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5春《工程抗震》在线作业14 D/ @, P1 i* O1 Q1 X# S
( ^" ]" J: h9 T& b3 O
一、单选题:
1.对于高宽比大于( )的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拉应力。 (满分:5)
A. 41 I D) }8 D1 J! m
B. 50 K+ F- U: x6 ?/ t0 ]2 u" p
C. 6* B& @. l% ?4 i; Z+ x5 @- j8 |& /
D. 7" Q- v- O, Y* S: b
2.用以进行土的类型划分的参数fak为由荷载试验等方法得到的地基土( )。 (满分:5)) w/ V1 Y: p+ c
A. 静承载力标准值0 o6 g- ]4 ]4 E0 r B4 @
B. 静承载力特征值
C. 动承载力标准值/ c1 f. R/ h# W% v$ _
D. 动承载力特征值9 Z n V5 U" N2 [+ y
3.当地基所在区域的地震烈度为9度时,地基土中的粉土的粘粒含量百分率大于( )的情况下,可判为不液化土或不考虑液化的影响。 (满分:5)
A. 10%- ?% X$ N" O$ i
B. 13%
C. 16%6 g8 ~4 ?) S3 I, U
D. 19%
4.多自由度体系的自振圆频率是按照( )的规律排列的。 (满分:5): s& _4 E9 `- Q* Y* M
A. 从大到小
B. 从小到大
C. 中间大两头小
D. 中间小两头大2 Z! l! [( O+ ~ q4 Q
5.在确定土层覆盖层厚度时,剪切波速大于( )的孤石、透镜体,应视为同周围土层。 (满分:5): `' ] Z6 z0 / F
A. 300m/s+ `9 m: F( k4 P9 U( i ~
B. 400m/s
C. 500m/s9 B `' a f j8 u
D. 600m/s
6.基本烈度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 )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的概率( )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满分:5)( g( | ?0 } C' y% A) ~: t c
A. 我国取50年;5%
B. 我国取50年;10%% _+ M f# y3 V( D3 {
C. 我国取100年;5%
D. 我国取100年;10%& N9 D3 J s$ W$ G! L: n
7.我国地震设防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 )。 (满分:5)
A. 30%/ c& Y$ A' o( k4 j4 n n* M
B. 40%6 D) B" E! [ r) I+ l" J+ p
C. 50%
D. 60%
8.通过对我国几个主要地震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认为我国的地震烈度的概率密度函数基本上符合( )。 (满分:5)
A. 极值Ⅰ型分布
B. 极值Ⅱ型分布* ` M) /+ C8 R s. p; z: c$ D7 H; t* q
C. 极值Ⅲ型分布0 D0 R$ |! | y
D. 极值Ⅳ型分布
9.抗震设计方法中的第二阶段设计法旨在保证结构满足第( )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 (满分:5)* g1 o9 { f: p8 L4 {. |* V
A. 一5 O8 l5 [' Y) j! ]8 s U2 Y; K
B. 二+ o5 Z5 T8 J1 }* o8 R
C. 三
D. 四
10.结构的总地震反应以( )反应为主。 (满分:5)
A. 高阶振型; g" _# E" N3 l) d0 Y9 v9 Q! w
B. 低阶振型$ d: /% z- e( ~ /5 I+ y
C. 中间阶振型
D. 任意阶振型
三、判断题:
1.饱和松散的砂土或粉土(包含黄土),地震时易发生液化现象,使地基承载力丧失或减弱,甚至喷水冒砂,这种现象一般称为砂土液化或地基土液化。 (满分:5)+ F0 q M7 g4 F
A. 错误
B. 正确/ _" B/ ]0 F/ F& J" l4 `! L
2.在振幅谱中幅值最大的频率分量对应的周期,称为地震动的卓越周期。 (满分:5)
A. 错误0 c2 {: V" s% B% x. M+ J% E
B. 正确
3.时程分析法只有一种,即逐步积分法。 (满分:5), a' p2 {* T; A E$ l
A. 错误
B. 正确
4.地球内部断层错动并引起周围介质震动的部位称为震中。 (满分:5)! u5 m: T/ y$ T. M0 R
A. 错误6 [3 ~* t) j7 C. y, c
B. 正确
5.一般地,体系有多少自由度就有多少个频率。 (满分:5)& [- D; m& H6 Y& V8 b2 W
