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东北财经大学《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在线作业

所属学校:东北财经大学 科目: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015-03-17 19:52:29
东财《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在线作业五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法律规范有( )和法律后果两部分构成
A. 行为模式
B. 民事主体
C. 民事权利
D. 公民义务

2. ( )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或目标,是一个人一切思想行为和方向的根本动因
A. 人生价值取向
B. 价值评价
C. 人生价值目标
D. 价值选择

3. 以下不是知识产权的特征的是( )
A. 是一种无形财产权
B. 内容不包括人身权
C. 内容包括财产权
D. 具有专有性

4. 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不能超过(  )年
A. 10
B. 15
C. 20
D. 25

5. 以下不属于企业法人的是(  )
A. 外资企业法人
B. 社会团体法人
C. 个人独资企业法人
D. 私营企业法人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评价人生价值时,只要看效果就行了,动机是无关紧要的
B. 在评价人生价值时,只要看动机就行了,效果是无关紧要的
C. 在评价人生价值时,只要看物质贡献就行,精神贡献是无关紧要的
D. 在评价人生价值时,必须坚持责任和贡献的统一
此题选: D
7. ( )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的重要标志
A. 公有制为基础
B. 热爱劳动
C. 热爱人民
D. 爱祖国

8. 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进步、最美好的理想是( )
A. 社会主义理想
B. 桃花源
C. 共产主义理想
D. 乌托邦

9.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 普遍性原则
B. 合法性原则
C. 合理性原则
D. 应急性原则

10. 社会公德作为“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是人类世世代代调整公共生活中最一般关系的经验的结晶,这说的是社会公德的( )特点
A. 基础性
B. 全民性
C. 公共性
D. 相对稳定性
此题选: D
11. 对于生活在新时代的人来说 ,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是为了()
A. 利益最大
B. 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
C. 为人民服务
D. 经济建设

12. 整个法律调整系统的结构,功能,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发生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是指( )
A. 法律调整机制
B. 法律特征
C. 法律起源
D. 法律作用

13. 自我价值是指( )的肯定关系
A. 自我对他人
B. 他人对自我
C. 自我对自己本身
D. 自我对社会

14. 在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 )。
A. 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领域的不同
B. 法律调整的后果的不同
C. 法律调整的效力的不同
D. 法律调整的数量的不同

15.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客体包括( )  (1)农村和城市郊区属于国家所有以外的土地;(2)宅基地;(3)自留地;(4)自流山
A. (1)(2)
B. (2)(3)
C. (1)(2)(3)(4)
D. (3)(4)

16. 下列( )情况下,无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的。
A. 没有法定的行政处罚依据
B. 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的种类、幅度的
C. 违反委托处罚的规定的
D. 违反告知行政处罚相对人的义务的

17. 大公无私和先公后私( )
A. 有本质区别
B. 前者是不可能的,后者是可能的
C. 同属于共产主义道德体系,没有本质不同,但有程度上的差异
D. 两者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说法有异而已

18. ()是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道德行为准则
A. 法律
B. 五爱
C. 舆论
D. 传统

19. 《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违反法律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 )给予行政处分
A. 实施行政行为人
B.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C. 有罪过的行为人
D. 行政机关领导人
此题选: D
20. 根据法的历史传统和特点对法所作的分类是( )。
A. 法系
B. 法律体系
C. 法的历史类型
D. 法学体系

21. 以下关于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股东人数2-50人
B. 以商品零售为主的公司股东出资的最低限额为50万
C. 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D. 有公司的名称

22. 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时宪法又规定,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包括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地区的社会制度,即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因此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
A. 单一制
B. 联邦制
C. 复合制
D. 既是单一制又是联邦制

23. 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是( )
A. 工农联盟
B. 农民
C. 知识分子
D. 共产党员

24. 我国环保方面的主体暂还未包括对( )污染的防治。
A. 噪声
B. 大气
C. 废渣
D. 放射性
此题选: D
25. 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以下不属于解决争议途径的是( )
A.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B. 向有关部门申述
C.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 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方式
此题选: D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