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大众传播学1541》13春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创立世界上最早的无线广播台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德国
满分:2 分
2. 通过解释与评论,防止因报道某些事件和敏感问题造成的过度刺激,这体现了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中的( )。
A. 环境监测功能
B. 社会协调功能
C. 文化传递功能
D. 娱乐功能
满分:2 分
3. 卡茨的使用与满足模式是属于( )
A. 线性传播过程模式
B. 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
C. 系统论传播过程模式
D. 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国际传播秩序中的南北问题研究是属于( )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
A. 社会责任理论
B. “知识沟”理论
C. 直接强力效果论
D. 培养分析理论
满分:2 分
5. 提出“游戏说”传播功能的观点是( )
A.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B. 美国心理学家E•托尔曼
C. 英国心理学家威廉•斯蒂芬斯
D. 英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
满分:2 分
6. 诺依认为,现代信息社会中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能产生( )
A. 共鸣效果
B. 累积效果
C. 遍在效果
D. 逆反效果
满分:2 分
7. 明确提出新闻传播中“把关”模式的是( )
A. 卢因
B. D.M.怀特
C. 克拉帕
D. 霍夫兰
满分:2 分
8. 首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概念的著作是( )
A. 《宣传•传播•舆论》
B.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C. 《大众传播学》
D. 《舆论》
满分:2 分
9. 世界电视事业进入彩色电视广播新阶段是( )
A. 20世纪40年代
B. 20世纪50年代
C. 20世纪6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满分:2 分
10. 通过传媒的舆论导向功能形成新的规范和价值,这是这是大众传播的( )
A. 环境认知效果
B. 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
C. 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D. 视野制约效果
满分:2 分
11. 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 )
A. 拉斯韦尔
B. 施拉姆
C. 拉扎斯菲尔德
D. 卢因
满分:2 分
12. 投身股海的受众成员不肯错过媒介传递的股市行情,这是属于( )
A. 选择性接触
B. 选择性理解
C. 选择性解释
D. 选择性记忆
满分:2 分
13. 建立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德国
满分:2 分
14. 情境决定论的提出者是( )
A. 英尼斯
B. 梅罗维茨
C. 麦克卢汉
D. 戈夫曼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传播学研究的有以下6个基本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选择课题 ②确定研究客体 ③搜集资料 ④研究设计 ⑤ 分析资料 ⑥结论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③①④②⑤⑥
C. ①②④③⑤⑥
D. ④①③②⑤⑥
满分:2 分
16. 《独立宣言》体现了( )的思想。
A. 集权主义理论
B. 自由主义理论
C. 社会责任理论
D. 共产主义理论
满分:2 分
17. “二级传播理论”的创建者是( )
A. 拉斯韦尔
B. 施拉姆
C. 李普曼
D. 拉扎斯菲尔德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8. “小道消息”不胫而走,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
A. 共享性
B. 扩散性
C. 传递性
D. 替代性
满分:2 分
19. 一段时期内视听率的变化,能够反映和说明某广播电视媒体的问题所在。这体现了反馈的什么特点( )
A. 延迟性
B. 间接性
C. 代表性
D. 累积性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0. 在问卷设计中,提问不带倾向性和提问必须具体明确都属于( )。
A. 艺术性原则
B. 标准化原则
C. 合理性原则
D. 科学性原则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1. 意见领袖与被影响者处于哪种关系( )
A. 上下级关系
B. 平等关系
C. 互动关系
D. 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满分:2 分
22. 现代机械印刷开始的标志是( )
A. 谷登堡印刷《圣经》
B. 毕 发明胶泥活字印刷
C. 隋代的雕版印刷
D. 中国的木活字印刷
满分:2 分