A. 错误
B. 正确
6.多、高层的混凝土楼、屋盖宜优先采用装配式楼、屋盖板。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6 g" F, P% x5 O" g
7.地基土抗震承载力一般低于地基土静载承载力。 (满分:5)0 o. B$ g; T9 /7 G+ S$ P# d
A. 错误3 y8 X* b5 j, E4 ^; t1 j4 n; K
B. 正确
8.由于土层具有过滤作用,软弱场地上的建筑物震害一般比坚硬场地上的建筑物的震害轻。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p4 O* B5 G/ U
9.规范规定,跨度小于24m的屋架的地震作用标准值,宜取其重力荷载代表值和竖向地震作用系数的乘积。 (满分:5)8 c5 w1 M8 ]! [0 R4 _: v* X
A. 错误
B. 正确! P2 ]8 B4 D0 }0 q/ h
10.一般情况下,应至少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大工15春《工程抗震》在线作业2
3 ]) Z X7 `9 B- G8 b+ X
一、单选题:/ t) J" f+ M ^( Z- p4 q; r
1.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地震反应,如果采用直接由各振型最大反应叠加估计体系最大反应,结果会( )。 (满分:5)
A. 偏大 f. Q+ L0 a- V1 F, h4 W
B. 偏小
C. 相等
D. 不确定
2.地震加速度反应谱是单自由度体系的( )反应与其自振周期的关系。 (满分:5)
A. 平均绝对加速度* v* y: ~9 {" V! ^- e3 Y3 J& S
B. 最大绝对加速度! g! V& Y, l! Y7 N3 H- L9 @
C. 平均相对加速度' Y. |! w# x. i% M
D. 最大相对加速度
3.对多层砌体结构一般只要求进行( )地震作用条件下的抗震计算。 (满分:5)
A. 水平
B. 垂直
C. 扭转
D. 以上三项都是3 ^- k- H$ V5 i6 V7 B1 h2 ^
4.多层砌体结构应尽量避免采用( )。 (满分:5)
A. 纵墙承重方案
B. 横墙承重方案
C. 纵横墙承重方案4 Y, L9 w1 g: {6 P- B
D. 以上说法都不对3 G; e* K& /' a) @+ U$ V: }: O; r5 B
5.采用时程分析法时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底部总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 )。 (满分:5)
A. 55%' Q4 }( F b" q
B. 65%" |8 H5 @2 l3 [4 n+ I' H
C. 75%
D. 85%( U! u* r! T6 P5 V+ ~( X! S
6.当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局部有突出屋面的小建筑的地震作用时,应将小建筑物上的地震作用乘以增大系数,抗震规范规定该增大系数取为( )。 (满分:5)
A. 2
B. 34 F/ b0 x* c. J |2 F1 F- _
C. 3.56 i# v7 A3 N) G* Q+ X
D. 48 p1 L8 C7 T }. I+ C& L
7.多自由度体系振动时第一状态的力在第二状态的位移上所做的功( )第二状态的力在第一状态的位移上所做的功。 (满分:5)
A. 大于9 `1 p w% @) Z4 G6 ~- h
B. 小于, S7 K- Z% p- m% {; O
C. 等于7 y; A0 r- `; ~& W5 n- [/ X
D. 不确定
8.计算楼层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时,宜乘以( )的竖向地震动力效应增大系数。 (满分:5)
A. 1.2, A, |- C) x9 G' H* R' /) h" ]( I- m4 r
B. 1.3
C. 1.4& g& Q( n v# R' I! O2 [
D. 1.5
9.竖向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大约为水平地震加速度峰值的( )。 (满分:5)
A. 1/5-1/4: i/ x* Y& g [0 e1 W9 a7 i b3 B
B. 1/4-1/30 I7 q3 I+ B" s* }- {0 S2 t
C. 1/3-1/2
D. 1/2-2/3# D) }3 w9 I }: c- a
10.体系处于临界阻尼状态,结构的阻尼比( ),此时体系( )振动。 (满分:5)5 ^. b, K5 B( X4 H8 v( m0 y) x
A. 大于1、产生
B. 等于1、产生( r$ R0 i' M) r* D6 b
C. 大于1、不产生
D. 等于1、不产生
三、判断题:
