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心理学》(师范方向)作业4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以貌取人属于下列何种偏见:
A. A第一印象偏见
B. B晕轮效应
C. C社会刻板印象
D. D先入为主偏见
满分:5 分
2. 下列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父母教育方式是( )。
A. 孩子做作业时,父母陪在旁边督促
B. 孩子有了不会的题目,家长第一时间给予解答
C. 面对孩子的提问,尽量引导孩子自己发现答案
D. 在孩子专心做功课的时候,时不时去看看孩子,为了给孩子补充脑力,还常常端些营养品给孩子吃
E. 孩子做完了作业,家长帮着验算、检查
满分:5 分
3. 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 )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A. 民主型
B. 放任自流型
C. 仁慈专断型
D. 强硬专断型
满分:5 分
4. 反映掌握定义性概念的性能动词是( )。
A. 辨别
B. 理解
C. 分类
D. 识别
满分:5 分
5. 不属于教师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是( )。
A. 职业态度
B. 宽容
C. 敏感性和移情理解
D. 情绪的安全感和自信
满分:5 分
6. “据任务分析决定教学策略”的教学原则的依据是( )。
A. 认知发展理论
B. 同化论
C. 学习类型理论
D. 个性差异理论
满分:5 分
7. 根据科学取向教学论,把教学过程描述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哲学取向教学过程观适合解释的学习类型是( )。
A. 动作技能
B. 言语信息
C. 智慧技能
D. 价值与行为习惯。 。
满分:5 分
8. “给予新习得的词语(如work hard,warm up等),学生能造出合适的英语句子。”这样陈述的目标符合( )要求。
A. 行为目标
B. 认知与行为结合目标
C. 表现性目标
D. 过程目标
满分:5 分
9. 当某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离校或离开课堂以后,学生纪律立即松懈。与这种课堂纪律有关的教师领导类型最可能是( )。
A. 专断型
B. 民主型
C. 放任型
D. 无法确定
满分:5 分
10. 下列适合用驱力说解释行为原因的例子是( )。
A. 猫儿吃饱饭后找水喝
B. 诗人常常一醉方休
C. 穷孩子如饥似渴读书
D. 青少年偷偷抽烟
满分:5 分
11. 罗杰斯的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来自于:
A. A实验研究
B. B心理治疗经验
C. C教学实践
D. D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满分:5 分
12. 班级中能力强的学生常常聚集在一起,而能力差的则组成另一个群体。影响他们结为同伴群体的因素是( )。
A. 接近性
B. 补偿性
C. 竞争性
D. 相似性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3.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精神。”这样陈述的目标,其学习结果类型应属于( )领域目标。
A. 知识
B. 技能
C. 过程与方法
D. 情感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4. 有位中学教师经常外出开会,但班级管理完全交给学生自己,纪律居然井然有序。这一教师的领导最可能属于( ) 。
A. 仁慈专断型
B. 民主型
C. 强硬专断型
D. 放任型
满分:5 分
15. 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的描述是( )。
A. 他宁愿担任专业工作也不愿做企业家
B. 他总是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
C. 他很少依赖外界反馈
D. 他常常让别人提出问题
满分:5 分
16. 科学取向教学论把学习目标界定为( )。
A. 学生学习的结果
B. 学生学习的结果和过程
C. 学生学习的结果和价值观
D.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三个维度
满分:5 分
17. 在现阶段指导任务分析最全面的理论是( )。
A. 建构主义理论
B. 信息加工心理学
C. 加涅的学习条件论
D. 奥苏伯尔有意义言语学习论
满分:5 分
18. 根据学生原有知识进行教学的依据是( )。
A. 行为主义
B. 社会认知论
C. 认知结构论
D. 信息加工论
满分:5 分
19. 科学取向教学论出现于( )。
A. 20世纪初
B.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C. 20世纪末
D. 20世纪60年代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20. 两名IQ相似的学生以同样优秀的成绩考上了某大学。但进大学以后,甲生成绩保持优秀,而乙生成绩多门不及格,在留级线上挣扎。有效学习的内部因素分析,导致两名学生成绩显著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 )。
A. 学习方法
B. 学习动机
C. 学习习惯
D. 动机与方法的结合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以貌取人属于下列何种偏见:
A. A第一印象偏见
B. B晕轮效应
C. C社会刻板印象
D. D先入为主偏见
满分:5 分
2. 下列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父母教育方式是( )。
A. 孩子做作业时,父母陪在旁边督促
B. 孩子有了不会的题目,家长第一时间给予解答
C. 面对孩子的提问,尽量引导孩子自己发现答案
D. 在孩子专心做功课的时候,时不时去看看孩子,为了给孩子补充脑力,还常常端些营养品给孩子吃
E. 孩子做完了作业,家长帮着验算、检查
满分:5 分
3. 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 )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A. 民主型
B. 放任自流型
C. 仁慈专断型
D. 强硬专断型
满分:5 分
4. 反映掌握定义性概念的性能动词是( )。
A. 辨别
B. 理解
C. 分类
D. 识别
满分:5 分
5. 不属于教师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是( )。
A. 职业态度
B. 宽容
C. 敏感性和移情理解
D. 情绪的安全感和自信
满分:5 分
6. “据任务分析决定教学策略”的教学原则的依据是( )。
A. 认知发展理论
B. 同化论
C. 学习类型理论
D. 个性差异理论
满分:5 分
7. 根据科学取向教学论,把教学过程描述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哲学取向教学过程观适合解释的学习类型是( )。
A. 动作技能
B. 言语信息
C. 智慧技能
D. 价值与行为习惯。 。
满分:5 分
8. “给予新习得的词语(如work hard,warm up等),学生能造出合适的英语句子。”这样陈述的目标符合( )要求。
A. 行为目标
B. 认知与行为结合目标
C. 表现性目标
D. 过程目标
满分:5 分
9. 当某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离校或离开课堂以后,学生纪律立即松懈。与这种课堂纪律有关的教师领导类型最可能是( )。
A. 专断型
B. 民主型
C. 放任型
D. 无法确定
满分:5 分
10. 下列适合用驱力说解释行为原因的例子是( )。
A. 猫儿吃饱饭后找水喝
B. 诗人常常一醉方休
C. 穷孩子如饥似渴读书
D. 青少年偷偷抽烟
满分:5 分
11. 罗杰斯的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来自于:
A. A实验研究
B. B心理治疗经验
C. C教学实践
D. D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满分:5 分
12. 班级中能力强的学生常常聚集在一起,而能力差的则组成另一个群体。影响他们结为同伴群体的因素是( )。
A. 接近性
B. 补偿性
C. 竞争性
D. 相似性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3.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精神。”这样陈述的目标,其学习结果类型应属于( )领域目标。
A. 知识
B. 技能
C. 过程与方法
D. 情感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4. 有位中学教师经常外出开会,但班级管理完全交给学生自己,纪律居然井然有序。这一教师的领导最可能属于( ) 。
A. 仁慈专断型
B. 民主型
C. 强硬专断型
D. 放任型
满分:5 分
15. 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的描述是( )。
A. 他宁愿担任专业工作也不愿做企业家
B. 他总是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
C. 他很少依赖外界反馈
D. 他常常让别人提出问题
满分:5 分
16. 科学取向教学论把学习目标界定为( )。
A. 学生学习的结果
B. 学生学习的结果和过程
C. 学生学习的结果和价值观
D.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三个维度
满分:5 分
17. 在现阶段指导任务分析最全面的理论是( )。
A. 建构主义理论
B. 信息加工心理学
C. 加涅的学习条件论
D. 奥苏伯尔有意义言语学习论
满分:5 分
18. 根据学生原有知识进行教学的依据是( )。
A. 行为主义
B. 社会认知论
C. 认知结构论
D. 信息加工论
满分:5 分
19. 科学取向教学论出现于( )。
A. 20世纪初
B.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C. 20世纪末
D. 20世纪60年代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20. 两名IQ相似的学生以同样优秀的成绩考上了某大学。但进大学以后,甲生成绩保持优秀,而乙生成绩多门不及格,在留级线上挣扎。有效学习的内部因素分析,导致两名学生成绩显著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 )。
A. 学习方法
B. 学习动机
C. 学习习惯
D. 动机与方法的结合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北京语言大学13春《刑法》作业1
下一篇 : 北京语言大学13春《刑法》作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