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中国对外贸易》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技术在生产三要素中属于( )
A. 劳动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B. 劳动对象
C. 劳动资料
D. 生产资料
满分:4 分
2. 提高外贸宏观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是( )
A. 适应新的良性循环的制定规划
B. 安排合理的进出口商品结构
C. 确定符合国情的外贸发展模式
D. 适应新的良性循环的调控计划
满分:4 分
3. 中国第一部外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于( )正式实施。
A. 1949年10月1日
B. 1979年1月1日
C. 1985年7月1日
D. 1994年7月1日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4. 建国以来,一直是我国获取外汇资金最重要的来源是( )
A. 出口贸易
B. 进口贸易
C. 对外贸易
D. 国际贸易
满分:4 分
5.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 市场机制
B. 计划机制
C. 价格机制
D. 法律法规
满分:4 分
6. 对外贸易税收按贸易流向可分为进口税和( )。
A. 出口税
B. 出口关税
C. 出口商品税
D. 进口关税
满分:4 分
7. 我们在考察外贸经济效益时要兼顾宏观和微观,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者有矛盾时,以微观经济效益为主
B. 二者有矛盾时,以宏观经济效益为主
C. 保证微观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照顾宏观经济效益
D. 二者同等重要
满分:4 分
8. 出口退税制度是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允许采用的( )的手段。
A. 促进出口贸易
B. 促进进口贸易
C. 阻碍出口贸易
D. 阻碍进口贸易
满分:4 分
9. 进口工作的核心是( )
A. 引进技术
B. 引入资金
C. 引外商前来开发中国的市场
D. 引进资源
满分:4 分
10. 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国际市场上价值规律的客观基础是(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C. 无政府状态的市场经济
D. 商品经济
满分:4 分
11. 实现对外贸易根本任务的核心是( )。
A. 提高外贸微观经济效益
B. 提高外贸宏观经济效益
C. 提高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效益
D. 促进政治、外交的各种
满分:4 分
12. 《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的最重要的条款,而且是两国经贸关系的基石的是 ( )
A. 普遍优惠制待遇
B. 关于中国的台湾问题
C. 中美双方的反倾销问题
D. 中美双方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问题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3. 有关采用即期信用证付款的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买方有利
B. 对卖方有利
C. 售价应该高一些
D. 出口商所冒的风险比较大
满分:4 分
14. 下列不属于经济调节手段的特征的是( )。
A. 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
B. 间接性
C. 费歧视性
D. 强制性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5. 中国于( )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A. 1979年7月1日
B. 1997年1中月1日
C. 中001年1中月11日
D. 中005年1月11日
满分:4 分
13春《中国对外贸易》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技术进出口管理方面公布过的行政法规有哪些( )。
A. 《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
B. 《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实行细则》
C. 《技术出口管理暂行办法》
D. 《外贸法》
满分:4 分
2. 引起对外贸易价格变动的因素有( )
A. 商品成本
B. 供求因素
C. 政策性因素
D. 竞争性因素
满分:4 分
3. 提高外贸宏观经济效益的途径有( )。
A. 确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外贸发展模式
B. 制定适应新的良性经济循环的规划和宏观调控计划
C. 安排合理的进出口商品结构
D. 外贸企业要走工贸结合、以质取胜的道路
满分:4 分
4. 提高外贸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是( )
A. 要树立正确的经营指导思想
B. 制定适应新的良性经济循环的规划和宏观调控计划
C. 要在企业内部打破“大锅饭”体制,贯彻责任制
D. 外贸企业要走工贸结合、以质取胜的道路
满分:4 分
5. 中国目前存在的对外贸易的性质有( )。
A.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B. 小私有经济
C. 国家资本主义
D. 资本主义性质
满分:4 分
13春《中国对外贸易》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外贸易税收是贯彻国家进出口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的重要工具,并不属于国家对进出口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经济调控手段是指国家通过调节经济变量,对宏观经济主体行为施加影响,并使之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直接调控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运用经济手段调控对外贸易,是国际贸易通行规则的要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国际贸易惯例是国家之间相互贸易交往中,当事人经常引用、用以确定当事人之间权力义务关系的规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按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中005年平均关税将降至5%左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技术在生产三要素中属于( )