1.刚度系数k11是使质点2产生单位位移而质点1保持不动,在质点1处所需施加的水平力。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5 ]7 K- U6 b7 e2 B3 M/ J, q
2.当建筑物有局部突出屋面的小建筑时,由于该部分结构的重量和刚度突然变小,将产生鞭梢效应。 (满分:5), /3 X9 T5 o5 B
A. 错误$ F( K5 @6 j8 W8 ]; o
B. 正确0 x% T. J% E! T
3.不论哪种楼盖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纵向的刚度都比较大,可按刚性楼盖考虑。 (满分:5)) x. T A0 y$ |& /5 Z
A. 错误
B. 正确
4.多层砌体结构的楼梯间应尽量设置在房屋的尽端或转角处。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5.由于结构的质量与刚度是结构固有的,因此无阻尼体系自振频率或周期也是体系固有的。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6.对刚性楼盖的多层砌体结构,当各抗震墙的高度、材料均相同时,其横向楼层地震剪力可按各抗震墙的横截面面积比例进行分配。 (满分:5)# y3 k7 o+ V4 V/ _7 a q' J2 }. W" E
A. 错误
B. 正确
7.工程中通常采用连续化方法描述结构的质量,并以此确定结构动力计算简图。 (满分:5)
A. 错误( p+ N2 @( L" B
B. 正确
8.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纵横向墙体数量不宜相差过大。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Y T: ?9 e: M- m9 O
9.地面运动加速度峰值越大,烈度越大。 (满分:5)
A. 错误/ O- Q; a- E- n' X1 Q9 /3 x
B. 正确
10.标准反应谱曲线是根据大量的强震记录算出对应于每一条强震记录的反应谱曲线,然后统计求出的最有代表性的平均曲线。 (满分:5)0 m4 a) [" }- M- h: }
A. 错误
B. 正确大工15春《工程抗震》在线作业3$ b, D4 R5 U9 o4 d+ T- v/ {' Z; N
一、单选题:
1.砌体结构采用小型预制板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属于( )。 (满分:5)/ A# J+ [! x- h1 N# J
A. 刚性楼盖" E# l6 b' U4 {% ?7 v: G; ?
B. 柔性楼盖! G; u) } w: c
C. 中等刚性楼盖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S6 J# e4 O; K( P+ ^2 z: {
2.多层砌体结构布置应优先采用( )。 (满分:5)' w$ y! X7 r' p. I
A. 纵墙承重方案; p3 X# |% T U' `2 q
B. 横墙承重方案
C. 纵横墙承重方案/ S+ C) f4 r$ }& l- p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m2 B$ d; k& |1 G, p! N: c: B4 T
3.房屋高度( )时,底部加强部位取底部一层。 (满分:5)! K6 J0 W, {* K4 Y* X( X
A. 不大于24m' o; F8 V# ^. z& k; G
B. 不大于27m
C. 不大于30m7 |5 v7 s0 r/ d M; ]7 e' y
D. 不大于33m
4.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抗震墙洞口宜上下对齐,洞边距端柱不宜小于( )。 (满分:5)6 a) M, @1 }! v; /
A. 200mm, m( |. c: t9 }2 O3 e( m8 B
B. 250mm
C. 300mm
D. 350mm
5.对于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最大高度宜适当降低,一般减小( )左右。 (满分:5)3 S5 }& c. M0 p$ t) J- {
A. 5%
B. 10%8 n8 G. g" o* S$ s. v$ |$ c3 `
C. 15%
D. 20%- b. p. j! [! c
6.砌体结构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伸进纵、横墙内的长度,均不应小于( )。 (满分:5)
A. 100mm
B. 120mm( y7 ]) G( V) |! e, i2 b% {
C. 150mm% N# C9 K, q% x8 i; u4 x
D. 181mm
7.多层砖砌体结构构造柱在施工中应( )。 (满分:5)2 Z. Y( G3 X% _4 r7 `) }$ |
