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对唐景教认识有误的是( )。
A. 其取名和建碑有关系
B. 唐景教碑由一个叫伊斯的人写碑文
C. 由一个叫吕秀岩的中国人刻碑
D. 叫它景教是因为它的教义实在是太美好了
满分:4 分
2. 有关唐以来四大发明向外传播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造纸术的西传是在高仙芝败于大食兵的8世纪中叶。
B. 火药的制作方法由阿拉伯商人带到国外
C. 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地中海,意大利商船率先采用
D. 雕版印刷术在8-10世纪传入伊斯兰世界的两河流域和埃及
满分:4 分
3. 对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阶段性的理解有误的是( )。
A. 汉代佛教与中国道术方士思想相结合
B.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中国玄学相结合
C. 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基本上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D. 隋唐时期中国佛教有学派而无宗派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4. 确定罗布泊是个移动性湖泊,并指出其当时准确位置的考古学家是( )。
A. 普尔热瓦尔斯基
B. 李希霍芬
C. 斯文赫定
D. 斯坦因
满分:4 分
5. 带领色列人逃出埃及的人是 ( )。
A. 雅各
B. 亚伯拉罕
C. 摩西
D. 大卫王
满分:4 分
6. 白晋在其写的帝传中,这样描写一位皇帝:“思想敏捷,明智,记忆力强,有惊人的天才,他有经得起各种事变考验的坚强意志。”这位皇帝是
A.
顺治
B.
雍正
C.
康熙
D.
乾隆
满分:4 分
7. 首次用四个字“合敬清寂”概括出茶道的精神的是( )。
A. 冈仓天心
B. 千利休
C. 荣西
D. 最澄
满分:4 分
8. 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中写到的中国被叫作“支那”,是外国人对( )的翻译。
A. 绮
B. 秦
C. 羌
D. 茶
满分:4 分
9. 鉴真在日本的贡献不包括( )。
A. 佛教方面首次建立起了严格的戒律制度,使得日本佛教走上了正轨
B. 建筑方面设计修建了唐招提寺
C. 留有《伤寒杂病论》一卷,被誉为“日本汉方医药之祖”
D. 书法方面对日本书道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满分:4 分
10. 云南普洱茶属于( )。
A. 绿茶
B. 红茶
C. 青茶
D. 黑茶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1. 写下《读景教碑书后》的中国人是( )。
A. 李之藻
B. 钱大昕
C. 张庚虞
D. 韩泰华
满分:4 分
12. 在三十六国当中最大的是 ( )。
A. 乌孙
B. 月氏
C. 于阗
D. 车师前国
满分:4 分
13. 对日文假名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片假名只取用了汉字的一部分
B. 手写草了就是平假名
C. 《源氏物语》是用日文假名写成的文学作品
D. 日语假名发明后日本文字的书写体系就不用汉字了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4. 真正以传教为目的来元朝的天主教传教士是( )。
A. 柏朗嘉宾
B. 罗伯鲁
C. 马可波罗
D. 孟高维诺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5. 以下是用万叶假名写成的是 ( )。
A. 《古事记》
B. 《日本书纪》
C. 《怀风藻》
D. 《枕草子》
满分:4 分
13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史记・外国传》中称:“天下有三众:中国人众,大秦宝众,月氏马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佛教在东汉初年已传入中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了东汉时代对西域的经营,班超派使者甘英,并出任西域都护府 ,经营西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日本正宗的茶道学习的就是宋朝的煮茶方式,这种方式在中国基本上已经消失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张庚虞对唐景教碑一番研读之后写下一篇《读景教碑书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6. 片假名只是取用了汉字的一部分,以前又叫“女手”,是女子用的、不规格的文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7. 穿井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中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8. 摩西十戒奠定了西方宗教最基本的教规,之后摩西十戒就成了犹太教最基本的教义,后来的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尊崇摩西十戒。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9. 开封犹太人称自己的宗教为“一赐乐业教”,祖先来自西域犹太王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0. 小乘佛教:保持佛教原来的教义,以正统自居,以释迦牟尼为佛主,注重佛教的仪式崇拜,以《阿含经》为主要经典。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对唐景教认识有误的是( )。
A. 其取名和建碑有关系
B. 唐景教碑由一个叫伊斯的人写碑文
