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当代中国经济概论》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多选题
一、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表现新古典经济学家帕累托“科学计算”(计划)思想的著作有( )。
A. 社会主义制度
B. 政治经济学手册
C.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D. 共产主义ABC
满分:5 分
2. 1998年后,国有企业最终走上产权改革道路的主要原因有( )
A. 放权让利途穷路末
B. 国有脱困急需资金
C. 公有制实现形式认识形成
D. 经济形势好转
满分:5 分
3. 进入199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出现了三种发展模式是( )。
A. 苏南模式
B. 温州模式
C. 珠三角模式
D. 小岗村模式
满分:5 分
4. 地方政府从中央政府取得转移支付的理由主要有( )。
A. 校正外部性
B. 弥补地方财政赤字
C. 实现区域平衡发展
D. 推进地方建设
满分:5 分
5. 如何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都涉及权力的配置,即
)。
A.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公共物品
B. 谁负责生产公共物品
C. 谁监督公共物品的生产
D.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关系
满分:5 分
6. 1953年6月,毛泽东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认为( )是( )。
A. 新民主主义
B. 社会主义革命
C. 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
D. 右倾机会主义的观点
满分:5 分
7. 上世纪60年代后期,匈牙利实行了“新经济体制”,其主要特点是( )。
A. 政府间接干预
B. 引入市场机制
C. 中央掌握重大计划决策
D. 学习波兰经验
满分:5 分
8. 1957~1979年间,中国财政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
A. 公共财政与企业财务合一
B. 政府利用对资源的定价权获得税收以外的巨大收入
C. 企业承担税收义务不规范
D. 国家收入高度集中于中央
满分:5 分
9. 增值税具有“税收中性”的特点,其主要类型包括( )。
A. 生产型增值税
B. 收入型增值税
C. 消费型增值税
D. 营业型增值税
满分:5 分
10. 现阶段我国股票发行采用核准制,较原来的审批制有如下进步( )。
A. 名义上取消了额度控制
B. 取消地方或主管机构的推荐
C. 名义上发行价格有承销商决定
D. 突出了强制信息披露
满分:5 分
11. 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A. 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
B. 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税种
C. 实行税收返还
D. 中央投资地方公共物品
满分:5 分
12. 实行家庭承包改革以前,新中国农业曾经采用过的经营方式有( )。
A. 合作化
B. 人民公社化
C. 耕者有其田
D. 农场公社
满分:5 分
13. “包产到户”的经营中,生产队( )。
A. 不再考核劳动投入
B. 只考核产出数量与质量
C. 确定收入分成
D. 组织社员生产
满分:5 分
14. “包产到组”的经营中,生产队对社员的“作业组”要核定的内容包括( )。
A. 工作时间
B. 作业质量
C. 报酬标准
D. 奖金提成
满分:5 分
15. 承包经营在我国农村迅速推行的原因是( )。
A. 保持了土地的集体性质
B. 承包经营是农民自己的选择
C. 政府设计的方案
D. 迅速提高了农业产出
满分:5 分
16. 在20世纪30年代那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效率的论战中,反对方的代表人物是( )
A. 米塞斯
B. 勒纳
C. 泰勒
D. 哈耶克
满分:5 分
17. 1957年,赫鲁晓夫进行了向地方政府放权的经济改革,主要措施包括( )。
A. 撤销中央主管经济工作的部位
B. 成立地方行政经济委员会
C. 放权让利
D. 承包经营
满分:5 分
18. 我国农村的包产到户曾经历“三起三落”的命运,时间分别是( )。
A. 1965年秋季
B. 1959年春
C. 1961年春
D. 1986年春
满分:5 分
19. 现代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的条件包括( )。
A. 股票市场
B. 经理人市场
C. 信用评级完善
D. 机构投资者
满分:5 分
20. 1979年,我国在政策上开放个体经济的直接原因是( )。
A. 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B. 经济困难
C. 个体经济较为强大
D. 私营经济发展
满分:5 分
试卷总分:100
多选题