A. 先砌墙、后浇柱4 M7 T, @& w; W2 O/ `+ I ~4 w
B. 先浇柱、后砌墙
C. 边砌墙、边浇柱7 M S: i& V6 ?2 o, v- f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q; ?" L( _% B# ?2 C
8.四级抗震墙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 )。 (满分:5)
A. 0.10%% h. W7 P6 y+ E# ^
B. 0.15%9 H/ P1 J- b/ e! C6 t' y5 I
C. 0.20%% P1 p; n, q: a# O4 a, x
D. 0.25%7 [& R+ f; l* U% j/ G5 t8 p. p
9.横墙较少是指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4.2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 )以上。 (满分:5)0 `" a' a4 j/ @- ?2 R% o# P
A. 25%+ h ] h- o0 Z1 J
B. 30%
C. 35%1 q' U" V }, R7 i0 H: L
D. 40%4 N8 B! W6 T6 z" P1 g
10.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当底层采用约束砌体抗震墙时,层高不应超过( )。 (满分:5)& {9 p* d, J0 Z6 ^# ]7 |
A. 3.6m
B. 3.9m
C. 4.2m
D. 4.5m
三、判断题:* ^3 T' j- C* g
1.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上部砌体墙体与底部框架梁或抗震墙必须严格对齐(包括楼梯间)。 (满分:5)* c: `6 @! o( C) q
A. 错误: }% Z. R2 D" [& e$ a
B. 正确
2.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50mm。 (满分:5)0 s: B: D3 @- z5 e6 O; o+ c
A. 错误% T' I+ ]/ Z6 t! w2 Z% G
B. 正确
3.对于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果结构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那么结构的最大高度宜适当降低。 (满分:5)- s0 T- z1 m* m
A. 错误8 s5 f* w0 `0 z5 Y& P& t
B. 正确; N! {. H, s C* b% {( }
4.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指首层或底部两层为框支层的结构,包括仅个别框支墙的情况。 (满分:5)9 _6 C6 ]7 h. a1 {7 f
A. 错误' d' t3 i: O7 W! [2 /6 Q
B. 正确
5.进行整体墙内力计算时,无需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 (满分:5)4 T3 /" M0 |' l d. l4 B
A. 错误) B% d3 q4 V! b8 F" g6 [7 ]( B
B. 正确
6.底部框架砌体房屋主要指结构底层或底部两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多层砌体砖房。 (满分:5)# f1 W5 |: b+ ^9 y
A. 错误. H% b4 A5 G! e# r2 J; R" W
B. 正确
7.多层砌体结构布置时,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 (满分:5)) h. J& A3 H X; r4 h; h
A. 错误
B. 正确3 S% t3 f* Y) I) q
8.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结构地上一层的侧向刚度,不宜大于地下一层相关范围楼层侧向刚度的0.8倍。 (满分:5)/ K" [; |3 w7 s& ?. O w7 |, L
A. 错误# u: w$ ^/ |0 a+ _+ j5 M( X/ z
B. 正确6 d6 o0 B2 K! ~
9.砌体结构楼层地震剪力在各墙体间的分配取决于楼盖的水平刚度和各墙体的抗侧刚度。 (满分:5), n8 M. s, p- Z* |
A. 错误, Q1 B. Y8 U0 x: D. l+ g
B. 正确2 t }4 f1 Y9 x6 ]7 r4 U
10.强柱弱梁调整就是为了保证节点处梁端受弯承载力大于柱端受弯承载力。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 ^" ]" J: h9 T& b3 O