23. “知识沟”理论的反命题是( )
A. 下限效果假说
B. 上限效果假说
C. 有限效果论
D. 沉默的螺旋假说
满分:2 分
24. 社会责任理论所涉及的传播观念及体制,符合下面哪种控制模式( )
A. 君主独裁式
B. 自由放任式
C. 自我约束式
D. 国家统管式
满分:2 分
25. 在任何社会中,传播媒介都会极大地影响社会组织的形态和人们交往方式。这一观点提出者是( )
A. 麦克卢汉
B. 英尼斯
C. 戈夫曼
D. 梅罗维茨
满分:2 分
26. 根据不同的社会群体的特点设计和制作讯息,使大众传播内容更具有吸引力,这一策略的依据是( )
A. 个人差异论
B. 社会分类论
C. 社会关系论
D. 靶子论
满分:2 分
27. 通过把违反社会规范者公诸于众而形成社会舆论,这体现了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中的( )。
A. 环境监测功能
B. 社会协调功能
C. 文化传递功能
D. 娱乐功能
满分:2 分
28. 传播媒介作为正面典型报道的人物往往会成为受众学习的楷模,这是大众传播的( )
A. 环境认知效果
B. 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
C. 视野制约效果
D. 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9. 在问卷设计中,间接法和虚拟法都属于( )。
A. 合理性原则
B. 标准化原则
C. 艺术性原则
D. 科学性原则
满分:2 分
30. 15世纪西方出现的手抄新闻信札主要用来报道( )
A. 西方宫廷趣闻轶事
B. 民间传闻故事
C. 商业政治信息
D. 社会娱乐信息
满分:2 分
31. “把关人”概念的提出者是( )
A. 施拉姆
B. 拉斯韦尔
C. 卢因
D. 李普曼
满分:2 分
32. 德福勒模式加入并突出了( )
A. 传播者的概念
B. 受众的作用
C. 噪音的影响
D. 反馈的机能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3. 抽样调查中,从样本的统计计算中得到的指标叫( )
A. 总体指标
B. 样本
C. 样本指标
D. 抽样推断
满分:2 分
34. “多级”或“N级传播”理论的发展者是( )
A. 拉扎斯菲尔德
B. 罗杰斯
C. 卡兹
D. 霍夫兰
满分:2 分
35. 传播学的诞生地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日本
满分:2 分
36. “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提出是( )
A. 《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
B. 《大众传播效果》
C. 《人民的选择》
D. 《个人的影响》
满分:2 分
37. 进行有关大众传播效果实证研究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德国
满分:2 分
38. 狭义的人际传播也称为( )
A. 群体传播
B. 组织传播
C. 亲身传播
D. 自我传播
满分:2 分
39. 考察媒介对少数“议题”的强调是否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视,这是议程设置功能作用机制的( )
A. 认知模式
B. 显著性模式
C. 优先顺序模式
D. 感知模式
满分:2 分
40.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是属于( )
A. 线性传播过程模式
B. 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
C. 系统论传播过程模式
D. 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
满分:2 分
川大《大众传播学1541》13春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在传播学研究与发展中,形成的理论建构的类型有( )
A. 归纳理论
B. 演绎理论
C. 机能理论
D. 模型
满分:2 分
2. 以下关于麦克卢汉的著作是( )
A. 《媒介即讯息》
B. 《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
C. 《帝国与传播》
D. 《传播的偏倚性》
满分:2 分
3. 内容分析的研究模式主要有( )
A. 推理模式
B. 比较模式
C. 问卷模式
D. 访谈模式
满分:2 分
4. 下列哪些是属于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
A. 艺术性原则
B. 标准化原则
C. 合理性原则
D. 科学性原则
满分:2 分
5. 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代表人物有( )
A. 霍克海姆
B. 阿多诺
C. 马尔库塞
D. 哈贝马斯
满分:2 分
6. 实用性传播可细分为( )
A. 新闻性传播
B. 娱乐性传播
C. 宣传性传播
D. 教育性传播
满分:2 分
7. 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下列哪些属于“热媒介”( )
A. 电视
B. 电话
C. 无线电广播
D. 报纸
满分:2 分
8. 以下传播学研究方法中哪些是属于定量研究方法( )
A. 抽样调查法
B. 问卷调查法
C. 矛盾分析法
D. 控制实验法
满分:2 分
9. 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下列哪些属于“冷媒介”( )
A. 电话
B. 报纸
C. 无线电广播
D. 电视
满分:2 分
10. 大众传播受众的主要特征是( )
A. 广泛性
B. 混杂性
C. 分散性
