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随堂随练
返回目录
第十章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ABCD)。
A、稳定物价
B、经济增长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2、在货币政策目标中,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是(C)
A、成正比
B、成反比
C、呈正相关
D、呈负相关
3、我国先行货币政策目标是(A)
A、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币值稳定
C、币值稳定与充分就业
D、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4、货币政策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角度(A)。
A、调节和控制货币供求量
B、调整存贷款利率
C、公开市场操作
D、调高或调低贴现率
5、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高或调低贴现率的办法影响(CD)
A、企业使用贷款的数量
B、居民储蓄存款的数量
C、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
D、国际收支平衡
E、企业票据贴现的数量
6、选择中介目标的标准是(BCD)
A、可调整性
B、可观测性
C、相关性
D、可控性
7、中介指标包括(AB)
A、利率
B、供应量
C、基础货币
D、剩余储备
8、凯恩斯主义坚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D)
A、货币发行
B、贷款规模
C、基础货币
D、利率
9、西方国家先后用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指标有(BC)。
A、贴现率
B、利率
C、货币供应量
D、基础货币
10、在过去时间以来,我国曾经采用过和准备加强使用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ABC)。
A、货币(现金)发行指标
B、贷款规模
C、货币供应量
D、利率
11、弗里德曼坚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C)
A、贴现率
B、利率
C、货币供应量
D、基础货币
12、可能或理想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具备的条件是(AB)
A、相关性
B、可控性
C、精确性
D、流动性
E、稳定性
1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重新采用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指标是(D)。
A、派生存款
B、基础货币
C、货币供应量
D、利率
14、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一般要符合的要求包括(BCE)
A、中央银行要能够随时调整
B、中央银行能够控制
C、中央银行能够及时取得有关的准确数据
D、中央银行要能够及时监督
E、它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关系紧密
15、基础货币是由商业银行的(A)和流通的在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所构成。
A、活期存款
B、定期存款
C、储蓄存款
D、外汇存款
16、一般性的信用工具包括(ABC)。
A、存款准备率
B、贴现率
C、公开市场业务
D、优惠利率
17、中央银行影响商业银行贷款数量的传统政策手段是(B)
A、公开市场业务
B、贴现率
C、道义劝告
D、金融检查
18、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方法是(C)
A、买进或卖出国家债券
B、买进或卖出企业股票
C、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D、买进或卖出商业票据
19、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大量买进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A)
A、放松
B、紧缩
C、不一定
D、不变
20、中央银行调低利率的政策效果是(ABCE)。
A、货币需求量上升
B、货币供应量下降
C、刺激增加消费
D、物价水平稳定
E、股票价格指数上升
21、中央银行可以采用的选择性信用工具有(ABCDE)
A、优惠利率
B、证券保证金比率
C、预缴进口保证金
D、消费者信用控制
E、房地产放款管制
22、西方国家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是(BC)
A、存贷款利率
B、贴现率
C、法定存款准备金
D、超额准备金
E、公开市场业务
23、弥补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不足所采用的调节手段有(BCDE)
A、财政贴息
B、道义劝告
C、对某些特殊领域的调节措施
D、行政干预
E、金融检查
24、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有灵活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C)
A、法定存款准备率
B、再贴现率
C、公开市场业务
D、窗口指导
25、消费者信用最早开始于(A)。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中国
26、直接信用管制通常采用的手段有(ABCD)
A、直接限制贷款数量
B、直接干涉对活期存款的吸收
C、拒绝提供贷款
D、利率高限
27、中央银行直接信用管制是中央银行以(A)的方式,对银行放款或接受存款的数量等进行控制。
A、行政干预
B、经济调节
C、强制命令
D、军事管制
28、经济现象发生变化,需要采取对策加以矫正开始,直至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工具为止的时间叫(A)
A、内在时间差
B、外在时间差
C、中间时间差
D、决策时间差
29、货币政策传导的一般过程大体包括的层次是(B)
A、一个层次
B、两个层次
C、三个层次
D、四个层次
30、货币学派认为下列哪项在货币传导机制上具有真效果(B)
A、利率
B、货币供应量
C、基础货币
D、超额储备
31、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大体思路有(AB)
A、在货币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利率是主要环节
B、在货币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货币供应量是主要环节
C、在货币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投资是主要环节
D、在货币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消费是最重要的
E、在货币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收入是最重要的
32、自金融机构改变其利率和信用供给量始,直至对实质经济产生影响的时间过程叫(B)
A、内在时间差
B、外在时间差
C、中间时间差
D、决策时间差
33、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ABCD)
A、时滞
B、货币流通速度
C、微观主体预期
D、金融创新
34、中央银行调高利率的政策效果是(ABCE)
A、货币需求量下降
B、货币供应量上升
C、通货膨胀受到限制
D、居民收入水平上升
E、股票价格指数下跌
35、中央银行调低利率的政策效果是(DE)
A、货币需求量下降
B、货币供应量上升
C、通货膨胀受到限制
D、居民收入水平上升
E、股票价格指数上升
36、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主要表现在(ABCDE)
A、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
B、时滞性不同
C、资金供应方式不同
D、透明度不同
E、可控性不同
