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华东)《油气田地下地质学》2012年秋学期在线作

所属学校:石油大学(华东) 科目: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2015-03-17 16:41:13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201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 道试题,共 5 分。)
V
1.
题目和答案如下图所示:

A.
B.
C.
D.
满分:5 分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201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连续生储盖组合是指生油层和储集层在时间上连续沉积,两者直接接触,下列( )均属于连续生储盖组合。
A. 不整合型
B. 断层型
C. 指状交叉式
D. 上覆式
满分:5 分
2. 从圈闭的成因、圈闭形态及遮挡条件等因素考虑,下列( )均属于构造油气藏。
A. 背斜油气藏
B. 岩性油气藏
C. 裂缝性油气藏
D. 生物礁油气藏
满分:5 分
3. 在油气藏形成的过程中,影响圈闭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 )。
A. 圈闭形成时间与油气运移时间的关系
B. 圈闭保存条件
C. 圈闭所在位置与油源区的关系
D. 生油层的厚度
满分:5 分
4. 进行沉积微相分析时,以岩心相分析为基础,还可以利用( )进行整个研究区块的微相分析。
A. 测井曲线形态
B. 地层倾角测井资料
C. 气测资料
D. 压力资料
满分:5 分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201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储层的非均质性是绝对的,而均质性是相对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2. 常规的油气田勘探程序分区域勘探、圈闭预探和评价勘探三大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3. 一个构造的起伏高度就是它的闭合高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4. 通常,生油层中生成的油气,通过油气运移后,才能聚集成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5. 按槽台说的盆地分类,松辽盆地属于地台内部坳陷型含油气盆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6. 影响储层特征的地质因素较多,可归纳为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构造作用等三方面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7. 砂层组A的渗透率变异系数Kv=0.8,砂层组B的渗透率变异系数Kv=0.3。那么,砂层组B相对砂层组A均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8. 陆相断陷沉积盆地中,沉积方式是决定碎屑岩储层层内非均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9. 形成断层圈闭的基本条件是断层应具有封闭作用,且该断层必须位于储集层的上倾方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0. 由于沉积条件不同,如水流的强度和方向、沉积区的古地形、古水深、距离物源区的远近、碎屑物质的供应等,造成了储层的岩性、物性和内部结构、层理构造在纵向上和横各上都有程度不同的差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1. 同一条断层,在不同的地质历史时期,在深部和浅部,可能起着封闭油气或破坏油气聚集的两种相反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2. 岩样的排驱压力越大,其最大孔喉半径越大;反之,岩样的排驱压力越小,其最大孔喉半径越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3. 地层中流体异常高压超过岩石强度时,产生的微裂缝,能为油气初次运移提供通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4. 受构造因素控制的统一产油面积上的所有油气藏的总和称为油气聚集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5. 层内最大渗透率与最小渗透率的比值称为渗透率级差,该值越大,反映渗透率的非均质性越弱。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201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 道试题,共 5 分。)
V
1.
题目和答案如下图所示:

A.
B.
C.
D.
满分:5 分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201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连续生储盖组合是指生油层和储集层在时间上连续沉积,两者直接接触,下列( )均属于连续生储盖组合。
A. 不整合型
B. 断层型
C. 指状交叉式
D. 上覆式
满分:5 分
2. 从圈闭的成因、圈闭形态及遮挡条件等因素考虑,下列( )均属于构造油气藏。
A. 背斜油气藏
B. 岩性油气藏
C. 裂缝性油气藏
D. 生物礁油气藏
满分:5 分
3. 在油气藏形成的过程中,影响圈闭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 )。
A. 圈闭形成时间与油气运移时间的关系
B. 圈闭保存条件
C. 圈闭所在位置与油源区的关系
D. 生油层的厚度
满分:5 分
4. 进行沉积微相分析时,以岩心相分析为基础,还可以利用( )进行整个研究区块的微相分析。
A. 测井曲线形态
B. 地层倾角测井资料
C. 气测资料
D. 压力资料
满分:5 分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201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储层的非均质性是绝对的,而均质性是相对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2. 常规的油气田勘探程序分区域勘探、圈闭预探和评价勘探三大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3. 一个构造的起伏高度就是它的闭合高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4. 通常,生油层中生成的油气,通过油气运移后,才能聚集成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5. 按槽台说的盆地分类,松辽盆地属于地台内部坳陷型含油气盆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6. 影响储层特征的地质因素较多,可归纳为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构造作用等三方面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7. 砂层组A的渗透率变异系数Kv=0.8,砂层组B的渗透率变异系数Kv=0.3。那么,砂层组B相对砂层组A均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8. 陆相断陷沉积盆地中,沉积方式是决定碎屑岩储层层内非均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9. 形成断层圈闭的基本条件是断层应具有封闭作用,且该断层必须位于储集层的上倾方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0. 由于沉积条件不同,如水流的强度和方向、沉积区的古地形、古水深、距离物源区的远近、碎屑物质的供应等,造成了储层的岩性、物性和内部结构、层理构造在纵向上和横各上都有程度不同的差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1. 同一条断层,在不同的地质历史时期,在深部和浅部,可能起着封闭油气或破坏油气聚集的两种相反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2. 岩样的排驱压力越大,其最大孔喉半径越大;反之,岩样的排驱压力越小,其最大孔喉半径越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3. 地层中流体异常高压超过岩石强度时,产生的微裂缝,能为油气初次运移提供通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4. 受构造因素控制的统一产油面积上的所有油气藏的总和称为油气聚集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5. 层内最大渗透率与最小渗透率的比值称为渗透率级差,该值越大,反映渗透率的非均质性越弱。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