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1655》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抽象的数量关系
B.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
C. 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D. 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
满分:2 分
2. 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形式是
A. 算术平均指数和调和平均数
B. 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C.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满分:2 分
3.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其估计的精确程度
A. 随之扩大
B. 随之缩小
C. 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
满分:2 分
4. 5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是21岁,则变量是
A. 5个班级
B. 5个班级的年龄总数
C. 21岁
D. 年龄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A. q1p1
B. q0p1
C. q1p0
D. q0p0
满分:2 分
6. 在综合统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归纳、推断和预测的方法是
A. 大量观察法
B. 统计分组法
C. 综合指标法
D. 模型推断法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根据抽样测定100名4岁男孩圣体发育情况的资料,平均身高为95cm,标准差为4cm。用()概率可确信4岁男孩平均身高在93.8~96.2cm之间。
A. 68.27%
B. 90%
C. 95.45%
D. 99.74%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某校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习时间的关系进行测定,建立了考试成绩倚学习时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yc=180-5x,该方程明显有误,错误在于
A. a值的计算有误,b值是对的
B. b值的计算有误,a值是对的
C. a值和b值的计算都有误
D.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搞错了
满分:2 分
9. 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的数值时,一般是
A. 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 将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均可
D. 另行分组
满分:2 分
10. 样本单位数越大,则
A. 抽样误差越大
B. 允许误差越大
C. 抽样误差越小
D. 可靠性越小
满分:2 分
11. 在回归方程y =a+bx中,x是
A. 截距
B. 斜率
C. 自变量
D. 因变量
满分:2 分
12. 连续性变量在编制数列时,适宜采用
A. 组距数列
B. 单值数列
C. 品质数列
D. 数量数列
满分:2 分
13. 2006年,某市毕业生就业16.7万人,就业率达86.4%,就业率是
A. 总量指标
B. 变异指标
C. 平均指标
D. 相对指标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当总体内部差异比较大时,比较适合的抽样组织方式是
A. 纯随机抽样
B. 整群抽样
C. 分层抽样
D. 简单随机抽样
满分:2 分
15. 在回归直线方程 中,yc=a+bx表示
A.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a的数量
B.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b的数量
C.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增加量
D.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的平均增加量
满分:2 分
16. 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
A. 5.0%
B. 6.5%
C. 22.7%
D. 33.3%
满分:2 分
17. 要了解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的工资情况时,则总体是
A. 20个工业企业
B. 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工资总额
C. 每一个工业企业的职工
D. 20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满分:2 分
18. 下列属于平均数时间数列的是
A. 我国历年人口数
B. 我国历年钢产量
C. 某企业历年职工平均工资
D. 某企业历年流通费用率
满分:2 分
19. 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 中位数
B. 众数
C. 算术平均数
D. 调和平均数
满分:2 分
20. 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 作用不同
B. 组织方式不同
C. 灵活方式不同
D. 选取的调查方式不同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1. 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 企业按生产率分组
B. 产品按品种分组
C. 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D. 人口按年龄分组
满分:2 分
22. 对某班学生按考试成绩分为5组,这种分组属于
A. 简单分组
B. 复合分组
C. 平行分组
D. 再分组
满分:2 分
23.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 调查单位
B. 标志值
C. 品质标志
D. 总体单位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4. 下例调查中,最适合采用重点调查的是
A. 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B. 了解全国人口总数
C. 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
D. 了解某校学生的学习情况
满分:2 分
25. 一组数据的偏态系数为1.3,表明该组数据的分布是
A. 正态分布
B. 平顶分布
C. 左偏分布
D. 右偏分布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6. 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 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 产品按品种分组
C. 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 家庭按年收入分组
满分:2 分
27. 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
A. 逐年增加
B. 逐年减少
C. 保持不变
D. 无法做结论
满分:2 分
28. 总量指标是
A. 有计量单位的
B. 没有计量单位的
C. 无所谓有无计量单位
D. 有的有计量单位,有的没有
满分:2 分
29. 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A. 17.6%
B. 85%
C. 115%
D. 117.6%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0. 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 连续变量
B. 离散变量
C.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统计学1655》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下列哪些关系是相关关系
A. 圆的半径长度和周长的关系
B. 农作物收获和施肥量的关系
C. 商品销售额和利润率的关系
D. 产品产量与单位成品成本的关系的
E. 家庭收入多少与消费支出增长的关系
满分:3 分
2. 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 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
B.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 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 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 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满分:3 分
3. 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1990年7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A. 1990年7月2日出生的婴儿
B. 1990年6月29日出生的婴儿
C. 1990年6月29日晚死亡的人
D. 1990年7月1日1时死亡的人
E. 1990年6月26出生,7月1日6时死亡的的婴儿
满分:3 分
4. 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是
A. 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越低
