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作业(随机)

所属学校:华中师范大学 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15-03-17 14:04:43
华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由变法走向革命救国的道路,主要是因为:( )
A. 西方列强加紧侵略,瓜分危机日益严重
B. 资产阶级自身力量的进一步壮大
C. 广大人民的热烈拥护
D. 清政府的投降实质被认清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1940年8月,向日本侵略军发起百团大战的总指挥是:( )
A. 邓小平
B. 粟裕
C. 彭德怀
D. 王震
满分:2 分
3. 抗日战争时期,向中国共产党提出“精兵简政”建议的是:
A. 李鼎铭
B. 沈钧儒
C. 陈嘉赓
D. 郭沫若
满分:2 分
4. 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其成员是:
A.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
B. 毛泽东、朱德、彭德怀
C. 毛泽东、朱德、彭德怀
D. 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重建新四军军部,被任命的政治委员是:( )
A. 陈毅
B. 陈赓
C. 刘少奇
D. 项英
满分:2 分
6. 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巨变的是:( )
A.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B. 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
C.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D. 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满分:2 分
7. 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的文件是:( )
A.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B. 《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C. 《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
D.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满分:2 分
8. 1924年5月,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在广州黄埔创办(简称黄埔军校),校长是:( )
A. 孙中山
B. 蒋介石
C. 廖仲恺
D. 汪精卫
满分:2 分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
A. 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 没收官僚资本
C. 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 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满分:2 分
10. 使近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
A. 《辛丑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南京条约》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1. 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直接目的是:( )
A. 发展民族工商业
B. 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等方面的困难
C. 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 充实国库,弥补财政亏空
满分:2 分
12. 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会议是:
A. 洛川会议
B. 两河口会议
C. 瓦窑堡会议
D. 巴西会议
满分:2 分
13. 中国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是:( )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大捷
C. 百团大战
满分:2 分
14. 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会议是:( )
A. 开罗会议
B. 德黑兰会议
C. 波茨坦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满分:2 分
15.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C.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
D.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满足于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满分:2 分
16.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成果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最大愿望是: ( )
A. 恢复孙中山总统职位
B. 实行议会政治
C. 使国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D. 进行二次革命
满分:2 分
17. 1911年底,辛亥革命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潜伏着失败的危机,这主要是因为:( )
A. 缺乏威望较高的革命领袖
B. 帝国主义列强干涉和破坏革命
C. 清政府起用狡诈的袁世凯
D. 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控制了地方政权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8. 1936年5月在上海成立了:( )
A. 中国民权保障问题
B.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C. 中华全国总工会
D. 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
满分:2 分
19. 辛亥革命的性质是:( )
A. 全民革命
B. 民族主义革命
C.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0. 确定中国工农红军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A. 古城会议
B. “八七”会议
C. 宁都会议
D. 古田会议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1.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的改造的正确方针是:( )
A. 利用、团结、教育
B. 利用、限制、批评
C. 利用、限制、改造
D. 利用、团结、批评
满分:2 分
22. 《资政新篇》较之《天朝田亩制度》更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主要是指它:( )
A. 更加鲜明地提出不许外邦人干涉中国内政
B. 明确提出要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
C. 主张学习西方,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 促使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发生
满分:2 分
23. 毛泽东提出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的著作是:( )
A.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 《论政策》
C.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满分:2 分
24. 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是:( )
A. 西方列强的破坏
B. 顽固派的阻挠
C. 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D. 引进西方技术设备,而没有变革封建制度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5.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 和平民主与内战独裁之间的矛盾
B. 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
C. 以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大众同以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 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满分:2 分
华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建国头三年,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着重抓了以下哪些工作:( )
A. 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B. 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C. 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D. 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满分:2 分
2.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中国产生的新的社会阶级是:( )
A. 地主阶级
B. 无产阶级
C. 小资产阶级
D. 资产阶级
满分:2 分
3. 17世纪以后的中国,未能赶上世界的先进潮流,越来越落后于西欧。主要的原因是下列的哪些因素在清代中叶以后已经成为新的生产力与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的桎梏:
A. 传统的封建生产方式
B. 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C. 以家族宗法制为核心的社会结构
D. 以封建经学为统治思想的意识形态与文化结构
满分:2 分
4. 1961~1962年,我国在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时,采取的主要调整措施是:( )。
A. 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农业战线
B. 大力缩短基本建设战线
C. 对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
D. 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
E. 消灭财政赤字,稳定市场
满分:2 分
5.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是在:( )
A. 北平失陷以后
B. 南京失陷以后
C. 武汉失陷以后
D. 广州失陷以后
满分:2 分
6.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有:( )
A. 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 初步打开了外交工作局面
C. 1953年12月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1954年参加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E. 1955年参加了万隆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满分:2 分
7. 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
A.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
B.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满分:2 分
8. 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有:( )
A. 帝国主义的干涉
B. 革命党人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
C. 袁世凯阴谋篡权
D. 革命党人没有广泛地发动农民群众参加斗争
满分:2 分
9. 中共八大提出的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B. 发展社会生产力
C. 实现国家工业化
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E. 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满分:2 分
10.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两重性的阶级,这两重性是指:( )
A. 革命性
B. 软弱性
C. 动摇性
D. 不彻底性
满分:2 分
11. 1953年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
A.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实现国防现代化
C.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E.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满分:2 分
12. 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历史意义是:( )
A. 冲破了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
B.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 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D. 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条件
E. 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满分:2 分
13.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体现了太平天国:( )
A. 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
B. 具有理想主义色彩
C. 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和愿望
D.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满分:2 分
14. 以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 全方位
B. 多层次
C. 多角度
D. 宽领域
满分:2 分
15. 1957年5月,中国共产党开始的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
A. 反对官僚主义
B. 反对宗派主义
C. 反对主观主义
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E. 反对教条主义
满分:2 分
16. 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问题是:( )
A.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 要不要反对帝国主义
D. 要不要社会革命
满分:2 分
17.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是指:( )
A. 要求进行政治改革
B. 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
C. 由社会思潮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D. 与洋务派划清了界线
满分:2 分
18. 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几次大会战是:( )
A. 凇沪会战
B. 忻口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武汉会战
E. 长沙会战
满分:2 分
19.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
A. 经济建设中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B. 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E. 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满分:2 分
20. 、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的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是:( )
A. 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B. 民族资产阶级
C. 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农村广大士绅
D.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满分:2 分
2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主要表现在:( )
A. 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 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 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D. 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E. 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满分:2 分
22.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三种建国方案可由中国人民在政治实践中选择,但从根本上说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 )
A. 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 继续维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
C. 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D. 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满分:2 分
23. 1928年至1930年间,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著作有:( )
A.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 《井冈山的斗争》
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战争和战略问题》
满分:2 分
24.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是指:( )
A. 外国帝国主义
B. 本国封建主义
C. 本国资本主义
D. 官僚资本主义
满分:2 分
25.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系统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文章是:( )
A. 《(共产党人)发刊词》
B.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