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福建师范大学《乡镇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在线作业
福师《乡镇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8 道试题,共 56 分。)
V
1. 农业政策实施的方法一般包括:行政方法,经济方法,( ),思想教育方法。
A. 科技方法
B. 法律方法
C. 管理方法
D. 责任方法
满分:2 分
2. ( )是通过质量力的作用达到除尘目的的除尘装置。
A. 机械式除尘
B. 过滤式除尘
C. 湿式除尘
D. 静电除尘
满分:2 分
3. ()主要是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治理效果进行监测。
A. 农业生态监测
B. 农业经营
C. 农业承包
D. 农业耕种
满分:2 分
4. ()集中了占大气总质量75%的空气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气,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
A. 对流层
B. 臭氧层
C. 大气层
D. 外层空间
满分:2 分
5. ( )的主要危害是其急性中毒作用。急性中毒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出现诸如共济失调、震颤、思睡、神经错乱、抑郁、记忆力减退和语言失常等症状。
A. 有机磷农药
B. 有机汞农药
C. 多氯联苯
D. 有机氯农药
满分:2 分
6. 自然保护区分区不包括()。
A. 核心区
B. 缓冲区
C. 外围区
D. 实验区
满分:2 分
7. 生活垃圾填埋场距离人畜最近距离()
A. 500米
B. 200米
C. 100米
D. 1000米
满分:2 分
8. 《农业法》规定:“在农村以( )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振兴农村经济”。
A. 私营
B. 个体
C. 国有
D. 社会主义公有制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危废垃圾场主要潜在污染对象是()。
A. 地下水
B. 地上建筑物
C. 人们的身心健康
D. 环境卫生
满分:2 分
10. ( )是将有机化合物在缺氧的条件下利用热能使化合物的化学键断裂,由大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转化成小分子量的燃料气、液状物(油、油脂等)及焦炭等。
A. 电解
B. 热解
C. 加热
D. 分解
满分:2 分
11. 根据种子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农民个人自繁、自用的常规种子有剩余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能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
B. 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但必须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
C. 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但必须经专家鉴定
D. 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不需要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农业法规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农业生产经营的( )的总称。
A. 农业行政法规
B. 法律文件
C. 规范性法律文件
D. 法律条文
满分:2 分
13. 生态系统从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通过绿色植物吸收,进入生态系统,被其他生物重复利用,最后,再归还于环境中,此为( ),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A. 生态循环
B. 食物链循环
C. 物质循环
D. 能量循环
满分:2 分
14. 耗竭性资源可以分为()。
A. 恒定性资源与亚恒定性资源
B. 可更新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
C. 有限资源与无限资源
D. 可重复利用资源与不可重复利用资源
满分:2 分
15. 对破坏耕地的行为作出处罚的单位是( )。
A. 乡镇人民政府
B. 村民委员会
C. 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口
D. .县级以上农业管理部门
满分:2 分
16. 酸雨包括所有pH值低于( )的雨、雾、雪、露、霜等降水形式。
A. 8
B. 7.9
C. 5.6
D. 6.5
满分:2 分
17. ( )浓度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A. 碳氢化合物
B. 氟化物
C. 氢氧化钠
D. 硫化物
满分:2 分
18. 退耕还林的基本原则是()。
A. 统筹规划
B. 突出重点
C. 生态优先
D. 因地制宜
满分:2 分
19. ( )是指将固体废弃物通过工程处理,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环境的目的。
A. 无害化
B. 减量化
C. 资源化
D. 生态化
满分:2 分
20. ( )是大气的最下层。它的厚度为8至17km,随着纬度和季节而变化。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热成层
满分:2 分
21. 政策一般由三大要素组成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即政策背景,( ),政策手段。
A. 政策方向
B. 政策目标
C. 政策任务
D. 政策功能
满分:2 分
22. 根据《渔业法》,我国渔业生产的方针政策以什么为主()。
A. 捕捞
B. 养殖
C. 加工
D. 季节捕捞
满分:2 分
23. ( )是水质的物理指标。
A. 嗅和味
B. 生化需氧量(BOD)
C. 有机物
D. 植物营养物质
满分:2 分
24. 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主要用于()。
A. 矿产资源保护
B. 矿产资源利用
C. 矿产资源勘察
D. 矿产资源开采
满分:2 分
25. ( )是土地资源中最宝贵的部分。
A. 耕地
B. 园地
C. 林地
D. 草地
满分:2 分
26. ( )主要靠大气供应氧气,在塘底进行厌气分解,污染物仅在表层进行好气性分解。
A. 厌气氧化塘
B. 好气氧化塘
C. 通气氧化塘
D. 兼性氧化塘
满分:2 分
27. 控制全球变暖,就必须要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其中关键的问题是控制( )的含量。
A. 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氮
