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秋《古代汉语(专)》作业_1
1.[单选题]下列用“而”作连词的句子,“而”在句中属于顺接的是( )。
A.美而艳
B.目不能两视而明
C.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D.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2.[单选题]下列句子不是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是( )。
A.甘其食
B.美其服
C.安其居
D.正君位
3.[单选题]五律仄起仄收字颔联出句的平仄应该是( )。
A.平平仄仄平
B.平平平仄仄
C.仄仄平平仄
D.平平仄仄平
4.[单选题]“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中的“夺”的意思是( )。
A.夺取
B.赢得
C.收获
D.耽误
5.[单选题]“以亏人自利也”,当“以”的意思是( )。
A.所以
B.因为
C.以为
D.以后
6.[单选题]孔子名丘,字___,春秋鲁国人。( )。
A.仲尼
B.老聃
C.子舆
7.[单选题]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语出( )。
A.杜牧
B.李商隐
C.温庭筠
D.王之涣
8.[单选题]“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未议”,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倒置
B.代称
C.引经
D.委婉
9.[单选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倒置
B.代称
C.引经
D.夸饰
10.[单选题]“坐而假寐”句中“坐”的用法是( )。
A.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
B.动词用作状语
C.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或者工具
D.名词的意动用法
11.[多选题]下列属于宾语前置的句子是( )。
A.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将虢是灭
B.姜氏何厌之有
C.胡不见我于王
D.晋不可启,寇不可翫
12.[多选题]下列句子中的“去”,当“离开”讲的是。
A.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B.明日
C.日始出时去人近
D.纪侯大去其国
13.[多选题]下列句子出自《离骚》的是( )。
A.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B.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C.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D.何桀纣之昌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14.[多选题]下列各句,属于苏轼作品的是( )。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C.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5.[多选题]指出下列句子中具有形容词用作使动用法的是。
A.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B.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C.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D.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16.[判断题]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这句话出自《论语》。
A.对
B.错
17.[判断题]《古诗十六首》是西汉末,中下层知识分子学习民歌所写的五言诗。
A.对
B.错
18.[判断题]“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中“狩”的意思是“冬猎”。
A.对
B.错
19.[判断题]稽古是援引古人的事迹来证实自己的论点,这在古代作品里是一种颇为常见的修辞手段。
A.对
B.错
20.[判断题]“曾子有疾”句中的“疾”当“病”讲。
A.对
B.错
21.[判断题]反切是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
A.对
B.错
22.[判断题]“身当恩遇恒轻敌”中“轻敌”的意思是“轻视强敌”。
A.对
B.错
23.[判断题]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此句中的“介”通“芥”。
A.对
B.错
24.[判断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句话出自《论语》。
A.对
B.错
25.[判断题]“明月松间照”一句的平仄是“平仄仄平平”。
A.对
B.错
19秋《古代汉语(专)》作业_2
1.[单选题]“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是许慎给( )所下的含义。
A.会意
B.形声
C.假借
D.转注
2.[单选题]“楚国方城以为城”中的“方城”是( )。
A.城墙
B.城池
C.地名
D.山名
3.[单选题]“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出自( )。
