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13春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

所属学校:东北大学 科目:公共政策分析 2015-03-17 16:06:45
13春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在现在立法机关的决策实践中,提出政策议案的主要主体是( )。
A. 政府
B. 司法机关
C. 政党
D. 利益集体
满分:4 分
2. 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是被宣传了一通,而未被转化为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属于公共政策失真表现中的( )。
A. 政策表面化
B. 政策替换
C. 政策缺损
D. 政策扩大化
满分:4 分
3. “摸着石头过河”体现了( )的观点。
A. 理性模型
B. 渐进模型
C. 精英模型
D. 小组意识模型
满分:4 分
4. 当政策涉及相关群体的利益时,受益人是特定的群体,即该项公共政策只向一个或数个受益群体提供利益,而该利益的获得并不使其他特定群体损益。这类公共政策属于( )。
A. 分配性的政策
B. 调节性的政策
C. 自我调节性的政策
D. 再分配性的政策
满分:4 分
5. 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采取渐进方式对现有政策加以补充、修正,这是( )。
A. 政策均衡
B. 政策终结
C. 政策持续
D. 政策调整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6. 决策权与决策事务均集中于上级政策机关,下级机关只能依上级机关的指令行事的决策体制是( )。
A. 首长制
B. 合议制
C. 集权制
D. 分权制
满分:4 分
7. 政策宣传在公共政策学概念体系中属于( )
A. 核心概念
B. 次级概念
C. 主要概念
D. 边际概念
满分:4 分
8. 价值分析的核心内容是(   )
A. 过程分析
B. 组织分析
C. 功能分析
D. 理性分析
满分:4 分
9. 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是( )。
A. 公共政策制定
B. 公共政策执行
C. 公共政策评估
D. 公共政策分析
满分:4 分
10. 系统议程又被称为(   )
A. 政府议程
B. 行政议程
C. 正式议程
D. 公众议程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3春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公共政策的终结对象有( )。
A. 未实施的政策
B. 功能的终结
C. 组织的终结
D. 公共政策自身的终结
满分:4 分
2. 史密斯过程模型认为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要素有( )。
A. 目标群体
B. 理想化的政策
C. 环境因素
D. 执行机构
满分:4 分
3. 必要的公共政策资源包括( )。
A. 财力资源
B. 人力资源
C. 权威资源
D. 信息资源
满分:4 分
4. 公共政策实施准备包括( )。
A. 思想准备
B. 物质准备
C. 计划准备
D. 组织准备
满分:4 分
5. 在进行政治可行性分析时,必须考虑的约束有( )。
A. 来自在受政策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中分配利益和成本时所必须考虑的约束
B. 来自于可利用的政治资源的约束
C. 来自时间的约束
D. 来自政治过程中的体制或制度对政策制定者的选择自由所强加的约束
满分:4 分
6. 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从其形式特征看,由( )等构成。
A. 党的政策
B. 人大立法
C. 企业决策
D. 行政决策
满分:4 分
7. 公共政策问题的边界分析法所包括的具体方法有(  )
A. 类比分析法
B. 饱和抽样法
C. 边界估计法
D. 类别分析法
满分:4 分
8. 公共政策的终结对象有( )。
A. 未实施的政策
B. 功能的终结
C. 组织的终结
D. 公共政策自身的终结
满分:4 分
9. 与其他学科比较起来,公共政策学具有( )等特征。
A. 政治敏感性
B. 科学性
C. 知识的多学科性与跨学科性
D. 艺术性
满分:4 分
10. 衡量一项公共政策的成本―收益,可从( )等角度分析。
A. 个人
B. 政府
C. 社会
D. 以上角度都不是
满分:4 分
13春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公共政策评估不涉及投入公共政策的间接成本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成本―效能分析是要估计公共政策的收益(包括具体收益与象征性收益)和公共政策执行所花费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之间的状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政策执行实施准备中的计划准备包括防范措施准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层级分析法是一种用来明确一个问题情境的原因的技术,其中,可行原因是那些可由政策制定者操控的原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在政策损耗失效阶段,失效率反映政策老化的程度,此时要抓住机会,做好政策创新,必须及时制定出新政策,取代已经老化的政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