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随堂随练4

所属学校:东北财经大学 科目:统计学 2014-08-11 20:51:00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如果某个总体参数估计量的期望值等于参数真值,那么这个估计量具有()。
A:无偏性
B:一致性
C:相对有效性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无偏性
【2】总体指标也称为总体参数,是根据总体各个单位的标志值计算的统计指标,总体指标具有()。
A:唯一性
B:随机性
C:随样本单位变化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唯一性
二、多项选择题
【3】参数估计就是根据样本统计量确定总体参数,一般说来,参数估计可以分为()。
A:点估计
B:区间估计
C:最大似然估计
D:矩估计
答案
•点估计
•区间估计
【4】对于给定的样本,我们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点估计,为了在不同的点估计之间进行比较,就必须对各种点估计的好坏给出评价标准包括()。
A:估计量的无偏性
B:估计量的一致性
C:估计量的相对有效性
D:样本容量的大小
答案
•估计量的无偏性
•估计量的一致性
•估计量的相对有效性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假设检验中,我们把应该接受的原假设拒绝接受,这种错误称为()。
A:第Ⅱ类错误
B:第Ⅰ类错误
C:取伪错误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第Ⅰ类错误
【2】当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的概率为()。
A:显著性水平
B:犯第Ⅱ类错误的概率
C:取伪错误的概率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显著性水平
【3】当样本容量一定时,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和犯第Ⅱ类错误的概率都很小是()。
A:能够实现的
B:不能实现的
C:根据具体问题而定的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不能实现的
【4】在假设检验中,我们把应该拒绝的原假设接受,这种错误称为()。
A:第Ⅰ类错误
B:第Ⅱ类错误
C:弃真错误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第Ⅱ类错误
【5】在假设检验中,根据样本数值,计算出检验统计量的值,如果比临界值大,应该(  )。
A:拒绝原假设
B:接受原假设
C:原假设为真
D:原假设为假
答案
拒绝原假设
【6】在假设检验中,根据样本数值,计算出检验统计量的值,如果比临界值小,应该(  )。
A:拒绝原假设
B:接受原假设
C:原假设为真
D:原假设为假
答案
接受原假设
【7】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和显著性水平()。
A:相同
B:不同
C: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相同
二、多项选择题
【8】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包括()。
A:
提出原假设、备择假设
B:确定显著性水平
C:选择检验统计量
D:建立决策规则
答案

提出原假设、备择假设
•确定显著性水平
•选择检验统计量
•建立决策规则
【9】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和犯第Ⅱ类错误的概率之间有()。
A:
B:
C:
D:可能都变大
E:可能都变小
F:一个变大,另一个变小
答案
•可能都变大
•可能都变小
•一个变大,另一个变小
【10】显著性水平就是()。
A:当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的概率
B: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
C:犯第Ⅱ类错误的概率
D:犯弃真错误的概率
答案
•当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的概率
•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
•犯弃真错误的概率
【11】在假设检验中有可能犯的错误有()。
A:第Ⅰ类错误
B:弃真错误
C:第Ⅱ类错误
D:取伪错误
答案
•第Ⅰ类错误
•弃真错误
•第Ⅱ类错误
•取伪错误
【12】显著性水平与检验拒绝域的关系为()。
A:显著性水平提高,意味着拒绝域缩小
B:显著性水平降低,意味着拒绝域扩大
C:显著性水平提高,意味着拒绝域扩大
D:显著性水平降低,意味着拒绝域缩小
答案
•显著性水平提高,意味着拒绝域缩小
•显著性水平降低,意味着拒绝域扩大
【13】在假设检验时,通常使用的显著性水平有()。
A:0.05
B:0.01
C:0.1
D:0.5
答案
•0.05
•0.01
•0.1
三、判断题
