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2012秋学期《古代汉语(下)》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8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孟尝君客我"中的“客”的用法是
A. 名词的意动用法
B. 名词用如动词
C. 动词的使动用法
D.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满分:5 分
2. 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用法的词典是
A. 《词诠》
B. 《诗词曲语词汇释》
C. 《经传释词》
D. 《词海》
满分:5 分
3.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杜荀鹤《山中寡妇》),句中“兵”的词义 是
A. 士兵
B. 军队
C. 武器
D. 战争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4.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句中的“以”的作用是
A. 表示原因
B. 表示时间
C. 表示凭借
D. 表示依照
满分:5 分
5.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左传.隐公元年》),句中“而”的作用 是
A. 表示偏正
B. 表示并列
C. 表示转折
D. 表示递进
满分:5 分
6.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梁惠王上》),句 中“为”的作用是
A. 表示被动
B. 表示对象
C. 表示原因
D. 表示目的
满分:5 分
7.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句中的“变义合成 词”是
A. 一经
B. 寥落
C. 干戈
D. 四周
满分:5 分
8.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庄子.养生主》),句中的联绵词的声韵 关系是
A. 双声
B. 迭韵
C. 非双声迭韵
D. 双声迭韵
满分:5 分
兰州大学2012秋学期《古代汉语(下)》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下列词在古汉语中为别义而改变声调的是
A. 法
B. 饮
C. 分
D. 雨
E. 泥
满分:5 分
2. 下列句子中,表示反问语气的句子是
A.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B.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C.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D.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赵策》)
E. 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论语.子罕》)
满分:5 分
3. 下列谥号属于表扬的是
A. 景
B. 元
C. 炀
D. 哀
E. 成
满分:5 分
4. 下列训诂资料中,属于声训的是
A. 栋,极也。(《说文.木部》)
B. 君者,善群也。(《荀子.王制》)
C. 政者,正也。(《论语.颜渊》)
D. 乾,健也。(《周易.说卦》)
E. 坤,顺也。(同上)
满分:5 分
5. 下列句子中,表示反问语气的句子是
A.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B.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C.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D.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赵策》)
E. 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论语.子罕》)
满分:5 分
6. 字典辞书主要的释义方式有
A. 直训
B. 描写
C. 义界
D. 譬况
满分:5 分
兰州大学2012秋学期《古代汉语(下)》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经.魏风.伐檀》),句中有“坎坎”是词的重 叠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后汉书.光武帝记》),句中“差”和“差可比拟”中 的“差”同为程度副词,可解为“稍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左传.成公二年》中,“免”为“免除国君受 害”的意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句中的“毙”是古今传承词中的“古 今异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战国策》一书的主要内容就是记录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言论和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句中“乎” 表停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边地春不足,十里见一花,及时须遨游,日暮饶风沙”(孟郊《邀花伴》)这是一 首五言律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林嗣环《口技》),句中的 “中间”是一个复音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纯表意字本来是以形象表示词义的,现代汉字丧失了象形性后,它们没有表意性 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受”、“授”是一对古今字,古字 “受”本来就表示 “接受”和“给予”两个意 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8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孟尝君客我"中的“客”的用法是
A. 名词的意动用法
B. 名词用如动词
C. 动词的使动用法
D.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满分:5 分
2. 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用法的词典是
A. 《词诠》
B. 《诗词曲语词汇释》
C. 《经传释词》
D. 《词海》
满分:5 分
3.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杜荀鹤《山中寡妇》),句中“兵”的词义 是
A. 士兵
B. 军队
C. 武器
D. 战争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4.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句中的“以”的作用是
A. 表示原因
B. 表示时间
C. 表示凭借
D. 表示依照
满分:5 分
5.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左传.隐公元年》),句中“而”的作用 是
A. 表示偏正
B. 表示并列
C. 表示转折
D. 表示递进
满分:5 分
6.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梁惠王上》),句 中“为”的作用是
A. 表示被动
B. 表示对象
C. 表示原因
D. 表示目的
满分:5 分
7.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句中的“变义合成 词”是
A. 一经
B. 寥落
C. 干戈
D. 四周
满分:5 分
8.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庄子.养生主》),句中的联绵词的声韵 关系是
A. 双声
B. 迭韵
C. 非双声迭韵
D. 双声迭韵
满分:5 分
兰州大学2012秋学期《古代汉语(下)》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下列词在古汉语中为别义而改变声调的是
A. 法
B. 饮
C. 分
D. 雨
E. 泥
满分:5 分
2. 下列句子中,表示反问语气的句子是
A.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B.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C.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D.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赵策》)
E. 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论语.子罕》)
满分:5 分
3. 下列谥号属于表扬的是
A. 景
B. 元
C. 炀
D. 哀
E. 成
满分:5 分
4. 下列训诂资料中,属于声训的是
A. 栋,极也。(《说文.木部》)
B. 君者,善群也。(《荀子.王制》)
C. 政者,正也。(《论语.颜渊》)
D. 乾,健也。(《周易.说卦》)
E. 坤,顺也。(同上)
满分:5 分
5. 下列句子中,表示反问语气的句子是
A.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B.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C.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D.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赵策》)
E. 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论语.子罕》)
满分:5 分
6. 字典辞书主要的释义方式有
A. 直训
B. 描写
C. 义界
D. 譬况
满分:5 分
兰州大学2012秋学期《古代汉语(下)》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经.魏风.伐檀》),句中有“坎坎”是词的重 叠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后汉书.光武帝记》),句中“差”和“差可比拟”中 的“差”同为程度副词,可解为“稍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左传.成公二年》中,“免”为“免除国君受 害”的意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句中的“毙”是古今传承词中的“古 今异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战国策》一书的主要内容就是记录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言论和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句中“乎” 表停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边地春不足,十里见一花,及时须遨游,日暮饶风沙”(孟郊《邀花伴》)这是一 首五言律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林嗣环《口技》),句中的 “中间”是一个复音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纯表意字本来是以形象表示词义的,现代汉字丧失了象形性后,它们没有表意性 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受”、“授”是一对古今字,古字 “受”本来就表示 “接受”和“给予”两个意 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 兰州大学2012秋学期《管理会计》在线作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