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下列哪一项不是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
A. 空气透视
B. 结构梯度
C. 运动视差
D. 视轴辐合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 有些教师十分强调学生对学习目的和意义的理解,认为它们对学习成绩有直接影响,这一看法体现了心理学何种观点?
A. 生物学观点
B. 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
C. 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
D. 认知的观点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与知觉过程最不密切的特点是:
A. 组织性
B. 稳定性
C. 变异性
D. 自动性
满分:3 分
4. 声音的频率和听觉的()特性相对应
A. 音调
B. 音响
C. 音色
D. 强度
满分:3 分
5.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
A. 感觉
B. 感受性
C. 感觉阈限
D. 最小可觉差
满分:3 分
6. 大脑皮层上的颞叶是()中枢
A. 视觉
B. 听觉
C. 言语
D. 感觉运动
满分:3 分
7. 注意的两个特点是
A. 指向性和集中性
B. 指向性和选择性
C. 调节性和集中性
D. 选择性和集中性
满分:3 分
8. 深度知觉产生的主要线索是:
A. 线条或空气的透视作用
B. 眼睛的调节作用
C. 双眼视轴的辐合作用
D. 双眼视差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9. 红灯灭了之后眼睛里出现了蓝绿色的后像,这叫:
A. 正后像
B. 负后像
C. 明度对比
D. 色彩对比
满分:3 分
10. 语言文字在短时记忆中多是()的编码。
A. 形象
B. 视觉
C. 抽象
D. 听觉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在听觉适宜刺激的范围内。
A. 5000赫兹的空气波动
B. 1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
C. 乐音
D. 噪声
满分:3 分
2.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 灵魂
B. 行为
C. 精神过程
D. 心灵
满分:3 分
3. 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这是()
A. 同时对比
B. 即时对比
C. 彩色对比
D. 感觉适应
满分:3 分
4. 记忆广度()
A. 就是短时记忆的容量
B. 为7±2
C. 是无限的
D. 各人不同的
满分:3 分
5.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
A. 380纳米-780纳米的电磁波
B. 红外线
C. 光波
D. 紫外线
满分:3 分
6. 记忆是指:
A. 信息输入到大脑,在大脑中储存,并从大脑中提取的过程
B. 改造信息和知识经验的过程
C. 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应
D. 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应
满分:3 分
7. 环境刺激为我们提供的物理线索有:
A. 遮挡
B. 几何透视
C. 阴影
D. 运动视差
满分:3 分
8.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
A. 躯体神经系统
B. 自主神经系统
C. 脑
D. 脊髓
满分:3 分
9. 下面内容属于瓶颈模型的有:
A. 过滤器理论
B. 衰减理论
C. 认知资源理论
D. 后期选择理论
满分:3 分
10. ()是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
A. 要重视人的本能的作用
B. 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C. 应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D. 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阈限越低表明感受性越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构造主义认为,人们需要通过分析感觉的构成因素以及其他组成个体精神生活的体验,来揭示人类心理的潜在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1900年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发表了《梦的解释》,1916―1917年发表了《精神分析引论》,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短时记忆不能使用视觉代码和语义代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费希纳的对数定律认为:P=KIN公式中的P是指知觉到的大小或感觉大小,I是指刺激的物理量,K和N是被评定的某类经验的常定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缩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与信息意义紧密联系的线索,往往更有利于信息的提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感觉剥夺”实验说明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最初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听觉的基本特性:音调、音响和音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注视蓝色一段时间再注视黄色,这时会觉得黄色比平时更黄。这一现象可用三色说来解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人所知觉到的是整个的事物;对整体的知觉不等于个别感觉的总和;人能够自动化地把刺激组成整体是由于刺激本身的一些内在特性所决定。这是行为主义对知觉组织方式的描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知觉中的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总是确定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人对外界输入信息的精细加工和整合都发生在注意的状态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人们对不同嗅觉刺激物的感觉阈限大体一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从操纵和控制变量的程度上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实验法、相关法、问卷与访谈、观察法、个案研究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下列哪一项不是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
