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中国法制史》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直诉作为制度成于( )。
A. 东晋
B. 西晋
C. 西汉
D. 东汉
满分:4 分
2. 《魏律》将( )制度正式列入法典。
A. 亲亲得相首匿
B. 五刑
C. 八议
D. 六决
满分:4 分
3. 秦律把杀伤人、偷盗等危害封建统治的犯罪,列为严惩对象,这类犯罪称为( ),官府对此必须受理。
A. 告诉
B. 非公室告
C. 犯首
D. 公室告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4. 秦律处罚侵犯财产罪上集团犯罪(五人以上)较一般共犯罪处罚( )。
A. 从重
B. 从轻
C. 相同
D. 不可知道
满分:4 分
5. 《晋律》在刑名律后增加,丰富了刑律总则的内容( )。
A. 具名法
B. 案例
C. 判例法
D. 法例律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6. 秦代一般按( )来确定成年与否、是否具备行为能力。
A. 年龄
B. 身高
C. 体重
D. 等级
满分:4 分
7. 依服制定罪是( )首创,目的在“峻礼教之防”。
A. 《北周律》
B. 《北齐律》
C. 《晋律》
D. 《魏律》
满分:4 分
8. ( )时期正式设置大理寺,以大理寺卿和少卿为正副长官。
A. 北周
B. 汉朝
C. 曹魏
D. 北齐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9. ( )是封建社会允许官吏以官职爵位折抵徒刑的一种特权制度。
A. 八议
B. 具名
C. 亲亲得相首匿
D. 官当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0. 从渊源关系上讲,可说是古代监察制度的发端。
A. 商朝
B. 西周
C. 秦代
D. 汉代
满分:4 分
13春《中国法制史》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两汉时期,以( )为基本的法律形式。
A. 律
B. 科
C. 令
D. 比
满分:4 分
2. 下列属于秦代经济法规的是:()。
A. 《程律》
B. 《工人程》
C. 《均工律》
D. 《效律》
满分:4 分
3. 北朝立法吸取中原故有法律文化,蓬勃向上,其立法成就以 ( )为代表。
A. 《北周律》
B. 《北魏律》
C. 《北齐律》
D. 《宋律》
满分:4 分
4. 下列属于“八议”制度的是( )。
A. 议亲与议故
B. 议贤与议能
C. 议功与议贵
D. 议勤与议宾
满分:4 分
5. 魏《新律》对汉旧律的改革,主要表现在()。
A. 确立亲亲相首匿的原则
B. 增加篇目
C. 体例上的调整
D. 首次确立八议
满分:4 分
13春《中国法制史》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官当”正式出现在《北魏律》与《陈律》中。(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亲亲得相首匿原则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罪犯可以不负刑事责任。(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北齐律》在中国封建刑律发展史上起到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对隋唐两朝的立法和法典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春秋决狱”的核心在于“论心定罪”,即根据人的主观动机、意图、愿望来确定其是否有罪。(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陈律》首定测罚之制。(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6. 直诉是诉讼中的特别上诉程序。(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7. 梁武帝天监三年(公元504年)建康女子任提犯拐骗人口罪,子景慈证明其母确有此行。其子这种行为在当时也会被判刑(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8. 秦律规定,凡属未成年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处罚(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9. 《朝律》是汉武帝时御史赵禹制定的有关朝见皇帝的制度礼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0. 魏明帝时,为免对女犯用刑使身体裸露,改妇人加笞还从鞭督之例,以罚金代之。(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直诉作为制度成于( )。
A. 东晋
B. 西晋
C. 西汉
D. 东汉
满分:4 分
2. 《魏律》将( )制度正式列入法典。
A. 亲亲得相首匿
B. 五刑
C. 八议
D. 六决
满分:4 分
3. 秦律把杀伤人、偷盗等危害封建统治的犯罪,列为严惩对象,这类犯罪称为( ),官府对此必须受理。
A. 告诉
B. 非公室告
C. 犯首
D. 公室告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4. 秦律处罚侵犯财产罪上集团犯罪(五人以上)较一般共犯罪处罚( )。
A. 从重
B. 从轻
C. 相同
D. 不可知道
满分:4 分
5. 《晋律》在刑名律后增加,丰富了刑律总则的内容( )。
A. 具名法
B. 案例
C. 判例法
D. 法例律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6. 秦代一般按( )来确定成年与否、是否具备行为能力。
A. 年龄
B. 身高
C. 体重
D. 等级
满分:4 分
7. 依服制定罪是( )首创,目的在“峻礼教之防”。
A. 《北周律》
B. 《北齐律》
C. 《晋律》
D. 《魏律》
满分:4 分
8. ( )时期正式设置大理寺,以大理寺卿和少卿为正副长官。
A. 北周
B. 汉朝
C. 曹魏
D. 北齐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9. ( )是封建社会允许官吏以官职爵位折抵徒刑的一种特权制度。
A. 八议
B. 具名
C. 亲亲得相首匿
D. 官当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0. 从渊源关系上讲,可说是古代监察制度的发端。
A. 商朝
B. 西周
C. 秦代
D. 汉代
满分:4 分
13春《中国法制史》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两汉时期,以( )为基本的法律形式。
A. 律
B. 科
C. 令
D. 比
满分:4 分
2. 下列属于秦代经济法规的是:()。
A. 《程律》
B. 《工人程》
C. 《均工律》
D. 《效律》
满分:4 分
3. 北朝立法吸取中原故有法律文化,蓬勃向上,其立法成就以 ( )为代表。
A. 《北周律》
B. 《北魏律》
C. 《北齐律》
D. 《宋律》
满分:4 分
4. 下列属于“八议”制度的是( )。
A. 议亲与议故
B. 议贤与议能
C. 议功与议贵
D. 议勤与议宾
满分:4 分
5. 魏《新律》对汉旧律的改革,主要表现在()。
A. 确立亲亲相首匿的原则
B. 增加篇目
C. 体例上的调整
D. 首次确立八议
满分:4 分
13春《中国法制史》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官当”正式出现在《北魏律》与《陈律》中。(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亲亲得相首匿原则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罪犯可以不负刑事责任。(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北齐律》在中国封建刑律发展史上起到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对隋唐两朝的立法和法典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春秋决狱”的核心在于“论心定罪”,即根据人的主观动机、意图、愿望来确定其是否有罪。(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陈律》首定测罚之制。(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6. 直诉是诉讼中的特别上诉程序。(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7. 梁武帝天监三年(公元504年)建康女子任提犯拐骗人口罪,子景慈证明其母确有此行。其子这种行为在当时也会被判刑(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8. 秦律规定,凡属未成年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处罚(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9. 《朝律》是汉武帝时御史赵禹制定的有关朝见皇帝的制度礼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0. 魏明帝时,为免对女犯用刑使身体裸露,改妇人加笞还从鞭督之例,以罚金代之。(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北京语言大学13春《中国对外贸易》作业3
下一篇 : 北京语言大学13春《中国法制史》作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