D. 一氧化氮
满分:2 分
28. 环境影响报告书应该( )来制定。
A. 商务部
B. 发改委
C. 国务院
D. 国家环保总局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福师《乡镇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2 道试题,共 44 分。)
V
1.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村庄和集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
A. 城市,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
B. 保证足额补充所占耕地
C. 缴纳耕地占用税
D.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控制指标
满分:2 分
2. 土地管理的主体包括( )。
A. 政府
B. 土地行政主管机关
C. 土地部门的行政首长
D. 土地管理部门的普通公务员
满分:2 分
3. 我国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以( )为特征的耕地质量不断退化,农业生产中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农业生产构成威胁。
A. 水土流失
B. 盐碱化
C. 沙化
D. 荒漠化
满分:2 分
4. 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中,应优先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是( )。
A. 需要退耕还湖的耕地
B. 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周边的耕地
C. 根据总体利用规划,铁路公路等交通沿线周边的耕地
D. 需要退耕还林的耕地
满分:2 分
5. 由于受资金、技术和其它原因使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的发展趋势采用()。
A. 无污染
B. 无害化为先导
C. 资源化为目的
D. 进行减量化
满分:2 分
6. 我国现阶段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平整土地,归并零散地块,修筑梯田,整治养殖水面,规整农村居民点用地
B. 建设道路、机井、沟渠、护坡、防护林等农田和农业配套工程
C. 界定土地权属、地类、面积,进行土地变更调查和登记等
D. 治理沙化地、盐碱地、污染土地,改良土壤,恢复植被
满分:2 分
7. 固体废弃物按来源可分为()
A. 工业废物
B. 矿业废物
C. 城市垃圾
D. 农业废物
满分:2 分
8. 自然资源按其存在形态可分成原生性自然资源和次生性自然资源,次生性自然资源又分为()。
A. 不可更新资源
B. 可更新资源
C. 固定资源
D. 液态资源
满分:2 分
9. 耕地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 )。
A. 耕地保护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
B. 耕地保护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C. 耕地保护事关我国社会稳定
D. 耕地保护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满分:2 分
10. 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措施有( )。
A. 发展计划和规划
B. 财政政策
C. 金融政策
D. 土地储备制度
满分:2 分
11.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在保护好基本农田的前提下,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 )。
A. 高效农业
B. 粮食生产
C. 创汇农业
D. 畜牧业
满分:2 分
12. 我国法律对野生植物的保护主要规定了()。
A. 重点野生植物名录制度和分级保护制度
B. 野生植物资源档案制度
C.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证制度
D.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出口许可制度
满分:2 分
13. 土地管理的对象是( )。
A. 土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活动中的社会公共事务
B. 土地
C. 社会组织
D. 个人
满分:2 分
14. 一般情况下,土地使用权的受让人可以是( )。
A. 境外的公司、企业
B. 境内的公司、企业
C. 境外个人
D. 境内个人
满分:2 分
15. 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可采取( )的方式进行补偿。
A. 用地单位开垦与所占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B. 缴纳耕地开垦费
C. 缴纳耕地赔偿金
D. 缴纳耕地占用税
满分:2 分
16. 生态系统具有三大功能:()
A. 能量流动
B. 物质循环
C. 信息传递
D. 满足需要
满分:2 分
17. 土地管理体制是指( )的总称。
A. 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制度
B. 土地管理权限的划分及运行制度
C. 土地利用制度
D. 土地税收制度
满分:2 分
18. 在确定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时间问题上,必须考虑( )。
A. 供需调控措施的决策时间
B. 供需调控的目标
C. 调控效应的惯性
D. 供需调控效应的滞后时间
满分:2 分
19.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包括()。
A. 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
B. 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C. 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D. 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满分:2 分
20. 自然资源包括的门类有( )。
A. 土地
B. 水
C. 气候
D. 生物
满分:2 分
21.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 )或者擅自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
A. 修渠
B. 建窑
C. 建房
D. 建坟
满分:2 分
22. 土地管理的客体包括( )。
A. 土地
B. 土地利用中人与人的关系
C. 土地利用中人与地的关系