A. 劳动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B. 劳动对象
C. 劳动资料
D. 生产资料
满分:4 分
2. 提高外贸宏观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是( )
A. 适应新的良性循环的制定规划
B. 安排合理的进出口商品结构
C. 确定符合国情的外贸发展模式
D. 适应新的良性循环的调控计划
满分:4 分
3. 中国第一部外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于( )正式实施。
A. 1949年10月1日
B. 1979年1月1日
C. 1985年7月1日
D. 1994年7月1日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4. 建国以来,一直是我国获取外汇资金最重要的来源是( )
A. 出口贸易
B. 进口贸易
C. 对外贸易
D. 国际贸易
满分:4 分
5.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 市场机制
B. 计划机制
C. 价格机制
D. 法律法规
满分:4 分
6. 对外贸易税收按贸易流向可分为进口税和( )。
A. 出口税
B. 出口关税
C. 出口商品税
D. 进口关税
满分:4 分
7. 我们在考察外贸经济效益时要兼顾宏观和微观,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者有矛盾时,以微观经济效益为主
B. 二者有矛盾时,以宏观经济效益为主
C. 保证微观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照顾宏观经济效益
D. 二者同等重要
满分:4 分
8. 出口退税制度是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允许采用的( )的手段。
A. 促进出口贸易
B. 促进进口贸易
C. 阻碍出口贸易
D. 阻碍进口贸易
满分:4 分
9. 进口工作的核心是( )
A. 引进技术
B. 引入资金
C. 引外商前来开发中国的市场
D. 引进资源
满分:4 分
10. 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国际市场上价值规律的客观基础是(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C. 无政府状态的市场经济
D. 商品经济
满分:4 分
11. 实现对外贸易根本任务的核心是( )。
A. 提高外贸微观经济效益
B. 提高外贸宏观经济效益
C. 提高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效益
D. 促进政治、外交的各种
满分:4 分
12. 《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的最重要的条款,而且是两国经贸关系的基石的是 ( )
A. 普遍优惠制待遇
B. 关于中国的台湾问题
C. 中美双方的反倾销问题
D. 中美双方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问题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3. 有关采用即期信用证付款的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买方有利
B. 对卖方有利
C. 售价应该高一些
D. 出口商所冒的风险比较大
满分:4 分
14. 下列不属于经济调节手段的特征的是( )。
A. 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
B. 间接性
C. 费歧视性
D. 强制性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5. 中国于( )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A. 1979年7月1日
B. 1997年1中月1日
C. 中001年1中月11日
D. 中005年1月11日
满分:4 分
13春《中国对外贸易》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技术进出口管理方面公布过的行政法规有哪些( )。
A. 《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
B. 《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实行细则》
C. 《技术出口管理暂行办法》
D. 《外贸法》
满分:4 分
2. 引起对外贸易价格变动的因素有( )
A. 商品成本
B. 供求因素
C. 政策性因素
D. 竞争性因素
满分:4 分
3. 提高外贸宏观经济效益的途径有( )。
A. 确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外贸发展模式
B. 制定适应新的良性经济循环的规划和宏观调控计划
C. 安排合理的进出口商品结构
D. 外贸企业要走工贸结合、以质取胜的道路
满分:4 分
4. 提高外贸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是( )
A. 要树立正确的经营指导思想
B. 制定适应新的良性经济循环的规划和宏观调控计划
C. 要在企业内部打破“大锅饭”体制,贯彻责任制
D. 外贸企业要走工贸结合、以质取胜的道路
满分:4 分
5. 中国目前存在的对外贸易的性质有( )。
A.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B. 小私有经济
C. 国家资本主义
D. 资本主义性质
满分:4 分
13春《中国对外贸易》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外贸易税收是贯彻国家进出口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的重要工具,并不属于国家对进出口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经济调控手段是指国家通过调节经济变量,对宏观经济主体行为施加影响,并使之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直接调控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运用经济手段调控对外贸易,是国际贸易通行规则的要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国际贸易惯例是国家之间相互贸易交往中,当事人经常引用、用以确定当事人之间权力义务关系的规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按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中005年平均关税将降至5%左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北京语言大学13春《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作业3
下一篇 : 北京语言大学13春《中国对外贸易》作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