一、单选题:
1.对于高宽比大于( )的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拉应力。 (满分:5)
A. 41 I D) }8 D1 J! m
B. 50 K+ F- U: x6 ?/ t0 ]2 u" p
C. 6* B& @. l% ?4 i; Z+ x5 @- j8 |& /
D. 7" Q- v- O, Y* S: b
2.用以进行土的类型划分的参数fak为由荷载试验等方法得到的地基土( )。 (满分:5)) w/ V1 Y: p+ c
A. 静承载力标准值0 o6 g- ]4 ]4 E0 r B4 @
B. 静承载力特征值
C. 动承载力标准值/ c1 f. R/ h# W% v$ _
D. 动承载力特征值9 Z n V5 U" N2 [+ y
3.当地基所在区域的地震烈度为9度时,地基土中的粉土的粘粒含量百分率大于( )的情况下,可判为不液化土或不考虑液化的影响。 (满分:5)
A. 10%- ?% X$ N" O$ i
B. 13%
C. 16%6 g8 ~4 ?) S3 I, U
D. 19%
4.多自由度体系的自振圆频率是按照( )的规律排列的。 (满分:5): s& _4 E9 `- Q* Y* M
A. 从大到小
B. 从小到大
C. 中间大两头小
D. 中间小两头大2 Z! l! [( O+ ~ q4 Q
5.在确定土层覆盖层厚度时,剪切波速大于( )的孤石、透镜体,应视为同周围土层。 (满分:5): `' ] Z6 z0 / F
A. 300m/s+ `9 m: F( k4 P9 U( i ~
B. 400m/s
C. 500m/s9 B `' a f j8 u
D. 600m/s
6.基本烈度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 )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的概率( )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满分:5)( g( | ?0 } C' y% A) ~: t c
A. 我国取50年;5%
B. 我国取50年;10%% _+ M f# y3 V( D3 {
C. 我国取100年;5%
D. 我国取100年;10%& N9 D3 J s$ W$ G! L: n
7.我国地震设防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 )。 (满分:5)
A. 30%/ c& Y$ A' o( k4 j4 n n* M
B. 40%6 D) B" E! [ r) I+ l" J+ p
C. 50%
D. 60%
8.通过对我国几个主要地震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认为我国的地震烈度的概率密度函数基本上符合( )。 (满分:5)
A. 极值Ⅰ型分布
B. 极值Ⅱ型分布* ` M) /+ C8 R s. p; z: c$ D7 H; t* q
C. 极值Ⅲ型分布0 D0 R$ |! | y
D. 极值Ⅳ型分布
9.抗震设计方法中的第二阶段设计法旨在保证结构满足第( )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 (满分:5)* g1 o9 { f: p8 L4 {. |* V
A. 一5 O8 l5 [' Y) j! ]8 s U2 Y; K
B. 二+ o5 Z5 T8 J1 }* o8 R
C. 三
D. 四
10.结构的总地震反应以( )反应为主。 (满分:5)
A. 高阶振型; g" _# E" N3 l) d0 Y9 v9 Q! w
B. 低阶振型$ d: /% z- e( ~ /5 I+ y
C. 中间阶振型
D. 任意阶振型
三、判断题:
1.饱和松散的砂土或粉土(包含黄土),地震时易发生液化现象,使地基承载力丧失或减弱,甚至喷水冒砂,这种现象一般称为砂土液化或地基土液化。 (满分:5)+ F0 q M7 g4 F
A. 错误
B. 正确/ _" B/ ]0 F/ F& J" l4 `! L
2.在振幅谱中幅值最大的频率分量对应的周期,称为地震动的卓越周期。 (满分:5)
A. 错误0 c2 {: V" s% B% x. M+ J% E
B. 正确
3.时程分析法只有一种,即逐步积分法。 (满分:5), a' p2 {* T; A E$ l
A. 错误
B. 正确
4.地球内部断层错动并引起周围介质震动的部位称为震中。 (满分:5)! u5 m: T/ y$ T. M0 R
A. 错误6 [3 ~* t) j7 C. y, c
B. 正确
5.一般地,体系有多少自由度就有多少个频率。 (满分:5)& [- D; m& H6 Y& V8 b2 W
A. 错误
B. 正确
6.多、高层的混凝土楼、屋盖宜优先采用装配式楼、屋盖板。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6 g" F, P% x5 O" g
