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社会学理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在社会学上称为()。
A. 角色建设
B. 角色距离
C. 角色冲突
D. 角色不清
满分:2 分
2. 由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的多种角色构成个人的()
A. 理解角色
B. 领悟角色
C. 期望角色
D. 角色集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阶级产生的根源是()
A. 社会经济
B. 剥削压迫
C. 私有制
D. 社会不平等
满分:2 分
4. 按照流动的参照物划分,社会流动可分为( )
A. 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
B. 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C. 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
D. 向下流动和向上流动
满分:2 分
5. 下列属于社会学关于社会设置的研究内容的是()。
A. 学校的考勤制度
B. 学校的校规
C. 考试纪律
D. 教育制度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对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外显功能”与“潜在功能”、“正功能”与“反功能”两对概念。
A. 默顿
B. 齐美尔
C. 帕森斯
D. 迪尔凯姆
满分:2 分
7. “社会控制”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最早提出者是()。
A. 罗斯
B. 吉登斯
C. 米尔斯
D. 默顿
满分:2 分
8. 下列不属于社会学意义的社会群体的是()。
A. 游伴群
B. 消费者协会
C. 候车群
D. 工会
满分:2 分
9. 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是()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断代家庭
满分:2 分
10. 要求公民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社会规范应属于( )的内容。
A. 政治社会化
B. 性别角色社会化
C. 技能社会化
D. 行为社会化
满分:2 分
11. 反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A. 迪尔凯姆、斯宾塞
B. 迪尔凯姆、孔德
C. 韦伯、孔德
D. 韦伯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文化的()。
A. 社会整合功能
B. 反向功能
C. 混合功能
D. 社会导进功能
满分:2 分
13. 具有规模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等特征的群体是( )
A. 内群体
B. 成员群体
C. 首属群体
D. 大群体
满分:2 分
14. 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
A. 正向社会化
B. 负向社会化
C. 非社会化
D. 特殊社会化
满分:2 分
15. 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A. 机械人
B. 生物人
C. 动物人
D. 非社会人
满分:2 分
16. 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辨证冲突理论的是( )
A. 齐美尔
B. 达伦多夫
C. 韦伯
D. 孔德
满分:2 分
17. 社会学回答社会“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这是社会学的()。
A. 描述功能
B. 解释功能
C. 预测功能
D. 规范功能
满分:2 分
18. 帕森斯的学生K•默顿创立了()
A. 交换理论
B. 冲突理论
C. 中程理论
D. 宏观理论
满分:2 分
19. “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
A. 《实证政治体系》
B. 《实证主义问答》
C. 《实证哲学教程》
D. 《实证主义手册》
满分:2 分
20. 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形成一个( )。
A. 理解角色
B. 领悟角色
C. 期望角色
D. 角色集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1. 在社会互动中,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称为()
A. 合作
B. 交换
C. 竞争
D. 冲突
满分:2 分
22. 再社会化主要是指对( )的社会化。
A. 未成年人
B. 成年人
C. 离轨和犯罪者
D. 老年人
满分:2 分
23. 以下不属于社会变迁的内容的是()。
A. 自然环境
B. 组织结构
C. 生活方式
D. 社会基本结构
满分:2 分
24. 在孔德之前,()创造了“社会物理学”这一名词。
A. 孟德斯鸠
B. 伏尔泰
C. 圣西门
D. 卢梭
满分:2 分
25. 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
A. 2―10人
B. 2―20人
C. 2―30人
D. 2―40人
满分:2 分
华师《社会学理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社会互动的理论包括()
A.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B. 符号互动论
C. 拟剧论
D. 本土方法论
E. 社会交换论
满分:2 分
2. 社会组织的特征有()
A. 具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
B. 内部有周密的劳动分工和权力分配
C. 存在一个或数个权力中心
D. 组织成员经常变更
满分:2 分
3. 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 凡人类有意无意地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B. 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C. 文化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
D. 文化是社会遗产
E. 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满分:2 分
4. 越轨行为包括()
A. 违法行为
B. 违章行为
C. 违规行为
D. 适应性行为
E. 从众行为
满分:2 分
5. 下列不属于社会组织的有()
A. 家庭
B. 伙伴
C. 企业
D. 军队
E. 学校里的班级
满分:2 分
6. 马克斯.韦伯社会阶层划分的标准有()
A. 财富
B. 权力
C. 声望
D. 职业
E. 社会经济生产方式
满分:2 分
7. 不属于集合行为的特点是()
A. 人数有限
B. 有组织
C. 不稳定
D. 非常规
E. 自发性
满分:2 分
8. 迪尔凯姆将社会整合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分别是()
A. 有机团结
B. 礼俗社会
C. 法理社会
D. 机械团结
满分:2 分
9. 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有()
A. 环境
B. 人口
C. 社会制度
D. 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
E. 科学技术
