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学期《法学概论》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甲误以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死亡的结果。甲的认识错误属于( )
A. 法律的认识错误
B. 对象的认识错误
C. 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
D. 行为差误
满分:5 分
2. 甲持刀闯入乙家,威逼乙在2日内把3万元钱送到甲家,否则将乙全家杀死。甲的行为属于( )
A. 抢劫罪既遂
B. 抢劫罪未遂
C. 敲诈勒索罪既遂
D. 敲诈勒索罪未遂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3.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
A. 胎儿形成
B. 出生
C. 年满10周岁
D. 年满18周岁
满分:5 分
4. 甲在他人室内正在盗窃,忽然听到房门“咣”的一声,甲随即跳窗逃走。原来门的声音是风吹的。甲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中止
B. 犯罪未遂
C. 犯罪预备
D. 非罪行为
满分:5 分
5. 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
A. 已满10周岁不满14周岁
B.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D. 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满分:5 分
6. 甲梦到乙追杀自己,醒后便认定乙欲杀自己,就从家中拿一把菜刀直奔乙家,将乙砍伤。甲的行为属于( )
A. 正当防卫
B. 防卫过当
C. 事前防卫
D. 假想防卫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7. 下列何种犯罪属于特殊主体犯罪( )
A. 抢夺罪
B. 招摇撞骗罪
C. 贪污罪
D. 行贿罪
满分:5 分
8. 正当防卫维护的利益不包括( )
A. 国家利益
B. 集体利益
C. 本人或他人的合法利益
D. 非法利益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9. 根据危害结果与危害行为的联系形式的不同,可将危害结果分为( )
A. 属于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和不属于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
B. 物质性危害结果和非物质性危害结果
C. 严重危害结果和非严重危害结果
D. 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危害结果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0. 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乙惊醒后大声喝问,甲发现乙是男人,慌忙逃跑被抓获。甲的行为( )
A. 属于强奸预备
B. 属于强奸未遂
C. 属于强奸中止
D. 不构成强奸罪
满分:5 分
11. 甲抢劫一妇女钱包。抢劫到手后,突然发现被害人是自己的邻居,遂将钱包送还被害人,声称是开玩笑。甲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既遂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预备
满分:5 分
12. 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
A. 惩罚犯罪
B. 消灭犯罪
C. 预防犯罪
D. 平息民愤
满分:5 分
13. 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的刑种是( )
A. 剥夺政治权利
B. 管制
C. 拘役
D. 有期徒刑
满分:5 分
14. 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 )
A. 人
B. 法人
C. 人格
D. 精神财富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5. 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因为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被称为( )
A. 法律义务
B. 法律后果
C. 法律责任
D. 法律事件
满分:5 分
16. 构成法律部门的最基本细胞是( )
A. 法律制度
B. 法律体系
C. 规范性法律文件
D. 法律规范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7. 名称权是( )
A. 公民享有的人格权
B. 自然人享有的身份权
C. 法人享有的人格权
D. 自然人和法人都享有的身份权
满分:5 分
18. 累犯从重、自首从宽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刑相适应原则
C.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D. 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满分:5 分
19. 下列债的担保方式中属于人的担保的是( )
A. 抵押
B. 保证
C. 定金
D. 留置
满分:5 分
20. 甲为了杀乙,连续两天跟踪乙,了解乙上下班的时间和经过路线。甲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未遂
B.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C. 犯罪预备
D. 只是犯意表示
满分:5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甲误以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死亡的结果。甲的认识错误属于( )
A. 法律的认识错误
B. 对象的认识错误
C. 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
D. 行为差误
满分:5 分
2. 甲持刀闯入乙家,威逼乙在2日内把3万元钱送到甲家,否则将乙全家杀死。甲的行为属于( )
A. 抢劫罪既遂
B. 抢劫罪未遂
C. 敲诈勒索罪既遂
D. 敲诈勒索罪未遂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3.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
A. 胎儿形成
B. 出生
C. 年满10周岁
D. 年满18周岁
满分:5 分
4. 甲在他人室内正在盗窃,忽然听到房门“咣”的一声,甲随即跳窗逃走。原来门的声音是风吹的。甲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中止
B. 犯罪未遂
C. 犯罪预备
D. 非罪行为
满分:5 分
5. 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
A. 已满10周岁不满14周岁
B.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D. 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满分:5 分
6. 甲梦到乙追杀自己,醒后便认定乙欲杀自己,就从家中拿一把菜刀直奔乙家,将乙砍伤。甲的行为属于( )
A. 正当防卫
B. 防卫过当
C. 事前防卫
D. 假想防卫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7. 下列何种犯罪属于特殊主体犯罪( )
A. 抢夺罪
B. 招摇撞骗罪
C. 贪污罪
D. 行贿罪
满分:5 分
8. 正当防卫维护的利益不包括( )
A. 国家利益
B. 集体利益
C. 本人或他人的合法利益
D. 非法利益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9. 根据危害结果与危害行为的联系形式的不同,可将危害结果分为( )
A. 属于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和不属于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
B. 物质性危害结果和非物质性危害结果
C. 严重危害结果和非严重危害结果
D. 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危害结果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0. 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乙惊醒后大声喝问,甲发现乙是男人,慌忙逃跑被抓获。甲的行为( )
A. 属于强奸预备
B. 属于强奸未遂
C. 属于强奸中止
D. 不构成强奸罪
满分:5 分
11. 甲抢劫一妇女钱包。抢劫到手后,突然发现被害人是自己的邻居,遂将钱包送还被害人,声称是开玩笑。甲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既遂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预备
满分:5 分
12. 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
A. 惩罚犯罪
B. 消灭犯罪
C. 预防犯罪
D. 平息民愤
满分:5 分
13. 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的刑种是( )
A. 剥夺政治权利
B. 管制
C. 拘役
D. 有期徒刑
满分:5 分
14. 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 )
A. 人
B. 法人
C. 人格
D. 精神财富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5. 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因为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被称为( )
A. 法律义务
B. 法律后果
C. 法律责任
D. 法律事件
满分:5 分
16. 构成法律部门的最基本细胞是( )
A. 法律制度
B. 法律体系
C. 规范性法律文件
D. 法律规范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17. 名称权是( )
A. 公民享有的人格权
B. 自然人享有的身份权
C. 法人享有的人格权
D. 自然人和法人都享有的身份权
满分:5 分
18. 累犯从重、自首从宽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刑相适应原则
C.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D. 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满分:5 分
19. 下列债的担保方式中属于人的担保的是( )
A. 抵押
B. 保证
C. 定金
D. 留置
满分:5 分
20. 甲为了杀乙,连续两天跟踪乙,了解乙上下班的时间和经过路线。甲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未遂
B.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C. 犯罪预备
D. 只是犯意表示
满分: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东大12秋学期《防火防爆》在线作业1
下一篇 : 东大12秋学期《高等数学(一)》在线作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