A.《郑伯克段于鄢》
B.《齐桓公伐楚》
C.《宫之奇谏假道》
D.《烛之武退秦师》
4.[单选题]《论语》是记载下列哪位名人的言行( )。
A.孟子
B.韩非子及其弟子
C.孔子及其弟子
D.墨家学派
5.[单选题]“而明德以荐馨香”中“以”的词性是( )。
A.介词
B.连词
C.动词
D.名词
6.[单选题]“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句中“谅”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诚实
B.诚信
C.谅解
D.认为
7.[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的“信”字,可以用作副词,表示真的,的确义项的是( )。
A.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B.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
C.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8.[单选题]“问君西游何时还”中的“还”表示的意思是( )。
A.又一次
B.回去
C.更加
D.交际
9.[单选题]《礼部韵略》的作者是( )。
A.许慎
B.丁度
C.王文郁
D.刘渊
10.[单选题]下列汉字,属于指事字的是( )
A.羊
B.武
C.上
D.清
11.[多选题]下列句子中的“逸”,当“逃跑”讲的是
A.取之以逸逃于褒
B.无教逸欲有邦
C.见一赤兔,每搏辄逸
D.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12.[多选题]下列句子中的“报”,当“判决罪人”讲的是。
A.辟报故不穷审
B.报而罪之
C.睚眦之怨必报
D.欲求报其父仇
13.[多选题]下列字,只能用作宾语和介词宾语表示疑问的是( )。
A.安
B.恶
C.焉
D.胡
14.[多选题]《春秋三传》指的是( )。
A.《左传》
B.《公羊传》
C.《谷梁传》
D.《春秋》
15.[多选题]下列句子中的“道”含有“道路”这个义项的是( )。
A.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B.中道而废
C.任重而道远
D.交邻国有道乎
16.[判断题]“无生民心”中的“生”属动词使动用法。
A.对
B.错
17.[判断题]古代的中寿指活到五六十岁。
A.对
B.错
18.[判断题]“帅”有“率领”的意思。
A.对
B.错
19.[判断题]“日三四里”的“日”是每日的意思,用时间名词作状语。
A.对
B.错
20.[判断题]“决”的意项有“判定,决定”。
A.对
B.错
21.[判断题]在书写的意义上,古代说“书”不说“写”。
A.对
B.错
22.[判断题]“喻”和“谕”古代无分别,直到汉代还互相混用。
A.对
B.错
23.[判断题]“反”除“造反”的意思外,还当“回来”讲。
A.对
B.错
24.[判断题]“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中的“者”是指示代词。
A.对
B.错
25.[判断题]《吊古战场文》是江淹的作品。
A.对
B.错
19秋《古代汉语(专)》作业_3
1.[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的“制”,当“裁制衣裳”讲的是( )。
A.制彼裳衣
B.人不能制
C.今京不度,非制也
D.以设制度,以立田力
2.[单选题]“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中“修”的意思是( )。
A.美貌
B.美好
C.修理
D.修剪
3.[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的“服”,当“吃药”之意讲的是( )。
A.四罪而天下咸服
B.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C.春服既成
D.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4.[单选题]“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不可’。公辞焉。召孟明使出师伐郑”,其中“公辞焉”中的“辞”表示的意思是( )。
A.告辞
B.拒绝
C.辞行
D.辞别
5.[单选题]“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选自( )。
A.《离骚》
B.《哀郢》
C.《山鬼》
D.《国殇》
6.[单选题]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
A.响:回声-声音
B.色:脸色-颜色
C.狱:案件-监狱
D.坟:土堆-坟墓
7.[单选题]下面各句,有与“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中“王”的用法一样的词的句子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
B.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C.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D.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8.[单选题]下列四组词中,在先秦不是双声连绵字的是( )。
A.威望
B.缤纷
C.蒹葭
D.觱发
9.[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没有使动用法的是?( )。
A.晋灵公不君
B.求也退,故进之
C.由也兼人,故退之
D.焉用亡郑以陪邻?