D. 土地利用中地与地的关系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8 道试题,共 56 分。)
V
1. 农业政策实施的方法一般包括:行政方法,经济方法,( ),思想教育方法。
A. 科技方法
B. 法律方法
C. 管理方法
D. 责任方法
满分:2 分
2. ( )是通过质量力的作用达到除尘目的的除尘装置。
A. 机械式除尘
B. 过滤式除尘
C. 湿式除尘
D. 静电除尘
满分:2 分
3. ()主要是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治理效果进行监测。
A. 农业生态监测
B. 农业经营
C. 农业承包
D. 农业耕种
满分:2 分
4. ()集中了占大气总质量75%的空气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气,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
A. 对流层
B. 臭氧层
C. 大气层
D. 外层空间
满分:2 分
5. ( )的主要危害是其急性中毒作用。急性中毒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出现诸如共济失调、震颤、思睡、神经错乱、抑郁、记忆力减退和语言失常等症状。
A. 有机磷农药
B. 有机汞农药
C. 多氯联苯
D. 有机氯农药
满分:2 分
6. 自然保护区分区不包括()。
A. 核心区
B. 缓冲区
C. 外围区
D. 实验区
满分:2 分
7. 生活垃圾填埋场距离人畜最近距离()
A. 500米
B. 200米
C. 100米
D. 1000米
满分:2 分
8. 《农业法》规定:“在农村以( )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振兴农村经济”。
A. 私营
B. 个体
C. 国有
D. 社会主义公有制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危废垃圾场主要潜在污染对象是()。
A. 地下水
B. 地上建筑物
C. 人们的身心健康
D. 环境卫生
满分:2 分
10. ( )是将有机化合物在缺氧的条件下利用热能使化合物的化学键断裂,由大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转化成小分子量的燃料气、液状物(油、油脂等)及焦炭等。
A. 电解
B. 热解
C. 加热
D. 分解
满分:2 分
11. 根据种子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农民个人自繁、自用的常规种子有剩余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能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
B. 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但必须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
C. 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但必须经专家鉴定
D. 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不需要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农业法规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农业生产经营的( )的总称。
A. 农业行政法规
B. 法律文件
C. 规范性法律文件
D. 法律条文
满分:2 分
13. 生态系统从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通过绿色植物吸收,进入生态系统,被其他生物重复利用,最后,再归还于环境中,此为( ),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A. 生态循环
B. 食物链循环
C. 物质循环
D. 能量循环
满分:2 分
14. 耗竭性资源可以分为()。
A. 恒定性资源与亚恒定性资源
B. 可更新资源与不可更新资源
C. 有限资源与无限资源
D. 可重复利用资源与不可重复利用资源
满分:2 分
15. 对破坏耕地的行为作出处罚的单位是( )。
A. 乡镇人民政府
B. 村民委员会
C. 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口
D. .县级以上农业管理部门
满分:2 分
16. 酸雨包括所有pH值低于( )的雨、雾、雪、露、霜等降水形式。
A. 8
B. 7.9
C. 5.6
D. 6.5
满分:2 分
17. ( )浓度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A. 碳氢化合物
B. 氟化物
C. 氢氧化钠
D. 硫化物
满分:2 分
18. 退耕还林的基本原则是()。
A. 统筹规划
B. 突出重点
C. 生态优先
D. 因地制宜
满分:2 分
19. ( )是指将固体废弃物通过工程处理,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环境的目的。
A. 无害化
B. 减量化
C. 资源化
D. 生态化
满分:2 分
20. ( )是大气的最下层。它的厚度为8至17km,随着纬度和季节而变化。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热成层
满分:2 分
21. 政策一般由三大要素组成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即政策背景,( ),政策手段。
A. 政策方向
B. 政策目标
C. 政策任务
D. 政策功能
满分:2 分
22. 根据《渔业法》,我国渔业生产的方针政策以什么为主()。
A. 捕捞
B. 养殖
C. 加工
D. 季节捕捞
满分:2 分
23. ( )是水质的物理指标。
A. 嗅和味
B. 生化需氧量(BOD)
C. 有机物
D. 植物营养物质
满分:2 分
24. 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主要用于()。
A. 矿产资源保护
B. 矿产资源利用
C. 矿产资源勘察
D. 矿产资源开采
满分:2 分
25. ( )是土地资源中最宝贵的部分。
A. 耕地
B. 园地
C. 林地
D. 草地
满分:2 分
26. ( )主要靠大气供应氧气,在塘底进行厌气分解,污染物仅在表层进行好气性分解。
A. 厌气氧化塘
B. 好气氧化塘
C. 通气氧化塘
D. 兼性氧化塘
满分:2 分
27. 控制全球变暖,就必须要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其中关键的问题是控制( )的含量。
A. 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氮
D. 一氧化氮
满分:2 分
28. 环境影响报告书应该( )来制定。
A. 商务部
B. 发改委
C. 国务院
D. 国家环保总局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福师《乡镇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2 道试题,共 44 分。)