A. 空气透视
B. 结构梯度
C. 运动视差
D. 视轴辐合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 有些教师十分强调学生对学习目的和意义的理解,认为它们对学习成绩有直接影响,这一看法体现了心理学何种观点?
A. 生物学观点
B. 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
C. 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
D. 认知的观点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与知觉过程最不密切的特点是:
A. 组织性
B. 稳定性
C. 变异性
D. 自动性
满分:3 分
4. 声音的频率和听觉的()特性相对应
A. 音调
B. 音响
C. 音色
D. 强度
满分:3 分
5.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
A. 感觉
B. 感受性
C. 感觉阈限
D. 最小可觉差
满分:3 分
6. 大脑皮层上的颞叶是()中枢
A. 视觉
B. 听觉
C. 言语
D. 感觉运动
满分:3 分
7. 注意的两个特点是
A. 指向性和集中性
B. 指向性和选择性
C. 调节性和集中性
D. 选择性和集中性
满分:3 分
8. 深度知觉产生的主要线索是:
A. 线条或空气的透视作用
B. 眼睛的调节作用
C. 双眼视轴的辐合作用
D. 双眼视差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9. 红灯灭了之后眼睛里出现了蓝绿色的后像,这叫:
A. 正后像
B. 负后像
C. 明度对比
D. 色彩对比
满分:3 分
10. 语言文字在短时记忆中多是()的编码。
A. 形象
B. 视觉
C. 抽象
D. 听觉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在听觉适宜刺激的范围内。
A. 5000赫兹的空气波动
B. 1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
C. 乐音
D. 噪声
满分:3 分
2.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 灵魂
B. 行为
C. 精神过程
D. 心灵
满分:3 分
3. 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这是()
A. 同时对比
B. 即时对比
C. 彩色对比
D. 感觉适应
满分:3 分
4. 记忆广度()
A. 就是短时记忆的容量
B. 为7±2
C. 是无限的
D. 各人不同的
满分:3 分
5.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
A. 380纳米-780纳米的电磁波
B. 红外线
C. 光波
D. 紫外线
满分:3 分
6. 记忆是指:
A. 信息输入到大脑,在大脑中储存,并从大脑中提取的过程
B. 改造信息和知识经验的过程
C. 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应
D. 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应
满分:3 分
7. 环境刺激为我们提供的物理线索有:
A. 遮挡
B. 几何透视
C. 阴影
D. 运动视差
满分:3 分
8.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
A. 躯体神经系统
B. 自主神经系统
C. 脑
D. 脊髓
满分:3 分
9. 下面内容属于瓶颈模型的有:
A. 过滤器理论
B. 衰减理论
C. 认知资源理论
D. 后期选择理论
满分:3 分
10. ()是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
A. 要重视人的本能的作用
B. 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C. 应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D. 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阈限越低表明感受性越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构造主义认为,人们需要通过分析感觉的构成因素以及其他组成个体精神生活的体验,来揭示人类心理的潜在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1900年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发表了《梦的解释》,1916―1917年发表了《精神分析引论》,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短时记忆不能使用视觉代码和语义代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费希纳的对数定律认为:P=KIN公式中的P是指知觉到的大小或感觉大小,I是指刺激的物理量,K和N是被评定的某类经验的常定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缩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与信息意义紧密联系的线索,往往更有利于信息的提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感觉剥夺”实验说明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最初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听觉的基本特性:音调、音响和音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注视蓝色一段时间再注视黄色,这时会觉得黄色比平时更黄。这一现象可用三色说来解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人所知觉到的是整个的事物;对整体的知觉不等于个别感觉的总和;人能够自动化地把刺激组成整体是由于刺激本身的一些内在特性所决定。这是行为主义对知觉组织方式的描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知觉中的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总是确定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人对外界输入信息的精细加工和整合都发生在注意的状态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人们对不同嗅觉刺激物的感觉阈限大体一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从操纵和控制变量的程度上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实验法、相关法、问卷与访谈、观察法、个案研究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