一、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表现新古典经济学家帕累托“科学计算”(计划)思想的著作有( )。
A. 社会主义制度
B. 政治经济学手册
C.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D. 共产主义ABC
满分:5 分
2. 1998年后,国有企业最终走上产权改革道路的主要原因有( )
A. 放权让利途穷路末
B. 国有脱困急需资金
C. 公有制实现形式认识形成
D. 经济形势好转
满分:5 分
3. 进入199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出现了三种发展模式是( )。
A. 苏南模式
B. 温州模式
C. 珠三角模式
D. 小岗村模式
满分:5 分
4. 地方政府从中央政府取得转移支付的理由主要有( )。
A. 校正外部性
B. 弥补地方财政赤字
C. 实现区域平衡发展
D. 推进地方建设
满分:5 分
5. 如何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都涉及权力的配置,即

A.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公共物品
B. 谁负责生产公共物品
C. 谁监督公共物品的生产
D.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关系
满分:5 分
6. 1953年6月,毛泽东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认为( )是( )。
A. 新民主主义
B. 社会主义革命
C. 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
D. 右倾机会主义的观点
满分:5 分
7. 上世纪60年代后期,匈牙利实行了“新经济体制”,其主要特点是( )。
A. 政府间接干预
B. 引入市场机制
C. 中央掌握重大计划决策
D. 学习波兰经验
满分:5 分
8. 1957~1979年间,中国财政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
A. 公共财政与企业财务合一
B. 政府利用对资源的定价权获得税收以外的巨大收入
C. 企业承担税收义务不规范
D. 国家收入高度集中于中央
满分:5 分
9. 增值税具有“税收中性”的特点,其主要类型包括( )。
A. 生产型增值税
B. 收入型增值税
C. 消费型增值税
D. 营业型增值税
满分:5 分
10. 现阶段我国股票发行采用核准制,较原来的审批制有如下进步( )。
A. 名义上取消了额度控制
B. 取消地方或主管机构的推荐
C. 名义上发行价格有承销商决定
D. 突出了强制信息披露
满分:5 分
11. 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A. 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
B. 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税种
C. 实行税收返还
D. 中央投资地方公共物品
满分:5 分
12. 实行家庭承包改革以前,新中国农业曾经采用过的经营方式有( )。
A. 合作化
B. 人民公社化
C. 耕者有其田
D. 农场公社
满分:5 分
13. “包产到户”的经营中,生产队( )。
A. 不再考核劳动投入
B. 只考核产出数量与质量
C. 确定收入分成
D. 组织社员生产
满分:5 分
14. “包产到组”的经营中,生产队对社员的“作业组”要核定的内容包括( )。
A. 工作时间
B. 作业质量
C. 报酬标准
D. 奖金提成
满分:5 分
15. 承包经营在我国农村迅速推行的原因是( )。
A. 保持了土地的集体性质
B. 承包经营是农民自己的选择
C. 政府设计的方案
D. 迅速提高了农业产出
满分:5 分
16. 在20世纪30年代那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效率的论战中,反对方的代表人物是( )
A. 米塞斯
B. 勒纳
C. 泰勒
D. 哈耶克
满分:5 分
17. 1957年,赫鲁晓夫进行了向地方政府放权的经济改革,主要措施包括( )。
A. 撤销中央主管经济工作的部位
B. 成立地方行政经济委员会
C. 放权让利
D. 承包经营
满分:5 分
18. 我国农村的包产到户曾经历“三起三落”的命运,时间分别是( )。
A. 1965年秋季
B. 1959年春
C. 1961年春
D. 1986年春
满分:5 分
19. 现代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的条件包括( )。
A. 股票市场
B. 经理人市场
C. 信用评级完善
D. 机构投资者
满分:5 分
20. 1979年,我国在政策上开放个体经济的直接原因是( )。
A. 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B. 经济困难
C. 个体经济较为强大
D. 私营经济发展
满分: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3春西南交通大学《成本会计学B》在线作业二
下一篇 : 13春西南交通大学《当代中国经济概论》在线作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