10.[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流水对的诗句是哪项( )
A.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B.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C.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D.即从巴峡穿巫峡,便向襄阳下洛阳
11.[多选题]下列术语用于声训的是( )。
A.读曰
B.读为
C.之言
D.之为言
12.[多选题]下列句子中的“然”字,用为词尾的有( )。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B.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C.其质非不美也,所惭者然也
13.[多选题]下列属于“战”的意项的是。
A.打仗
B.害怕
C.战争
D.通“站”。
14.[多选题]下列句子中有古今字的是 ( )。
A.厚敛以雕墙
B.而观其辟丸也
C.宰夫胹熊蹯不孰
D.三进及溜
15.[多选题]对仗的类型有( )。
A.工对
B.宽队
C.流水对
D.借对
16.[判断题]《诗经》以五言为主,《楚辞》以四言为主。
A.对
B.错
17.[判断题]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
A.对
B.错
18.[判断题]“能”最初是传说中一种像“熊”的兽。
A.对
B.错
19.[判断题]“三岁贯女,莫我肯劳”中的“劳”表示的意思是“慰劳”。
A.对
B.错
20.[判断题]“亡不越境,反不讨贼”中的“讨”当“声讨”讲。
A.对
B.错
21.[判断题]《孔雀东南飞》是一首最长的乐府诗,描写了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
A.对
B.错
22.[判断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中的“王”是名词的使动用法。
A.对
B.错
23.[判断题]汉乐府诗的来源之一是:文人作品。
A.对
B.错
24.[判断题]古代的“步”跟今天的“步”意义相同。
A.对
B.错
25.[判断题]“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出自《诗经·楚风·硕鼠》。
A.对
B.错
19秋《古代汉语(专)》作业_4
1.[单选题]“予悲恸不欲活,立重赏收赎。”中“恸”的意思是( )。
A.痛苦
B.悲伤
C.悲哀过度
D.悲痛
2.[单选题]“民如释重负”的“释”表示( )。
A.分解
B.排解
C.放下
D.解决
3.[单选题]“巢非不完也”中的“完”表示的意思是( )。
A.完整
B.修葺
C.修缮
D.完美
4.[单选题]“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出自下面的哪首乐府诗( )。
A.《孔雀东南飞》
B.《羽林郎》
C.《陌上桑》
D.《上山采蘼芜》
5.[单选题]“惟庚寅吾以降”中的“惟”属于( )。
A.句首语气词
B.只有
C.表示并列关系
D.相当于“犹”、“还”
6.[单选题]“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 )。
A.《离骚》
B.《诗经》
C.《山鬼》
D.国殇
7.[单选题]“六书”中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指的是下面那种构字方法( )。
A.象形
B.指事
C.转注
D.假借
8.[单选题]“此宜无罪,女反收之”,本句“收”意为逮捕,用的是( )。
A.本义
B.直接引申义
C.间接引申义
D.假借义
9.[单选题]“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改为仄声后,必须改用平声的是 ( )。
A.第一字
B.第二字
C.第五字
D.第六字
10.[单选题]近体诗第(三)种句式“仄仄平平平仄仄”中可平可仄的是( )。
A.第一、五字
B.第三、五字
C.第一、三字
D.第一、四字
11.[多选题]下列句子中出现的“非”,用来表判断的是( )。
A.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B.是非君子之言也
C.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D.管仲非仁者与
12.[多选题]下列对“舍”解释正确的是。
A.招待所
B.住宿
C.放弃
D.不要
13.[多选题]“用”在古代有哪些意义( )。
A.使用
B.用处
C.费用
D.以
14.[多选题]下列句子中,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是( )。
A.晋灵公不君
B.焉用亡郑以陪邻
C.求也退,故进之
D.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15.[多选题]下列哪些“然”有词尾性质( )。
A.夫子怃然
B.举欣欣然有喜色
C.天油然作雨
D.填然鼓之
16.[判断题]古代所谓“行”,和现代的所说的“行”意思完全一致。
A.对
B.错
17.[判断题]《诗经·卷耳》写一个采卷耳的妇女怀念她远行在外的爱人。
A.对
B.错
18.[判断题]“我闻忠善以损怨”中“损怨”的意思是减少怨恨。
A.对
B.错
19.[判断题]《别赋》是江淹有名的作品之一,充分体现江淹的创作才华。
A.对
B.错
20.[判断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句话出自《孟子》。
A.对
B.错
21.[判断题]建安七子是指:陈琳、王粲、刘桢、阮瑀、徐幹、应瑒、曹操。
A.对
B.错
22.[判断题]北曲共有六宫十一调,它们大致是十七种不同的调式。
A.对
B.错
