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二
地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当代国际垄断的主要形式是
A. 跨国公司
B. 国际垄断同盟
C. 国际卡特尔
D. 国际托拉斯
满分:4 分
2. 假定某资本家有3万元资本,对这3万元资本应做下列哪些安排,才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A. 3万元全部以货币资本形式存在
B. 3万元全部以生产资本形式存在
C. 3万元全部以商品资本形式存在
D. 按一定比例使其同时并存于三种职能形式上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3.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
A. 国营企业
B. 公私合营企业
C. 国家垄断调节
D. 私人垄断资本
满分:4 分
4.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在于,资本积聚会使 ( )
A. 社会资本总额增长
B. 个别资本规模扩大
C. 剩余价值总量增长
D.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满分:4 分
5. 可变资本的实物存在形式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劳动力
D. 劳动产品
满分:4 分
6.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 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B. 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使用价值
C.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
D.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有价值
满分:4 分
7. 皮鞋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后,每双皮鞋的价值量()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有时增加有时减少
满分:4 分
8.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
A. 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B. 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C. 全部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D. 生产劳动中转移的旧价值
满分:4 分
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A. 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 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
C. 垄断组织加强的结果
D.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0. 资本主义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劳动新创造的价值,从价值形式上分为( )
A.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B.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C. 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D.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满分:4 分
11. 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是
A. 支票
B. 期票
C. 汇票
D. 银行券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2.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的关系是()
A. 并存性决定继起性
B. 继起性决定并存性
C. 继起性是并存性的基础
D. 互为前提,互为条件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3. 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 产品分配关系
C. 产品交换和消费关系
D.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满分:4 分
14. 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 )
A. 依据是它们参与价值创造的程度
B. 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C. 范围是参与全部价值的分配
D. 作用是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满分:4 分
15.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 价值转移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满分:4 分
地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了棉花是作为固定资本。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劳动生产出来的,后者是天然具有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主要有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等构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叫做资本积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6. 我国实施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7. 从整个社会来讲,在不延长工作日且实际工资还有所提高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仍会提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8.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9.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剩余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0.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当代国际垄断的主要形式是
A. 跨国公司
B. 国际垄断同盟
C. 国际卡特尔
D. 国际托拉斯
满分:4 分
2. 假定某资本家有3万元资本,对这3万元资本应做下列哪些安排,才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A. 3万元全部以货币资本形式存在
B. 3万元全部以生产资本形式存在
C. 3万元全部以商品资本形式存在
D. 按一定比例使其同时并存于三种职能形式上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3.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
A. 国营企业
B. 公私合营企业
C. 国家垄断调节
D. 私人垄断资本
满分:4 分
4.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在于,资本积聚会使 ( )
A. 社会资本总额增长
B. 个别资本规模扩大
C. 剩余价值总量增长
D.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满分:4 分
5. 可变资本的实物存在形式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劳动力
D. 劳动产品
满分:4 分
6.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 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B. 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使用价值
C.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
D.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有价值
满分:4 分
7. 皮鞋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后,每双皮鞋的价值量()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有时增加有时减少
满分:4 分
8.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
A. 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B. 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C. 全部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D. 生产劳动中转移的旧价值
满分:4 分
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A. 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 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
C. 垄断组织加强的结果
D.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0. 资本主义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劳动新创造的价值,从价值形式上分为( )
A.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B.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C. 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D.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满分:4 分
11. 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是
A. 支票
B. 期票
C. 汇票
D. 银行券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2.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的关系是()
A. 并存性决定继起性
B. 继起性决定并存性
C. 继起性是并存性的基础
D. 互为前提,互为条件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3. 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 产品分配关系
C. 产品交换和消费关系
D.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满分:4 分
14. 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 )
A. 依据是它们参与价值创造的程度
B. 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C. 范围是参与全部价值的分配
D. 作用是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满分:4 分
15.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 价值转移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满分:4 分
地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了棉花是作为固定资本。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劳动生产出来的,后者是天然具有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主要有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等构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叫做资本积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6. 我国实施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7. 从整个社会来讲,在不延长工作日且实际工资还有所提高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仍会提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8.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9.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剩余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0.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3春中国地质大学《毛泽东思想概论》在线作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