满分:2 分
10. 社会设置的显著特征包括()
A. 可重复性
B. 集体性约束
C. 自我维护性
D. 不稳定性
满分:2 分
11. 关于群体的论述,正确的是()
A. 个人的简单相加
B. 社会关系的实体
C. 人类生产的基本场所
D. 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单位
E. 社会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满分:2 分
12. 影响群体行为的内部因素主要有()
A. 群体目标
B. 群体规范与压力
C. 群体凝聚力
D. 群体意识
满分:2 分
13. 影响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个人自致条件有()
A. 家庭出身
B. 个人成就
C. 亲属关系
D. 工作经验
满分:2 分
14. 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
A. 环境
B. 人口
C. 文化
D. 劳动
E. 生产方式
满分:2 分
15. 社会设置的构成要素有()
A. 社会价值观
B. 社会规范体系
C. 权威与地位结构
D. 社会机构与设施
满分:2 分
16. 社会学的主要特征有()
A. 整体性
B. 综合性
C. 实证性
D. 应用性
E. 多样性
满分:2 分
17. 韦伯的“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进行分层的三个角度是()
A. 经济
B. 声誉
C. 年龄
D. 权力
满分:2 分
18. 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开放的社会分层结构的特点()
A. 人们的社会地位是根据种族、性别、家庭背景等一些特征决定的
B. 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机会是平等的
C. 社会流动性大大增强了
D. 消除了一切人身依附关系和社会流动中的制度性障碍
E. 地位的获得是以个人的才能与成就为条件的
满分:2 分
19. 社会学界对个人社会化研究的角度有()
A. 文化的角度
B. 个性发展的角度
C. 历史的角度
D. 社会结构的角度
E. 整体的角度
满分:2 分
20. 文化按其内在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
A. 文化特质
B. 文化丛
C. 文化模式
D. 文化区
满分:2 分
21. 人口的社会构成包括()
A. 民族构成
B. 家庭构成
C. 宗教信仰构成
D. 文化教育程度构成
E. 职业和行业构成
满分:2 分
22. 工作单位对个人社会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 建立以职业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关系
B. 使人的社会化呈现出鲜明的职业特色
C. 职业影响人们的社会威望和价值观念
D. 工作过程是调适、学习过程
E. 培养组织纪律性和竞争、协调意识
满分:2 分
23. 社会互动的类型有()
A. 合作
B. 竞争
C. 冲突
D. 强制
E. 顺从与顺应
满分:2 分
24. 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有()
A. 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情况
B. 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的社会生活
C. 这种失调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注意
D. 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
满分:2 分
25. 按群体形成的基本缘由,可以将群体划分为()
A. 血缘群体
B. 地缘群体
C. 业缘群体
D. 趣缘群体
E. 正式群体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在社会学上称为()。
A. 角色建设
B. 角色距离
C. 角色冲突
D. 角色不清
满分:2 分
2. 由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的多种角色构成个人的()
A. 理解角色
B. 领悟角色
C. 期望角色
D. 角色集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阶级产生的根源是()
A. 社会经济
B. 剥削压迫
C. 私有制
D. 社会不平等
满分:2 分
4. 按照流动的参照物划分,社会流动可分为( )
A. 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
B. 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C. 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
D. 向下流动和向上流动
满分:2 分
5. 下列属于社会学关于社会设置的研究内容的是()。
A. 学校的考勤制度
B. 学校的校规
C. 考试纪律
D. 教育制度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对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外显功能”与“潜在功能”、“正功能”与“反功能”两对概念。
A. 默顿
B. 齐美尔
C. 帕森斯
D. 迪尔凯姆
满分:2 分
7. “社会控制”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最早提出者是()。
A. 罗斯
B. 吉登斯
C. 米尔斯
D. 默顿
满分:2 分
8. 下列不属于社会学意义的社会群体的是()。
A. 游伴群
B. 消费者协会
C. 候车群
D. 工会
满分:2 分
9. 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是()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断代家庭
满分:2 分
10. 要求公民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社会规范应属于( )的内容。
A. 政治社会化
B. 性别角色社会化
C. 技能社会化
D. 行为社会化
满分:2 分
11. 反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A. 迪尔凯姆、斯宾塞
B. 迪尔凯姆、孔德
C. 韦伯、孔德
D. 韦伯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文化的()。
A. 社会整合功能
B. 反向功能
C. 混合功能
D. 社会导进功能
满分:2 分
13. 具有规模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等特征的群体是( )
A. 内群体
B. 成员群体
C. 首属群体
D. 大群体
满分:2 分
14. 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
A. 正向社会化
B. 负向社会化
C. 非社会化
D. 特殊社会化
满分:2 分
15. 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A. 机械人
B. 生物人
C. 动物人
D. 非社会人
满分:2 分
16. 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辨证冲突理论的是( )
A. 齐美尔
B. 达伦多夫
C. 韦伯
D. 孔德
满分:2 分
17. 社会学回答社会“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这是社会学的()。
A. 描述功能
B. 解释功能
C. 预测功能