V
1.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村庄和集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
A. 城市,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
B. 保证足额补充所占耕地
C. 缴纳耕地占用税
D.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控制指标
满分:2 分
2. 土地管理的主体包括( )。
A. 政府
B. 土地行政主管机关
C. 土地部门的行政首长
D. 土地管理部门的普通公务员
满分:2 分
3. 我国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以( )为特征的耕地质量不断退化,农业生产中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农业生产构成威胁。
A. 水土流失
B. 盐碱化
C. 沙化
D. 荒漠化
满分:2 分
4. 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中,应优先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是( )。
A. 需要退耕还湖的耕地
B. 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周边的耕地
C. 根据总体利用规划,铁路公路等交通沿线周边的耕地
D. 需要退耕还林的耕地
满分:2 分
5. 由于受资金、技术和其它原因使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的发展趋势采用()。
A. 无污染
B. 无害化为先导
C. 资源化为目的
D. 进行减量化
满分:2 分
6. 我国现阶段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平整土地,归并零散地块,修筑梯田,整治养殖水面,规整农村居民点用地
B. 建设道路、机井、沟渠、护坡、防护林等农田和农业配套工程
C. 界定土地权属、地类、面积,进行土地变更调查和登记等
D. 治理沙化地、盐碱地、污染土地,改良土壤,恢复植被
满分:2 分
7. 固体废弃物按来源可分为()
A. 工业废物
B. 矿业废物
C. 城市垃圾
D. 农业废物
满分:2 分
8. 自然资源按其存在形态可分成原生性自然资源和次生性自然资源,次生性自然资源又分为()。
A. 不可更新资源
B. 可更新资源
C. 固定资源
D. 液态资源
满分:2 分
9. 耕地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 )。
A. 耕地保护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
B. 耕地保护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C. 耕地保护事关我国社会稳定
D. 耕地保护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满分:2 分
10. 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措施有( )。
A. 发展计划和规划
B. 财政政策
C. 金融政策
D. 土地储备制度
满分:2 分
11.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在保护好基本农田的前提下,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 )。
A. 高效农业
B. 粮食生产
C. 创汇农业
D. 畜牧业
满分:2 分
12. 我国法律对野生植物的保护主要规定了()。
A. 重点野生植物名录制度和分级保护制度
B. 野生植物资源档案制度
C.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证制度
D.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出口许可制度
满分:2 分
13. 土地管理的对象是( )。
A. 土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活动中的社会公共事务
B. 土地
C. 社会组织
D. 个人
满分:2 分
14. 一般情况下,土地使用权的受让人可以是( )。
A. 境外的公司、企业
B. 境内的公司、企业
C. 境外个人
D. 境内个人
满分:2 分
15. 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可采取( )的方式进行补偿。
A. 用地单位开垦与所占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B. 缴纳耕地开垦费
C. 缴纳耕地赔偿金
D. 缴纳耕地占用税
满分:2 分
16. 生态系统具有三大功能:()
A. 能量流动
B. 物质循环
C. 信息传递
D. 满足需要
满分:2 分
17. 土地管理体制是指( )的总称。
A. 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制度
B. 土地管理权限的划分及运行制度
C. 土地利用制度
D. 土地税收制度
满分:2 分
18. 在确定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时间问题上,必须考虑( )。
A. 供需调控措施的决策时间
B. 供需调控的目标
C. 调控效应的惯性
D. 供需调控效应的滞后时间
满分:2 分
19.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包括()。
A. 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
B. 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C. 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D. 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满分:2 分
20. 自然资源包括的门类有( )。
A. 土地
B. 水
C. 气候
D. 生物
满分:2 分
21.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 )或者擅自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
A. 修渠
B. 建窑
C. 建房
D. 建坟
满分:2 分
22. 土地管理的客体包括( )。
A. 土地
B. 土地利用中人与人的关系
C. 土地利用中人与地的关系
D. 土地利用中地与地的关系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 13春福建师范大学《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在线作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