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中国地质大学《编译原理与技术》在线作业一

所属学校:中国地质大学 科目:编译原理与技术 2015-03-17 14:50:14

地大《编译原理与技术》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1.程序结构的描述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用所谓的巴克斯范式(BNF);一是用所谓的()。
A. 词法图
B. 文法图
C. 语法图
D. 自动机

2.程序主要由声明和语句两部分组成,而语义分析的工作主要是在()部分的处理。
A. 声明
B. 语句

3.动作符可出现于产生式()的任何地方,其主要作用是用来指明某种语义动作。
A. 左部
B. 右部
C. 上部
D. 下部

4.()以文本文件方式存在,即以字符串形式存在。
A. 源程序
B. 目标代码
C. 中间代码
D. 目标程序

5.基本块是这样一个程序段,即它有()入口和()出口。
A. 一个;一个
B. 一个;N个
C. N个;一个
D. N个;N个

6.()的主要思想是:首先对于每个语法符号引进相关的属性符号;其次对于每个产生式写出计算属性值的属性规则。
A. 动作文法
B. 属性文法

7.目标代码生成阶段最难处理和开销最大的问题是()的分配问题。
A. 存储器
B. 寄存器
C. 处理器
D. 外部设备

8.常量表达式是指取固定值的表达式,而其优化的意思是,把表达式的值由编译器()地计算出来并以此替换表达式。
A. 静态
B. 动态

9.代码生成部分主要与目标机有关,因此称之为编译器的()。
A. 前端
B. 后端

10.Lex是由贝尔实验室M.E Lesk和E. Schmidt开发的()。
A. 词法分析器生成器
B. 语法分析器生成器
C. 语义分析器生成器
D. 中间代码生成器

11.在声明中,()部分不产生目标代码,因此不需要产生中间代码。
A. 标号声明
B. 常量声明
C. 类型声明
D. 以上全对
此题选: D
12.优化的主要对象是()。
A. 深层循环
B. 下标变量的地址计算
C. A和B

13.在优化中,如果信息是从整个程序求得的,则称之为()方法。
A. 局部优化
B. 全局优化

14.使用中间代码的主要好处是:便于移植,以及()。
A. 便于修改
B. 便于优化
C. 便于掌握
D. 以上全对
此题选: D
15.如果在推导时选择的是句型中的最左非终极符,则称这中推导为最()推导。
A. 左
B. 右

16.主要的优化包括常量表达式优化(合并常数),(),除此之外还有消除无用代码、复写传播、数学变换、窥孔优化等。
A. 公共表达式优化(消除重复操作)
B. 不变表达式的循环外提
C. 削减运算强度
D. 以上全对
此题选: D
17.寄存器的使用要遵循一定准则,正确的使用准则是()。
A. 寄存器先行准则
B. 寄存器活跃准则
C. 寄存器多载准则
D. 以上全对
此题选: D
18.程序设计语言的描述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是()描述部分,其二是语义描述部分。
A. 词法
B. 文法

19.自底向上分析的动作共有四种:移入、归约、成功、报错。其中最主要的动作是()动作。
A. 移入、归约
B. 移入、成功
C. 移入、报错
D. 成功、报错

20.()的优点是可避免重复性工作,因此编译速度快。
A. 一遍扫描法
B. 多遍扫描法

21.LR分析方法属于()分析方法。
A. 自顶向下
B. 自底向上

22.LL(k)分析方法属于()分析方法。
A. 自顶向下
B. 自底向上

23.多元式中间代码的计算顺序通常是,先()后()。
A. 左分量;右分量
B. 右分量;左分量

24.DAG是可有多个父节点的特殊的树,表示()。
A. 有环有向图
B. 无环有向图
C. 有环无向图
D. 无环无向图

25.通常见到的中间代码是()。
A. 后缀式中间代码
B. 三地址中间代码
C. 图结构中间代码
D. 以上全对
此题选: D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