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V
1. 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地方性标准是( )。
A. 可以严于国家排放标准
B. 必须严于国家排放标准
C.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排放标准
D. 可以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满分:2 分
2. 征收排污费的对象包括( )
A. 一切开发建设项目
B. 一切对环境有影响的开发建设项目
C. 一切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
D. 一切超标排污的企事业单位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我国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主要任务是( )。
A. 控制石油型污染
B. 控制特殊型污染
C. 控制煤烟型污染
D. 控制低空污染
满分:2 分
4. 解决全球环境问题( )。
A. 发达国家应当负有主要责任
B. 发展中国家负有主要责任
C.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负有同样责任
D. 两者都不负责任
满分:2 分
5. 关于环境民事纠纷的处理,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
A. 环境行政调解处理是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必经程序。
B. 环境行政调解处理是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最终程序。
C. 环境民事纠纷当事人对行政调解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D. 环境行政调解处理决定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满分:2 分
6. 对开发利用野生动物的方针,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加强资源保护
B. 积极驯养繁殖
C. 合理开发利用
D. 自由捕猎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对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地方可以制定是( )。
A. 严于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B. 严格遵照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C. 低于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 任意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满分:2 分
8. 根据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制度,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必须编制( )
A. 环境影响报告书
B. 环境影响报告表
C. 环境保护方案
D. 环境污染防治方案
满分:2 分
9. 目前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 )
A. 海岸工程建设项目
B.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
C. 陆源污染物
D. 海洋倾废
满分:2 分
10.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是( )
A.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B.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部门
C.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部门
D.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1. 环境民事责任是指( )。
A. 环境违法行为民事责任
B. 环境损害民事责任
C.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
D. 三者都不对
满分:2 分
12. 除法律规定免责的情形外,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行为人( )
A. 若主观上没有过错,不承担赔偿责任
B. 若主观上没有过错,可以免除赔偿责任
C. 无论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都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D. 只有从事了违法排污行为,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满分:2 分
13. 以环境的构成要素为标准进行分类,环境可分为( )
A. 农业环境、工业环境、生活环境等
B. 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
C. 城市环境、区域环境、流域环境等
D. 人工环境、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等
满分:2 分
14. 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与环境要素保护法之间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是环境要素保护法的一个子系统
B. 互相协调与互相配合
C.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环境要素的保护做出规定
D. 各有侧重,两者不可偏废
满分:2 分
15. 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标准,环境问题可分为( )
A. 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
B. 原生环境问题与次生环境问题
C. 自然灾害与公害
D. 污染防治问题与资源保护问题
满分:2 分
16.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不包括( )。
A. 技术性
B. 综合性
C. 区域性
D. 社会性
满分:2 分
17. 矿产资源属于( )。
A. 国家所有
B. 集体所有
C. 依照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而定
D. 依照所依附的土地使用权而定
满分:2 分
18. 我国环境法的原则不包括( )。
A. 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协调原则
B. 环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C. 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D.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决定属于( )
A. 环境行政处罚
B. 环境行政处理
C. 环境行政强制
D. 环境行政许可
满分:2 分
20. 下列不属于环境行政责任形式的是( )
A. 环境行政处分
B. 环境行政处罚
C. 环境行政赔偿
D. 环境行政强制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1. 破坏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
A. 过错责任原则
B. 无过错责任原则
C. 公平责任原则
D. 危险责任原则
满分:2 分
22. 环境法以调整人与自然的矛盾、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属于( )
A. 公法范畴
B. 私法范畴
C. 社会法范畴
D. 国际法范畴
满分:2 分
23. 从预防的角度看,国家实施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防治以及进行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 )
A. 环境立法
B. 环境行政
C. 环境司法
D. 环境教育
满分:2 分
24. 排污许可证属于( )
A. 防止环境破坏许可证
B. 防止环境污染许可证
C. 整体环境保护许可证
D. 建设规划许可证
满分:2 分