B. 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
C. 国民收入随投资额的增加而增长
D. 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E. 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
满分:3 分
5. 直线回归方程yc=a+bx 中的b 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作用是
A. 可确定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
B. 可确定两变量的相关方向
C. 可确定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D. 可确定因变量的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变异程度
E. 可确定当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量
满分:3 分
6.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A. 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
B. 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 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
D. 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E. 只受权数的大小的影响
满分:3 分
7. 统计表的基本结构
A. 总标题
B. 主词栏
C. 宾词栏
D. 数据栏
满分:3 分
8. 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
A. 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 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 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D. 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E. 某地区进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
满分:3 分
9. 统计指标和标志
A. 指标和标志都用数值表示
B. 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指标说明总体特征
C. 指标值可从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
D. 数量指标是根据数量标志得来的,质量指标是根据品质标志得来的
E. 指标与数量标志间存在转换关系,但与品质标志之间没有
满分:3 分
10. 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
A. 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 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 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 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 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满分:3 分
《统计学1655》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2. 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3. 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4. 统计学史上,将国势学派和图表学派统称为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5. 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6. 若将2000-200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7. 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个增长速度直接来求得,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8. 在不重复抽样下,从总体N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则所有可能的样本个数为Nn个。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9. 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10. 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抽象的数量关系
B.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
C. 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D. 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
满分:2 分
2. 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形式是
A. 算术平均指数和调和平均数
B. 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C.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满分:2 分
3.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其估计的精确程度
A. 随之扩大
B. 随之缩小
C. 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
满分:2 分
4. 5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是21岁,则变量是
A. 5个班级
B. 5个班级的年龄总数
C. 21岁
D. 年龄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A. q1p1
B. q0p1
C. q1p0
D. q0p0
满分:2 分
6. 在综合统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归纳、推断和预测的方法是
A. 大量观察法
B. 统计分组法
C. 综合指标法
D. 模型推断法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根据抽样测定100名4岁男孩圣体发育情况的资料,平均身高为95cm,标准差为4cm。用()概率可确信4岁男孩平均身高在93.8~96.2cm之间。
A. 68.27%
B. 90%
C. 95.45%
D. 99.74%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某校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习时间的关系进行测定,建立了考试成绩倚学习时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yc=180-5x,该方程明显有误,错误在于
A. a值的计算有误,b值是对的
B. b值的计算有误,a值是对的
C. a值和b值的计算都有误
D.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搞错了
满分:2 分
9. 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的数值时,一般是
A. 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 将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均可
D. 另行分组
满分:2 分
10. 样本单位数越大,则
A. 抽样误差越大
B. 允许误差越大
C. 抽样误差越小
D. 可靠性越小
满分:2 分
11. 在回归方程y =a+bx中,x是
A. 截距
B. 斜率
C. 自变量
D. 因变量
满分:2 分
12. 连续性变量在编制数列时,适宜采用
A. 组距数列
B. 单值数列
C. 品质数列
D. 数量数列
满分:2 分
13. 2006年,某市毕业生就业16.7万人,就业率达86.4%,就业率是
A. 总量指标
B. 变异指标
C. 平均指标
D. 相对指标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当总体内部差异比较大时,比较适合的抽样组织方式是
A. 纯随机抽样
B. 整群抽样
C. 分层抽样
D. 简单随机抽样
满分:2 分
15. 在回归直线方程 中,yc=a+bx表示
A.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a的数量
B.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b的数量
C.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增加量
D.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的平均增加量
满分:2 分
16. 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
A. 5.0%
B. 6.5%
C. 22.7%
D. 33.3%
满分:2 分
17. 要了解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的工资情况时,则总体是
A. 20个工业企业
B. 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工资总额
C. 每一个工业企业的职工
D. 20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满分:2 分
18. 下列属于平均数时间数列的是
