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周立波的___________,将复杂的社会生活纳入简单的政治,表现出明显的配合农业合作化的创作意图。
A. 《山乡巨变》上卷
B. 《山乡巨变》下卷
C. 《暴风骤雨》
D. 《湘江之夜》
满分:5 分
2. 艾青1950年到1957年出版的诗集中,哪部诗集最值得重视?
A. A《芒市见闻》
B. B《赶车传》
C. C《海岬上》
D. D《青春颂》
满分:5 分
3. ____________是老舍解放后剧作艺术发挥得最为充分,又是他解放后对于自己解放前创作道路逆转得最为充分的作品。
A. 《春华秋实》
B. 《正红旗下》
C. 《茶馆》
D. 《龙须沟》
满分:5 分
4. 《登记》属于_________。
A. “问题小说”
B. 新写实小说
C. 寻根小说
D. 反思小说
满分:5 分
5. 赵树理建国后创作的总主题是_______。
A. “批判”
B. “建设”
C. “继承”
D. “歌颂”
满分:5 分
6. _______不啻对于“文革”的控诉状。作者的创作动机就是“喊出人民心声”。
A. 《将军吟》
B. 《伤痕》
C. 《我应该怎么办》
D. 《神圣的使命》
满分:5 分
7. 第一次文代会后来被当作是“当代文学”的起点,它召开于何时?
A. A1949年
B. B1950年
C. C1951年
D. D1952年
满分:5 分
8. “哀而不伤” 是中国_______特有的悲剧美学意蕴。
A. “问题小说”
B. 伤痕文学
C. 寻根小说
D. 反思文学
满分:5 分
9. _________________,以音乐为题材,堪称“伤痕文学”的美学宣言。“
A.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B. 《血色黄昏》
C. 《忏悔录》
D.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满分:5 分
10. _______创作的报告文学《在桥梁工地上》,揭示了青年工程技术干部曾刚和工人们身上饱满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与集中在桥梁队队长罗立正身上的保守主义、官僚主义的尖锐矛盾。
A. 刘宾雁
B. 王蒙
C. 从维熙
D. 秦牧
满分:5 分
11. 曹禺发表的话剧__________,主题就是反文化侵略。
A. 《北京人》
B. 《明朗的天》
C. 《原野》
D. 《北京人》
满分:5 分
12. 欧阳山在________里,塑造了“务实派”主人公赵奇的形象,对“浮夸风”和命令主义给予了尖锐的批判。
A. 《三家巷》
B. 《乡下奇人》
C. 《高干大》
D. 《战果》
满分:5 分
13. 马小辫是_______中的人物。
A. 《苍生》
B. 《西沙儿女》
C. 《艳阳天》
D. 《金光大道》
满分:5 分
14. _______是“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
A. 《伤痕》
B. 《班主任》
C. 《蹉跎岁月》
D. 《生活的路》
满分:5 分
15. _______是写“渣滓洞”、“白公馆”这一国民党军统局关押共产党员的特殊监狱的特定环境和发生在“黎明”前夕的敌我之间的殊死搏斗,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革命者大义凛然,都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
A. 《青春之歌》
B. 《红岩》
C. 《三家巷》
D. 《林海雪原》
满分:5 分
13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关于50年代诗歌的艺术取向,下列哪几项是被置于否定的方面?
A. A“现实主义”倾向
B. B “现代主义”倾向
C. C浪漫主义中的个人性情感抒写
D. D写实性
满分:5 分
2. 中国诗歌界50年代在诗歌理论和实践上,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A. A 诗的语言问题
B. B 诗的社会功能
C. C 诗的写作者的立场
D. D 诗的“本体”问题
满分:5 分
3. 五六十年代,文学界对规范的质疑和挑战主要有哪几次?
A. A 在对待“第三种人”问题上的争论
B. B 文化界开展的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
C. C胡风等人在1954年前后的活动
D. D 1956――1957年文学“百花时代”所进行的革新
满分:5 分
4. 下列哪些是50至70年代的文学批评中值得注意的成果?
A. A茅盾、魏金枝等对于短篇小说及创作的评论
B. B严家炎关于《创业史》的批判
C. C钱谷融关于创作艺术和《雷雨》人物的分析
D. D何其芳、卞之琳关于新诗问题和新诗创作的评论
满分:5 分
5. 50年代到“文革”之前,中国作家协会的作用是什么?