D. 隐匿性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创立世界上最早的无线广播台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德国
满分:2 分
2. 通过解释与评论,防止因报道某些事件和敏感问题造成的过度刺激,这体现了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中的( )。
A. 环境监测功能
B. 社会协调功能
C. 文化传递功能
D. 娱乐功能
满分:2 分
3. 卡茨的使用与满足模式是属于( )
A. 线性传播过程模式
B. 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
C. 系统论传播过程模式
D. 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国际传播秩序中的南北问题研究是属于( )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
A. 社会责任理论
B. “知识沟”理论
C. 直接强力效果论
D. 培养分析理论
满分:2 分
5. 提出“游戏说”传播功能的观点是( )
A.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B. 美国心理学家E•托尔曼
C. 英国心理学家威廉•斯蒂芬斯
D. 英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
满分:2 分
6. 诺依认为,现代信息社会中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能产生( )
A. 共鸣效果
B. 累积效果
C. 遍在效果
D. 逆反效果
满分:2 分
7. 明确提出新闻传播中“把关”模式的是( )
A. 卢因
B. D.M.怀特
C. 克拉帕
D. 霍夫兰
满分:2 分
8. 首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概念的著作是( )
A. 《宣传•传播•舆论》
B.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C. 《大众传播学》
D. 《舆论》
满分:2 分
9. 世界电视事业进入彩色电视广播新阶段是( )
A. 20世纪40年代
B. 20世纪50年代
C. 20世纪6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满分:2 分
10. 通过传媒的舆论导向功能形成新的规范和价值,这是这是大众传播的( )
A. 环境认知效果
B. 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
C. 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D. 视野制约效果
满分:2 分
11. 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 )
A. 拉斯韦尔
B. 施拉姆
C. 拉扎斯菲尔德
D. 卢因
满分:2 分
12. 投身股海的受众成员不肯错过媒介传递的股市行情,这是属于( )
A. 选择性接触
B. 选择性理解
C. 选择性解释
D. 选择性记忆
满分:2 分
13. 建立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德国
满分:2 分
14. 情境决定论的提出者是( )
A. 英尼斯
B. 梅罗维茨
C. 麦克卢汉
D. 戈夫曼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传播学研究的有以下6个基本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选择课题 ②确定研究客体 ③搜集资料 ④研究设计 ⑤ 分析资料 ⑥结论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③①④②⑤⑥
C. ①②④③⑤⑥
D. ④①③②⑤⑥
满分:2 分
16. 《独立宣言》体现了( )的思想。
A. 集权主义理论
B. 自由主义理论
C. 社会责任理论
D. 共产主义理论
满分:2 分
17. “二级传播理论”的创建者是( )
A. 拉斯韦尔
B. 施拉姆
C. 李普曼
D. 拉扎斯菲尔德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8. “小道消息”不胫而走,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
A. 共享性
B. 扩散性
C. 传递性
D. 替代性
满分:2 分
19. 一段时期内视听率的变化,能够反映和说明某广播电视媒体的问题所在。这体现了反馈的什么特点( )
A. 延迟性
B. 间接性
C. 代表性
D. 累积性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0. 在问卷设计中,提问不带倾向性和提问必须具体明确都属于( )。
A. 艺术性原则
B. 标准化原则
C. 合理性原则
D. 科学性原则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1. 意见领袖与被影响者处于哪种关系( )
A. 上下级关系
B. 平等关系
C. 互动关系
D. 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满分:2 分
22. 现代机械印刷开始的标志是( )
A. 谷登堡印刷《圣经》
B. 毕 发明胶泥活字印刷
C. 隋代的雕版印刷
D. 中国的木活字印刷
满分:2 分
23. “知识沟”理论的反命题是( )
A. 下限效果假说
B. 上限效果假说
C. 有限效果论
D. 沉默的螺旋假说
满分:2 分