A. 我国历年人口数
B. 我国历年钢产量
C. 某企业历年职工平均工资
D. 某企业历年流通费用率
满分:2 分
19. 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 中位数
B. 众数
C. 算术平均数
D. 调和平均数
满分:2 分
20. 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 作用不同
B. 组织方式不同
C. 灵活方式不同
D. 选取的调查方式不同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1. 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 企业按生产率分组
B. 产品按品种分组
C. 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D. 人口按年龄分组
满分:2 分
22. 对某班学生按考试成绩分为5组,这种分组属于
A. 简单分组
B. 复合分组
C. 平行分组
D. 再分组
满分:2 分
23.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 调查单位
B. 标志值
C. 品质标志
D. 总体单位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4. 下例调查中,最适合采用重点调查的是
A. 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B. 了解全国人口总数
C. 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
D. 了解某校学生的学习情况
满分:2 分
25. 一组数据的偏态系数为1.3,表明该组数据的分布是
A. 正态分布
B. 平顶分布
C. 左偏分布
D. 右偏分布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6. 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 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 产品按品种分组
C. 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 家庭按年收入分组
满分:2 分
27. 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
A. 逐年增加
B. 逐年减少
C. 保持不变
D. 无法做结论
满分:2 分
28. 总量指标是
A. 有计量单位的
B. 没有计量单位的
C. 无所谓有无计量单位
D. 有的有计量单位,有的没有
满分:2 分
29. 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A. 17.6%
B. 85%
C. 115%
D. 117.6%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0. 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 连续变量
B. 离散变量
C.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统计学1655》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下列哪些关系是相关关系
A. 圆的半径长度和周长的关系
B. 农作物收获和施肥量的关系
C. 商品销售额和利润率的关系
D. 产品产量与单位成品成本的关系的
E. 家庭收入多少与消费支出增长的关系
满分:3 分
2. 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 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
B.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 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 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 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满分:3 分
3. 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1990年7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A. 1990年7月2日出生的婴儿
B. 1990年6月29日出生的婴儿
C. 1990年6月29日晚死亡的人
D. 1990年7月1日1时死亡的人
E. 1990年6月26出生,7月1日6时死亡的的婴儿
满分:3 分
4. 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是
A. 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越低
B. 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
C. 国民收入随投资额的增加而增长
D. 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E. 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
满分:3 分
5. 直线回归方程yc=a+bx 中的b 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作用是
A. 可确定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
B. 可确定两变量的相关方向
C. 可确定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D. 可确定因变量的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变异程度
E. 可确定当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量
满分:3 分
6.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A. 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
B. 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 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
D. 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E. 只受权数的大小的影响
满分:3 分
7. 统计表的基本结构
A. 总标题
B. 主词栏
C. 宾词栏
D. 数据栏
满分:3 分
8. 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
A. 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 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 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D. 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E. 某地区进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
满分:3 分
9. 统计指标和标志
A. 指标和标志都用数值表示
B. 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指标说明总体特征
C. 指标值可从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
D. 数量指标是根据数量标志得来的,质量指标是根据品质标志得来的
E. 指标与数量标志间存在转换关系,但与品质标志之间没有
满分:3 分
10. 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
A. 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 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 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 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 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满分:3 分
《统计学1655》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2. 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3. 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4. 统计学史上,将国势学派和图表学派统称为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5. 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6. 若将2000-200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7. 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个增长速度直接来求得,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8. 在不重复抽样下,从总体N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则所有可能的样本个数为Nn个。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9. 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10. 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 12秋四川大学统计学1035第二次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