C. 由一个叫吕秀岩的中国人刻碑
D. 叫它景教是因为它的教义实在是太美好了
满分:4 分
2. 有关唐以来四大发明向外传播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造纸术的西传是在高仙芝败于大食兵的8世纪中叶。
B. 火药的制作方法由阿拉伯商人带到国外
C. 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地中海,意大利商船率先采用
D. 雕版印刷术在8-10世纪传入伊斯兰世界的两河流域和埃及
满分:4 分
3. 对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阶段性的理解有误的是( )。
A. 汉代佛教与中国道术方士思想相结合
B.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中国玄学相结合
C. 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基本上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D. 隋唐时期中国佛教有学派而无宗派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4. 确定罗布泊是个移动性湖泊,并指出其当时准确位置的考古学家是( )。
A. 普尔热瓦尔斯基
B. 李希霍芬
C. 斯文赫定
D. 斯坦因
满分:4 分
5. 带领色列人逃出埃及的人是 ( )。
A. 雅各
B. 亚伯拉罕
C. 摩西
D. 大卫王
满分:4 分
6. 白晋在其写的帝传中,这样描写一位皇帝:“思想敏捷,明智,记忆力强,有惊人的天才,他有经得起各种事变考验的坚强意志。”这位皇帝是
A.
顺治
B.
雍正
C.
康熙
D.
乾隆
满分:4 分
7. 首次用四个字“合敬清寂”概括出茶道的精神的是( )。
A. 冈仓天心
B. 千利休
C. 荣西
D. 最澄
满分:4 分
8. 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中写到的中国被叫作“支那”,是外国人对( )的翻译。
A. 绮
B. 秦
C. 羌
D. 茶
满分:4 分
9. 鉴真在日本的贡献不包括( )。
A. 佛教方面首次建立起了严格的戒律制度,使得日本佛教走上了正轨
B. 建筑方面设计修建了唐招提寺
C. 留有《伤寒杂病论》一卷,被誉为“日本汉方医药之祖”
D. 书法方面对日本书道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满分:4 分
10. 云南普洱茶属于( )。
A. 绿茶
B. 红茶
C. 青茶
D. 黑茶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1. 写下《读景教碑书后》的中国人是( )。
A. 李之藻
B. 钱大昕
C. 张庚虞
D. 韩泰华
满分:4 分
12. 在三十六国当中最大的是 ( )。
A. 乌孙
B. 月氏
C. 于阗
D. 车师前国
满分:4 分
13. 对日文假名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片假名只取用了汉字的一部分
B. 手写草了就是平假名
C. 《源氏物语》是用日文假名写成的文学作品
D. 日语假名发明后日本文字的书写体系就不用汉字了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4. 真正以传教为目的来元朝的天主教传教士是( )。
A. 柏朗嘉宾
B. 罗伯鲁
C. 马可波罗
D. 孟高维诺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5. 以下是用万叶假名写成的是 ( )。
A. 《古事记》
B. 《日本书纪》
C. 《怀风藻》
D. 《枕草子》
满分:4 分
13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史记・外国传》中称:“天下有三众:中国人众,大秦宝众,月氏马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佛教在东汉初年已传入中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了东汉时代对西域的经营,班超派使者甘英,并出任西域都护府 ,经营西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日本正宗的茶道学习的就是宋朝的煮茶方式,这种方式在中国基本上已经消失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张庚虞对唐景教碑一番研读之后写下一篇《读景教碑书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6. 片假名只是取用了汉字的一部分,以前又叫“女手”,是女子用的、不规格的文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7. 穿井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中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8. 摩西十戒奠定了西方宗教最基本的教规,之后摩西十戒就成了犹太教最基本的教义,后来的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尊崇摩西十戒。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9. 开封犹太人称自己的宗教为“一赐乐业教”,祖先来自西域犹太王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0. 小乘佛教:保持佛教原来的教义,以正统自居,以释迦牟尼为佛主,注重佛教的仪式崇拜,以《阿含经》为主要经典。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北京语言大学13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4
下一篇 : 北京语言大学13春《中小企业管理》作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