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浙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线作业-浙江大学

所属学校:浙江大学 科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2015-03-17 18:57:53
浙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  )。
A. 加涅
B. 皮亚杰
C. 布鲁姆
D. 布鲁纳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  )。
A. 2~3岁
B. 3~4岁
C. 4~5岁
D. 5~6岁
满分:2 分
3. 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  )。
A. 孟子
B. 墨子
C. 老子
D. 孔子
满分:2 分
4. 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 )。
A. 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B. 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C. 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D. 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满分:2 分
5. 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制定观察核对表,调查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表中的各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出记号并进行评定的是( )。
A. 观察核对
B. 行为核对
C. 观察评价
D. 行为评价
满分:2 分
浙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 )。
A. 物力资源
B. 自然资源
C. 组织资源
D. 人力资源
满分:2 分
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 )。
A. 启发性
B. 形象性
C. 逻辑性
D. 目的性
满分:2 分
3.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 )。
A. 科学性和启蒙性
B. 系统性
C. 时代性
D. 地方性和季节性
满分:2 分
4. 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 )。
A. 认识功能
B. 生产力功能
C. 精神功能
D. 创造功能
满分:2 分
5. 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 )。
A. 乌龟
B. 金鱼
C. 蝌蚪
D. 蛇
满分:2 分
浙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幼儿在教室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中,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二是对对学前儿童发展的评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非正式量具测量是指以通用的标准量具对物体进行测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技术:①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②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2~3岁年龄段的教育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科学性原则: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即能够理解和接受,这对幼儿来说特别重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科学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在精神文明方面,即认识世界,是科学的认识功能;二是在物质文明方面,即改造世界,是科学的生产力功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其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相一致。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科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他们在教师的支持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的启蒙性要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教师在指导与实施散步活动时,制定的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学前儿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这种观察称为长期系统性观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启蒙性原则: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理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幼儿周围生活中的一切自然现象和自然物,不允许带有任何宗教迷信色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中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作品等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的一种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自然”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出现在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中是由陈鹤琴提出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1. 预定性科学教育活动:指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2. 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3. 测量:指用量具或仪器来测定物体的尺寸、角度、几何形状或表面相互位置的过程的总称,也包括用仪表来测定各种物理量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4. 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5. 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6. 观察大雾天气属于偶发性科学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7. 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选编原则是:科学性与启蒙性原则、时代性与民族性原则、系统性与整体性原则、地方性与规律性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8. 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整合性要求而设计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9. 发现学习的优点是:有利于激发智慧潜力、有利于培养内在动机、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巧、有利于记忆的保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0.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2. 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3.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是学前阶段科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它原则性地指出在学前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范围和方向,是科学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4. 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儿童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5. 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6.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是强调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观;第二是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观;第三是强调_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_。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7. 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同和异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装,进行概括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8. 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正式量具测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9. 在创编科学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规则性、趣味性、活动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0. 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2~3岁年龄段进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