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四川大学《法理学(Ⅰ)1002》第2次作业

所属学校:四川大学 科目:法理学(Ⅰ)1002 2015-03-17 18:44:17
《法理学》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普通法系也可以称之为( )
A. 法典法系
B. 民法法系
C. 判例法系
D. 大陆法系
满分:2 分
2. 以下各项中,属于部门法的是( )。
A. 行政法规
B. 行政规章
C. 行政法
D. 行政复议
满分:2 分
3. 凡是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 )。
A. 法律关系的客体
B. 法律关系的内容
C. 法律关系的主体
D. 法律事实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做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把精神关系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这段话表明
A. 立法者要像自然科学家―样思维和行动
B. 法律是客观的,立法者在立法时不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C. 立法要尊重和反映客观规律
D. 立法者应该把现行法律看作是绝对精神体现
满分:2 分
5. 公法和私法的划分( )
A. 是由古罗马法学家提出的
B. 资产阶级法学家提出的
C. 是由英美法学家提出的
D. 社会主义法学家提出的
满分:2 分
6. 一般认为,法的三要素是指法律原则,法律规则和( )。
A. 法律关系
B. 法律权利
C. 法律制裁
D. 法律概念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其具有( )
A. 阶级性
B. 社会性
C. 国家意志性
D. 规范性
满分:2 分
8. “子女可以随父性,也可以随母性”这属于( )
A. 命令性规范
B. 强制性规范
C. 任意性规范
D. 强行性规范
满分:2 分
9. 一般认为,法的要素除法律原则,法律规则外,应该包括( )
A. 法律后果
B. 行为模式
C. 法律概念
D. 法律责任
满分:2 分
10. 法理学所称的效力,通常是指法( )。
A. 对人的效力
B. 对事的效力
C. 时间效力
D. 法的约束力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1. 通常认为,法的形式就是( )
A. 法的渊源
B. 法的起源
C. 法的历史类型
D. 法系
满分:2 分
12. 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在于( )
A. 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
B. 有约束力
C.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
D. 规定制裁措施
满分:2 分
13. 通过社会调查研究法律问题,在法学研究方法中应当属于( )。
A. 价值分析方法
B. 实证分析方法
C. 阶级分析方法
D. 综合分析方法
满分:2 分
14. 根据约定俗成原则,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法律”是指 ( )。
A.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
B.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
C.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D. 法律整体即广义上的法律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关于法产生,消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 )
A. 法自古就有并永恒存在
B. 法自有国家以来便存在,并永恒存在
C. 法自古就有,但随着国家消亡也会消亡
D. 法不是自古就有,也不是永恒存在的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刑法中所包含的规则,大多属于( )
A. 授权性规则
B. 义务性规则
C. 指导性规则
D. 权义复合性规则
满分:2 分
17. 法理学是法学领域中的( )。
A. 一般理论
B. 应用学科
C. 专门学科
D. 技术学科
满分:2 分
18. 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形成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是( )。
A. 法学体系
B. 法律体系
C. 法系
D. 法制体系
满分:2 分
19. 通常认为,法律条文和法律规则( )
A. 前者是形式,后者为内容
B. 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C. 二者都是形式
D. 二者无关联
满分:2 分
20.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 法是( )的体现。
A. 上帝意志
B. 公民意志
C. 人民意志
D. 阶级意志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法理学》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下列关于法治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法治的核心在于保障人权
B. 依法治国的重心是依法治权
C.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治国方略,而后者是一种依法办事的原则
D. 法治与民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主要支柱,但法治与民主并不是天然统一的
满分:2 分
2. 下列关于我国法律监督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最高法律监督机关
B. 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是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
C. 各级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均可成为我国法律监督的主体
D. 法律监督可以分为有权监督与无权监督
满分:2 分
3. 下列不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特点是( )
A. 适用特定的人
B. 反复适用
C. 适用一般的人
D. 属于法的范围
满分:2 分
4. 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 )
A. 不包括国内法在内
B. 不包括国际法在内
C. 不包括已失效的国内法在内
D. 不包括已失效的国际法在内
满分:2 分
5. 法和执政党政策的重要区别是( )。
A. 阶级属性不同
B. 实施的方式不同
C. 政策的灵活性大于法
D. 调整的范围不同
满分:2 分
6.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享有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议案即享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和个人包括()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全国人大常委会各专门委员会
C. 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
D. 全国人大各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人大代表
满分:2 分
7. 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主要有( )
A. 法的清理
B. 法的解释
C. 法的汇编
D. 法的编撰
满分:2 分
8. 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有( )
A. 法律规范是有阶级的社会所特有的,有阶级性
B. 法律规范是社会规范,但并不是所有的社会规范都是法律规范
C. 凡是社会规范一般都有某种强制性
D. 在所有的社会规范中,只有法这种社会规范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事实的
满分:2 分
9. 法学产生的前提包括(  )。
A. 立法发展到相当广泛的程度
B.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
C. 私有制的出现
D. 商品交换的出现
E. 职业法学家集团的形成
满分:2 分
10. 下列关于我国法律监督的表述,正确的有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最高法律监督机关
B. 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是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
C. 各级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均可成为我国法律监督的主体
D. 法律监督可以分为有权监督与无权监督
满分:2 分
11. 法的时间效力包括: ( )
A. 法律规范何时开始生效
B. 法律规范何时终止生效
C. 从旧还是从新的问题
D. 法的溯及力的问题
满分:2 分
12. 法的规范作用主要有(  )。
A. 指引作用
B. 解释作用
C. 评价作用
D. 教育作用
E. 强制作用
满分:2 分
13.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表现为( )。
A. 经济基础由法决定
B. 经济基础对法具有反作用
C. 法由经济基础决定
D. 法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E. 经济以外的其他因素对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满分:2 分
14. 法的要素包括( )。
A. 法律规则
B. 法律概念
C. 法律效力
D. 法律原则
满分:2 分
15. 某甲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一套价值34万元人民币的商品房,银行每月从某甲的工资存折上扣划1300元,用于偿还银行的贷款,某甲和银行之间的这种法律关系属于( )
A. 基本法律关系
B. 隶属型法律关系
C. 相对法律关系
D. 普通法律关系
满分:2 分
《法理学》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3.法的发展历史表明, 法不受经济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法的强制作用的本质含义是“法即是刑”。(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法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强制性。(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调解书、逮捕证是规范性法律文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既是道德界限,也是法律所设置的行为底线。(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既是道德界限,也是法律所设置的行为底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从违法的构成要件上看,法不责众。(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法律效力的一般原则是不溯及既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从违法的构成要件上看,法不责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法学产生必须具备的前提是法律的产生。(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法律渊源就是法律的来源、源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具有法律效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法的强制作用的本质含义是“法即是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普通法法系的基本分类除了普通法和衡平法之分,还包括公法和私法之分。(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1.有行为能力的人一定有权利能力,有权利能力的人一定有行为能力。(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