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春《古代汉语(专)》作业_2
1.[单选题]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出自( )。
A.学而
B.为政
C.里仁
D.公治长
答:——B——
2.[单选题]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选自( )。
A.《离骚》
B.《卜居》
C.《山鬼》
D.《诗经》
答:——C——
3.[单选题] “以亏人自利也”,当“以”的意思是( )。
A.所以
B.因为
C.以为
D.以后
答:——B——
4.[单选题] “六书”中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指的是下面那种构字方法( )。
A.象形
B.指事
C.转注
D.假借
答:————
5.[单选题] 下列用“而”作连词的句子,“而”在句中属于顺接的是( )。
A.美而艳
B.目不能两视而明
C.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D.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答:————
6.[单选题] 《荀子?天论》“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中“是”在句中是( )。
A.副词
B.指示代词
C.判断词
D.兼词
答:————
7.[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走”,当“逃跑”讲的是( )。
A.双兔傍地走
B.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
C.扁鹊望 桓侯而还走
D.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答:————
8.[单选题] “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后一句是( )。
A.道是无情还有情
B.只是当时已惘然
C.淡妆浓抹总相宜
D.青鸟殷勤为探看
答:————
9.[单选题] “共其乏困”中“共”的今字是( )。
A.供
B.珙
C.恭
D.栱
答:————
10.[单选题]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联中出句拗和救的字分别是( )。
A.在 歧
B.歧 在
C.为 在
D.在 为
答:————
11.[单选题] “偭规矩而改错”中“规矩”的意思是( )。
A.标准
B.规矩
C.茂盛
D.茂密
答:————
1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烈”,表示“火势猛”的是( )。
A.一之曰觱发,二之曰栗烈
B.成王不能共事天地,修文、 武之烈
C.益烈山泽而焚之
D.夫火烈,民望而畏之
答:————
13.[单选题] 在古代汉语里,下面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丈夫:男子
B.影响:对人或物起某种作用
C.高兴:愉快
D.颜色:色彩
答:————
14.[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古字的是( )。
A.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B.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C.女罪之不恤,而又何请焉
D.亡不越境,反不讨,非子而难
答:————
15.[单选题] 近体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的地方是( )。
A.第三句句尾
B.第二句句尾
C.第五句句尾
D.第一句句尾
答:————
16.[多选题]指出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是。
A.志——誌
B.遁——遯
C.煙——烟
D.敛——殓
答:————
17.[多选题]下列术语用于声训的是( )。
A.读曰
B.读为
C.之言
D.之为言
答:————
18.[多选题]下列各句,有名词用如意动的是( )。
A.阳虎走而之赵,赵简主迎而相之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D.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
答:————
19.[多选题]下列句子中的“焉”字,用来指代人物的是( )。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非曰能之,愿学焉
C.见贤思齐焉
D.晋国,天下莫强焉
答:————
20.[多选题]下列句子中的“逸”,当“逃跑”讲的是
A.取之以逸逃于褒
B.无教逸欲有邦
C.见一赤兔,每搏辄逸
D.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答:————
21.[判断题] 秦汉以前,判断句一般不用“是”。
A.对
B.错
答:————
22.[判断题] “解”是会意字。
A.对
B.错
答:————
23.[判断题]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此句中的“已”是“停止”的意思。
A.对
B.错
答:————
24.[判断题] 北曲共有六宫十一调,它们大致是十七种不同的调式。
A.对
B.错
答:————
25.[判断题] 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句中的”之“的作用是取消“北方畏昭奚恤”的独立性。
A.对
B.错
答:————
1.[单选题]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出自( )。
A.学而
B.为政
C.里仁
D.公治长
答:——B——
2.[单选题]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选自( )。
A.《离骚》
B.《卜居》
C.《山鬼》
D.《诗经》
答:——C——
3.[单选题] “以亏人自利也”,当“以”的意思是( )。
A.所以
B.因为
C.以为
D.以后
答:——B——
4.[单选题] “六书”中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指的是下面那种构字方法( )。
A.象形
B.指事
C.转注
D.假借
答:————
5.[单选题] 下列用“而”作连词的句子,“而”在句中属于顺接的是( )。
A.美而艳
B.目不能两视而明
C.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D.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答:————
6.[单选题] 《荀子?天论》“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中“是”在句中是( )。
A.副词
B.指示代词
C.判断词
D.兼词
答:————
7.[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走”,当“逃跑”讲的是( )。
A.双兔傍地走
B.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
C.扁鹊望 桓侯而还走
D.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答:————
8.[单选题] “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后一句是( )。
A.道是无情还有情
B.只是当时已惘然
C.淡妆浓抹总相宜
D.青鸟殷勤为探看
答:————
9.[单选题] “共其乏困”中“共”的今字是( )。
A.供
B.珙
C.恭
D.栱
答:————
10.[单选题]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联中出句拗和救的字分别是( )。
A.在 歧
B.歧 在
C.为 在
D.在 为
答:————
11.[单选题] “偭规矩而改错”中“规矩”的意思是( )。
A.标准
B.规矩
C.茂盛
D.茂密
答:————
1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烈”,表示“火势猛”的是( )。
A.一之曰觱发,二之曰栗烈
B.成王不能共事天地,修文、 武之烈
C.益烈山泽而焚之
D.夫火烈,民望而畏之
答:————
13.[单选题] 在古代汉语里,下面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丈夫:男子
B.影响:对人或物起某种作用
C.高兴:愉快
D.颜色:色彩
答:————
14.[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古字的是( )。
A.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B.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C.女罪之不恤,而又何请焉
D.亡不越境,反不讨,非子而难
答:————
15.[单选题] 近体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的地方是( )。
A.第三句句尾
B.第二句句尾
C.第五句句尾
D.第一句句尾
答:————
16.[多选题]指出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是。
A.志——誌
B.遁——遯
C.煙——烟
D.敛——殓
答:————
17.[多选题]下列术语用于声训的是( )。
A.读曰
B.读为
C.之言
D.之为言
答:————
18.[多选题]下列各句,有名词用如意动的是( )。
A.阳虎走而之赵,赵简主迎而相之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D.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
答:————
19.[多选题]下列句子中的“焉”字,用来指代人物的是( )。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非曰能之,愿学焉
C.见贤思齐焉
D.晋国,天下莫强焉
答:————
20.[多选题]下列句子中的“逸”,当“逃跑”讲的是
A.取之以逸逃于褒
B.无教逸欲有邦
C.见一赤兔,每搏辄逸
D.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答:————
21.[判断题] 秦汉以前,判断句一般不用“是”。
A.对
B.错
答:————
22.[判断题] “解”是会意字。
A.对
B.错
答:————
23.[判断题]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此句中的“已”是“停止”的意思。
A.对
B.错
答:————
24.[判断题] 北曲共有六宫十一调,它们大致是十七种不同的调式。
A.对
B.错
答:————
25.[判断题] 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句中的”之“的作用是取消“北方畏昭奚恤”的独立性。
A.对
B.错
答:————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