【14】在假设检验中,根据样本数值,计算出检验统计量的值,如果比临界值小,则接受原假设。()
A:正确:B:错误
答案
正确
【15】当样本容量一定时,同时使得犯两类错误的概率都很小是达不到的。当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变小时,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就变大,反之亦然。()
A:正确:B:错误
答案
正确
【16】在假设检验中,我们把应该接受的原假设拒绝接受,这种错误称为第Ⅰ类错误。()
A:正确:B:错误
答案
正确
【17】犯第Ⅱ类错误的概率就是显著性水平。()
A:正确:B:错误
答案
错误
【18】假设检验是指对未知总体的某一数量特征(比如均值、方差)提出某种假设,然后根据所获得的样本数据,按照一定的程序,对该假设做出拒绝或接受的判断。()
A:正确:B:错误
答案
正确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方差分析中,通常把需要考察的引起数据变动的主要原因称为因素或因子,把因素的不同状态称为水平或处理,如果在分析中只涉及一个因素,这称为(  )。
A:单因素方差分析
B:双因素方差分析
C:多因素方差分析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单因素方差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
【2】方差分析的假设条件有()。
A:各总体是正态分布
B:各总体有相同的方差
C:样本相互独立
D:只涉及一个因素
答案
•各总体是正态分布
•各总体有相同的方差
•样本相互独立
【3】方差分析包括()。
A:单因素方差分析
B:双因素方差分析
C:多因素方差分析
D:回归分析
答案
•单因素方差分析
•双因素方差分析
•多因素方差分析
【4】方差分析的一般步骤包括()。
A:建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B:选择显著性水平
C:选择检验统计量
D:给出判别准则
答案
•建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选择显著性水平
•选择检验统计量
•给出判别准则
三、判断题
【5】在方差分析中,人们把需要考察的引起数据变动的主要原因称为因素或因子,把因素的不同状态称为水平或处理。如果在分析中只涉及一个因素,称为单因素方差分析。()
A:正确:B:错误
答案
正确
【6】在进行方差分析时要求各个总体有相同的方差。()
A:正确:B:错误
答案
正确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Spearman相关系数是由英国统计学家查尔斯.斯皮尔曼(CharlesSpearman)在1904年提出的,适用于对()之间相关性的一种度量方法。
A:定量数据
B:定性数据
C:顺序数据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顺序数据
【2】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称为()。
A:单相关
B:复相关
C:偏相关
D:非线性相关
答案
单相关
【3】相关图又称()。
A:点图
B:散点图
C:直方图
D:茎叶图
答案
散点图
【4】当一个变量增加时,相应的另一个变量随之也增加,我们称这两个变量之间为()。
A:单相关
B:复相关
C:正相关
D:复相关
答案
正相关
二、多项选择题
【5】按照所研究变量个数的多少,相关关系包括()。
A:单相关
B:复相关
C:偏相关
D:非线性相关
答案
•单相关
•复相关
•偏相关
【6】相关分析涉及()。
A:简单线性相关分析
B:偏自相关分析
C:复相关分析
D:等级相关分析
答案
•简单线性相关分析
•偏自相关分析
•复相关分析
•等级相关分析
【7】按照相关关系表现的形态,分为()和()。
A:线性相关
B:非线性相关
C:单相关
D:复相关
答案
•线性相关
•非线性相关
【8】按照相关变量变化的方向,分为()。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单相关
D:偏相关
答案
•正相关
•负相关
【9】相关系数是衡量两个变量线性相关关系的重要指标,通常我们用表示相关系数,我们经常使用的相关系数有()。
A:Pearson相关系数
B:Spearman相关系数
C:复相关系数
D:偏自相关系数
答案
•Pearson相关系数
•Spearman相关系数
三、判断题
【10】当所研究的是一个变量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其他变量的相关关系时,称为复相关。()
A:正确:B:错误
答案
正确
【11】当一个变量增加时,相应的另一个变量随之也增加,我们称这两个变量之间为正相关。()
A:正确:B:错误
答案
正确
【12】当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大致呈现为线性关系时,称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线性相关。()
A:正确:B:错误
答案
正确
【13】在相关分析中,各变量的地位不同。()
A:正确:B:错误
答案
错误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