24. 社会责任理论所涉及的传播观念及体制,符合下面哪种控制模式( )
A. 君主独裁式
B. 自由放任式
C. 自我约束式
D. 国家统管式
满分:2 分
25. 在任何社会中,传播媒介都会极大地影响社会组织的形态和人们交往方式。这一观点提出者是( )
A. 麦克卢汉
B. 英尼斯
C. 戈夫曼
D. 梅罗维茨
满分:2 分
26. 根据不同的社会群体的特点设计和制作讯息,使大众传播内容更具有吸引力,这一策略的依据是( )
A. 个人差异论
B. 社会分类论
C. 社会关系论
D. 靶子论
满分:2 分
27. 通过把违反社会规范者公诸于众而形成社会舆论,这体现了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中的( )。
A. 环境监测功能
B. 社会协调功能
C. 文化传递功能
D. 娱乐功能
满分:2 分
28. 传播媒介作为正面典型报道的人物往往会成为受众学习的楷模,这是大众传播的( )
A. 环境认知效果
B. 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
C. 视野制约效果
D. 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9. 在问卷设计中,间接法和虚拟法都属于( )。
A. 合理性原则
B. 标准化原则
C. 艺术性原则
D. 科学性原则
满分:2 分
30. 15世纪西方出现的手抄新闻信札主要用来报道( )
A. 西方宫廷趣闻轶事
B. 民间传闻故事
C. 商业政治信息
D. 社会娱乐信息
满分:2 分
31. “把关人”概念的提出者是( )
A. 施拉姆
B. 拉斯韦尔
C. 卢因
D. 李普曼
满分:2 分
32. 德福勒模式加入并突出了( )
A. 传播者的概念
B. 受众的作用
C. 噪音的影响
D. 反馈的机能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3. 抽样调查中,从样本的统计计算中得到的指标叫( )
A. 总体指标
B. 样本
C. 样本指标
D. 抽样推断
满分:2 分
34. “多级”或“N级传播”理论的发展者是( )
A. 拉扎斯菲尔德
B. 罗杰斯
C. 卡兹
D. 霍夫兰
满分:2 分
35. 传播学的诞生地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日本
满分:2 分
36. “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提出是( )
A. 《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
B. 《大众传播效果》
C. 《人民的选择》
D. 《个人的影响》
满分:2 分
37. 进行有关大众传播效果实证研究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德国
满分:2 分
38. 狭义的人际传播也称为( )
A. 群体传播
B. 组织传播
C. 亲身传播
D. 自我传播
满分:2 分
39. 考察媒介对少数“议题”的强调是否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视,这是议程设置功能作用机制的( )
A. 认知模式
B. 显著性模式
C. 优先顺序模式
D. 感知模式
满分:2 分
40.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是属于( )
A. 线性传播过程模式
B. 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
C. 系统论传播过程模式
D. 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
满分:2 分
川大《大众传播学1541》13春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在传播学研究与发展中,形成的理论建构的类型有( )
A. 归纳理论
B. 演绎理论
C. 机能理论
D. 模型
满分:2 分
2. 以下关于麦克卢汉的著作是( )
A. 《媒介即讯息》
B. 《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
C. 《帝国与传播》
D. 《传播的偏倚性》
满分:2 分
3. 内容分析的研究模式主要有( )
A. 推理模式
B. 比较模式
C. 问卷模式
D. 访谈模式
满分:2 分
4. 下列哪些是属于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
A. 艺术性原则
B. 标准化原则
C. 合理性原则
D. 科学性原则
满分:2 分
5. 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代表人物有( )
A. 霍克海姆
B. 阿多诺
C. 马尔库塞
D. 哈贝马斯
满分:2 分
6. 实用性传播可细分为( )
A. 新闻性传播
B. 娱乐性传播
C. 宣传性传播
D. 教育性传播
满分:2 分
7. 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下列哪些属于“热媒介”( )
A. 电视
B. 电话
C. 无线电广播
D. 报纸
满分:2 分
8. 以下传播学研究方法中哪些是属于定量研究方法( )
A. 抽样调查法
B. 问卷调查法
C. 矛盾分析法
D. 控制实验法
满分:2 分
9. 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下列哪些属于“冷媒介”( )
A. 电话
B. 报纸
C. 无线电广播
D. 电视
满分:2 分
10. 大众传播受众的主要特征是( )
A. 广泛性
B. 混杂性
C. 分散性
D. 隐匿性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