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环境法学》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被淘汰的设备()
A. 转让给他人使用的,不得收费
B. 转让给他人使用的,应当防止产生污染
C. 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D. 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2. 下列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
A.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适用的范围是《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的规划和建设项目
B. 对所有的建设项目都要实行环境影响评价
C. 其中公众参与的方式包括论证会、听政会或其他形式
D. 对规划实施后还应实行跟踪评价
满分:4 分
3. 海洋石油钻井船、钻井平台和采油平台的含油污水和油性混合物( )
A. 必须予以回收
B. 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
C. 不得向海域排放
D. 未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向海域排放
满分:4 分
4. 废弃物的法律管制中最重要的是1989年签订的
A. 《巴尔塞公约》
B. 《巴马科公约》
C. 《73/78船污公约》
D. 《伦敦倾废公约》
满分:4 分
5.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是否可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所作的规定是( )
A. 可以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B. 禁止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C. 经海关同意可以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D. 可以在向环保部门缴纳预防危险费后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满分:4 分
6. 违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其污染物排放浓度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 )
A. 缴纳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
B. 缴纳超标排污费
C. 停产整顿
D. 限期治理并由环保部门处以罚款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7. 对固体废物实行“三化”原则的基础是()原则
A. 减量化
B. 资源化
C. 无害化
D. 综合化
满分:4 分
8. 我国“三同时”制度最早规定于1973年的
A. 《环境保护法》
B.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C.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D. 《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9. “三废”不包括
A. 废气
B. 废液
C. 废渣
D. 废品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0. 除法律规定免责的情形外,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行为人( )。
A. 若主观上没有过错,不承担赔偿责任
B. 若主观上没有过错,可以免除赔偿责任
C. 无论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都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D. 只有从事了违法排污行为,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满分:4 分
兰大《环境法学》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上的环境敏感建筑物包括
A. 医院
B. 学校
C. 机关
D. 科研单位
E. 住宅
满分:4 分
2. 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 )。
A. 大气
B. 海洋
C. 矿藏
D. 自然保护区
E. 人文遗迹
满分:4 分
3. 依照《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是
A. 自然景物集中,环境优美的区域
B. 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
C. 具有特殊环保价值的自然区域
D. 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自然遗迹
E. 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满分:4 分
4.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了规定的法规包括
A. 1979年《近年来保护法(试行)》
B. 198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C. 199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D. 《海岸环境保护法》
E. 《大气污染防治法》
满分:4 分
5. 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方法是
A. 全面规划
B. 采取限期治理
C. 制定和实施具有预防性的环境管理制度
D.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E. 合理布局
满分:4 分
6.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主要包括
A. 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原则
B. 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
C. 以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
D. 坚持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
E. 突出和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的原则
满分:4 分
7.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固体废物实行的“三化”原则是( )
A. 再生化
B. 无害化
C. 减量化
D. 资源化
满分:4 分
8. 将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方法是
A. 经济刺激方法
B. 直接管制方法
C. 间接管制方法
D. 行政处罚方法
E. 刑事处罚方法
满分:4 分
9. 目前我国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主要有
A. 《汽车定置噪声限值》
B.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C. 《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
D. 《厂界噪声测量方法》
E. 《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
满分:4 分
10. 《渔业法》规定:“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的方针”
A. 以养殖为主
B. 养殖、捕捞、加工并举
C. 因地制宜
D. 综合养护
满分:4 分
11. 《环境保护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有
A. 警告
B. 罚款
C. 责令停止生产或使用
D. 责令重新安装使用
E. 责令停业关闭
满分:4 分
12. 法律规定,在内水、近海从事捕捞业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捕捞许可证的规定进行作业。这些规定包括
A. 作业类型
B. 作业时限
C. 作业人数
D. 渔具数量
E. 作业场所
满分:4 分
13. 我国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有
A. 水资源公有制原则
B. 水资源国家所有制原则
C. 节约用水原则
D. 居民生活用水优先原则
E. 全面规划、综合利用、多效兼顾原则
满分:4 分
14. 1945年以前对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国际环境纠纷案例有
A. 美国加工鲱鱼案
B. 加拿大金枪鱼案
C. 墨西哥金枪鱼案
D. 太平洋海豹仲裁案
E. 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
此题选: DE 满分:4 分
15. 水污染排污许可证的管理程序包括
A. 排污申报登记
B. 确定本地区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
C. 分配污染物总量消减指标
D. 排污许可证的审批发放
E. 排污许可证的监督检查和管理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被淘汰的设备()