7.地基土抗震承载力一般低于地基土静载承载力。 (满分:5)0 o. B$ g; T9 /7 G+ S$ P# d
A. 错误3 y8 X* b5 j, E4 ^; t1 j4 n; K
B. 正确
8.由于土层具有过滤作用,软弱场地上的建筑物震害一般比坚硬场地上的建筑物的震害轻。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p4 O* B5 G/ U
9.规范规定,跨度小于24m的屋架的地震作用标准值,宜取其重力荷载代表值和竖向地震作用系数的乘积。 (满分:5)8 c5 w1 M8 ]! [0 R4 _: v* X
A. 错误
B. 正确! P2 ]8 B4 D0 }0 q/ h
10.一般情况下,应至少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大工15春《工程抗震》在线作业2
3 ]) Z X7 `9 B- G8 b+ X
一、单选题:/ t) J" f+ M ^( Z- p4 q; r
1.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地震反应,如果采用直接由各振型最大反应叠加估计体系最大反应,结果会( )。 (满分:5)
A. 偏大 f. Q+ L0 a- V1 F, h4 W
B. 偏小
C. 相等
D. 不确定
2.地震加速度反应谱是单自由度体系的( )反应与其自振周期的关系。 (满分:5)
A. 平均绝对加速度* v* y: ~9 {" V! ^- e3 Y3 J& S
B. 最大绝对加速度! g! V& Y, l! Y7 N3 H- L9 @
C. 平均相对加速度' Y. |! w# x. i% M
D. 最大相对加速度
3.对多层砌体结构一般只要求进行( )地震作用条件下的抗震计算。 (满分:5)
A. 水平
B. 垂直
C. 扭转
D. 以上三项都是3 ^- k- H$ V5 i6 V7 B1 h2 ^
4.多层砌体结构应尽量避免采用( )。 (满分:5)
A. 纵墙承重方案
B. 横墙承重方案
C. 纵横墙承重方案4 Y, L9 w1 g: {6 P- B
D. 以上说法都不对3 G; e* K& /' a) @+ U$ V: }: O; r5 B
5.采用时程分析法时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底部总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 )。 (满分:5)
A. 55%' Q4 }( F b" q
B. 65%" |8 H5 @2 l3 [4 n+ I' H
C. 75%
D. 85%( U! u* r! T6 P5 V+ ~( X! S
6.当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局部有突出屋面的小建筑的地震作用时,应将小建筑物上的地震作用乘以增大系数,抗震规范规定该增大系数取为( )。 (满分:5)
A. 2
B. 34 F/ b0 x* c. J |2 F1 F- _
C. 3.56 i# v7 A3 N) G* Q+ X
D. 48 p1 L8 C7 T }. I+ C& L
7.多自由度体系振动时第一状态的力在第二状态的位移上所做的功( )第二状态的力在第一状态的位移上所做的功。 (满分:5)
A. 大于9 `1 p w% @) Z4 G6 ~- h
B. 小于, S7 K- Z% p- m% {; O
C. 等于7 y; A0 r- `; ~& W5 n- [/ X
D. 不确定
8.计算楼层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时,宜乘以( )的竖向地震动力效应增大系数。 (满分:5)
A. 1.2, A, |- C) x9 G' H* R' /) h" ]( I- m4 r
B. 1.3
C. 1.4& g& Q( n v# R' I! O2 [
D. 1.5
9.竖向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大约为水平地震加速度峰值的( )。 (满分:5)
A. 1/5-1/4: i/ x* Y& g [0 e1 W9 a7 i b3 B
B. 1/4-1/30 I7 q3 I+ B" s* }- {0 S2 t
C. 1/3-1/2
D. 1/2-2/3# D) }3 w9 I }: c- a
10.体系处于临界阻尼状态,结构的阻尼比( ),此时体系( )振动。 (满分:5)5 ^. b, K5 B( X4 H8 v( m0 y) x
A. 大于1、产生
B. 等于1、产生( r$ R0 i' M) r* D6 b
C. 大于1、不产生
D. 等于1、不产生
三、判断题:
1.刚度系数k11是使质点2产生单位位移而质点1保持不动,在质点1处所需施加的水平力。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5 ]7 K- U6 b7 e2 B3 M/ J, q
