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2秋《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总消费曲线斜率小于1表明()。
A. 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
B. 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
C. 与收入正相关
D. 与收入负相关
满分:6 分
2. 已知C=50+0.75y,i=150,计算均衡的收入为()。
A. 800
B. 650
C. 150
D. 900
满分:6 分
3. 对绝大多数国家来说,劳动力要素的价格随经济发展而()。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先下降后上升
满分:6 分
4. 社会收入为1500亿元,储蓄为500亿元,收入增加为2000亿元,储蓄为800亿元,计算边际消费倾向为()。
A. 0.4
B. 0.6
C. 0.3
D. 0.7
满分:6 分
5.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8,政府减少100万税收将使国民收入增加()。
A. 80万
B. 20万
C. 400万
D. 500万
满分:6 分
大工12秋《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影响经济增长的制度因素可以理解为有关()的总和。
A. 经济政策
B. 经济体制
C. 宏观调控
D. 政策安排
E. 分配制度
满分:6 分
2. 决定总供给的因素包括()。
A. 社会拥有的资源
B. 要素的所有者是否愿意将要素投入经济
C. 一个国家政府支出多少
D. 消费者消费能力
E. 国家出口能力
满分:6 分
3. “科教兴国” 的含义,就是通过()促进经济发展。
A. 对外开放
B. 社会制度
C. 资本积累
D. 人力资本投资
E. 技术进步
此题选: DE 满分:6 分
4. 下列对宏观调控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宏观调控的对象是宏观经济变量
B. 宏观调控的手段是宏观经济政策
C. 政府行政部门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直接干预也是宏观调控
D. 宏观调控就应该直接对市场主体进行各种限制
E. 宏观调控通过调节宏观经济变量间接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
满分:6 分
5. 下列经济周期中属于长周期的是()。
A. 基钦周期
B.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C. 库兹涅茨周期
D. 熊彼特周期
E. 朱格拉周期
满分:6 分
大工12秋《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国民收入账户包括资本收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自然条件并不能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在微观领域成立的原理,在宏观领域一定成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总供求模型用于解释增长、失业、通货膨胀更合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宏观经济学分析的主体包括家庭、企业和政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6.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制度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7. 国民生产总值的衡量包括中间产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8. 某个变量年增长率为X%,则该变量在70/X年内翻一番,这被称作“70规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9. 政府在提供公共品和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0. 经济增长就是短期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总消费曲线斜率小于1表明()。
A. 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
B. 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
C. 与收入正相关
D. 与收入负相关
满分:6 分
2. 已知C=50+0.75y,i=150,计算均衡的收入为()。
A. 800
B. 650
C. 150
D. 900
满分:6 分
3. 对绝大多数国家来说,劳动力要素的价格随经济发展而()。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先下降后上升
满分:6 分
4. 社会收入为1500亿元,储蓄为500亿元,收入增加为2000亿元,储蓄为800亿元,计算边际消费倾向为()。
A. 0.4
B. 0.6
C. 0.3
D. 0.7
满分:6 分
5.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8,政府减少100万税收将使国民收入增加()。
A. 80万
B. 20万
C. 400万
D. 500万
满分:6 分
大工12秋《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影响经济增长的制度因素可以理解为有关()的总和。
A. 经济政策
B. 经济体制
C. 宏观调控
D. 政策安排
E. 分配制度
满分:6 分
2. 决定总供给的因素包括()。
A. 社会拥有的资源
B. 要素的所有者是否愿意将要素投入经济
C. 一个国家政府支出多少
D. 消费者消费能力
E. 国家出口能力
满分:6 分
3. “科教兴国” 的含义,就是通过()促进经济发展。
A. 对外开放
B. 社会制度
C. 资本积累
D. 人力资本投资
E. 技术进步
此题选: DE 满分:6 分
4. 下列对宏观调控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宏观调控的对象是宏观经济变量
B. 宏观调控的手段是宏观经济政策
C. 政府行政部门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直接干预也是宏观调控
D. 宏观调控就应该直接对市场主体进行各种限制
E. 宏观调控通过调节宏观经济变量间接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
满分:6 分
5. 下列经济周期中属于长周期的是()。
A. 基钦周期
B.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C. 库兹涅茨周期
D. 熊彼特周期
E. 朱格拉周期
满分:6 分
大工12秋《宏观经济学》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国民收入账户包括资本收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自然条件并不能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在微观领域成立的原理,在宏观领域一定成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总供求模型用于解释增长、失业、通货膨胀更合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宏观经济学分析的主体包括家庭、企业和政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6.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制度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7. 国民生产总值的衡量包括中间产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8. 某个变量年增长率为X%,则该变量在70/X年内翻一番,这被称作“70规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9. 政府在提供公共品和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0. 经济增长就是短期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