23.[判断题]“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正确翻译是“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A.对
B.错
24.[判断题]“躬”专指人身,“身”又可指“物身”。
A.对
B.错
25.[判断题]古代的“赴”还有奔丧的意思,通后来的“讣”。
A.对
B.错
1.[单选题]下列用“而”作连词的句子,“而”在句中属于顺接的是( )。
A.美而艳
B.目不能两视而明
C.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D.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2.[单选题]下列句子不是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是( )。
A.甘其食
B.美其服
C.安其居
D.正君位
3.[单选题]五律仄起仄收字颔联出句的平仄应该是( )。
A.平平仄仄平
B.平平平仄仄
C.仄仄平平仄
D.平平仄仄平
4.[单选题]“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中的“夺”的意思是( )。
A.夺取
B.赢得
C.收获
D.耽误
5.[单选题]“以亏人自利也”,当“以”的意思是( )。
A.所以
B.因为
C.以为
D.以后
6.[单选题]孔子名丘,字___,春秋鲁国人。( )。
A.仲尼
B.老聃
C.子舆
7.[单选题]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语出( )。
A.杜牧
B.李商隐
C.温庭筠
D.王之涣
8.[单选题]“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未议”,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倒置
B.代称
C.引经
D.委婉
9.[单选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倒置
B.代称
C.引经
D.夸饰
10.[单选题]“坐而假寐”句中“坐”的用法是( )。
A.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
B.动词用作状语
C.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或者工具
D.名词的意动用法
11.[多选题]下列属于宾语前置的句子是( )。
A.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将虢是灭
B.姜氏何厌之有
C.胡不见我于王
D.晋不可启,寇不可翫
12.[多选题]下列句子中的“去”,当“离开”讲的是。
A.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B.明日
C.日始出时去人近
D.纪侯大去其国
13.[多选题]下列句子出自《离骚》的是( )。
A.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B.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C.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D.何桀纣之昌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14.[多选题]下列各句,属于苏轼作品的是( )。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C.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5.[多选题]指出下列句子中具有形容词用作使动用法的是。
A.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B.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C.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D.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16.[判断题]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这句话出自《论语》。
A.对
B.错
17.[判断题]《古诗十六首》是西汉末,中下层知识分子学习民歌所写的五言诗。
A.对
B.错
18.[判断题]“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中“狩”的意思是“冬猎”。
A.对
B.错
19.[判断题]稽古是援引古人的事迹来证实自己的论点,这在古代作品里是一种颇为常见的修辞手段。
A.对
B.错
20.[判断题]“曾子有疾”句中的“疾”当“病”讲。
A.对
B.错
21.[判断题]反切是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
A.对
B.错
22.[判断题]“身当恩遇恒轻敌”中“轻敌”的意思是“轻视强敌”。
A.对
B.错
23.[判断题]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此句中的“介”通“芥”。
A.对
B.错
24.[判断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句话出自《论语》。
A.对
B.错
25.[判断题]“明月松间照”一句的平仄是“平仄仄平平”。
A.对
B.错
19秋《古代汉语(专)》作业_2
1.[单选题]“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是许慎给( )所下的含义。
A.会意
B.形声
C.假借
D.转注
2.[单选题]“楚国方城以为城”中的“方城”是( )。
A.城墙
B.城池