返回目录
第十章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ABCD)。
A、稳定物价
B、经济增长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2、在货币政策目标中,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是(C)
A、成正比
B、成反比
C、呈正相关
D、呈负相关
3、我国先行货币政策目标是(A)
A、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币值稳定
C、币值稳定与充分就业
D、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4、货币政策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角度(A)。
A、调节和控制货币供求量
B、调整存贷款利率
C、公开市场操作
D、调高或调低贴现率
5、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高或调低贴现率的办法影响(CD)
A、企业使用贷款的数量
B、居民储蓄存款的数量
C、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
D、国际收支平衡
E、企业票据贴现的数量
6、选择中介目标的标准是(BCD)
A、可调整性
B、可观测性
C、相关性
D、可控性
7、中介指标包括(AB)
A、利率
B、供应量
C、基础货币
D、剩余储备
8、凯恩斯主义坚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D)
A、货币发行
B、贷款规模
C、基础货币
D、利率
9、西方国家先后用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指标有(BC)。
A、贴现率
B、利率
C、货币供应量
D、基础货币
10、在过去时间以来,我国曾经采用过和准备加强使用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ABC)。
A、货币(现金)发行指标
B、贷款规模
C、货币供应量
D、利率
11、弗里德曼坚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C)
A、贴现率
B、利率
C、货币供应量
D、基础货币
12、可能或理想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具备的条件是(AB)
A、相关性
B、可控性
C、精确性
D、流动性
E、稳定性
1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重新采用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指标是(D)。
A、派生存款
B、基础货币
C、货币供应量
D、利率
14、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一般要符合的要求包括(BCE)
A、中央银行要能够随时调整
B、中央银行能够控制
C、中央银行能够及时取得有关的准确数据
D、中央银行要能够及时监督
E、它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关系紧密
15、基础货币是由商业银行的(A)和流通的在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所构成。
A、活期存款
B、定期存款
C、储蓄存款
D、外汇存款
16、一般性的信用工具包括(ABC)。
A、存款准备率
B、贴现率
C、公开市场业务
D、优惠利率
17、中央银行影响商业银行贷款数量的传统政策手段是(B)
A、公开市场业务
B、贴现率
C、道义劝告
D、金融检查
18、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方法是(C)
A、买进或卖出国家债券
B、买进或卖出企业股票
C、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D、买进或卖出商业票据
19、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大量买进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A)
A、放松
B、紧缩
C、不一定
D、不变
20、中央银行调低利率的政策效果是(ABCE)。
A、货币需求量上升
B、货币供应量下降
C、刺激增加消费
D、物价水平稳定
E、股票价格指数上升
21、中央银行可以采用的选择性信用工具有(ABCDE)
A、优惠利率
B、证券保证金比率
C、预缴进口保证金
D、消费者信用控制
E、房地产放款管制
22、西方国家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是(BC)
A、存贷款利率
B、贴现率
C、法定存款准备金
D、超额准备金
E、公开市场业务
23、弥补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不足所采用的调节手段有(BCDE)
A、财政贴息
B、道义劝告
C、对某些特殊领域的调节措施
D、行政干预
E、金融检查
24、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有灵活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C)
A、法定存款准备率
B、再贴现率
C、公开市场业务
D、窗口指导
25、消费者信用最早开始于(A)。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中国
26、直接信用管制通常采用的手段有(ABCD)
A、直接限制贷款数量
B、直接干涉对活期存款的吸收
C、拒绝提供贷款
D、利率高限
27、中央银行直接信用管制是中央银行以(A)的方式,对银行放款或接受存款的数量等进行控制。
A、行政干预
B、经济调节
C、强制命令
D、军事管制
28、经济现象发生变化,需要采取对策加以矫正开始,直至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工具为止的时间叫(A)
A、内在时间差
B、外在时间差
C、中间时间差
D、决策时间差
29、货币政策传导的一般过程大体包括的层次是(B)
A、一个层次
B、两个层次
C、三个层次
D、四个层次
30、货币学派认为下列哪项在货币传导机制上具有真效果(B)
A、利率
B、货币供应量
C、基础货币
D、超额储备
31、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大体思路有(AB)
A、在货币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利率是主要环节
B、在货币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货币供应量是主要环节
C、在货币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投资是主要环节
D、在货币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消费是最重要的
E、在货币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收入是最重要的
32、自金融机构改变其利率和信用供给量始,直至对实质经济产生影响的时间过程叫(B)
A、内在时间差
B、外在时间差
C、中间时间差
D、决策时间差
33、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ABCD)
A、时滞
B、货币流通速度
C、微观主体预期
D、金融创新
34、中央银行调高利率的政策效果是(ABCE)
A、货币需求量下降
B、货币供应量上升
C、通货膨胀受到限制
D、居民收入水平上升
E、股票价格指数下跌
35、中央银行调低利率的政策效果是(DE)
A、货币需求量下降
B、货币供应量上升
C、通货膨胀受到限制
D、居民收入水平上升
E、股票价格指数上升
36、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主要表现在(ABCDE)
A、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
B、时滞性不同
C、资金供应方式不同
D、透明度不同
E、可控性不同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