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管理会计》模拟题(2)

所属学校:东北财经大学 科目:东北财经大学 2013-09-02 21:33:00

一.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里。(每题1分,共10分)

1.现代管理会计与传统的管理会计不同,它把(   )放在首位。

A.决策会计      B.执行会计

 C.责任会计      D.成本会计

2.(   )作为一种基本的分析方法贯穿现代管理会计的始终。

 A.成本性态分析   B.本、量、利分析

C.差量分析      D.边际分析法

3.假定某企业有甲、乙两个方案,甲方案为最优方案,乙方案为次优方案,甲方案可取得收入10万元,乙方案可取得收入8万元,则甲方案的机会成本为(   )。  

A.2万元       B.10万元

C.18万元      D.8万元

4.单位产品销售价格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固定成本为4000元,销售200单位产品时,营业利润为(   )。

 A.4000元    B.8000元

C.0元     D.16000元

5.下列指标中,会导致保本点上升的是(   )。

 A.销售数量上升     B.销售单价下降

 C.单位变动成本下降   D.固定成本下降

6.假定在需求量较好的自然状态下,方案甲的最大收益值为70000万元,该方案的收益值为50000万元,其后悔值为(   )。

A.70000万元   B.50000万元

C.20000万元   D.90000万元

7.(   )是编制全面预算的基础和关键。

A.生产预算   B.材料采购预算

 C.销售预算   D.现金预算

8.从管理会计来看,成本计算不能停留于为计算而计算,要着重于把成本计算和(   )很好地结合起来。

 A.成本分析   B.成本预测

C.成本计划   D.成本控制

9.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是由于(   )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A.实际工时与预算工时   B.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

C.预算工时与标准工时   D.预算分配率与实际分配率

10.买卖双方分别采用不同的转移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计价基础,这种转移价格称为(   )。

A.成本加成价   B.协商价格

 C.市场价格    D.双重价格

二.多项选择: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5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计10分。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1.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以(      )为主要内容。

A.标准成本     B.预算控制

 C.成本性态分析   D.差异分析

E.量、本、利分析    

2.下列项目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   )。

A.广告费     B.保险费

C.财产税    D.研究开发费

E.厂房、机器设备的折旧

3.下列项目中,不会导致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分期损益不同的是(   )。

 A.变动生产成本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固定性制造费用

E.销售费用    

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15元,单位变动成本11元,固定成本3000元,销量1000件,欲实现目标利润2000元,则可采取的措施为(   )。

 A.单价提高到16元    B.固定成本降到2500元

C.销量增至1250件   D.固定成本降到2000元

E.单位变动成本降至10元

5.下列项目中,属于定性分析法的是(    )。

A.经验分折法    B.直接调查法

C.集合意见法    D.本、量、利分析法

E.集体思考法

三、名词解释 (每题2分,共10分)

1.偿还期法

2.零基预算

3.变动成本法

4.投资中心

5.质量成本

四.简答题 (共20分)

1. 何谓安全边际?为什么说安全边际部分的贡献毛益就是利润?(5分)

2.简要说明内含报酬率的特性。 (10分)

3.差别成本是否等于变动成本?为什么?(5分)

五. 计算题(共50分)

1.长河工厂拟投产乙新产品,预计其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7000元。如要求该产品的销售利润率达到8%,安全边际率达到20%。

要求:(1)该产品的售价应订为多少?    

 (2)计算该产品的保本销量和保本销售额。    

 (3)预计该产品的利润。(10分)

 2.新华元件厂生产某种元件,本期产量16000件,本期销售量12000件,期末存货4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全部固定性制造费用48000元。该元件的单位变动成本为4元,单位售价为10元,固定销售费用为10000元。该企业的日常核算建立在变动成本计算的基础之上,又假设现在处于年末,企业必须对外报送有关报表。

 要求:(1)请将以变动成本计算法核算的销售产品和期末存货成本资料转化为以完全成本法核算的成本资料。

 (2)请按完全成本法编制该年度损益表。(15分)

3.某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其中B产品去年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总成本是10500元,亏损500元。已知B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7元,单价为10元,生产B产品需购置模具一套,价值800元。假定今年一切条件不变,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要求:(1)用贡献毛益来判断应否停止生产该产品?为什么?

 (2)用差量分析法列表分析企业应否停止生产亏损产品? (15分)

 

4.某企业计划年度购买一台机器,成本为150 000元。该机器估计可使用5年,期满有残值1500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该机器每年可获税后利润16000元,资金成本率为l0%。

 要求:(1)计算每年的净现金流量。

 (2)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

 (3)评价该项目是否可行。(10分)  

 

 

答案

一.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里。(每题1分,共10分)

1.A   2.C   3.D   4.C   5.B  

6.C. 7.C   8.D   9.B   10.D

二.多项选择: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5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计10分。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1.ABD    2.BCE   3.ABCE    4.ACDE    5.ABCE

 

三.名词解释 (每题2分,共10分)

