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12秋学期《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

所属学校:南开大学 科目:古代汉语(一) 2015-03-17 19:12:21
12秋学期《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券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中“因”的含义是:
A. 顺应
B. 依托
C. 原因
D. 副词,于是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下列关于“勤”的解释错误的是:
A. 圣人乐天知命,乐天则不勤,知命则不忧。勤,忧虑、愁苦。
B. 楚人伐郑,郑伯欲成,孔叔不可。曰:“齐方勤我,弃德不祥。”勤,慰问。
C. 君务靖乱,无勤于行。勤,忙于,致力于。
D.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勤,劳。
满分:2 分
3. 下列句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 客何好?
B.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C. 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D. 梁客辛垣衍安在?
满分:2 分
4. 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是:
A.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B.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C.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D.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满分:2 分
5. 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的是:
A. 欲辟土地,朝秦楚。
B. 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C.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影从。
D. 君子其无废先君之功。
满分:2 分
6. 下列古今词义同中有异的是:
A. 河
B. 钱
C. 中
D. 口
满分:2 分
7.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中“目”的用法是:
A. 使动用法
B. 意动用法
C. 名词用如动词
D. 名词作状语
满分:2 分
8. 下列各项同义词中,属于使用对象不同的是:
A. 行、走
B. 恐、惧
C. 往、去
D. 杀、弑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下列属于主谓式合成词的是:
A. 棉衣
B. 人物
C. 月亮
D. 石头
满分:2 分
10. “狼,所速去。不然,将杖杀汝”中“杖”的作用是:
A. 表比喻
B. 表行为的凭借
C. 表动作行为的工具
D. 表对人的态度
满分:2 分
11. 下列释义错误的是:
A. 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介,特立、直立。
B. 如有一介臣。介,个。
C. 不介马而驰之。介,披甲。
D. 既而与为公介。介,披甲。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乃施法于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贰。
B. 皆受其贰而藏之。
C. 帝馆甥于贰室。
D. 子盍早自贰焉。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3. 下列句中“徒”表示“只,仅仅”的是:
A. 内直者,与天为徒。
B. 齐师徒归。
C. 非徒所益,而又害之。
D. 空谤齐景非,徒称夷叔贤。
满分:2 分
14. 下列属于词义扩大的是:
A. 朕
B. 瓦
C. 谷
D. 响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下列各句有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A. 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B. 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C. 楚庄王围郑,郑告急晋。
D. 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
满分:2 分
16. “朝”的本义是早晨,引申为“朝见、朝拜、朝廷、朝代”等,词义引申的类型是:
A. 发散式
B. 线条式
C. 混合式
D. 其他
满分:2 分
17. 下列属于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是:
A. 诛
B. 谤
C. 感激
D. 交通
满分:2 分
1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当“回来”讲的“复”的反义词是“往”。
B. 当“灭亡”讲的“亡”的反义词是“存”。
C. 当“政治上没秩序”讲的“乱”的反义词是“整”。
D. 当“副”讲的“贰”的反义词是“正”。
满分:2 分
1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少,少量。
B. 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引,向后退。
C. 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若,及,动词。
D.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贤,超过。
满分:2 分
20. 下列句子中有异体字的是:
A. 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B.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C.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D.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满分:2 分
21. 下列词语可用来自称的是:
A. 君
B. 足下
C. 吾子
D. 不才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2.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中的合成词有: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满分:2 分
23. 下列注音错误的是:
A.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强,读qiáng。
B. 故曰教学相长也。长,读zhǎng。
C. 男有分,女有归。分,读fèn。
D.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蜡,读là。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4. 下列句子中的“日”表示“每日”的意思的是:
A. 道明则国日强,道幽则国日削。
B.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C. 日与北骑出没于长淮间。
D.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满分:2 分
25.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C. 无以,则王乎?
D. 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
满分:2 分
26. 下列属于词义由轻到重的是:
A. 感激
B. 诛
C. 走狗
D. 复辟
满分:2 分
27. 下列属于词义转移的是:
A. 禽
B. 关
C. 交通
D. 火
满分:2 分
28. “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中“犬”所充当的句子成分是:
A. 主语
B. 谓语
C. 宾语
D. 状语
满分:2 分
29.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中“乃”的含义是:
A. 你,你的
B. 原来是
C. 竟
D. 难道
满分:2 分
30. 有名词用如使动的句子是:
A. 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
B. 范增数目项王。
C. 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D. 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满分:2 分
31.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中“免其君”的意思是:
A. 免掉他的国君
B. 赦免他的国君
C. 使他的国君免于难
D. 让国君赦免自己
满分:2 分
32. “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中“朝”的用法是:
A. 动词使动用法
B. 名词使动用法
C. 名词意动用法
D. 名词用如动词
满分:2 分
33. 下列句子中含有古今字的是:
A.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其不善而著其善。
B. 此之谓自谦。
C.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D. 养其根而其实。
满分:2 分
34. 下列句中的“女”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B. 夫男耕女织,天下之大业也。
C. 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
D. 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
满分:2 分
35. 下列哪个句子中“朝”不读cháo?
A. 率天下诸侯而朝周。
B. 朝菌不知晦朔。
C. 百官承事,朝而不夕。
D. 武丁超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满分:2 分
36. 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出来。
B. 此时鲁仲连适游赵。适,真巧。
C. 置彼周行。行,行走。
D. 专淫逸奢靡。淫,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满分:2 分
37. “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也”中“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副词,大概
B. 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或理由
C. 语气词
D. 副词,恐怕
满分:2 分
38. 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 百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去。
B. 吾请为君责而归之。
C. 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先生。
D. 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9. 下列各句中有意动用法的是:
A. 师还,馆于虞。
B.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C.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D. 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满分:2 分
40. 下列属于词义缩小的是:
A. 辇
B. 商
C. 理
D. 绪
满分:2 分
41. “学而时习之”中“时”的意思是:
A. 时常
B. 按时
C. 有时
D. 当时
满分:2 分
42.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中第一个“君”的用法是:
A. 名词用如动词
B. 名词用如使动
C. 名词作状语
D. 名词用如意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3. 下列“莫”作无定代词的是:
A. 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B. 小子何莫学夫《诗》?
C. 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D.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4. “尔”、“乃”作为人称代词在句中主要充当:
A. 主语
B. 宾语
C. 定语
D. 状语
满分:2 分
45. 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 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取妇。
B. 亦言其人有德。
C. 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 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
满分:2 分
4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征”是褒义词,最初用于上攻下,有道攻无道。
B. “袭”是袭击偷袭,比“侵”更秘密。
C. “伐”是公开宣战的正式战争,进军的时候不鸣钟鼓。
D. “侵”是不宣而战,不要借口。
满分:2 分
47. 下列句中的“绥”表示“安抚”义的是:
A. 张仪至秦,详失绥堕车,不朝三月。
B. 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C. 绥多士女。
D. 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
满分:2 分
48. 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个是:
A.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
B. 古之学者必有师。
C. 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D. 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
满分:2 分
49. 下列句中的“反”表示造反的是:
A. 诸吏卒民,有谋杀伤其将长者,与谋反同罪。
B. 揖而去之,反于庄王。
C.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D. 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
满分:2 分
50.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中“困”的意思是:
A. 窘迫
B. 疲惫
C. 物资贫乏
D. 不通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