2.当建筑物有局部突出屋面的小建筑时,由于该部分结构的重量和刚度突然变小,将产生鞭梢效应。 (满分:5), /3 X9 T5 o5 B
A. 错误$ F( K5 @6 j8 W8 ]; o
B. 正确0 x% T. J% E! T
3.不论哪种楼盖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纵向的刚度都比较大,可按刚性楼盖考虑。 (满分:5)) x. T A0 y$ |& /5 Z
A. 错误
B. 正确
4.多层砌体结构的楼梯间应尽量设置在房屋的尽端或转角处。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5.由于结构的质量与刚度是结构固有的,因此无阻尼体系自振频率或周期也是体系固有的。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6.对刚性楼盖的多层砌体结构,当各抗震墙的高度、材料均相同时,其横向楼层地震剪力可按各抗震墙的横截面面积比例进行分配。 (满分:5)# y3 k7 o+ V4 V/ _7 a q' J2 }. W" E
A. 错误
B. 正确
7.工程中通常采用连续化方法描述结构的质量,并以此确定结构动力计算简图。 (满分:5)
A. 错误( p+ N2 @( L" B
B. 正确
8.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纵横向墙体数量不宜相差过大。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Y T: ?9 e: M- m9 O
9.地面运动加速度峰值越大,烈度越大。 (满分:5)
A. 错误/ O- Q; a- E- n' X1 Q9 /3 x
B. 正确
10.标准反应谱曲线是根据大量的强震记录算出对应于每一条强震记录的反应谱曲线,然后统计求出的最有代表性的平均曲线。 (满分:5)0 m4 a) [" }- M- h: }
A. 错误
B. 正确大工15春《工程抗震》在线作业3$ b, D4 R5 U9 o4 d+ T- v/ {' Z; N
一、单选题:
1.砌体结构采用小型预制板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属于( )。 (满分:5)/ A# J+ [! x- h1 N# J
A. 刚性楼盖" E# l6 b' U4 {% ?7 v: G; ?
B. 柔性楼盖! G; u) } w: c
C. 中等刚性楼盖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S6 J# e4 O; K( P+ ^2 z: {
2.多层砌体结构布置应优先采用( )。 (满分:5)' w$ y! X7 r' p. I
A. 纵墙承重方案; p3 X# |% T U' `2 q
B. 横墙承重方案
C. 纵横墙承重方案/ S+ C) f4 r$ }& l- p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m2 B$ d; k& |1 G, p! N: c: B4 T
3.房屋高度( )时,底部加强部位取底部一层。 (满分:5)! K6 J0 W, {* K4 Y* X( X
A. 不大于24m' o; F8 V# ^. z& k; G
B. 不大于27m
C. 不大于30m7 |5 v7 s0 r/ d M; ]7 e' y
D. 不大于33m
4.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抗震墙洞口宜上下对齐,洞边距端柱不宜小于( )。 (满分:5)6 a) M, @1 }! v; /
A. 200mm, m( |. c: t9 }2 O3 e( m8 B
B. 250mm
C. 300mm
D. 350mm
5.对于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最大高度宜适当降低,一般减小( )左右。 (满分:5)3 S5 }& c. M0 p$ t) J- {
A. 5%
B. 10%8 n8 G. g" o* S$ s. v$ |$ c3 `
C. 15%
D. 20%- b. p. j! [! c
6.砌体结构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伸进纵、横墙内的长度,均不应小于( )。 (满分:5)
A. 100mm
B. 120mm( y7 ]) G( V) |! e, i2 b% {
C. 150mm% N# C9 K, q% x8 i; u4 x
D. 181mm
7.多层砖砌体结构构造柱在施工中应( )。 (满分:5)2 Z. Y( G3 X% _4 r7 `) }$ |
A. 先砌墙、后浇柱4 M7 T, @& w; W2 O/ `+ I ~4 w
B. 先浇柱、后砌墙