25. 依照《草原法》的规定,对国家所有的草原,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的机关是( )
A. 国务院
B. 环保部门
C. 国土资源部门
D. 农业部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6. 关于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防治法与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两者从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角度对环境污染的防治作了规定
B. 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着重于对环境要素的全面保护
C. 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防治法则着重于某一污染物质对诸环境要素危害的防治
D. 两者既协调配合,相互补充,可以相互替代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7. 固体废物污染属于( )
A. 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B. 环境要素污染
C. 生态资源破坏
D. 生活环境污染
满分:2 分
28. 环境行政处罚中最完整、适用最广泛的程序是( )。
A. 简易程序
B. 一般程序
C. 听证程序
D. 执行程序
满分:2 分
29. 下列属于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有( )
A. 可持续发展原则
B. 环境责任原则
C. 污染者负担原则
D. 公众参与原则
满分:2 分
30. 我国防治海洋环境污染的第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满分:2 分
31. 直接体现预防为主原则的环境法基本制度是( )
A. 排污收费制度
B. 限期治理制度
C. “三同时”制度
D. 环境事故报告制度
满分:2 分
32. 对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基本分类是指( )
A.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B. 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废渣污染等
C. 环境要素污染和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D. 生活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污染
满分:2 分
33. 在我国,有权颁布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是( )
A. 省级人民政府
B. 省会城市人民政府
C. 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D.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满分:2 分
34. 下列不属于人文生态环境保护的有( )
A. 风景名胜区
B. 人文遗迹
C. 城市环境
D. 自然保护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5. 下列不属于生物资源保护范畴的有( )
A. 野生动物保护
B. 森林资源保护
C. 土地资源保护
D. 渔业资源保护
满分:2 分
西交《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在国际或国内均不具强制力,因而被称为“软法”性规范是指( )。
A. 双边条约
B. 多边条约
C. 国际习惯法
D. 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通过的宣言 、决议和大纲
满分:2 分
2. “三同时”制度适用于( )。
A. 新建、扩建、改建项目
B. 技术改造项目
C. 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工程建设项目
D. 确有经济效益的综合利用项目
满分:2 分
3.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适用于( )。
A. 工业噪声的防治
B. 建筑施工噪声的防治
C. 交通运输噪声的防治
D. 社会生活噪声的污染防治
满分:2 分
4. 下列哪些地方禁止建设工业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处置的设施和场所( )
A. 自然保护区
B. 风景名胜区
C.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D. 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满分:2 分
5. “三同时”是指( )。
A. 同时设计
B. 同时施工
C. 同时实施
D. 同时投产
满分:2 分
6. 目前世界上有三大酸雨中心,它们是( )。
A. 斯堪的纳维亚地区
B. 欧洲大陆
C. 北美
D. 印度南部
满分:2 分
7. 《水污染防治法》中规定的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原则是( )。
A. 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相结合原则
B. 防治水污染应当按流域或区域统一规划原则
C. 水污染防治与企业布局、改造相结合原则
D.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
满分:2 分
8. 追究危害环境罪刑事责任的原则包括( )。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刑相适应原则
C. 罪责自负原则
D. 及时原则
满分:2 分
9. 《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规定:本条例所保护的野生植物,是指( )。
A. 原生地天然生长的珍贵植物
B. 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
C. 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
D. 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
满分:2 分
10. 我国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以下问题( )。
A. 价格平稳、购销两旺
B. 近海渔业资源破坏,并呈恶化趋势
C. 国有水产企业亏损较大,亏损额增加,国有资产损失严重
D. 科技开发研究薄弱
满分:2 分
11. 以下属于国际环境法主体的有( )
A.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B. 欧洲联盟
C. 世界绿色和平组织
D.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
满分:2 分
12. 国际环境法的渊源包括( )
A. 国际条约
B. 国际习惯
C. 一般法律原则
D. 辅助性渊源
满分:2 分
13. 农业环境具有( )的特征。
A. 整体性
B. 地域性
C. 变动性
D. 不变性
满分:2 分
14. 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对《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改,主要内容是( )。
A. 新增防治机动车船排放污染一章
B. 增加关于植树绿化、防治沙尘污染的规定
C. 规定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制度
D. 禁止超标排放污染物
满分:2 分
15. 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成绩包括( )。
A. 造林绿化取得成效,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有了较大进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B. 草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草地牧场综合示范工程取得巨大成效
C. 海洋环境保护得到加强,中国管辖的大部分水质及周围海域生态环境基本保持良好状态
D. 土地保护和整治工作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取得成效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V
