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语言学概论》13春在线作业3

所属学校:兰州大学 科目:语言学概论 2015-03-17 13:40:16
兰大《语言学概论》13春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的
A. 主要条件
B. 原动力
C. 次要条件
D. 终点
满分:5 分
2. [ε]的发音特征是
A. 舌面前高不圆唇
B. 舌面后高不圆唇
C. 舌面前半高不圆唇
D.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
E.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3. 汉语一般可分为几大方言
A. 六
B. 七
C. 八
D. 九
满分:5 分
4. 下列各项关于语言和说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词和为数不多的规则
B. 人们可以根据交流思想的需要自由讲话,也可以杜撰词语
C. 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的工具
D. 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语言这种工具来表达思想时所产生的结果
满分:5 分
兰大《语言学概论》13春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语言随着社会分化而分化,从而产生了
A. 社会方言
B. 地域方言
C. 亲属方言
D. 共同语
满分:5 分
2. 人类主要的发音器官有
A. 肺
B. 喉头声带
C. 舌头
D. 口腔、咽腔和鼻腔
满分:5 分
3. 同义词的不同之处主要有
A. 意义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
B. 强调的重点和方面
C. 感情色彩
D. 语体色彩
E.
满分:5 分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邮差”改为“邮递员”、“戏子”改为“演员”等就是由于人们的社会意识的改变而替换的
B. “目”改为“眼睛”则是由于现代汉语词汇双音化这一语言系统内部原因造成的
C. 词语的替换是词汇演变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D. 词语的替换即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换一种说法
E.
满分:5 分
5. 汉字体系不能改革实现拼音化的原因有
A. 汉字有区别同音语素或同音词的功能
B. 和拼音文字相比,汉字具有更强的超方言的功能
C. 和拼音文字相比,汉字具有更强的超时间性
D. 汉字已经记录了丰富的文本,汉字对于文化遗产的继承是必不可少的
E.
满分:5 分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语法单位包括语素、词、词组、句子
B. 语素可分词根、词缀、词尾三类
C. 词从结构成分看可分单纯词、合成词两类
D. 合成词可分复合词、派生词两类
满分:5 分
7. 专业语汇包括
A. 科技术语
B. 行业语
C. 隐语
D. 禁忌语
满分:5 分
8. 附在上腭的发音器官有
A. 软腭
B. 舌头
C. 齿龈
D. 硬腭
满分:5 分
9. 下列关于聚合规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是语法单位归类的规则,语法单位替换的规则
B. 是潜在的,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的
C. 没有聚合规则,没有可替换的同类,那么语言中的语法规则将多得数不胜数,人们难以掌握
D. 利用聚合规则创造出切合交际中现实需要的句子所借助的已有经验,实际上就是对组合规则的理解与运用
E.
满分:5 分
10. 下列语言单位中不属于固定词组的是
A. 俱乐部
B. 学文化
C. 四面楚歌
D. 换汤不换药
满分:5 分
兰大《语言学概论》13春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g]和[k]在汉语普通话中是两个不同的音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各地区使用的本来相同的语言,共同点不断减少,不同点不断增加,逐渐形成各地区语言的相对独立发展的道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男子声音和女子声音的差别主要是音强的不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丈人”,原指年长的男子,现专指妻子的父亲,是词义的缩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双语现象的出现是语言融合过程中重要的、富有特征性的现象,是两种或几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必经的过渡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方言是随着社会的分化和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形成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意音文字中的表音字,其实就是拼音文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