A. A 协调保障作家的创作活动
B. B 对作家的文学活动进行政治、艺术领导
C. C 保障作家的正当权益
D. D 协调保障作家的艺术交流
满分:5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周立波的___________,将复杂的社会生活纳入简单的政治,表现出明显的配合农业合作化的创作意图。
A. 《山乡巨变》上卷
B. 《山乡巨变》下卷
C. 《暴风骤雨》
D. 《湘江之夜》
满分:5 分
2. 艾青1950年到1957年出版的诗集中,哪部诗集最值得重视?
A. A《芒市见闻》
B. B《赶车传》
C. C《海岬上》
D. D《青春颂》
满分:5 分
3. ____________是老舍解放后剧作艺术发挥得最为充分,又是他解放后对于自己解放前创作道路逆转得最为充分的作品。
A. 《春华秋实》
B. 《正红旗下》
C. 《茶馆》
D. 《龙须沟》
满分:5 分
4. 《登记》属于_________。
A. “问题小说”
B. 新写实小说
C. 寻根小说
D. 反思小说
满分:5 分
5. 赵树理建国后创作的总主题是_______。
A. “批判”
B. “建设”
C. “继承”
D. “歌颂”
满分:5 分
6. _______不啻对于“文革”的控诉状。作者的创作动机就是“喊出人民心声”。
A. 《将军吟》
B. 《伤痕》
C. 《我应该怎么办》
D. 《神圣的使命》
满分:5 分
7. 第一次文代会后来被当作是“当代文学”的起点,它召开于何时?
A. A1949年
B. B1950年
C. C1951年
D. D1952年
满分:5 分
8. “哀而不伤” 是中国_______特有的悲剧美学意蕴。
A. “问题小说”
B. 伤痕文学
C. 寻根小说
D. 反思文学
满分:5 分
9. _________________,以音乐为题材,堪称“伤痕文学”的美学宣言。“
A.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B. 《血色黄昏》
C. 《忏悔录》
D.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满分:5 分
10. _______创作的报告文学《在桥梁工地上》,揭示了青年工程技术干部曾刚和工人们身上饱满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与集中在桥梁队队长罗立正身上的保守主义、官僚主义的尖锐矛盾。
A. 刘宾雁
B. 王蒙
C. 从维熙
D. 秦牧
满分:5 分
11. 曹禺发表的话剧__________,主题就是反文化侵略。
A. 《北京人》
B. 《明朗的天》
C. 《原野》
D. 《北京人》
满分:5 分
12. 欧阳山在________里,塑造了“务实派”主人公赵奇的形象,对“浮夸风”和命令主义给予了尖锐的批判。
A. 《三家巷》
B. 《乡下奇人》
C. 《高干大》
D. 《战果》
满分:5 分
13. 马小辫是_______中的人物。
A. 《苍生》
B. 《西沙儿女》
C. 《艳阳天》
D. 《金光大道》
满分:5 分
14. _______是“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
A. 《伤痕》
B. 《班主任》
C. 《蹉跎岁月》
D. 《生活的路》
满分:5 分
15. _______是写“渣滓洞”、“白公馆”这一国民党军统局关押共产党员的特殊监狱的特定环境和发生在“黎明”前夕的敌我之间的殊死搏斗,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革命者大义凛然,都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
A. 《青春之歌》
B. 《红岩》
C. 《三家巷》
D. 《林海雪原》
满分:5 分
13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关于50年代诗歌的艺术取向,下列哪几项是被置于否定的方面?
A. A“现实主义”倾向
B. B “现代主义”倾向
C. C浪漫主义中的个人性情感抒写
D. D写实性
满分:5 分
2. 中国诗歌界50年代在诗歌理论和实践上,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A. A 诗的语言问题
B. B 诗的社会功能
C. C 诗的写作者的立场
D. D 诗的“本体”问题
满分:5 分
3. 五六十年代,文学界对规范的质疑和挑战主要有哪几次?
A. A 在对待“第三种人”问题上的争论
B. B 文化界开展的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
C. C胡风等人在1954年前后的活动
D. D 1956――1957年文学“百花时代”所进行的革新
满分:5 分
4. 下列哪些是50至70年代的文学批评中值得注意的成果?
A. A茅盾、魏金枝等对于短篇小说及创作的评论
B. B严家炎关于《创业史》的批判
C. C钱谷融关于创作艺术和《雷雨》人物的分析
D. D何其芳、卞之琳关于新诗问题和新诗创作的评论
满分:5 分
5. 50年代到“文革”之前,中国作家协会的作用是什么?
A. A 协调保障作家的创作活动
B. B 对作家的文学活动进行政治、艺术领导
C. C 保障作家的正当权益
D. D 协调保障作家的艺术交流
满分: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北京语言大学13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业2
下一篇 : 北京语言大学13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