A. 转让给他人使用的,不得收费
B. 转让给他人使用的,应当防止产生污染
C. 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D. 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2. 下列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
A.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适用的范围是《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的规划和建设项目
B. 对所有的建设项目都要实行环境影响评价
C. 其中公众参与的方式包括论证会、听政会或其他形式
D. 对规划实施后还应实行跟踪评价
满分:4 分
3. 海洋石油钻井船、钻井平台和采油平台的含油污水和油性混合物( )
A. 必须予以回收
B. 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
C. 不得向海域排放
D. 未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向海域排放
满分:4 分
4. 废弃物的法律管制中最重要的是1989年签订的
A. 《巴尔塞公约》
B. 《巴马科公约》
C. 《73/78船污公约》
D. 《伦敦倾废公约》
满分:4 分
5.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是否可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所作的规定是( )
A. 可以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B. 禁止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C. 经海关同意可以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D. 可以在向环保部门缴纳预防危险费后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满分:4 分
6. 违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其污染物排放浓度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 )
A. 缴纳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
B. 缴纳超标排污费
C. 停产整顿
D. 限期治理并由环保部门处以罚款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7. 对固体废物实行“三化”原则的基础是()原则
A. 减量化
B. 资源化
C. 无害化
D. 综合化
满分:4 分
8. 我国“三同时”制度最早规定于1973年的
A. 《环境保护法》
B.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C.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D. 《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9. “三废”不包括
A. 废气
B. 废液
C. 废渣
D. 废品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0. 除法律规定免责的情形外,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行为人( )。
A. 若主观上没有过错,不承担赔偿责任
B. 若主观上没有过错,可以免除赔偿责任
C. 无论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都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D. 只有从事了违法排污行为,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满分:4 分
兰大《环境法学》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上的环境敏感建筑物包括
A. 医院
B. 学校
C. 机关
D. 科研单位
E. 住宅
满分:4 分
2. 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 )。
A. 大气
B. 海洋
C. 矿藏
D. 自然保护区
E. 人文遗迹
满分:4 分
3. 依照《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是
A. 自然景物集中,环境优美的区域
B. 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
C. 具有特殊环保价值的自然区域
D. 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自然遗迹
E. 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满分:4 分
4.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了规定的法规包括
A. 1979年《近年来保护法(试行)》
B. 198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C. 199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D. 《海岸环境保护法》
E. 《大气污染防治法》
满分:4 分
5. 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方法是
A. 全面规划
B. 采取限期治理
C. 制定和实施具有预防性的环境管理制度
D.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E. 合理布局
满分:4 分
6.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主要包括
A. 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原则
B. 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
C. 以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
D. 坚持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
E. 突出和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的原则
满分:4 分
7.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固体废物实行的“三化”原则是( )
A. 再生化
B. 无害化
C. 减量化
D. 资源化
满分:4 分
8. 将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方法是
A. 经济刺激方法
B. 直接管制方法
C. 间接管制方法
D. 行政处罚方法
E. 刑事处罚方法
满分:4 分
9. 目前我国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主要有
A. 《汽车定置噪声限值》
B.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C. 《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
D. 《厂界噪声测量方法》
E. 《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
满分:4 分
10. 《渔业法》规定:“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的方针”
A. 以养殖为主
B. 养殖、捕捞、加工并举
C. 因地制宜
D. 综合养护
满分:4 分
11. 《环境保护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有
A. 警告
B. 罚款
C. 责令停止生产或使用
D. 责令重新安装使用
E. 责令停业关闭
满分:4 分
12. 法律规定,在内水、近海从事捕捞业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捕捞许可证的规定进行作业。这些规定包括
A. 作业类型
B. 作业时限
C. 作业人数
D. 渔具数量
E. 作业场所
满分:4 分
13. 我国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有
A. 水资源公有制原则
B. 水资源国家所有制原则
C. 节约用水原则
D. 居民生活用水优先原则
E. 全面规划、综合利用、多效兼顾原则
满分:4 分
14. 1945年以前对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国际环境纠纷案例有
A. 美国加工鲱鱼案
B. 加拿大金枪鱼案
C. 墨西哥金枪鱼案
D. 太平洋海豹仲裁案
E. 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
此题选: DE 满分:4 分
15. 水污染排污许可证的管理程序包括
A. 排污申报登记
B. 确定本地区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
C. 分配污染物总量消减指标
D. 排污许可证的审批发放
E. 排污许可证的监督检查和管理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兰州大学《环境法学》13春在线作业3
下一篇 : 兰州大学《国际私法学》13春在线作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