D. 规范功能
满分:2 分
18. 帕森斯的学生K•默顿创立了()
A. 交换理论
B. 冲突理论
C. 中程理论
D. 宏观理论
满分:2 分
19. “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
A. 《实证政治体系》
B. 《实证主义问答》
C. 《实证哲学教程》
D. 《实证主义手册》
满分:2 分
20. 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形成一个( )。
A. 理解角色
B. 领悟角色
C. 期望角色
D. 角色集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1. 在社会互动中,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称为()
A. 合作
B. 交换
C. 竞争
D. 冲突
满分:2 分
22. 再社会化主要是指对( )的社会化。
A. 未成年人
B. 成年人
C. 离轨和犯罪者
D. 老年人
满分:2 分
23. 以下不属于社会变迁的内容的是()。
A. 自然环境
B. 组织结构
C. 生活方式
D. 社会基本结构
满分:2 分
24. 在孔德之前,()创造了“社会物理学”这一名词。
A. 孟德斯鸠
B. 伏尔泰
C. 圣西门
D. 卢梭
满分:2 分
25. 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
A. 2―10人
B. 2―20人
C. 2―30人
D. 2―40人
满分:2 分
华师《社会学理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社会互动的理论包括()
A.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B. 符号互动论
C. 拟剧论
D. 本土方法论
E. 社会交换论
满分:2 分
2. 社会组织的特征有()
A. 具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
B. 内部有周密的劳动分工和权力分配
C. 存在一个或数个权力中心
D. 组织成员经常变更
满分:2 分
3. 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 凡人类有意无意地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B. 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C. 文化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
D. 文化是社会遗产
E. 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满分:2 分
4. 越轨行为包括()
A. 违法行为
B. 违章行为
C. 违规行为
D. 适应性行为
E. 从众行为
满分:2 分
5. 下列不属于社会组织的有()
A. 家庭
B. 伙伴
C. 企业
D. 军队
E. 学校里的班级
满分:2 分
6. 马克斯.韦伯社会阶层划分的标准有()
A. 财富
B. 权力
C. 声望
D. 职业
E. 社会经济生产方式
满分:2 分
7. 不属于集合行为的特点是()
A. 人数有限
B. 有组织
C. 不稳定
D. 非常规
E. 自发性
满分:2 分
8. 迪尔凯姆将社会整合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分别是()
A. 有机团结
B. 礼俗社会
C. 法理社会
D. 机械团结
满分:2 分
9. 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有()
A. 环境
B. 人口
C. 社会制度
D. 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
E. 科学技术
满分:2 分
10. 社会设置的显著特征包括()
A. 可重复性
B. 集体性约束
C. 自我维护性
D. 不稳定性
满分:2 分
11. 关于群体的论述,正确的是()
A. 个人的简单相加
B. 社会关系的实体
C. 人类生产的基本场所
D. 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单位
E. 社会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满分:2 分
12. 影响群体行为的内部因素主要有()
A. 群体目标
B. 群体规范与压力
C. 群体凝聚力
D. 群体意识
满分:2 分
13. 影响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个人自致条件有()
A. 家庭出身
B. 个人成就
C. 亲属关系
D. 工作经验
满分:2 分
14. 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
A. 环境
B. 人口
C. 文化
D. 劳动
E. 生产方式
满分:2 分
15. 社会设置的构成要素有()
A. 社会价值观
B. 社会规范体系
C. 权威与地位结构
D. 社会机构与设施
满分:2 分
16. 社会学的主要特征有()
A. 整体性
B. 综合性
C. 实证性
D. 应用性
E. 多样性
满分:2 分
17. 韦伯的“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进行分层的三个角度是()
A. 经济
B. 声誉
C. 年龄
D. 权力
满分:2 分
18. 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开放的社会分层结构的特点()
A. 人们的社会地位是根据种族、性别、家庭背景等一些特征决定的
B. 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机会是平等的
C. 社会流动性大大增强了
D. 消除了一切人身依附关系和社会流动中的制度性障碍
E. 地位的获得是以个人的才能与成就为条件的
满分:2 分
19. 社会学界对个人社会化研究的角度有()
A. 文化的角度
B. 个性发展的角度
C. 历史的角度
D. 社会结构的角度
E. 整体的角度
满分:2 分
20. 文化按其内在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
A. 文化特质
B. 文化丛
C. 文化模式
D. 文化区
满分:2 分
21. 人口的社会构成包括()
A. 民族构成
B. 家庭构成
C. 宗教信仰构成
D. 文化教育程度构成
E. 职业和行业构成
满分:2 分
22. 工作单位对个人社会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 建立以职业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关系
B. 使人的社会化呈现出鲜明的职业特色
C. 职业影响人们的社会威望和价值观念
D. 工作过程是调适、学习过程
E. 培养组织纪律性和竞争、协调意识
满分:2 分
23. 社会互动的类型有()
A. 合作
B. 竞争
C. 冲突
D. 强制
E. 顺从与顺应
满分:2 分
24. 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有()
A. 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情况
B. 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的社会生活
C. 这种失调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注意
D. 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
满分:2 分
25. 按群体形成的基本缘由,可以将群体划分为()
A. 血缘群体
B. 地缘群体
C. 业缘群体
D. 趣缘群体
E. 正式群体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