C.地名
D.山名
3.[单选题]“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出自( )。
A.《郑伯克段于鄢》
B.《齐桓公伐楚》
C.《宫之奇谏假道》
D.《烛之武退秦师》
4.[单选题]《论语》是记载下列哪位名人的言行( )。
A.孟子
B.韩非子及其弟子
C.孔子及其弟子
D.墨家学派
5.[单选题]“而明德以荐馨香”中“以”的词性是( )。
A.介词
B.连词
C.动词
D.名词
6.[单选题]“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句中“谅”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诚实
B.诚信
C.谅解
D.认为
7.[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的“信”字,可以用作副词,表示真的,的确义项的是( )。
A.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B.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
C.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8.[单选题]“问君西游何时还”中的“还”表示的意思是( )。
A.又一次
B.回去
C.更加
D.交际
9.[单选题]《礼部韵略》的作者是( )。
A.许慎
B.丁度
C.王文郁
D.刘渊
10.[单选题]下列汉字,属于指事字的是( )
A.羊
B.武
C.上
D.清
11.[多选题]下列句子中的“逸”,当“逃跑”讲的是
A.取之以逸逃于褒
B.无教逸欲有邦
C.见一赤兔,每搏辄逸
D.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12.[多选题]下列句子中的“报”,当“判决罪人”讲的是。
A.辟报故不穷审
B.报而罪之
C.睚眦之怨必报
D.欲求报其父仇
13.[多选题]下列字,只能用作宾语和介词宾语表示疑问的是( )。
A.安
B.恶
C.焉
D.胡
14.[多选题]《春秋三传》指的是( )。
A.《左传》
B.《公羊传》
C.《谷梁传》
D.《春秋》
15.[多选题]下列句子中的“道”含有“道路”这个义项的是( )。
A.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B.中道而废
C.任重而道远
D.交邻国有道乎
16.[判断题]“无生民心”中的“生”属动词使动用法。
A.对
B.错
17.[判断题]古代的中寿指活到五六十岁。
A.对
B.错
18.[判断题]“帅”有“率领”的意思。
A.对
B.错
19.[判断题]“日三四里”的“日”是每日的意思,用时间名词作状语。
A.对
B.错
20.[判断题]“决”的意项有“判定,决定”。
A.对
B.错
21.[判断题]在书写的意义上,古代说“书”不说“写”。
A.对
B.错
22.[判断题]“喻”和“谕”古代无分别,直到汉代还互相混用。
A.对
B.错
23.[判断题]“反”除“造反”的意思外,还当“回来”讲。
A.对
B.错
24.[判断题]“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中的“者”是指示代词。
A.对
B.错
25.[判断题]《吊古战场文》是江淹的作品。
A.对
B.错
19秋《古代汉语(专)》作业_3
1.[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的“制”,当“裁制衣裳”讲的是( )。
A.制彼裳衣
B.人不能制
C.今京不度,非制也
D.以设制度,以立田力
2.[单选题]“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中“修”的意思是( )。
A.美貌
B.美好
C.修理
D.修剪
3.[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的“服”,当“吃药”之意讲的是( )。
A.四罪而天下咸服
B.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C.春服既成
D.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4.[单选题]“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不可’。公辞焉。召孟明使出师伐郑”,其中“公辞焉”中的“辞”表示的意思是( )。
A.告辞
B.拒绝
C.辞行
D.辞别
5.[单选题]“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选自( )。
A.《离骚》
B.《哀郢》
C.《山鬼》
D.《国殇》
6.[单选题]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
A.响:回声-声音
B.色:脸色-颜色
C.狱:案件-监狱
D.坟:土堆-坟墓
7.[单选题]下面各句,有与“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中“王”的用法一样的词的句子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
B.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C.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D.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8.[单选题]下列四组词中,在先秦不是双声连绵字的是( )。
A.威望
B.缤纷
C.蒹葭
D.觱发
9.[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没有使动用法的是?( )。
A.晋灵公不君
B.求也退,故进之
C.由也兼人,故退之
D.焉用亡郑以陪邻?