C. 边砌墙、边浇柱7 M S: i& V6 ?2 o, v- f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q; ?" L( _% B# ?2 C
8.四级抗震墙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 )。 (满分:5)
A. 0.10%% h. W7 P6 y+ E# ^
B. 0.15%9 H/ P1 J- b/ e! C6 t' y5 I
C. 0.20%% P1 p; n, q: a# O4 a, x
D. 0.25%7 [& R+ f; l* U% j/ G5 t8 p. p
9.横墙较少是指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4.2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 )以上。 (满分:5)0 `" a' a4 j/ @- ?2 R% o# P
A. 25%+ h ] h- o0 Z1 J
B. 30%
C. 35%1 q' U" V }, R7 i0 H: L
D. 40%4 N8 B! W6 T6 z" P1 g
10.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当底层采用约束砌体抗震墙时,层高不应超过( )。 (满分:5)& {9 p* d, J0 Z6 ^# ]7 |
A. 3.6m
B. 3.9m
C. 4.2m
D. 4.5m
三、判断题:* ^3 T' j- C* g
1.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上部砌体墙体与底部框架梁或抗震墙必须严格对齐(包括楼梯间)。 (满分:5)* c: `6 @! o( C) q
A. 错误: }% Z. R2 D" [& e$ a
B. 正确
2.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50mm。 (满分:5)0 s: B: D3 @- z5 e6 O; o+ c
A. 错误% T' I+ ]/ Z6 t! w2 Z% G
B. 正确
3.对于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果结构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那么结构的最大高度宜适当降低。 (满分:5)- s0 T- z1 m* m
A. 错误8 s5 f* w0 `0 z5 Y& P& t
B. 正确; N! {. H, s C* b% {( }
4.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指首层或底部两层为框支层的结构,包括仅个别框支墙的情况。 (满分:5)9 _6 C6 ]7 h. a1 {7 f
A. 错误' d' t3 i: O7 W! [2 /6 Q
B. 正确
5.进行整体墙内力计算时,无需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 (满分:5)4 T3 /" M0 |' l d. l4 B
A. 错误) B% d3 q4 V! b8 F" g6 [7 ]( B
B. 正确
6.底部框架砌体房屋主要指结构底层或底部两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多层砌体砖房。 (满分:5)# f1 W5 |: b+ ^9 y
A. 错误. H% b4 A5 G! e# r2 J; R" W
B. 正确
7.多层砌体结构布置时,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 (满分:5)) h. J& A3 H X; r4 h; h
A. 错误
B. 正确3 S% t3 f* Y) I) q
8.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结构地上一层的侧向刚度,不宜大于地下一层相关范围楼层侧向刚度的0.8倍。 (满分:5)/ K" [; |3 w7 s& ?. O w7 |, L
A. 错误# u: w$ ^/ |0 a+ _+ j5 M( X/ z
B. 正确6 d6 o0 B2 K! ~
9.砌体结构楼层地震剪力在各墙体间的分配取决于楼盖的水平刚度和各墙体的抗侧刚度。 (满分:5), n8 M. s, p- Z* |
A. 错误, Q1 B. Y8 U0 x: D. l+ g
B. 正确2 t }4 f1 Y9 x6 ]7 r4 U
10.强柱弱梁调整就是为了保证节点处梁端受弯承载力大于柱端受弯承载力。 (满分:5)
A. 错误
B. 正确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大工15春《工程力学(二)》在线作业答案
下一篇 :大工15春《工程估价》在线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