1. 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地方性标准是( )。
A. 可以严于国家排放标准
B. 必须严于国家排放标准
C.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排放标准
D. 可以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满分:2 分
2. 征收排污费的对象包括( )
A. 一切开发建设项目
B. 一切对环境有影响的开发建设项目
C. 一切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
D. 一切超标排污的企事业单位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我国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主要任务是( )。
A. 控制石油型污染
B. 控制特殊型污染
C. 控制煤烟型污染
D. 控制低空污染
满分:2 分
4. 解决全球环境问题( )。
A. 发达国家应当负有主要责任
B. 发展中国家负有主要责任
C.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负有同样责任
D. 两者都不负责任
满分:2 分
5. 关于环境民事纠纷的处理,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
A. 环境行政调解处理是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必经程序。
B. 环境行政调解处理是解决环境民事纠纷的最终程序。
C. 环境民事纠纷当事人对行政调解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D. 环境行政调解处理决定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满分:2 分
6. 对开发利用野生动物的方针,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加强资源保护
B. 积极驯养繁殖
C. 合理开发利用
D. 自由捕猎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对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地方可以制定是( )。
A. 严于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B. 严格遵照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C. 低于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 任意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满分:2 分
8. 根据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制度,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必须编制( )
A. 环境影响报告书
B. 环境影响报告表
C. 环境保护方案
D. 环境污染防治方案
满分:2 分
9. 目前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 )
A. 海岸工程建设项目
B.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
C. 陆源污染物
D. 海洋倾废
满分:2 分
10.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是( )
A.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B.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部门
C.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部门
D.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1. 环境民事责任是指( )。
A. 环境违法行为民事责任
B. 环境损害民事责任
C.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
D. 三者都不对
满分:2 分
12. 除法律规定免责的情形外,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行为人( )
A. 若主观上没有过错,不承担赔偿责任
B. 若主观上没有过错,可以免除赔偿责任
C. 无论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都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D. 只有从事了违法排污行为,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满分:2 分
13. 以环境的构成要素为标准进行分类,环境可分为( )
A. 农业环境、工业环境、生活环境等
B. 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
C. 城市环境、区域环境、流域环境等
D. 人工环境、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等
满分:2 分
14. 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与环境要素保护法之间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是环境要素保护法的一个子系统
B. 互相协调与互相配合
C.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环境要素的保护做出规定
D. 各有侧重,两者不可偏废
满分:2 分
15. 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标准,环境问题可分为( )
A. 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
B. 原生环境问题与次生环境问题
C. 自然灾害与公害
D. 污染防治问题与资源保护问题
满分:2 分
16.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不包括( )。
A. 技术性
B. 综合性
C. 区域性
D. 社会性
满分:2 分
17. 矿产资源属于( )。
A. 国家所有
B. 集体所有
C. 依照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而定
D. 依照所依附的土地使用权而定
满分:2 分
18. 我国环境法的原则不包括( )。
A. 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协调原则
B. 环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C. 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D.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决定属于( )
A. 环境行政处罚
B. 环境行政处理
C. 环境行政强制
D. 环境行政许可
满分:2 分
20. 下列不属于环境行政责任形式的是( )
A. 环境行政处分
B. 环境行政处罚
C. 环境行政赔偿
D. 环境行政强制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1. 破坏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
A. 过错责任原则
B. 无过错责任原则
C. 公平责任原则
D. 危险责任原则
满分:2 分
22. 环境法以调整人与自然的矛盾、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属于( )
A. 公法范畴
B. 私法范畴
C. 社会法范畴
D. 国际法范畴
满分:2 分
23. 从预防的角度看,国家实施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防治以及进行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 )
A. 环境立法
B. 环境行政
C. 环境司法
D. 环境教育
满分:2 分
24. 排污许可证属于( )
A. 防止环境破坏许可证
B. 防止环境污染许可证
C. 整体环境保护许可证
D. 建设规划许可证
满分:2 分
25. 依照《草原法》的规定,对国家所有的草原,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的机关是( )
A. 国务院
B. 环保部门
C. 国土资源部门