10.[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流水对的诗句是哪项( )
A.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B.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C.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D.即从巴峡穿巫峡,便向襄阳下洛阳
11.[多选题]下列术语用于声训的是( )。
A.读曰
B.读为
C.之言
D.之为言
12.[多选题]下列句子中的“然”字,用为词尾的有( )。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B.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C.其质非不美也,所惭者然也
13.[多选题]下列属于“战”的意项的是。
A.打仗
B.害怕
C.战争
D.通“站”。
14.[多选题]下列句子中有古今字的是 ( )。
A.厚敛以雕墙
B.而观其辟丸也
C.宰夫胹熊蹯不孰
D.三进及溜
15.[多选题]对仗的类型有( )。
A.工对
B.宽队
C.流水对
D.借对
16.[判断题]《诗经》以五言为主,《楚辞》以四言为主。
A.对
B.错
17.[判断题]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
A.对
B.错
18.[判断题]“能”最初是传说中一种像“熊”的兽。
A.对
B.错
19.[判断题]“三岁贯女,莫我肯劳”中的“劳”表示的意思是“慰劳”。
A.对
B.错
20.[判断题]“亡不越境,反不讨贼”中的“讨”当“声讨”讲。
A.对
B.错
21.[判断题]《孔雀东南飞》是一首最长的乐府诗,描写了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
A.对
B.错
22.[判断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中的“王”是名词的使动用法。
A.对
B.错
23.[判断题]汉乐府诗的来源之一是:文人作品。
A.对
B.错
24.[判断题]古代的“步”跟今天的“步”意义相同。
A.对
B.错
25.[判断题]“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出自《诗经·楚风·硕鼠》。
A.对
B.错
19秋《古代汉语(专)》作业_4
1.[单选题]“予悲恸不欲活,立重赏收赎。”中“恸”的意思是( )。
A.痛苦
B.悲伤
C.悲哀过度
D.悲痛
2.[单选题]“民如释重负”的“释”表示( )。
A.分解
B.排解
C.放下
D.解决
3.[单选题]“巢非不完也”中的“完”表示的意思是( )。
A.完整
B.修葺
C.修缮
D.完美
4.[单选题]“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出自下面的哪首乐府诗( )。
A.《孔雀东南飞》
B.《羽林郎》
C.《陌上桑》
D.《上山采蘼芜》
5.[单选题]“惟庚寅吾以降”中的“惟”属于( )。
A.句首语气词
B.只有
C.表示并列关系
D.相当于“犹”、“还”
6.[单选题]“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 )。
A.《离骚》
B.《诗经》
C.《山鬼》
D.国殇
7.[单选题]“六书”中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指的是下面那种构字方法( )。
A.象形
B.指事
C.转注
D.假借
8.[单选题]“此宜无罪,女反收之”,本句“收”意为逮捕,用的是( )。
A.本义
B.直接引申义
C.间接引申义
D.假借义
9.[单选题]“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改为仄声后,必须改用平声的是 ( )。
A.第一字
B.第二字
C.第五字
D.第六字
10.[单选题]近体诗第(三)种句式“仄仄平平平仄仄”中可平可仄的是( )。
A.第一、五字
B.第三、五字
C.第一、三字
D.第一、四字
11.[多选题]下列句子中出现的“非”,用来表判断的是( )。
A.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B.是非君子之言也
C.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D.管仲非仁者与
12.[多选题]下列对“舍”解释正确的是。
A.招待所
B.住宿
C.放弃
D.不要
13.[多选题]“用”在古代有哪些意义( )。
A.使用
B.用处
C.费用
D.以
14.[多选题]下列句子中,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是( )。
A.晋灵公不君
B.焉用亡郑以陪邻
C.求也退,故进之
D.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15.[多选题]下列哪些“然”有词尾性质( )。
A.夫子怃然
B.举欣欣然有喜色
C.天油然作雨
D.填然鼓之
16.[判断题]古代所谓“行”,和现代的所说的“行”意思完全一致。
A.对
B.错
17.[判断题]《诗经·卷耳》写一个采卷耳的妇女怀念她远行在外的爱人。
A.对
B.错
18.[判断题]“我闻忠善以损怨”中“损怨”的意思是减少怨恨。
A.对
B.错
19.[判断题]《别赋》是江淹有名的作品之一,充分体现江淹的创作才华。
A.对
B.错
20.[判断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句话出自《孟子》。
A.对
B.错
21.[判断题]建安七子是指:陈琳、王粲、刘桢、阮瑀、徐幹、应瑒、曹操。
A.对
B.错
22.[判断题]北曲共有六宫十一调,它们大致是十七种不同的调式。
A.对
B.错
23.[判断题]“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正确翻译是“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A.对
B.错
24.[判断题]“躬”专指人身,“身”又可指“物身”。
A.对
B.错
25.[判断题]古代的“赴”还有奔丧的意思,通后来的“讣”。
A.对
B.错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