1.偿还期法――是指以重新回收某项投资金额所需的时间长短作为判断方案是否可行的一种方法。回收期的确定是以现金净流量即净收益加年折旧额作为偿还金额。一般说来,回收期越短,表明该项投资的效果越好,所需冒的风险程度也越小。

2.零基预算――全称为“以零为基础的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在编制间接费用预算时,对任何一笔的预算支出,不是以现有费用水平为基础,而是一切以零为起点,从根本上考虑它们的必要性及其数额的多少,这种预算编制方法称为零基预算。

3.变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而不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所有固定成本均作为期间成本在发生的当期全额列入损益表,从当期收入中扣除。这是管理会计专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4.投资中心――是指既对成本、收入、利润负责,又对投入的资金负责的区域。它适用于规模和经营管理权限较大的部分,一般是企业的最高层次。投资中心评价与考核的重点是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  

5.质量成本―― 是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成本概念。它是指在产品质量上发生的一切费用支出,包括由于未达到质量标准造成损失而发生的费用以及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各种费用。一般包括内部质量损失、外部质量损失、评价质量费用、质量预防费用四部分。只有当质量成本总和达到最底时,才为最佳质量成本。

四.简答题 (共20分)

1.何谓安全边际?为什么说安全边际部分的贡献毛益就是利润?(5分)

安全边际是指现有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的差额,它标志着现有销售量到盈亏临界点有多大的差距。因为超过盈亏临界点以上的产销量(即安全边际)不再负担固定成本,所以销售收入扣除变动成本之后的余额部分,无须再扣减任何固定成本,该余额实际上就是利润。

2.简要说明内含报酬率的特性。 (10分)

(1)当R=0时,

说明投资方案未来的现金流人量的总和刚好同原投资额相等,没有带来任何盈利,所作的投资没有取得相应的报酬,即其内含报酬率为零。

(2)当R<0时,

说明资金投入以后,不仅没有盈利,而且还使原投资额亏蚀了一部分而收不回来,因而其内含报酬率就表现为负数。

(3)当R>0时,

意味着除收回原投资额外,还取得一定的利润,说明所作的投资取得了相应的报酬。取得的盈利越多,R越大;同样的利润额,取得的时间越早,R越大,取得的时间越迟,R越小。

3.差别成本是否等于变动成本?为什么?(5分)

差别成本不一定等于变动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差别成本等于变动成本;而产量的变动超过相关范围时,差别成本就不等于变动成本。因为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产量增减变化而形成的差别成本刚好等于变动成本随产量的增减而变动的部分。而当产量超出相关范围时,就会引起企业生产能力发生变动,故差别成本也可能包括固定成本。

五.计算题(共50分)

1.解:

    (1) 因为  贡献毛益率=8%/20%=40%      (2分)

所以  单价=30÷(1―40%)=50 (元)      (2分)

(2)保本销售额=27000 ÷ 40%=67500 (元)     (1分)

保本销售量=67500 ÷ 50=1350 (实物单位)   (1分)

(3)预计销售收入=67500÷ (1―20%)= 84375 (元)  (2分)

 预计利润=84375×8%=6750(元)   (2分)

2.解:将变动成本计算基础转换成完全成本计算基础。

(1) 先求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率

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率=  =  

= =3(元/件)

(2)分配固定性制造费用

① 已销售的12000件产品 =12000×3=36000(元)

应分摊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② 期末存货4000件应分摊的固定性制造费用=4000×3=12000(元)

(3) 把变动成本调整为完全成本

完全成本=变动成本十应分摊的固定成本

①已销售产品的完全成本=12000×4+36000=84000 (元)

②期末存货的完全成本 =4000×4十12000 = 28000(元)

(4)编制损益表

损  益  表

            ××××年度     单位:元

产品销售收入               120000

减:产品销售成本             84000

产品销售毛利               36000

减:销售费用                10000

税前净利                 26000

  (15分)

3.解:

(1)该亏损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

=该产品的售价一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10―7=3(元)

 

由于该亏损产品能提供贡献毛益,因此不应停止该产品的生产,如果停止了该亏损产品的生产,企业将发生更大的亏损。

    (2)销售收入=l0 500―500=10000(元)

变动成本总额=产品产量×单位变动成本= =7000(元)

 

差异分析表          单位:元

┌───────┬───────┬──────┬─────┐

│          │  生产亏损产品│   停止生产│  差异额 │

├───────┼───────┼──────┼─────┤

│  相关收入   │   10000    │   0     │   10 000│

│  相关成本   │   7800    │        │   7800  │

│其中:变动成本│   7000    │        │       │

│   专属成本  │   800     │        │       │

├───────┼───────┼──────┼─────┤

│差别损益    │          │        │   2200  │

 

从上表可以看到,如果停止亏损产品的生产,企业将增加2200元的亏损额,因此,不能停止亏损产品的生产。   (15分)

4.解:

(1)每年的净现金流量=每年的税后利润十每年的折旧

=16000十(150000―1500)/5

=45700 (元)           (4分)

(2)净现值=45700×3.791十1500×0.621―150 000

=24180.20 (元)                (4分)

(3)由于该方案净现值大于零,所以该方案是可行的。(2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