D. 农业部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6. 关于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防治法与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两者从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角度对环境污染的防治作了规定
B. 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着重于对环境要素的全面保护
C. 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防治法则着重于某一污染物质对诸环境要素危害的防治
D. 两者既协调配合,相互补充,可以相互替代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7. 固体废物污染属于( )
A. 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B. 环境要素污染
C. 生态资源破坏
D. 生活环境污染
满分:2 分
28. 环境行政处罚中最完整、适用最广泛的程序是( )。
A. 简易程序
B. 一般程序
C. 听证程序
D. 执行程序
满分:2 分
29. 下列属于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有( )
A. 可持续发展原则
B. 环境责任原则
C. 污染者负担原则
D. 公众参与原则
满分:2 分
30. 我国防治海洋环境污染的第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满分:2 分
31. 直接体现预防为主原则的环境法基本制度是( )
A. 排污收费制度
B. 限期治理制度
C. “三同时”制度
D. 环境事故报告制度
满分:2 分
32. 对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基本分类是指( )
A.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B. 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废渣污染等
C. 环境要素污染和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D. 生活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污染
满分:2 分
33. 在我国,有权颁布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是( )
A. 省级人民政府
B. 省会城市人民政府
C. 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D.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满分:2 分
34. 下列不属于人文生态环境保护的有( )
A. 风景名胜区
B. 人文遗迹
C. 城市环境
D. 自然保护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5. 下列不属于生物资源保护范畴的有( )
A. 野生动物保护
B. 森林资源保护
C. 土地资源保护
D. 渔业资源保护
满分:2 分
西交《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在国际或国内均不具强制力,因而被称为“软法”性规范是指( )。
A. 双边条约
B. 多边条约
C. 国际习惯法
D. 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通过的宣言 、决议和大纲
满分:2 分
2. “三同时”制度适用于( )。
A. 新建、扩建、改建项目
B. 技术改造项目
C. 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工程建设项目
D. 确有经济效益的综合利用项目
满分:2 分
3.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适用于( )。
A. 工业噪声的防治
B. 建筑施工噪声的防治
C. 交通运输噪声的防治
D. 社会生活噪声的污染防治
满分:2 分
4. 下列哪些地方禁止建设工业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处置的设施和场所( )
A. 自然保护区
B. 风景名胜区
C.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D. 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满分:2 分
5. “三同时”是指( )。
A. 同时设计
B. 同时施工
C. 同时实施
D. 同时投产
满分:2 分
6. 目前世界上有三大酸雨中心,它们是( )。
A. 斯堪的纳维亚地区
B. 欧洲大陆
C. 北美
D. 印度南部
满分:2 分
7. 《水污染防治法》中规定的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原则是( )。
A. 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相结合原则
B. 防治水污染应当按流域或区域统一规划原则
C. 水污染防治与企业布局、改造相结合原则
D.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
满分:2 分
8. 追究危害环境罪刑事责任的原则包括( )。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刑相适应原则
C. 罪责自负原则
D. 及时原则
满分:2 分
9. 《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规定:本条例所保护的野生植物,是指( )。
A. 原生地天然生长的珍贵植物
B. 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
C. 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
D. 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
满分:2 分
10. 我国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以下问题( )。
A. 价格平稳、购销两旺
B. 近海渔业资源破坏,并呈恶化趋势
C. 国有水产企业亏损较大,亏损额增加,国有资产损失严重
D. 科技开发研究薄弱
满分:2 分
11. 以下属于国际环境法主体的有( )
A.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B. 欧洲联盟
C. 世界绿色和平组织
D.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
满分:2 分
12. 国际环境法的渊源包括( )
A. 国际条约
B. 国际习惯
C. 一般法律原则
D. 辅助性渊源
满分:2 分
13. 农业环境具有( )的特征。
A. 整体性
B. 地域性
C. 变动性
D. 不变性
满分:2 分
14. 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对《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改,主要内容是( )。
A. 新增防治机动车船排放污染一章
B. 增加关于植树绿化、防治沙尘污染的规定
C. 规定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制度
D. 禁止超标排放污染物
满分:2 分
15. 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成绩包括( )。
A. 造林绿化取得成效,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有了较大进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B. 草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草地牧场综合示范工程取得巨大成效
C. 海洋环境保护得到加强,中国管辖的大部分水质及周围海域生态环境基本保持良好状态
D. 土地保护和整治工作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取得成效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2秋西安交通大学《环境土壤学》在线作业
下一篇 : 12秋西安交通大学《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在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