规要由国务院制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肄业证书由国家教育部门发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法律中的“受教育者”是从广义而言的,是指各级各类学校能力正常的学生、残疾人、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在职从业人员和其他一切接受教育的公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制定是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 )。
A. 出资人的合法权益
B. 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C. 教师的合法权益
D. 家长的合法权益
满分:3 分
2. 民办学校的筹设期不得超过( ),超过该年限的,举办者应当重新申报。
A. 一年
B. 两年
C. 三年
D. 四年
满分:3 分
3. 制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首要宗旨在于( )。
A. 处理已经发生的事故
B. 预防害事故的发生
C. 保障《义务教育法》的落实
D. 进一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
满分:3 分
4. 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在获得筹设批准书之日起( )内完成筹设的,可以提出正式设立申请。
A. 一年
B. 二年
C. 三年
D. 四年
满分:3 分
5. 教师资格制度是一项有关教师资格( )。
A. 鉴定和证书发放的制度
B. 聘任和考核的制度
C. 考核和培训的制度
D. 鉴定和培训的制度
满分:3 分
6. 立法程序中最关键的阶段是:( )。
A. 法律议案的提出
B. 法律草案的通过
C. 法律的公布
D. 法律草案的审议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7. ( )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依据法定权限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A. 部门规章
B. 政府规章
C. 行政法规
D. 地方性法规
满分:3 分
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的第一部教育基本法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满分:3 分
9. 我国第一次将制定青少年保护法提上国家议事日程是在( )。
A. 1980年
B. 1981年
C. 1982年
D. 1983年
满分:3 分
10. 法的渊源是指法的( )。
A. 来源
B. 形成过程
C. 表现形式
D. 效力范围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从教育的不同性质和目标指向来看,我国教育分为:( )。
A. 基础教育
B. 高等教育
C. 普通教育
D. 职业教育
满分:3 分
2. 民办学校的终止包括如下情形( )。
A. 教育行政部门强迫终止办学
B. 根据学校章程规定要求终止,并经审批机关批准
C. 被吊销办学许可证
D. 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
满分:3 分
3. 《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原因包括:( )。
A. 贯彻《教育法》的需要
B.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C. 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
D.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
满分:3 分
4. 学前教育的任务主要是( )。
A. 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B.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C.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D. 对幼儿进行粗浅知识的教育
满分:3 分
5. 《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教育,适用本法。” 这里所称的“各级各类教育”,是指( )。
A. 学前教育
B. 初等教育
C. 中等教育
D. 高等教育
满分:3 分
6. 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可以由( )等人员组成。
A. 举办者或其代表
B. 校长
C. 教职工代表
D. 学生
满分:3 分
7. 典型的教育法律关系客体包括( )。
A. 物
B. 智力成果
C. 行为
D. 言语
满分:3 分
8. 教师考核要依据哪些原则( ) 。
A. 客观
B. 准确
C. 公平
D. 公正
满分:3 分
9.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立法原因有( )。
A. 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需要
B. 完善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需要
C. 规范政府管理民办教育的需要
D. 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需要
满分:3 分
10. 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是指教育法律规范的有机组成与排列。它通常包括( )。
A. 假定
B. 审议
C. 处理
D. 制裁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教育法的空间效力是指教育法律规范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域发生法律效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教育法可分为制定的教育法和认可的教育法两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义务教育必须由国家组织实施,任何社会组织或个人都无权自行实施义务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法律的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国务院有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的权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教育法律事实是由教育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教育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家庭保护是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环节,家庭保护的好坏,直接影响未成年人的成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是民办学校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和履行监督权利的主要渠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毕业证书发给按学制规定修业期满,经过考核成绩合格,取得毕业资格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肄业证书发给学习修业期满成绩不合格但可以使其结业者;或在高等院校单科进修或全面提高进修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即依法应当入学至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年龄阶段的儿童、少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教育法的解释就是指对教育法律规范所做的说明,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宪法只规定了教育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没有规定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教育法的效力就是指教育法的适用范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世界第一部未成年人法规是《儿童权利宣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教育行政法规要由国务院制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肄业证书由国家教育部门发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法律中的“受教育者”是从广义而言的,是指各级各类学校能力正常的学生、残疾人、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在职从业人员和其他一切接受教育的公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