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浙江大学《法理学》在线作业(2)

所属学校:浙江大学 科目:法理学 2016-12-08 23:20:04
1.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
A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
B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地使用自由裁量权
C任何机关、团体、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
D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
正确答案:C
2.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行为的有
A立法
B宣告破产
C股东会决议
D收养孤儿
正确答案:D
3.正当程序原则源于
A《法国民法典》
B《德国民法典》
C1215年自由大宪章
D古罗马法
正确答案:C
4.法律行为总是直接地或间接地与社会发生关系,或者行为作用于他人,或者引起他人的行为,这说明法律行为具有
A社会性
B法律性
C可控性
D价值性
正确答案:A
5.下列有关清末变法修律和司法体制变革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清末修律在法典编纂形式上改变了传统的“诸法合体”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
B清末修律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同时也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C在司法机关改革方面,清末将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检察和司法行政事务,实行审检分离
D清末初步规定了法官及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
正确答案:C
6.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
A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事项
B执行部门规章的事项
C诉讼和仲裁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正确答案:A
7.最早提出“权利资格说”,认为权利就是去做、去要、去享有、去占据、去完成的一种资格的法学家是:
A哈特
B格劳秀斯
C耶林
D格林
正确答案:D
8.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些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联系?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正确答案:B
9.陆某在一百货商场购买“幸福”牌电饭煲一台,遗忘在商场门口,被王某拾得。王某拿到家中使用时,因电饭煲漏电发生爆炸,致其面部灼伤。王某向商场索赔,商场以王某不当得利为由不予赔偿。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能够成立?
A王某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应以与致损事件相关的法律规定为根据
B不法取得他人之物着应承担该物所致的损害
C由王某对自己无合法根据占有物品的行为承担损害后果,符合公平原则
D按照风险责任原则,陆某作为缺陷商品的购买者应为王某的损害承担责任
正确答案:A
10.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表现为?
A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B数量上的等值关系
C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D价值意义上的主次关系
正确答案:A
11.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的哪一行为不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
A家住偏僻山区的蒋某把入室抢劫的康某捆绑起来,关押了6个小时后,才将康某押送到40里外的乡派出所
B蔡某偷了一辆价值150元的自行车,10年后被人查出
C医生李某征得患者王某的同意,锯掉其长有恶性肿瘤的小腿
D高某在与三个青年打架时,拔出刀子将对方一人刺成重伤
正确答案:D
12.下列有关执法与守法区别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A执法须遵循程序性要求,守法无须遵循程序性要求
B行政机关的执法具有主动性,公民的守法具有被动性
C执法是执法主体将法律实施于其他机关、团体或个人的活动,守法是一切机关、团体或个人实施法律的活动
D执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所有的法人;守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所有的法人和自然人
正确答案:D
13.权利行使中的“法不禁止即自由”原则和权力行使中的“法无规定即无权力”原则,集中表现了权利和权力在哪个方面的差别?
A表现形式的不同
B运行方式的不同
C法律要求的不同
D推定规则的不同
正确答案:D
14.程序公正是“看得见的公正”意思是说:
A所有程序都是可以被观察到得
B程序公正是比较直观的一种公正类型
C只有被当事人感受到的程序才是公正的程序
D严格遵守正当程序,结果一定是公正的
正确答案:C
15.某地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发现,该省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某部委制定的规章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在此情况下,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下列哪种处理办法是正确的?
A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
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该地方是适用地方性法规还是适用部门规章
C由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加以决定
D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在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
正确答案:D
16.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哪些可以成立?
A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实现
B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
C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
D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
正确答案:CD
17.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在下列何种情况下,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A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B法律之间发生冲突,需要裁决其效力优先性的
C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
D执法过程中具体适用法律的疑难问题
正确答案:AC
18.根据《立法法》的要求,下列哪些事项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加以规定?
A教育制度
B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C对私有企业的财产征收制度
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制度
正确答案:BCD
19.莫伟和英丽经历了多年恋爱后,某日他们到当地民政部门申请登记结婚,民政部门依法予以登记并颁发结婚证书。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结婚证书具有法定效力
B该结婚证书是规范性法律文件
C他们的婚姻关系是法律事件引起的
D他们申请登记的行为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正确答案:AD
20.以下哪些属于法律程序的特点?
A法律程序是针对特定的行为而做出要求的
B法律程序是以法定时间和法定空间方式作为基本要素
C法律程序具有形式性
D法律程序具有某种仪式性和象征性
正确答案:ABCD
21.关于司法权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被动性
B中立性
C专属性
D非服从性和终极性
正确答案:ABCD
22.在现代法制建设中,正当程序的意义主要表现为:
A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利平等的前提
B正当的法律程序是解纷效率的手段
C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力实现的手段
D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法律权威的保障
正确答案:ABCD
23.以下属于构成法律行为的内在要素的有
A行为动机
B行为目的
C行为手段
D行为主体的认知能力
正确答案:ABD
24.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
A未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
B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C正在服刑的刑事罪犯
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正确答案:AD
25.《疑狱集》载:“张举,吴人也,为句章令。有妻杀夫,因放火烧舍,乃诈称火烧夫死。夫家疑之,诣官诉妻,妻拒而不认。举乃取猪二口,一杀之,一活之,乃积薪烧之,察杀者口中无灰,活者口中有灰。因验夫口中,果无灰,以此鞫之,妻乃伏罪。”下列关于该事例的表述哪些是不成立的?
A作为县令的张举重视证据,一般用猪来作为证据
B张举之所以采用积薪烧猪的方法来查验证据,乃因当时的法律没有灌顶刑讯的程序
C该案杀人者未受刑而伏罪,因其符合当时法律规定禁止使用刑讯的一般条件
D张举在这个案件中对事实的判断体现了当时法律所规定的“据状断之”的要求
正确答案:ABC
26.关于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程序,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省人大常委会有权对较大的市的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进行适当性审查
B省人大常委会有权对较大的市的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合法性审查
C省人大常委会有权对较大的市的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进行不批准的决定
D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较大的市的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后,由人大主席团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正确答案:BC
27.某公司的法人代表遵照该公司股东形成的共同决议、以公司名义并代表公司的行为,从性质上看属于
A法人代表的个人行为
B该公司的集体行为
C自主行为
D代理行为
正确答案:BC
28.下列何种依据可以成为公法上的免责事由?
A当事人不起诉
B行为能力受到限制
C超过时效
关于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程序,下列说法中哪

正确答案:ABCD
29.下列哪些选项是社会主义法制要求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有力保障?
A有法可依
B违法必究
C执法必严
D有法必依
正确答案:BCD
30.甲因乙不能偿还欠款将其告上法庭,并称有关证据被公安机关办理其他案件时予以扣押,故不能提供证据。法官负责任地到公安机关调查并复制了相关证据材料。此举使甲最终胜诉。从法理学的角度看,对该案的下列说法,哪些可以成立?
A本案的承办法官对“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有着正确的理解
B法官在审理案件时,违背了法官中立原则
C本案的承办法官对司法公正的认识有误,法律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D本案的审理比较好地体现了通过审判保障公民权利的司法功能
正确答案:AD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