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德育原理》2014秋第一次在线作业(随机)第1份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德育原理 2015-03-17 18:29:30
2014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奥鹏学习网(aopeng123.cn) 发布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德育的四项基本内容是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 )。
A. 理想教育
B. 劳动教育
C. 人生观教育
D. 道德教育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 .通过对德育对象品德的测评,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德育各方面的情况,从而估价、判断、评定德育对象品德的优点和缺点,达到的水平、发展趋势和成因,德育及其管理等的效果、质量的水平,优点和缺点,矛盾和问题等。这指的是品德测评的()。
A. 诊断作用
B. 强化作用
C. 调控作用
D. 教育作用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3. 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 )。
A. 德育个别问题
B. 德育一般问题
C. 德育规律
D. 德育原理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4. 与古代德育相比,现代德育有许多特点,其中表现在德育的本性和存在形式上的基本特点是( )。
A. 全面性
B. 科学性
C. 变革性
D. 综合性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5. 从中国文化对德的释说来看,“德”即得也,说的是“行道(遵循做人的意义、履行做人的规范)”有所得(内在性的),即使为人处事的善行规范和意义纳入了我们自身本性之中,成为一种真正持久稳定的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德或德性、品德被称为人的
A. “第一性格”
B. “第二性格”
C. “第一本性”
D. “第二本性”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6. 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以提高品德认识和实际活动能力,形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
A. 语言说理法
B. 形象感染法
C. 实际训练法
D. 品德评价法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7. 我们国内和国外关于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化安排大多采用的模式是( )。
A. 结构迁移说
B. 螺旋循环说
C. 阶段连续说
D. 社会适应说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8. 德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德育,对于需要它的主体(人和社会)所具有的
A. 特点
B. 功能属性
C. 内涵
D. 性质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9. 亚里士多德就把“德性”分为理智之德 和
A. 品行之德
B. 言论之德
C. 公共之德
D. 伦理之德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0. 从学习的特点上来看,德育内容可分为认知性内容和
A. 实践性内容
B. 规范性内容
C. 文本性内容
D. 非认知性内容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2014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奥鹏学习网(aopeng123.cn) 发布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德育产生于社会需要,并为社会服务。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在社会的继承发展中具有哪几方面的价值?
A. 维护和发展社会关系的功能
B. 维护和发展社会生产的功能
C. 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
D. 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2. 我国中小学的德育课,一般都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编写,对中小学思想品德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A. 品德问题被知识性问题所淡化
B. 对内容的表述往往过于宏观、抽象
C. 忽视与生活的联系
D. 往往陷入逻辑性的分析和思考之中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3. 德育内容对德育工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 )。
A. 德育内容是实现德育目标所必需
B. 德育内容蕴含丰富的思想资源和伦理资源
C. 德育内容是滋养人思想品德发展的精神粮食
D. 德育内容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活动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4. 学校教育历来都具有教化民德民风的作用(特别是品德教育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
A. 学校教育通过培养学生自身良好的行为造就文明的社会成员
B. 学校教育的社会性存在对社会具有一定的辐射作用或弥散性影响
C. 学校既是社会普遍关注的对象也是强大的社会影响源
D. 学校教育可以振兴科技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5. 现实教育中,由于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对德育的地位把握不当,使德育地位出现了不应有的偏离。下列选项中属于德育地位偏离的表现的是
A. 德育地位强化现象
B. 德育地位弱化现象
C. 道德教育深入化
D. 德育工作的独立化现象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6. 德育原理这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有其社会的必然性,而且对德育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价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 对德育具有理性认识的价值
B. 对德育具有理性指导价值
C. 对德育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
D. 对德育过程做出一定的诊断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7. 比较典型的思想品德类型有( )。
A. 服从型
B. 自主型
C. 智慧型
D. 反抗型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8. 德育在展现它的社会功能的同时,还展现出对人的发展的巨大功能,具体体现在()
A. 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功能
B. 满足个体精神需要享受功能
C. 滋养品德、陶冶情操的功能
D. 训练和激励行为的功能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9.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主要反映在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之中 ,主要代表人物有()。
A. 卢梭
B. 裴斯泰洛齐
C. 马斯洛
D. 康德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10. 在实际工作中,德育目标有多种内容上的选择性,但要有效促进人品德素质的全面而又和谐地发展,就要依据品德构成要素来设计。除了社会价值内容方面的目标外,还要注意在设置上适当考虑的目标有
A. 品德心理发展方面的目标
B. 思想品德行为方面的目标
C. 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能力
D. -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2014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奥鹏学习网(aopeng123.cn) 发布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发展性德育目标具有发展的持续性,对实际各种教育阶段及教育活动的影响是具体的、对德育各种现实问题解决的结果,具有直接评价的意义和认定的意义 。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 虽然一定社会的德育内容,总是反映一定社会的要求,被赋予一定社会的意愿。在阶级社会中,德育内容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但是德育内容的阶级性并不明显。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3. 认识和理解德育过程,主要的不是认识和了解德育操作的程序和方法问题,而是感悟领会施教的“精髓”,把握教育的“真谛”。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4. 德育内容序列化是指根据德育目标和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水平,把德育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有层次的序列化编排,使之成为稳定的具有系统性的内容序列。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5. 心理问题原本不是德育的内容,因为心理本身不是价值问题,但心理与德性问题一旦集中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的身上,则难以把它们分开。一方面心理是品德内化的机制。另一方面,心理又作为德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反映着品德的真实程度和水平。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6. 德育正是通过自身活动帮助社会保持稳定的社会关系,来为社会生产的有效进行创造相应的社会环境,从而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7. 在现实教育中,所有的德育过程都能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8. 心灵是德性成长的基础,德性反映着人的心灵,德性是心灵的“绿洲”。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9. 德育过程构成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对德育工作影响是很大的。当各要素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相互协调一致,呈现一种和谐关系时,德育过程的效果就差,相反,当各要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互不一致、互不协调时,德育过程成效就高 。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0. 德育对社会的间接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不受社会关系与社会生产的适应程度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1. 广义的德育内容,指以专门的形式(如课程、守则等形式)来加以呈现的价值引导体系。广义的德育内容往往体现和代表着学校德性教化的主旨 。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2. 多元化社会生活条件下,学校德育不是不要向学生进行基本的道德教育,而是要使学生学会在社会生活交往中去合理把握它,恰当体现它,具有合理恰当的应用道德的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3. 社会是发展变化的,其德性的要求也多种多样,在社会的变化中,哪些德性当为不当为,不仅需要个人的辩别与判断,也需要借教化来进行。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4. 人总是去寻求获得一定意义的价值准则,以便对生活有确切的把握,使生活变得更有意义,实现那种高于天性和心性的“人之为人”的理想。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5. 德性之于人生、社会的意义,显示了德之教化的必要和必然,是德之教化的主要因由。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6. 德育内容是构成德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对德育目的来说,它是目标达成的“重要原料”。没有内容,就好比炼钢没有原料一样,无法实现。对德育活动来说,它是德育活动得以展开的基本依循。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7. 任何社会都将把德育视为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夸大德育的作用,把它视为社会发展变革的唯一力量,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8. 终极性的德育目标是指先后具有连续性的德育目标。表示德育及活动自身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表明对人培养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前后具有衔接性的各种要求。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9. 应从实际生活中的人为人处事需要的德性、当有的德性上来理解“什么是德育”,“德育应是怎样的”,来确定德育的域限。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0. 德育的地位说明,德育不是可有可无的,无关紧要的。更不是“软”任务,“虚”任务,而是一项重要的关系社会稳定 、个体发展及其人才培养质量的大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