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福建师范大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线作业一

所属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科目:福建师范大学 2014-02-27 18:36:00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内容中,不属于学生自然情况的是(B )

A. 学生个人情况

B. 学生学习成绩

C. 学生的既往史

D. 学生的自我评定

满分:2  分

2.  ( B)是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重要的构成部分。

A. 校园的物质文化

B. 校园的精神文化

C. 校园的文化活动

D. 校园的舆论环境

满分:2  分

3.  (B )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工作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包括与之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经历过程。

A. 职业角色

B. 职业生涯

C. 职业经历

D. 职业劳动

满分:2  分

4.  ( C)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瓶颈”。

A. 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

B. 校内各部门的紧密配合

C. 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的缺乏

D. 理论研究滞后

满分:2  分

5.  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特点( C)

A. 无生涯性

B. 强示范性

C. 合作性

D. 时空相对无限性

满分:2  分

6.  合理选择职业应做到(A )。

A. 了解自己、职业和社会

B. 了解专业和职业的关系

C. 了解自己跟职业的关系

D. 了解社会的需求

满分:2  分

7.  以下属于会谈中正确的非言语行为的是(A )

A. 微笑示意

B. 始终直视对方

C. 语调平平

D. 面对面而坐

满分:2  分

8.  下列属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途径的是(D )

A. 全面渗透

B. 学科渗透

C. 校园文化渗透

D.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满分:2  分

9.  (B )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A. 个性

B. 气质

C. 性格

D. 智力

满分:2  分

10.  既是学校心理咨询的重点,又是大面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基础的是(C )。

A. 适应性心理咨询

B. 障碍性心理咨询

C. 发展性心理咨询和适应性心理咨询

D. 直接性心理咨询

满分:2  分

11.  已知有一项关于学生的注意、记忆力、思维能力的心理测验,则这项测验属于( A)

A. 智力测验

B. 个性测验

C. 气质测验

D. 性格测验

满分:2  分

12.  学生心理健康有两个维度:一是现实适应良好,二是(D )。

A. 情绪情感的良好调控

B. 正确的自我意识

C. 远大理想的确立

D. 未来发展的潜力

满分:2  分

13.  下列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 职业倦怠是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症

B. 职业倦怠源于个体对付出和回报之间显著不平衡的知觉

C. 职业倦怠受个体、组织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D. 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出的反应有:过于自信、高估自己、骄傲自满

满分:2  分

14.  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将精神教育之理想归纳为三个字( B)。

A. 才、智、德

B. 真、善、美

C. 真、智、德

D. 知、情、意

满分:2  分

15.  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正确的认识是( B)

A.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合

B.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合

C.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唱一和”的关系

D.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家长为主体而进行

满分:2  分

16.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D )。

A. 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

B. 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

C. 问题本位的综合课程

D. 问题──经验──学科三位一体的综合课程

满分:2  分

17.  (C )是指促进学习活动的一些外显 的操作程序和步骤,如画线、做笔记、写提要、学习计划与时间管理等。

A. 认知策略

B. 元认知学习策略

C. 支持性学习策略

D. 精细加工策略

满分:2  分

18.  情绪辅导,又称( B)。

A. 情感教学

B. 情感教育

C. 情绪教育

D. 情感训练

满分:2  分

19.  对学校而言,指导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不包含(B )

A. 教育──在家长学校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B. 代替──家长解决不了的问题,学校应出面解决

C. 引导──邀请家长观摩、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D. 辅导──开展家长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

满分:2  分

20.  完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由(C )课程和融合型课程综合而成

A. 隐性课程

B. 选修课程

C. 独立型课程

D. 必修课程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它既可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是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 ,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即品德、智力、身体、心理品质以及审美能力等的整合。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活动本位的课程。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看,两者存在着诸多共同的因素,所以说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互相取代。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心理健康的终极目标是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情绪辅导有两个目标,一是调控消极的情绪和情感,二是培养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就是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的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的、平静而持久的情感状态,它可能是愉快的或忧郁的,也可能是恬静的或朝气蓬勃的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尊重性原则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承认学生是社会的一员,承认学生在人格上有和教育者一样的地位。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精神分析理论特别是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是用一种动力说的观点来看待人的本质,即认为在个体的人格内部存在着能量转换和交换 B

A. 错误

B. 正确

三、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有( ACE)。

A. 开发学生的智能

B.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C. 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D.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E. 使学生改善学习品质

满分:2  分

2.  当前中小学生主要心理问题有(ABCD )

A. 学习困难

B. 人际关系障碍

C. 自我意识偏颇

D. 行为障碍

满分:2  分

3.  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布置要体现( ABCD)

A. 温馨性

B. 隐秘性

C. 安静性

D. 宣传性

满分:2  分

4.  学校应坚持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有(DE )。

A. 以学生为主的策略

B. 以家长为主的策略

C. 以学校为主的策略

D. 中立性策略

E. 客观性策略

满分:2  分

5.  学校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目标和任务有(ABC )

A. 帮助家长树立心理健康的观念,增强对孩子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B. 帮助家长认清角色,强化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意识

C. 帮助家长系统了解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与原理,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D. 帮助家长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满分:2  分

6.  迄今为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主要有(AB )理论取向

A. 行为取向

B. 认知取向

C. 人格取向

D. 人本取向

满分:2  分

7.  情绪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E )

A. 情绪认识

B. 情绪识别

C. 情绪沟通

D. 情绪控制

E. 情绪熏陶

满分:2  分

8.  非言语技术有(ABCDE )

A. 目光注视

B. 形体动作

C. 声音特征

D. 距离和角度

E. 沉默

满分:2  分

9.  从教育效应的层面来考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BCD )

A. 普及目标

B. 基础目标

C. 基本目标

D. 终极目标

满分:2  分

10.  以下属于行为治疗技术的有(ACE )。

A. 系统脱敏

B. 自由联想

C. 自我管理

D. “以人为中心”疗法

E. 厌恶疗法

满分:2  分

11.  生涯辅导具有下列特性(ABD )

A. 发展性

B. 广泛性

C. 科学性

D. 综合性

满分:2  分

12.  学习困难的表现是( ABCD)

A. 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阅读,表达,计算,写作,会话能力的缺陷

B. 自信心不足

C. 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D. 学习态度不端正

满分:2  分

13.  有人根据在校学生活动的范围,从以下四个方面(ABDE )制订了心理健康的标准。

A. 学习方面

B. 人际交往

C. 家庭活动

D. 社会适应

E. 与自我有关的活动

满分:2  分

14.  传统的健康观经历了(ABC )阶段。

A. 神赋说

B. 失衡说

C. 生物观

D. 心理观

满分:2  分

15.  发展性学习辅导实际上是解决学生(ACD )等问题。

A. 能不能学

B. 想不想学

C. 爱不爱学

D. 会不会学

满分:2  分

16.  家长在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倾向有(ABC )

A. 依赖心理

B. 应付心理

C. 合作心理

D. 目标心理

满分:2  分

17.  从20世纪80年代始至今,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ACD )

A. 调查呼吁阶段

B. 尝试推行阶段

C. 尝试起步阶段

D. 发展推进阶段

满分:2  分

18.  行为主义的理论来源有(ABD )

A.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B.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C. 斯金纳的社会学习理论

D.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满分:2  分

19.  生涯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ABCD)

A. 生涯规划和生涯决策能力的辅导

B. 了解自我状况和澄清个人价值观的辅导

C. 升学和就业的辅导

D. 开发自我潜能的辅导

满分:2  分

20.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受到( ABD)的制约

A.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B. 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

C. 社会中其他人的态度

D. 当前形势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