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东北财经大学《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二(随机)

所属学校:东北财经大学 科目:公共政策分析 2015-03-17 20:28:05
东财《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二(随机)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利益冲突进行调节与控制,属于公共政策的( )功能。
A. 导向
B. 分配
C. 调控
D. 强制
满分:4 分
2. 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权限和程序,将成熟、稳定而有立法必要的政策转化为法律的过程是()。
A. 政策民主化
B. 政策合法化
C. 政策法律化
D. 政策法规化
满分:4 分
3. 公共政策作为一门学科是在()成型并发展起来的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70年代
D. 20世纪40年代
满分:4 分
4. 新政策代替旧政策,但所面对的问题不变,所要满足的要求不变的政策终结方式是()。
A. 政策废止
B. 政策替代
C. 政策分解
D. 政策合并
满分:4 分
5. 公共政策周期的第一阶段是()
A. 政策实施
B. 政策形成
C. 政策评估
D. 提案的提出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6. 现代政策科学的创立者是美国学者是( )
A. 拉斯韦尔
B. 贝塔朗菲
C. 德洛尔
D. 戴维伊斯顿
满分:4 分
7. ()又称中枢子系统它由拥有决策权力的高层领导者组成。
A. 决断子系统
B. 信息子系统
C. 咨询子系统
D. 执行子系统
满分:4 分
8. ()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A. 政治文化
B. 社会经济状况
C. 政策环境
D. 制度条件
满分:4 分
9. ()是指政策主体试图通过制定和施行政策予以调整的社会问题.
A. 社会问题
B. 公共问题
C. 个人问题
D. 政策问题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0. 在政策类型中,( )是关于制定政策的政策。
A. 元政策
B. 基本国策
C. 基本政策
D. 具体政策
满分:4 分
东财《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二(随机)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政策评估的意义有()。
A. 提高效率的保障
B. 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
C. 检查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
D. 决定政策走向的依据
满分:4 分
2. 下面哪些行为主体属于外部评估者()。
A. 公共利益组织
B. 压力集团
C. 沟通媒体
D. 民间的研究组织
满分:4 分
3. 根据公共政策针对和发生作用的领域不同,可将公共政策分为()。
A. 经济政策
B. 社会政策
C. 文化政策
D. 政治政策
满分:4 分
4. 反映政策问题的具体渠道有()。
A. 政府决策的考虑
B. 政策实施的反馈
C. 利益群体的反映
D. 决策咨询的信息
满分:4 分
5. 我国政策评估工作的主要特点有()。
A. 以非营利评估为主导,以营利评估为主体的评估体系
B. 评估标准以价值判断为主
C. 在评估对象方面以政策产出为主,忽视对政策影响的评估
D. 评估与决策相对分离
满分:4 分
6. 下列哪些途径有利于实现公共政策评估的制度化()。
A. 充分重视人民群众在评估中发挥的作用
B. 重视评估结论
C. 建立政策评估基金
D. 实现政策评估工作的程序化
满分:4 分
7. 政策执行的法律手段有哪些特点()。
A. 规范性
B. 权威性
C. 有偿性
D. 稳定性
满分:4 分
8. 防范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A. 加强政策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
B. 加强监督,从严治政
C. 摆正局部和全局的关系
D. 从制度上解决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的问题
满分:4 分
9. 政策法律化的条件有()。
A. 有立法必要的政策
B. 执政党制定的政策
C. 成熟稳定的政策
D. 民族宗教领域的政策
满分:4 分
10. 下列哪些问题属于方案规划的原则()。
A. 整体性原则
B. 信息完备原则
C. 社会公正原则
D. 实事求是原则
满分:4 分
东财《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二(随机)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公共政策分析构成了公共政策的方法论或技术工具,贯穿于公共政策的全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政策评估完结之后,政策周期便结束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公共政策问题是指一个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人物认为某种社会状况不理想或不可取,应该引起全社会关注并设法加以改变的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分配性政策是政府在社会各阶层或团体中进行有意识的财富、收入、财产或权利的转移性分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公共问题源于个人问题,但造成公共问题的直接原因往往来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